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周淑玲  王仁胜  张丰启 《气象》2000,26(6):48-51
利用惺水汽图像、红外云图和常规天气资料,对1998年8月10日凌晨发生在山东半岛东部的副高边缘强对流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弱冷空气侵入、副高西北部边缘减弱东移、副高边缘850hPa风的辐合、山东半岛对流不稳定环境的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强对流天气发生在水汽图像最白亮区域与红外云图对流云团西端的重合区。  相似文献   

2.
“6·29”西安突发性特大短时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天气图、物理量、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对2004年6月29—30日发生在西安市的特大暴雨过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特大暴雨发生在冷锋云系前部,500 hPa槽前的弱冷空气触发对流产生;远距离台风为特大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特大暴雨分别发生在一次强对流和一次弱对流环境中,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为一中-β尺度对流云团和一片低云;强对流云体高度为15 km,弱对流云体高度为9 km。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FY-4气象卫星单通道云图和多通道组合,以2019年7月28日四川省眉山市的一次暴雨过程为例,分析暴雨云系的演变和微观物理性质等特征,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中出现两次对流云团的合并,云团的合并造成了暴雨区域和强度增大,属于多个对流云团多次合并,暴雨云团中有强烈的大尺度垂直上升运动,整层大气水汽充足,为强降雨提供了较好的水汽输送和动力条件。多通道RGB合成图能以色彩的形式有针对性地突出对流系统、冷暖气团、云粒子相态等属性,造成此次暴雨过程的对流云团主要为伴随强烈上升气流的由冰粒子组成的高层积雨云。FY-4气象卫星在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监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补充了常规天气资料分析的不足,为短时天气预报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广州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等资料的分析,指出中小尺度对流云团是本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产生系统,并得到一些基本的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出现的雷达强度回波和多普勒速度回波特征。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风云卫星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NECP/NCAR(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6月23—26日南疆西部一次暴雨强对流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由带状分布向双体型调整、中亚低涡形成后发展移入南疆是此次暴雨强对流发生的天气背景。强对流发生前各种对流参数变化明显,较强的对流有效位能、强烈的垂直风切变、0℃层和-20℃层高度适宜,这些均有利于短时大冰雹和短时强降水的发生;(2)除中亚低涡自身携带水汽外,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南海水汽输送为强降水区提供了充足水汽源,尤其是中低层的东南风急流辐合为短时强降水提供了水汽辐合的动力条件;(3)23日短时大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天气由生命史达7 h、最低TBB达-36℃的中-β尺度对流云团相继造成,其中,造成短时大冰雹的中-β尺度超级单体最强回波(60 d BZ)高度达4 km、50 d BZ回波高度达-20℃层高度,而短时强降水由断裂弓形回波、飑线型弓形回波下的中-β尺度对流风暴造成;25日短时强降水由层积混合云中2个最低TBB达-44℃的中-β尺度对流云团快速移过造成。  相似文献   

6.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资料、商洛多普勒雷达资料,从环流背景、水汽、动力条件和不稳定机制等方面对2014年7月28日发生在商洛局地性较强的一次短时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短时暴雨过程天气的影响系统主要为短波槽、副热带高压与热低压。低层850hPa副高西侧暖湿气流北上为暴雨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对流层中高层涡旋运动增强带动低层上升运动发展加强,为对流天气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短波槽后西北干冷气流与低层偏南暖湿气流形成不稳定层结,加之中低层对流不稳定层结加强,CAPE值及低层湿度显著增大,抬升凝结高度与自由对流高度降低,因此在较低的抬升条件下,触发了此次对流性天气。卫星云图和雷达图上表现为中尺度系统,生命期短,发生发展速度快。强降水主要发生在对流云团强中心西北侧TBB梯度大值区。  相似文献   

7.
甘肃武威市一次局地大到暴雨天气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天气图、FY-2D卫星云图、单站地面资料、NCEP再分析物理量场资料,对2013年8月6日发生在甘肃武威市对流性强降雨天气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强降雨是在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高低层天气系统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地面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是强对流天气能量的释放过程;湿度条件和水汽在本地辐合为大到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以及强烈的上升气流是大到暴雨发生的动力条件;强烈的不稳定能量和不稳定层结是对流增强、雨强较大的必要条件;对流云团的发展和加强是降雨强度较大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地面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回波等资料,从天气形势、物理量场和回波演变特征等方面对2011年6月11日午后发生在豫北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发现:高空冷平流和24 h显著降温区叠加在低层暖区之上,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位势不稳定层结,为强对流的产生提供了层结条件;地面暖低压发展和辐合中心、辐合线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机制;0-6 km较大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展和维持。卫星云图和雷达产品显示:对流云团的发展和移动与地面切变线、雷达回波一致,并可预测强天气落区。当回波中心强度≥50 d Bz、回波顶高≥12 km、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45 kg/m2时,极易造成短时强降水和冰雹天气。三体散射特征和中气旋的出现对确定发布冰雹预警有指示意义,17:50第一次观测到三体散射特征发布冰雹预警,时效在20~90 min。垂直液态含水量在强降水发生前20 min开始剧增,为判别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楠  李萍云  井宇 《干旱气象》2015,(1):138-143
以2012年7月15日凌晨榆林地区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NCEP 1°×1°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通过卫星水汽图像和大气动力场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冷涡影响下降水过程中干侵入的特征及其对短时强降水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中干侵入特征明显,卫星水汽图像上的黑体亮温高值区与干冷区相对应,干冷区的伸入使得对流云团边缘亮温梯度增大,同时对流云团发展;干侵入与对流层高层的下沉运动、高值位涡以及干冷区相对应,因干冷空气叠加在暖湿气流之上,在强降水区上空出现了对流不稳定层结,为短时强降水的发生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条件。另外,此次降水过程水汽条件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低层,风场辐合带来的短时间水汽辐合为短时强降水集聚了一定的水汽条件。在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的触发作用下,将不稳定层结中包含水汽的气块抬升,从而形成降水。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卫星、雷达资料分析龙卷发生的环境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晰莹  吴迎旭  张礼宝 《气象》2013,39(6):728-737
利用FY-2E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和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结合常规天气资料对2010年5月15日发生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龙卷天气进行分析.通过卫星云图分析环流特征和中尺度特征,讨论了产生龙卷的雷暴云团的形成环境和触发条件,利用天气雷达资料详细阐述了雷暴云团的发生发展过程和产生龙卷天气处的云图及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这次龙卷天气发生在高空槽和地面冷锋前,由多个小尺度对流发展成为α中尺度对流云团所引发的.大的湿度梯度、干侵入、垂直风切变和上干下湿的环境场为龙卷的发生提供了不稳定能量,地面冷锋提供了触发机制,雷暴云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生消与合并,在两个云团的交界处产生龙卷.雷达回波上环境大风、入流、下沉气流、中气旋、钩状回波,有界弱回波区等特征回波明显;风暴成熟时,钩状回波、有界弱回波区达到最大,高、中、低三层大风区清晰,下沉气流和入流开始相交并产生出流边界,龙卷就发生在该回波附近.  相似文献   

11.
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天气图、雨量、GMS IR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物理量等资料,对2003年5月16~17日福建省中部、南部地区出现的一次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作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每一次暴雨过程是由几个中尺度暴雨组成,而每一个中尺度暴雨又是由一个或多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影响造成的;大尺度水汽、动力条件是暴雨产生的必要条件,中尺度暴雨常出现在水汽通量辐合中心和强上升运动中心附近或其移动方向一侧的等值线密集区;40 dBz以上的强回波预示当地将出现一次强降水过程;这次过程回波发展高度不高,特别是回波强中心高度不高,没有出现雷雨大风和冰雹天气,强对流只以打雷和强降水表现;中尺度暴雨常出现在零径向速度附近及其折角处.  相似文献   

12.
2012年盛夏山东西部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娟  纪凡华  韩风军  吕博  王健  衣霞 《干旱气象》2014,(3):439-445,45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加密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对2012年7月4日山东省西部一次短时强降水的天气形势、物理量条件、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有利降水的大尺度天气系统背景下,低层冷空气和中尺度天气系统造成了本次短时强降水天气;低层925hPa和1 000 hPa的充沛水汽和辐合上升运动有利于强降水天气的发生,正涡度中心对应强降水中心;地面辐合线和低压环流造成本次短时强降水天气;中尺度对流云团和地面中尺度系统相对应,其位置和维持时间与强降水的落区和时间基本一致。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45 dBZ的强回波区与强降水落区基本吻合;雷达平均径向速度产品逆风区中辐合流场的出现和维持及回波顶高的上升对应地面中尺度气旋式环流的形成和维持;逆风区中辐散流场的出现和维持及回波顶高的下降,对应地面中尺度气旋式环流的减弱;短时强降水出现的初期,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出现了一个峰值,峰值出现时间提前于较强降水时段。  相似文献   

13.
Summary In autumn 1999 during the field phase of the Mesoscale Alpine Programme (MAP), the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Meteosat-6 performed 5-minute rapid scan imagery over central Europe. The rapid scan data of 11 heavy precipitation events are investigated by analyzing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 top structures. The objectives are to separate convective from stratiform cloud regions by satellite data alone and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life cycle of heavy precipitation systems. For verification of the satellite-based results, radar data from the operational Mt. Lema C-band radar is interpolated on the spatial grid of the infrared and visible Meteosat images. The interpolated radar data of each single grid cell is then classified by a convective-stratiform algorithm and compared to the analysed rapid scan imagery.The satellite- and radar-based approaches do only rarely produce matching classifications concern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nvective areas. Since convection during the field phase of MAP occurred mostly embedded within stratiform cloud regions, no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vective activity within clouds can be systematically derived from satellite imagery. This lack of characteristic cloud top structures prevented the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typical cloudiness associated with stratiform precipitation. It is one of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that in several cases being classified as stratiform by radar, strong cloud development is observed in satellite imagery. The preferred area of strong cloud development is located ahead of the Alpine barrier in a precipitation-free atmosphere. Two contrasting examples of life cycles of heavy precipitation systems are given based on the complementary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satellite and radar data.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规探空观测资料、气象卫星资料、双偏振雷达资料、风廓线雷达资料、地基GPS水汽等多源观测资料对2020年6月25日河北中部一次由超级单体引起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多源观测资料在冰雹天气预警中的综合应用。结果表明,在华北冷涡的影响下,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为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在强有力的热力不稳定与对流不稳定的条件下,受到地面辐合线的触发作用,强对流迅速生成并发展。造成本次大面积降雹的系统为超长生命史的超级单体,冰雹粒子与其他相态的粒子的双偏振特征具有明显的区别。定量化的观测资料能对冰雹天气的预警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5.
冷涡天气系统影响下内蒙古强对流天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资料结合常规天气资料,分析冷涡天气系统影响下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的特,征为中尺度对流天气的实况监测和防雹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吕胜辉 《气象科技》2007,35(2):217-221
利用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自动观测系统、多普勒雷达等多种资料,对2004年7月23日发生的华北飑线进行了观测分析。分析表明:华北飑线发生在副高西北侧的不稳定区域,产生于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当中,地面冷锋和副高南退以及高空前倾槽的形势,使MCS向东南方向移动过程中发展,加强成为飑线;华北地区中、低层水汽通量的辐合,为此区域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850 hPa和700 hPa低空急流的存在,一方面强劲的西南气流输送的暖湿平流加强了华北地区不稳定层结,另一方面急流附近的强风切变为飑线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7.
广西区域极端特大暴雨成因个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卫星观测资料、雷达探测资料以及自动站雨量资料等,对2010年6月28日广西极端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暴雨灾害具有区域小、降雨时段集中、过程雨量大、短历时降雨强及引发次生灾害特别重等特点;②亚欧中高纬度500 hPa呈两脊一槽型、200 hPa南亚高压脊线贯穿广西上空及西南季风活跃是暴雨的环流背景;高空低涡、地面干线是主要天气系统配置,属低涡暴雨型;③强不稳定能量及层结的存在、850 hPa以下低层辐合、700 hPa附近明显涡旋、整层大气上升运动、850 hPa以下层高湿及水汽强烈辐合是主要物理量特征;④中尺度低压、低涡及气流辐合等是中尺度对流触发条件.FY-2E红外云图上对流云团生成、合并对强降雨有重要指示意义,暴雨发生在云团合并发展阶段,FY-2E的TBB值小于200 K可以作为短历时强降雨的指标.低质心雷达回波产生的列车效应和地形作用是造成强降雨的重要因素,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导致的强烈上升运动,有利于强对流的发展与维持.  相似文献   

18.
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应用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地面加密观测和各种常规资料,分析了1996年7月1日在黄海北部 ̄山东半岛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强对流天气过程。高空冷温度槽和低空、地面增温产生的不稳定能量是强对流体系形成的系统;中尺度辐合线、中气旋、近地层加热不均匀性、海陆风的辐合抬升等促进了强对流天气发生;对流云团的并合加强,产生异乎异常的能量,是该系统加强和发怅的重要条件;云团呈准静止状态是产生暴雨和长时间降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区域站雨量、卫星TBB资料、雷达资料,对恩施州2016年6月24—25日发生的一次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降水,具有典型的两槽一脊"单阻型"梅雨环流特征,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在高空槽、低层低涡切变、西南急流、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等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共同影响、相互作用下,形成了此次大范围强降水。此次暴雨空间上分布不均,局地性强,表现为明显的中尺度对流性特征,雷达回波图上降水性质表现为混合型降水,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是中β尺度对流系统,且中β尺度对流系统在多个中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后加强,时间尺度约为5 h。此次暴雨过程是在上干冷下暖湿强的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下,梅雨锋、边界层辐合线和地形槽的触发作用将前期积累的能量释放产生的强对流天气,同时,副高外围西南气流将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向恩施输送,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