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谚语“秋冷,春雨多”反映了秋季气温高低的变化与次年春季降水量多寡的相关关系,我们在应用这条谚语制作春季降水量预报中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群众看天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同大自然长期斗争中积累起来的宝贵资料,我们在应用中体会到:必须很好的结合地区性、季节性加以运用,如“大华晴、小华雨”这条谚语,一般在夏季比较准确,而在秋季和冬季一般只出现少云到多云天气,很少出现降水现象。除了注意季节外,还要结合当地实况使用谚语。在75年秋,我们发现了两次钩卷云,根据“钩钩云雨淋淋”,两次都报了有雨,结果两次都  相似文献   

3.
一次冷空气过程大多三、五天后就回暖,但也有不少情况低温持续十几天甚至几十天。例如1954年11月底到1955年1月中,曾出现两次强的持续低温,许多地方打破了历史上同时期极端最低气温的记录,除长江干流外,这一带大部江河封冻;1957年1月底到2月14日的一次,影响湖南等省越冬作物返青生长;1969年1月底到2月底曾连续出现两次强持续低温,黄河下游出现历史上罕见的两次封冻和渤海几十年罕见的封冻现象等。  相似文献   

4.
徐家恩 《气象》1980,6(11):18-18
我们曾对“农历十月廿五有雨,来年雨水好;无雨,来年雨水不好”这条谚语进行了多年验证,建立了年降水量趋势预报指标,经几年实际使用,效果较好。 在验证这条谚语时,我们除了统计分析本站的历史资料的拟合率和预报准确率外,还用邻近的处于102—103°E、24—25°N范围内的7个县站和省台、地区台共9个点的资料进行了验证。虽然这些点的拔海高度相差较大、但验证结果都较好。当我站历年十  相似文献   

5.
测天谚语是制作天气预报的一条重要线索。在多年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冬暖年要荒”这条谚语客观效果较好。“冬暖”往往导致来年的灾荒。据资料普查,这里所指的年荒,主要是指春、夏旱。 我县地处大山区,水利条件差,干旱经常发生,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我们以“冬暖年要荒”这条谚语为线索,以反映冬暖的物理意义清楚的要素为因子,尽量避免用物理意义不明确的因子,来制作我县的春旱、夏旱预报。其步骤是:  相似文献   

6.
宋锦乾 《气象》1977,3(5):6-6
“三天东南风,(下雨)不用问天公”这条谚语流传很广。在实践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不少谚语在不同的天气形势下,使用效果差别很大。因此,我们就结合地面天气形势,对上述谚语进行了验证。 在验证过程中,我们还注意了以下几点。 1.我国地处季风区,我区盛夏季节的东南季风,往往反映副高的西伸北进加强,对降水没有  相似文献   

7.
《气象》1977,3(4):17-17
学习群众看天经验,第一步是要搞清楚这些经验的真实含义。拿天气谚语来说,我们不能凭主观想象去解释,也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它的含义,必须作深入细致的工作。例如,“一寸桃花一寸金,三寸桃花送老命”这一条谚语,我们起初联系到“尺麦怕寸水”的说法,理解为桃花水一寸左右为宜,三寸水对麦子就嫌多了。经过进一步请教老农,才弄清这条谚语是用于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技》1974,(4):35-42
“阳春推垃圾”是闽北、闽西北普遍流传的一条天气谚语。以这条谚语为线索,用解放后22年的气象与水文资料,分析了阳春天气与雨季闽江最大洪水的关系,效果较好,历史概括率是100%,预报时效为半年左右,通过检验也是可靠的。一、谚语的含意“阳春”是指农历的十月初一至初十,通称十月小阳春。“阳春推垃圾”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至初十的冷暖可能是明春有无洪水的征兆。阳春暖、降水强,能冲走垃圾,这是  相似文献   

9.
我站位于北京东北方,冬春季主要是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多偏北风,天气以晴为主。但有些年份降雪较多,雪量也较大。为了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几年来我们从运用群众经验和天气谚语着手,进行预报实践和总结,发现“冬阴东风起,雪花满天飞”这条谚语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冬春季降雪天气过程,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0.
雷和雨     
陈柏林 《气象》1975,1(7):30-30
我哨位于长江中游地区,4月中旬的连阴雨对秧苗和春熟作物都很不利,因此,报准连阴雨在农业生产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今年,4月16日夜间我地出现雷阵雨,我们根据“一夜起雷二日雨,雷自夜起必连阴”这条天气谚语,加上雷声沉闷,预计可能出现连阴雨,就发布了连阴雨预报。结果,出现了三天以上的连阴雨天气,总雨量达121毫米。16—18日连续三个晚上出现夜雷,我们又进一步分析,18日晚上的夜雷和16、17  相似文献   

11.
我们太来公社气象哨,建哨已经16年了,现有四名兼职气象员。10多年来,我们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依靠群众,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不断提高了“管天”的本领,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向群众学习,我们爬山涉水,登门串户,遍访附近几个公社的村村寨寨,拜有看天经验的老农为师,收集了500多条气象谚语,学到了许多看天知识。 为了验证群众看天经验,掌握本地天气气候规律,我们十分注意  相似文献   

12.
“冻煞樟树脑,晒煞沿山稻”,是鄞县地区普遍流传的一条天气谚语,它的含意是:腊月天气奇寒,预兆夏季干旱。我们以这条谚语为线索,用本站1954—1972年19年资料,分析验证腊月冷暖与夏季少雨干旱天数的关系,并通过显著性检验,发现两者关系较好,可以用来作预报。  相似文献   

13.
猪与天气     
邓先浩  王治国 《气象》1977,3(4):16-16
“猪拉草天气变”,这是牧区群众利用动物的反映预报天气的一条谚语。我们经过1974—1976年连续3年的观察发现:  相似文献   

14.
章正英 《气象》1979,5(12):21-21
在气象站天气预报中,验证天气谚语是一件重要工作,下面是我们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理解天气谚语的含义 本地夏季有“雨后东风雨更凶”和“夏东风一场空”的谚语。都是吹偏东风,为什么雨后东风雨要大,而光吹东风就不下雨呢?我们用历年7月份偏东风(ESE—ENE)来验证,雨后东风共出现38次,次日下雨者31次,占82%,其中中雨以上的降水占51%。而夏东风(不包括雨后的东风)共出现45次,次日下雨的仅11次,占24.4%,且大多是小雨。从普查天气图中发现,凡是下雨后吹东风,往往是地面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以谚语为线索,普查了1957—1964年4—9月份的单站有关资料,特别是对近两年来所积累的天物象、风和云的连续观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并结合验证了几条较适用的谚语,找到了以下几条中、短期降水预报指标,并已在日常预报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几年来,我们结合本站观测资料,天气形势,对农谚“早看东南晚看西北“,进行了反复验证使用,初步掌握了使用这条谚语预报降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西北开锁见晴天”,是指在连续阴雨的情况下,如果看见天空的西北方向云层逐渐开裂、消散,予兆天气就会很快转晴。 近几年来,我们对这条谚语进行了验证,观察了连阴雨中“西北  相似文献   

18.
《气象》1976,2(9):33-33
天气谚语中充满着辩证法。我们通过验证天气谚语,用矛盾转化分析天气变化,指导预报实践,进一步提高了预报准确率。 例如我地流传着“南风吹吹,北风追追”这样一条群众经验。我们想:南风与  相似文献   

19.
对“不得春风难得秋雨”这条天气谚语用本地气象资料验证,结果表明,春季风多,秋季降水量大,存在着较好的隔季相关,在实际预报中应用较好。1验证将3—5月10分钟平均风速大于10m/s的风日作为一次大风过程(不管风向),统计1970—1995年,26年中平...  相似文献   

20.
农谚浅释     
李志超 《气象》1975,1(12):18-19
虹是下阵雨前后,出现在天空中的一条环形的彩色美丽的光带。为了使大家清楚地了解这几句有关虹的谚语能预测晴雨的道理,我们先来谈谈虹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