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锦州地区,无霜期短,种植农作物一茬有余,两茬不足。1974年,锦州市在八个县、区的山区、丘陵、平原、低洼等不同地形上引种门源小油菜,实行粮油复种,改革耕作制度,变一年一茬为一年两茬,获得初步成功。据统计,有78个单位试种门源小油菜1,123亩,平均亩产达到154斤,有的亩产超过200斤,个别地块折合单产为304斤。这是锦州地区农业发展史上一个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培育壮苗是夺取红薯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壮苗成活率高,抗逆性强,发根快,发根早,易形成块根。俗话说:“苗好一半收”就是这个道理。据郑州郊区十八里河公社贾砦三队试验:栽壮苗的苗高6寸,8—9片展叶,平均百株鲜重1.3斤,每亩单产3,760斤;而栽弱苗的苗高6寸,6—7片展叶,平均百株鲜重1斤,每亩单产3,320斤,壮苗比弱苗每亩多收鲜薯440斤,增产14.3%。  相似文献   

3.
邓根云  郑大玮 《气象》1979,5(3):32-33
北京地区的耕作制度几经变更,主要有两年三熟制(小麦、夏玉米、秋玉米);一年两熟制(小麦、夏玉米或小麦、水稻);“三种三收”制(小麦、玉米、高粱间套作,实质上也是一年两熟)三种。本文主要分析一年两熟制的旱地秋粮作物的热量条件。 一、秋粮生长季内的热量条件 北京地区小麦收获期在6月15—20日之间,小麦的适宜播种期为9月下旬,秋粮(包括“三种三收”的第三茬作物)的生育期基本上是在这段时间内,因此我们用6月21日到9月20日这段时间的大于10℃的活动积温作为秋粮生长季内的热量条件。图1是北京地区秋粮生长季积温分布图,由图可看出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1 引言 为了深入进行种(?)结构的改革,根据本市自然气候规律的变化特点,因地制宜地调整种植作物和布局,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两茬生产和提高复、套种指数,使之在大灾之年一地双收增效益。在低洼易涝和九河下稍的河滩地科学地种植,做到灾年也能抢上茬收下茬,以保证本市低洼易涝地和23万高河滩地有好收成。我们于1994年进行了高粱套种小麦的试验,获  相似文献   

5.
扶风的棉花产量从一九六五——一九七四年是一个相对高产阶段,全县十年平均产量70.3斤,最高94.4斤,最低51.0斤。与一九五五——一九六四年平均产量29.1斤相比较,后十年提高41.2斤,产量翻了近一倍半。这是农业学大寨的丰硕成果,是科学种田的巨大成效。但是分析棉花产量发展的趋势,高低变化悬殊,特别是一九七五——一九七六年连续两年减产,气候条件的影响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探索棉花稳产高产的途径,我们分析了扶风棉  相似文献   

6.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湖南省桃源县枫树公社庄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光庆同志,1974年种的五亩麦—稻—稻—年三熟试验田,平均亩产3129.4斤。他65岁时,曾向党组织表示要“年满七十,粮过三千”,即他满70岁时要达到亩产三千斤粮,结果他提前一年(即在1974年)实现了自己的誓言。1975年产量又有所提高,为革命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扶风县的棉花产量从1965年到1974年是一个相对高产阶段,全县10年平均产量70.3斤,最高94.4斤,最低51.0斤。与1955—1964年平均产量29.1斤相比较,后10年提高41.2斤,产量翻了近一倍半。这是农业学大寨的丰硕成果,是科学种田的巨大成效。但是分析棉花产量发展的趋势,高低变化悬殊,特别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棉花是礼泉县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7%左右。三十多年来产量一直徘徊在30——40斤(平均36.1斤),产量低而不稳,务棉投资越来越大,但增产幅度不大,仅有两年亩产超过60斤,最低亩产仅7斤。三十三年中亩产30斤以下有13年占39%,40——50斤有9年占27.2%。棉花产量为什么低而不稳呢?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1977,(6):17-18
发展两茬生产,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两茬生产的农业气候区划就是把各地的气候和两茬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区划成几种不同类型的两茬生产区,为充分利用我区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两茬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蔡永鲜 《气象》1975,1(11):17-18
北方的晚秋,严冬和早春寒冷季节,露地蔬菜难以生长。近年各地蔬菜塑料薄膜覆盖生产蓬勃发展,在冬春淡季成功地生产出二十多种蔬菜,使多种蔬菜的上市时间春提前秋延后2—3个月,并创造了黄瓜亩产33,000斤、青椒亩产22,000斤、茄子亩产13,000斤等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进行种植结构的改革,根据本市自然气候规律的变化特点,周地制宜地调整种植作物和布局,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两茬生产和提高复、套种指数,使之在大灾之年一地双收增效益。在低洼易涝和九河下稍的河滩地科学地种植,做到灾年也能抢上茬收下茬,以保证本市低洼易涝地和23万高河滩地有好收成。我们于1994年进行了高梁套种小麦的试验,获得成功,大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沈国权  龙国炳 《气象》1977,3(11):21-22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曾高瞻远瞩地预言:“将来会出现从来没有被人们设想过的种种事业,几倍,十几倍以至几十倍于现在的农作物高产量。”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华主席亲切关怀下,1973年我国成功地育出了杂交水稻。经过鉴定和示范,效果良好,大面积一季亩产1,000—1,300斤,小面积可达1,500—1,800斤。实践证明,杂交水稻蕴藏着较大的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一九八○年我省玉米种植面积已发展到三千二百多万亩,平均单产五百一十四斤,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34%。 玉米适应性强,产量比较稳定,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更能发挥高产特性。但近三年来我省玉米秃尖、缺粒现象严重,致使减产10—15%。深入分析开花授粉期的气象条件,加强玉米栽培技术管理,趋利避害,减少果穗秃顶缺粒,对迅速提高玉米产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胡建昌  曾强吾 《气象》1984,10(2):23-25
珍珠自古以来与宝石翡翠齐名,是美化人们生活的华贵装饰品,又是名贵药材,具有泻热定惊、防腐生肌、明目解毒等医疗功效。 淡水河蚌天然成珠很少,但人们根据成珠原理,改变其生活环境,并在外套膜上施以手术,插植细胞小片,这样人工培育的珍珠就成倍增多。据资料表明,河蚌插片养殖二年,200个左右可采珠一斤,三年150—200个可采珠一斤,而一斤珠价值千元以上,是成本低、花工少、收益大的一项副业生产,也是一宗重要的出口物资。由于洞庭湖滨水域广阔,河蚌资源丰富,气候较适宜发展淡  相似文献   

15.
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奋起直追学大寨,战胜低温干旱,冰雹及各种病虫等自然灾害,夺得小麦大丰收,使59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376斤,比去年亩增46斤。为了认真总结经验,我们对1976—1977年冬小麦生育期间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小麦是我地主要栽培作物,占耕地面积三分之一以上,其产量的丰歉对粮食总产影响极大。以十五团24年(1952—1975)的小麦平均产量看,仍存在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的局面。历年亩产平均171斤,而历史亩产最高的1967年和历史上最低的1962年相比差额竟达260斤以上,这也表明我地小麦增产的潜力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7.
高析 《气象》1976,2(6):8-10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西藏广大翻身农奴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在沉睡了亿万年的“世界屋脊”上,创造出冬小麦大面积高产的奇迹。以试种冬小麦只有三年历史的加查县为例,1974年种植13,000多亩冬小麦,亩产平均达到570斤;该县先锋公社近1,400亩冬小麦,亩产超过700斤。1975年西藏江孜农试场在1.78亩试验地里种植的肥麦,创造出亩产1610斤高产纪录。这些事实说明,青藏高原蕴藏着丰富的气候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潜力很大,关键在于人们能否认识它,并且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它。  相似文献   

18.
3—5月的春寒,是我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自1970年以来,在我区多次发生。其低温冻害主要影响山区三县夏粮作物。如发生春寒的1970年和1974年,山区三县夏粮总产分别比上年减少1600多万斤和5400多万斤;平均亩产分别比上年减少18斤和62斤。因此,作好春寒预报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介绍了区域性春寒年的环流形势。探讨了发生春寒年的超长期气候振动背景和与太阳活动的关系。以农谚为线索,分析了春  相似文献   

19.
ZSQ—1A 型传真收片机是当前县气象站提高天气预报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有必要进一步发展。下面谈谈我们在操作使用中的一些体会。一、如何接收清晰的信号传真收片机是一种终端设备。它是依靠无线或有线电路提供传真信号而接收图片的。目前县站都是利用无线电码,即把天线  相似文献   

20.
夏玉米籽粒增重与气象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泰安地区夏玉米生产中的问题,一是产量不高(据1975年统计,比意大利、美国少318—390斤/亩,比烟台地区少216斤/亩;二是产量不稳(逐年间最大升降幅度可达正负五十斤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