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喀什地区近43年沙尘暴、扬沙天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喀什地区11个气象观测站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分析了1961~2003年沙尘暴和扬沙天气现象资料,给出了近43年喀什地区沙尘暴和扬沙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历史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喀什地区沙尘暴和扬沙发生频率较高,大部分县市是沙尘暴的多发区和易发区、扬沙的高频区和多发区;沙尘暴和扬沙平原地区主要发生春季中后期及夏初,山区主要发生在春季;沙尘暴历史演变总体以减少为主,扬沙平原地区逐渐减少,相反高山站塔什库尔干呈增加态势,沙尘暴和扬沙的减少均是在波动中减少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近46年(1961-2006年)内蒙古沙尘暴系统地调查和分析工作,给出了内蒙古春季沙尘暴发生日数频数和天气过程频数的统计定义,并在此定义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和分析给出了春季内蒙古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介绍了影响下游京津地区的内蒙古沙尘暴的天气特征的一些分析结果;分析并筛选了对内蒙古春季沙尘暴具有预测意义的前期气候影响因子,并利用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EOF分解等方法对部分前期因子做了特征提取;采用特征值方法、模糊数学及群体评价方法设计了内蒙古春季沙尘暴预测模型和计算方法,并做了编程计算;给出了内蒙古春季沙尘暴的预测标准和预测正误的判别标准;将筛选出的具有较强预测信号的因子作为模型中使用的预测因子,设计了11组不同预测因子组合的回报试验,分析试验结果以确定较佳的组合;利用确定的较佳因子组合对1975-2007年逐年做了回报试验。并对逐年回报试验结果进行了POD和SS预报技巧评分。评分结果显示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有望成为内蒙古春季沙尘暴预测的一个预测工具。  相似文献   

3.
锡林郭勒盟沙尘暴分布与气象因子和下垫面性质有关,沙尘暴西多东少的分布特征,与大风西多东少、降水西北少东南多、温度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特征基本相似;大风是沙尘暴的主要动力因子,温度是产生沙尘暴的热力因素,降水和下垫面性质决定了沙尘暴产生的环境条件。沙尘暴日数随着大风日数与温度增加(升高)而增多;随降水增加而减少;下垫面要素中的地形、地貌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沙源、起沙条件;土壤成分自西北向东南为棕钙土带、栗钙土带、黑钙土带、灰色森林土带,植被覆盖度依次增加,沙尘暴分布也依次减少。  相似文献   

4.
宋桂英  孙永刚  王德民  韩经纬 《气象》2007,33(S1):76-84
利用内蒙古地区沙尘暴实测资料和北半球NCEP再分析资料(1955—2000年),分析了内蒙古地区沙尘暴的气候变化特征;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发生后,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和温、湿分布异常及其对沙尘暴发生的可能影响关系与机制。分析表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1960、1970年代强沙尘暴过程频繁,1980、1990年代沙尘暴明显减少。拉尼娜事件发生后,冰島冷高压与欧亚大陆暖低压的相互作用是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因素。拉尼娜事件对华北沙尘暴频发有重要气象作用。春季北半球干旱地区处于易发生沙尘暴的天气系统背景下。改善生态环境,减小沙化程度是治理沙尘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沙尘暴时空变化特征及日本、韩国黄沙的源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61~2000年中国681个站的气象实测资料,分析了近40年我国沙尘暴月际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沙尘暴主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12~3月,沙尘暴发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并随时间推移中心向北推移;4~6月在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4月是中国沙尘暴发生范围最大的月份;对比中国沙尘暴和日韩黄沙天气的月际分布,推测日韩两国冬季的黄沙大部分应该来源于青藏高原,春季青藏高原也有一定的贡献.由于沙尘暴发生在相差悬殊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特别是在春季,扬起的沙尘在低层随涡旋系统而高层随行星西风向下游传输,可能是日韩观测到沙尘多层结构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利用1971-1996年的地面气象月报和地面天气图资料,借助地理信息系统,逐次分析了影响北京地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演变规律,确定了影响北京地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移动路径和源地。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初夏,以4月为最多。根据沙尘暴的起源,可将影响北京的沙尘暴天气过程分为外源型和内源型两类。沙尘暴的移动路径主要包括北路和西路两条。外源型沙尘暴的入侵地点集中在:1)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和锡林郭勒盟西部的二连浩特市、阿巴嘎旗;2)哈密市以东至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中蒙边境。内源型沙尘暴的起源地主要集中在腾格里沙漠及其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7.
塔克拉玛干沙漠近几年来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增大,为了研究不同尺度沙尘暴的规律,利用2005-2014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及周边14个气象台站沙尘暴资料,给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区域性与局地性沙尘暴天气过程的定义,从区域性与局地性沙尘暴持续时间,能见度,类型,时间变化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0塔中发生沙尘暴170d比沙漠南缘和北缘高,比肖塘少,其中区域性沙尘暴80d,局地性沙尘暴90d,天气过程区域性64次,局地性80次;(2)塔中区域性沙尘暴不论是持续时间还是能见度总体上比局地性沙尘暴持续时间长,能见度低;(3)区域与局地沙尘暴可以按主导风向分为5类,但各类沙尘暴在区域性与局地性沙尘暴中表现出季节分布;(4)区域性与局地性沙尘暴10a波动增长,区域性沙尘暴多发生在春季,局地性沙尘暴多发生在夏季,区域性沙尘暴年际和年内变差系数都小于局地沙尘暴,一日中区域性与沙尘暴白天多于夜晚。  相似文献   

8.
宁夏春季沙尘暴气候趋势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宁夏春季沙尘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尘暴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80年代中期宁夏春季沙尘暴发生突变,在此之前为沙尘暴高发期,其后沙尘暴日数明显减少。为探究形成这一变化趋势原因,从形成沙尘暴的动力因子入手,对大气环流、海温、大风日数、平均气温等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发现北半球极涡强度指数、极涡面积指数、亚洲西风环流指数、Nino3区海温及宁夏春季大风日数、冬季平均气温、冬春季平均气温温差与沙尘暴存在较为一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即决定冷空气活动频次的诸因子在80年代中期也发生了突变。由此可见,在同一生态背景下,冷空气活动次数对形成春季沙尘暴的变化趋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暴的变化与ENSO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暴频率变化的特点,对南方涛动指数(SOI)、NINO3区海表温度与我国北方春季沙尘暴的发生频率做相关分析,并对ENSO事件与我国北方春季沙尘暴发生频率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地区1957-2002年春季沙尘暴发生频率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同时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差异。春季SOI与滞后1~2 a的春季沙尘暴发生频率、夏季SOI与滞后2 a的春季沙尘暴发生频率有较好的相关,但春季沙尘暴与NINO3区海表温度的相关不如与SOI的好。ENSO暖事件可能会使未来1~2 a内春季沙尘暴发生次数减少,而ENSO冷事件则有可能使其增多。  相似文献   

10.
对内蒙古春季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沙尘暴与大风、气温、降水、冷空气活动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沙尘暴空间分布不均匀,在自西向东减少的同时,有4个中心;绝大多数测站自70年代中后期以来明显减少,只是近年来略有增加;大风与沙尘暴统计关系密切,但个例分析则不然,少数测站沙尘暴比大风更容易发生;降水抑制沙尘暴发生;近期增温有利于沙尘暴的发生;冷空气与沙尘暴的关系各地情况不一.  相似文献   

11.
夏季沙尘暴的气候特征表明,夏季是甘肃省沙尘暴的次多发季节,主要集中在民勤、鼎新、金塔。通过对一次罕见的甘肃省夏季强沙尘暴天气分析发现:高空小槽、切变线、热低压是引发夏季沙尘暴的主要天气系统,而春季沙尘暴一般是大尺度天气系统造成的;夏季沙尘暴发生前期高空急流反映并不明显,急流风速的突然加大和沙尘暴几乎同时发生,这是夏季沙尘暴预报的难点之一;沙尘暴发生前8~12 h的螺旋度场对沙尘暴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正值越大,沙尘暴越强,但当沙尘暴与强降水同时发生时,沙尘暴区螺旋度值明显小于强降水中心螺旋度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71—2008年柯坪站的地面气象资料及周边气象站的气候整编资料,分析了该地区的沙尘天气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沙尘天气以浮尘为主,扬沙次之,沙尘暴最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每年3—9月是沙尘天气的多发时段;浮尘年日数近38 a来无明显变化,沙尘暴和扬沙日数呈明显减少趋势;沙尘天气总体分布自东向西逐渐增多。沙尘天气与当地降水量和大风的关系密切,降水偏多的年份,沙尘天气偏少,在吹偏西北风时易出现沙尘天气。  相似文献   

13.
2011年5月11日内蒙古地区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1°×1°NCEP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对2011年5月11日发生在锡林郭勒盟地区的强沙尘暴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和诊断,得出如下结论:(1)此次强沙尘暴过程特点是落区集中、强度大、强沙尘暴持续时间长、沙尘暴区与大风区(6级以上)非常一致。冷涡及强锋区、蒙古气旋和冷锋是触发这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重要天气系统,此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则属于蒙古气旋和冷锋共同作用引起的类型;(2)高空急流左中和左后方的辐合区,及左前侧的高空辐散区均出现了沙尘暴,下沉只在动量下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垂直螺旋度在东移的过程中正值中心与强沙尘暴区域对应较好,且具有典型的上负下正的垂直结构,构成了低空强辐合、高空强辐散的深厚上升运动区,这样螺旋度垂直分布是十分有利于沙尘暴发展的一种形式;(3)在沙尘暴发生前,具有不稳定特征。沙尘天气开始时,等位温线几乎垂直于横坐标,表明此时大气层结非常接近绝热状态(中性层结),由于中性层结能够减小抬升所需的能量,因而有利于干对流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4.12”沙尘暴天气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利用MM5中尺度数值模式,以T106实况资料作为初值场和侧边界值,对甘肃省河西走廊2000年4月12日强沙尘暴的强风天气形势和地面风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模式输出结果对这次过程作了诊断分析。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MM5中尺度模式能模拟出产生这次强沙尘暴的强风天气形势和上升运动;沙尘暴爆发前3h河西走廊出现西北大风,并有大风向这一地区的明显辐合;沙尘暴发生在地面处于于暖状态的地区;位涡的水平分布特征对沙尘暴的出现时间和落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沙尘暴区上空螺旋度垂直分布为高层负值,低层正值。螺旋度正值的演变与沙尘暴的出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宁夏中北部沙尘暴过程中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宁夏中北部地区沙尘暴天气的持续时间及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及成因。结果表明:风向对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从西到北之间的五个风向下发生沙尘暴天气的次数占沙尘暴天气总次数的70%以上;在同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中.不同代表站沙尘暴天气的持续时间与地形、地貌及地理环境的关系最密切,其次是与最大风速的关系;但同一代表站在不同的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最大风速对沙尘暴天气的持续时间影响最大;沙尘暴天气发生总次数越多的测站,在同一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持续时间相对越长。形成盐池站多沙尘暴天气的沙源,除背景沙源外,本地沙源的补充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内蒙古沙尘暴气象服务业务的现状与问题,探讨加强沙尘暴气象服务业务研究的必要性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沙尘暴天气研究进展及主要科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受到广泛关注。概述了我国沙尘暴的成因、源地和移动路径、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探讨了沙尘暴天气的大气环流特征、物理化学特性和数值模拟及预报方法,基于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针对未来沙尘暴的主要科学问题进行了展望,试图为今后沙尘暴研究提供基本框架与思路。  相似文献   

18.
周祥龙 《气象科学》2010,30(2):234-238
中国是沙尘天气频发、观测记录历史悠久的国家,有关沙尘天气术语经过不断的演变,日趋完善、规范。根据2003年修订出版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6年发布的"沙尘暴天气监测规范"(GB/T20479—2006)、"沙尘暴天气等级"(GB/T20480—2006)等国家标准,发现在行业规范和国家标准中,有关沙尘天气术语定义存在互为掣肘的现象,对此展开分析和讨论,并对相关术语提出了一致的定义,为推动国家标准的应用和今后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甘肃沙尘暴短期、短时业务化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55~2002年甘肃省80个站的观测资料,对发生在甘肃境内的64个强或特强沙尘暴个例逐个进行了天气气候分析,总结了甘肃沙尘暴天气气候特点,沙尘暴爆发的天气类型,移动路径。得出沙尘暴短期和临近预报的着眼点,建立了甘肃沙尘暴短期预报概念模型。通过用计算机语言和模块化设计方案,成功设计了中国西北地区沙尘暴监测预警人机交互预报平台,实现了沙尘暴监测预警预报业务化。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沙尘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沙尘暴的定义及其危害,简述了内蒙古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情况,并对利用极轨气象卫星遥感技术监测沙尘暴的原理以及方法进行了探讨和论述。同时,对沙尘暴的遥感监测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了遥感监测沙尘暴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