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基锡 《气象》1982,8(3):24-24
近两年来广大气象台站正在开展农业气候分析和区划工作,在考虑热量指标时,主要用气候统计中的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初终日期及≥10℃积温来鉴定热量资源。农业生产及科研部门以≥10℃积温值及天数的多少来衡量一地区的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并作为引种和耕作制度改革的重要依据。但我县用≥10℃积温来衡量热量资源时,发现在不少年份反映不出我地的实际热量状况。如1964、1976年实况是典型的低温年,但气候统计中1964年≥10℃的积温是2377℃,比常年高40℃;1976年≥10℃的积温是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积温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引言 积温与辽宁省的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80年代初对积温的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当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以下简称10℃积温)较常年少200℃或以上时,全省粮食产量将下降8%。积温,尤其是10℃积温,是辽宁省农业气候分析和区划中的主要指标,是表征辽宁省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重要特征量。因此,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1961-2010年江苏省农业气候资源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1-2010年江苏省59个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测等方法,分析江苏省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以热量、水分和光照为主的农业气候资源总量已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在平均气温以0.29 ℃/10 a显著升高;≥0 ℃和≥10 ℃的年积温分别以101.1 ℃/10 a和83.4 ℃/10 a的趋势明显增加;无霜期变化略有延长;降水量以9.1 mm/10 a的趋势略有增加;年日照时数以-65.4 h/10 a明显减少。江苏农业气候资源的突变期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左右。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将对江苏省农业产生深远影响,制定相应的计划是保证未来生态性农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积温与辽宁省的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80年代初对积温的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当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以下简称10℃积温)较常年步200℃或以上时,全省粮食产量将下降8%。积温,尤其是10C积温,是辽宁省农业气候分析和区划中的主要指标,是表征辽宁省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的重要特征量。因此,分析研究10℃积温的时空变化,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全省热量分布和变动情况,而且对于作物及其品种的合理布局、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等均有直接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川东北地区大春季农业气候资源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961~2008年川东北地区21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为基础,对大春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要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应用M ann-Kendall方法对各资源要素的突变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0℃初日呈提前趋势;≥20℃终日、≥22℃终日均呈推迟趋势;界限温度内积温随年际增加,降水随年际变化不大,日照时数随年际减少;各农业气候资源除日照外均没有发生较明显突变,86%的地区的日照时数在1980年左右发生了减少型突变。这些变化必将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为更加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1959—2019年气象站观测资料和2011—2020年覆盆子产量资料,分析了江西省德兴市农业气候变化及其对覆盆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覆盆子产量显著相关的气象因子分别为无霜期日数、稳定通过10 ℃初终日期间隔日数、稳定通过10 ℃积温、年极端最低气温和3月极端最低气温。5个气象因子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阶段性特征不同。稳定通过10 ℃积温在1980—1989年呈减少趋势,其他时段均呈增加趋势;年极端最低气温在1960—1969年和2000—2009年呈略下降趋势,其他时段呈升高趋势;1990年以前,无霜期日数、稳定通过10 ℃初终日间隔日数和3月极端最低气温总体呈下降趋势,对覆盆子生长不利,而1990年以后呈显著上升趋势,有利于覆盆子生长。  相似文献   

7.
1961-2008年新疆奎屯垦区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疆奎屯气象站1961—2008年的气候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等方法,对近48 a的年平均气温、无霜期、≥0℃活动积温、≥10℃活动积温、日照时数、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和蒸降差等农业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近48 a奎屯垦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0℃活动积温与≥10℃活动积温增加;年日照时数减少;年降水量略增;年潜在蒸散量和年蒸降差显著减少。(2)奎屯垦区年平均气温于1972年以来发生了极显著的突变性升高,无霜期于1969年发生了较显著的突变性延长;≥0℃活动积温和≥10℃活动积温于1975年分别发生了显著的突变性增多;年日照时数于1983年发生了极显著的突变性减少;年潜在蒸散量和蒸降差分别于1984年和1983年发生了极显著的突变性减小,但年降水量未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我省分划为二个农业气候大区(带),四个一级农业气候区,七个农业气候小区,三个垂直高度农业气候层,简称“二带四区七小区三层”。现把本区划分区指标、界线、系统、命名等方面对原浙江省省级简明农业气候区划所作修改、调整和增补情况讨论如下。一、以≥10℃积温5300度·日、持续期240天为主导指标,以越冬条件一月均温5℃、极端最低温度多年平均-5℃、小于-7℃的低温频率≤20%及无霜期250天为辅助指标,作为划分我省浙中浙南和浙北二个农业气候大区(亦称中、北亚热带农业气候带)的依据,修改了简明区划原作的东段界线,并把原区划的一级农业气候区改为0级农业气候大区。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疆乌鲁木齐地区9个气象台站1961—2009年的气候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和基于GIS的混合插值法,对近49 a该地区农业气候热量条件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地区热量资源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差异,年平均气温、无霜冻期、≥0℃、≥10℃持续日数和活动积温在空间分布上均表现为"平原高于山区、北部...  相似文献   

10.
沈阳地区农作物生长季热量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8-2009年沈阳地区7个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常规统计方法分析了农作物生长季界限温度的热量资源变化趋势。以此为当地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下,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探讨因升温所带来的利弊关系,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结果表明:沈阳地区农作物生长季各界限温度普遍存在始日提前、终日椎后,持续时间延长,积温明显增多的变化趋势。〉10℃持续日数趋势延长11d,活动积温趋势增加340℃·d;≥5℃持续日数趋势延长13d,积温趋势增加359℃·d;≥10℃持续日数趋势延长12d,积温趋势增加305℃·d;≥20℃持续日数趋势延长8d,积温趋势增加326℃·d。初(终)日的地域分布特点为城市早(晚)于乡村、南部早(晚)于北部;不同界限温度下的积温变化特征为城市多于乡村、南部多于北部。  相似文献   

11.
利用石河子气象站1997—2006年气象资料,分别计算石河子近10a无霜期的长短以及10℃、15℃、20℃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时数,界限温度积温等热量指标。分析得出:近10a无霜期明显延长;10℃、15℃、20℃的界限温度的初日偏早,终日偏晚,持续日数大部分增加;活动积温显著增多。指出近10a是石河子热量最丰富的时期,并分析了近10a石河子热量变化对当地棉花生产的可能影响。为科学评估石河子气候资源、合理安排棉花生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怎样选取积温保证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国清 《气象》1980,6(6):1-1
无论是农业气候区划,还是考虑作物品种合理布局,或者是套、复种选取合理的作物组合,首先要考虑如何充分、合理利用热量资源。 热量年际间的变化很大,北方≥10℃积温高低相差700℃左右。想获得粮食高产、稳产困难是很多的。从农业气候角度上看,选取适当的积温保证率也是减轻低温冷害影响,充分、合理利用热量资源,获得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以17个气象站1960—2012年的观测资料,利用趋势分析, Mann 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石家庄地区气温稳定通过10 ℃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3年气温稳定通过10 ℃的初日以14 d/10a的趋势提前,终日以1.1 d/10a的趋势后延,持续日数以2.5 d/10a的趋势增加,积温以64.5 ℃〖DK〗·d/10a的趋势增加,降水量无明显变化,日照时数以53.4 h/10a的趋势减少;各要素的时间序列除降水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突变,终日、持续日数、积温以及日照时数的突变较为显著,终日在2007年后后延显著,持续日数在1998年后显著增多,积温在2000年后显著增加,日照时数在1993年后显著减少;通过Morlet小波分析发现,各要素在近53年中存在周期性变化规律,初日和期间积温存在准2~4年的振荡周期,终日存在准2~3年的振荡周期,持续日数存在准2年的振荡周期。降水量存在准3年和准3~7年的振荡周期,日照时数存在准2~3年的振荡周期。石家庄地区气温稳定通过10 ℃的农业气候资源变化使作物的生长发育提前,生长周期变短,日照时数减少对作物生长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我县近六年来重视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农业布局、耕作制度、技术措施的采用趋向合理,变农业气候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益。一、海拔200米以上的丘陵≥10℃的活动积温4800—4300℃,不宜双季稻栽培,调整为稻麦两熟,使水稻生育期热量充足,夏无高温危害,春秋不受低温影响,又能充分利用光温效应,有利粮食高产。1982—1984年在不适宜粮食三熟制的地区扩种稻麦两熟7.5万亩,累计增产粮  相似文献   

15.
两种桑叶对比实验结果 ,南韩桑叶所育蚕 ,较砧木桑叶蚕生长快 ,茧量大 ;蚕在生育过程中与积温、生长天数和投叶量均成线性正比关系 ,相关系数高 ,信度达0.001。温、湿自计统计结果显示 ,育蚕适温范围20—30℃ ,适湿范围68—84 % ,蚕室每日需通风换气5—6次 ,每次10—12min。  相似文献   

16.
气候要素栅格化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袁爱民  王建源 《气象》2006,32(6):111-115
为便于气候资源分析和农作物、果树等农业气候区划,在分辨率为3″×3″栅格图上的每一点都对应相应的气候要素值,利用泰安市及周围19个气象台站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三维二次趋势面分析与空间插值相结合等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CityStar4·0平台上对泰安市年平均气温、积温等热量资源进行栅格化。结果显示,各项指标通过检验,复相关系数均在0·960以上,F检验值均大于F0·05。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和7月平均气温的平均绝对误差均在0·5℃以内;日平均气温T-日≥0℃、T-日≥5℃、T-日≥10℃、T-日≥15℃的积温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海东地区6个气象站点自1961—2015年的实测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海东地区近55年来气温、积温、地温等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对海东农业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5年海东地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升高趋势,升温率达0.37℃/10年;年平均地表温度也呈上升趋势,其增温率达0.41℃/10a;年平均20cm地表温度为8.8℃,近55a来呈波动上升态势,増温率为0.38℃/10a,大于年平均气温的增温速率但小于地表温度的增温速率,且对年平均气温、地面0cm温度、20cm温度进行了突变分析,结果均未出现突变。积温变化就区域平均而言,2010年以来,≥0℃积温与多年平均相比偏多295.3℃,与60年代相比偏多485.7℃;≥5℃积温与多年平均相比偏多346.9℃;≥10℃积温与多年平均相比偏多505.3℃。气候明显变暖,气候变暖使春播作物播种期提早,越冬作物播种期推迟,初春提前返青,使海东大多数农作物的适宜种植面积有所扩大,气候变暖对海东的农业生产布局和种植结构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积温和干燥度常常作为表征热量和水份状况的主要指标。但在县级农业气候区划中,由于气象站、哨稀少、由常规观测资料直接计算的积温和干燥度资料在密度上不能满足区划工作的需要,因此,我们便试图通过某些其他资料对积温和干燥度简接加以估算,以加大资料密度,为区划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1951-2013年浙江热量资源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51—2013年浙江71个常规气象站逐日气温资料和1971—2013年土温资料,采用M-K检验、气候倾向率等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分析浙江地区气温、地温、农业界限温度等热量资源要素的变化规律及气候变化下浙江热量资源区划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以期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化农业结构和作物引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1951—2013年浙江四季和年平均气温变化幅度分别为0.24 ℃·10a-1(P0.01)、0.10 ℃·10a-1(P0.05)、0.14 ℃·10a-1(P0.01)、0.14 ℃·10a-1(P0.05)和0.18 ℃·10a-1(P0.05),突变起始年分别为1997、2005、2002、1993和1999年;2)1951—2013年浙江平均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0 ℃·10a-1(P0.01)和0.30 ℃·10a-1(P0.10);3)土温与农业密切相关,0—20 cm土温与日平均温度通过0.01显著性相关;4)气候变暖导致浙江农业界限温度(0 ℃、5 ℃、10 ℃、15 ℃、20 ℃)初日提前、终日延后、持续天数和积温增加,农业界限温度初日、终日、持续天数和积温的气候倾向率平均值分别为-3.2~-1.5 d·10a-1、0.3~1.6 d·10a-1、2.8~4.1 d·10a-1、95.7~107.3 ℃·d·10a-1;5)1951—2013年浙江初霜延迟、终霜提前、无霜期增加,初霜、终霜和无霜期气候倾向率平均为-3.62 d·10a-1、1.32 d·10a-1和4.97 d·10a-1;6)气候变暖导致浙江热量资源区划变化显著,2001—2010年淳安建德浦江义乌诸暨嵊州天台三门线以南地区≥10 ℃积温超过5600 ℃·d。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暖对河西走廊中部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河西走廊中部张掖市6县(区)1961~2006年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年降水资料。计算历年各地气温、积温、无霜冻期和农业气候生产力,分析河西走廊中部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河西走廊中部气温呈持续升高趋势,1987~2006年的平均气温明显增高,且冬季升温幅度最为显著,秋季次之,春、夏季升温幅度较小;≥0℃和≥10℃积温增多,无霜冻期延长,气候生产力增加。80年代后期气候明显变暖,喜温作物面积扩大,复种指数提高,有利于冬季大棚蔬菜等设施农业的生产;干旱发生频率加大,病虫越冬存活率上升,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