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据碰并率通量随粒子半径变化极小的物理事实,利用半径空间极值点处碰并率函数的连续光滑的性质,把在低Péclet数条件下得到的碰并率的三阶渐近展式和纯重力作用下的碰并率一阶解,推广到中Péclet数重力对流与Brown运动都不能看成小量的耦合碰并条件中,同时得到高Péclet数条件下碰并率的三阶数值解,最后首次得到高Knudsen数条件下分子体系任意Péclet数条件下的碰并率.  相似文献   

2.
利用位于季节冻土区的中国科学院那曲高寒气候环境观测研究站那曲/BJ观测点的野外观测数据,通过CLM4.5的单点模拟实验,分析评估了Luo土壤热导率参数化方案、Johansen土壤热导率参数化方案、Coté土壤热导率参数化方案和虚温参数化方案对土壤温、湿度的模拟能力,为将来选取最优的参数及参数化方案来更合理的模拟青藏高原土壤冻融过程为目的的工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三种土壤热导率参数化方案模拟结果的土壤热传导率有明显差异,其中Coté方案的土壤热传导率最高,Luo方案的土壤热传导率最低。(2)三种热传导率方案均能合理地模拟出土壤温湿度的日变化趋势,Johansen方案对土壤温度年变化趋势模拟的更好,Coté方案对土壤温度模拟的数值较观测值偏离的更小,Luo方案对土壤湿度的模拟更好。(3)加入虚拟温度方程,并引入相变效率参数后,减少了模式对土壤湿度模拟的负偏差,Y-L方案在保持土壤温度较好模拟能力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土壤湿度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3.
膜基-气体吸收耦合分离混合气中CO2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膜基-气体吸收耦合实验装置上,评价了疏水性PP(聚丙烯)微孔膜,活化MDEA(N-甲基二乙醇胺)溶液分离混合气中CO2传质性能,研究了气液流速、吸收剂和混合气的浓度等因素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采用阻力层关联方程模型预测总传质系数Kov值.结果表明:活化MDEA溶液能提高总传质系数Kov值,模型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中高纬度地区500 hPa高度场动力预测统计订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DEMETER多模式集合研究计划中Météo France模式的预报资料集,在分析其对冬季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20°~90°N)500 hPa高度场预报效果的基础上,针对模式预测较差的模态分别运用最优子集回归修正方案和回归-相似相结合的修正方案对其进行订正。结果表明:数值模式对观测模态的预测能力并非随模态数的增加而递减,方差贡献较小的模态的预报效果可能好于方差贡献较大的模态;基于最优子集的回归订正方法未能改进原模式预报技巧;在最优子集回归基础上再经相似订正的方法 (DAP-OSR) 能够改进预测效果,独立试报的距平相关系数平均每年提高0.1。  相似文献   

5.
在膜基—气体吸收耦合实验装置上,评价了疏水性PP(聚丙烯)微孔膜,活化MDEA(N-甲基二乙醇胺)溶液分离混合气中CO2传质性能,研究了气液流速、吸收剂和混合气的浓度等因素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采用阻力层关联方程模型预测总传质系数Kov值。结果表明:活化MDEA溶液能提高总传质系数Kov值,模型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疏水性中空纤维膜组件和去离子水分离混合气中CO2,研究了气液流速、混合气CO2浓度和操作温度以及膜形态等因素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通过传质阻力层方程和质量微分方程的关联,建立了新型数学模型,模拟了各种条件下的传质过程。结果表明,流体力学状态的改变能够加强传质,但加强程度有限;提高气相CO2浓度能够提高总传质系数;具有高孔隙率的膜组件拥有高传质系数;提高操作温度能够促进扩散,提高传质系数,在较高温度下,存在膜孔湿润的现象。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膜接触器—物理吸收过程,模型值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疏水性中空纤维模组件传质过程。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9年11—12月在天津武清气象局测量的云凝结核(CCN: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浓度资料以及气溶胶数谱分布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武清地区在不同过饱和度(0.1%~1.0%)下云凝结核浓度及活化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武清地区冬季CCN数浓度变化范围很大,过饱和度1%时,浓度变化范围为4000~32000cm-3,且浓度受风速影响明显,风速2级以下CCN数浓度很高,过饱和度1%时,其平均浓度可达16000cm-3,但对于4级风速以上CCN平均浓度为4000cm-3左右;在过饱和度0.1%~0.4%间CCN浓度变化较大,过饱和度每增加0.1%,CCN浓度增加值平均约为过饱和度0.4%~1.0%间浓度增量的5倍。低过饱和度(0.1%、0.2%)下,活化率受风速影响明显,1级风速下的CCN活化率约为4级风速下的3倍,但在过饱和度1%时活化率则相差不大。CCN浓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型,峰值时刻为北京时间08:00和18:00左右,活化率的日变化则呈双谷型,这主要是受局地排放影响的结果。利用指数函数拟合各风速下CCN浓度过饱和度谱,表明该地谱型为典型的大陆型。  相似文献   

8.
桂西早玉米产量在不同年份和同年的不同播种期中差异甚大。气象因素是造成产量不稳的一个重要原因。气象条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体现在构成单位面积产量的单位面积株数、双穗率、空秆率、每穗粒数和百粒重等因素。由于试验地株数基本相同,双穗率小,本文只分析单产、空秆率穗粒重(表示穗粒数和粒重)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本文采用百色地区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站于一九八○~一九八四年早玉米(墨白一号)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和本局地面观测站气象资料进行分析,播期于元月二十日到三月中旬,隔十五天播一期,五年共二十二期。三个重复。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攀枝花市区1977~2009年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以及逐日最高气温资料,运用气候趋势系数、累计距平、MK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分析了攀枝花市区气温变化趋势,主要结论有:(1)33年来该地区年平均气温呈现弱的下降趋势,与全球升温趋势相悖。(2)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升温趋势率为0.24℃/(10a),大大高于年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升温趋势率0.09℃/(10a)。(3)高温日数及热积温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热积温下降趋势率为8.4℃/(10a)。(4)市区炳草岗年平均气温相对稳定,不存在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一、全省出现的异常值及其特点根据国家气象局要求,1989年全省上报异常气象年表的站中,除乌鞘岭气象站未出现异常气象值外,其余53站均出现了异常值,占总站数的98%;出现异常项目有21项,占总项目(27项)的78%,比去年多9项。1.1989年出现异常气象的程度是近几年较弱的,但比去年站(项、次)多。全省54站中共出现了294站(项、次)异常气象值,  相似文献   

11.
马玉霞  郑有飞 《气象科学》2003,23(2):153-160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选取影响银川地区疾病发病率的主要气象因素,将其作为输入变量经多层前馈型神经网络的BP算法进行学习训练,建立了疾病发病率的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报模型。分析了结构参数对模型效果的影响情况,发现学习率和动量因子对达到训练目的无大的影响,而训练精度、输入层节点数和隐含层节点数是模型的关键。但只要输入层节点数达到一定数量,改变输入层节点数并不影响模型质量,隐含层节点数和训练精度却对模型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利用澳门电力公司每年发电量与澳门的度日(Degree Days)数作相关分析,从而寻求电能消耗量与澳门度日数之间是否有显著的关系,以协助估计能源消耗量。最后得出二项相关程序:第一项是电力增长率(%)与冷度日的关系式;第二项是用电量与人口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采用基于离子液体[Bmin][BF4]+AMP作为捕集CO2的复合溶液,在膜吸收-热再生循环装置上,研究了该复合溶液捕集CO2的过程和传质性能;通过阻力层传质模型,比较了预测值与实验值.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和较高负载下,复合溶液具有较高的传递推动力和更高的传质系数;模型预测值和实验值符合较好,平均误差为12.8%.实验证明复合溶液的传质性能优于单一溶液.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高斯(正态)模式(G·S)、Egan模式、SCIM模式及本文推荐式(GCEM),分别计算了南京大厂区在中性条件下SO2的瞬时浓度,并与实测浓度作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了地形校正及化学衰减项的本文推荐式与实测浓度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近57年江苏省雷暴变化趋势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江苏省1951—2007年雷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小波分析和保证率等气候诊断方法,探讨江苏省近57年雷暴的气候变化趋势、周期性特征、时空分布规律和不同保证率下初终期分布。结果表明:江苏省雷暴日数年际变化整体呈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夏季和秋季雷暴日数的减少。而春季的多年变化不明显。江苏省每10年雷暴日数减少约2天。在年代际变化中,年雷暴日数明显的正距平期主要分布在1960年代初、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中期,1980年代后期、1990年代后期。负距平期主要出现于1970年代后期—1980年代中期、1990年代中后期和1990年代后期—本世纪初期。不同保证率下雷暴初日、终日存在明显地区差异,50%保证率下雷暴初日(终日)在3月中旬—4月上旬(9月上旬—下旬),80%保证率下雷暴初日(终日)在3月下旬—5月上旬(10月上旬—下旬)。在周期分布上,江苏8~10 a以上的周期都相对比较稳定且具有全域性,而相对较短的周期一般都不具有全域性,从长周期分析江苏地区近几年年雷暴日数各地均处于偏多的周期内。  相似文献   

16.
从全球能量收支项的概量计算中得知,由地面通过湍流方式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占大气顶入射的太阳辐射总量的6—7%。在湍流热交换理论中,多年来都引用下列关系(1) P=ρCpк_H(r-r_d) (1)其中P—湍流热通量,ρ—空气密度,Cp—空气定压比热,к_H—热量湍流系数,r_d—干绝热温度直减率,r—铅直温度梯度。由此式可以看出,在绝热大气中(r=r_d)垂直方向的湍流热输送为零:而在稳定层结大气中(r相似文献   

17.
用大气湍流资料计算Lyapunov指数和分数维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浑沌和奇怪吸引子的遍历理论出发,用大气湍流资料计算了Lyapunov指数(LE)和分数维数(FD)。结果表明,在一定参数下,由所用资料算得第一个指数LE_1为+0.1—+0.4,FD为2.3。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大气运动的浑沌状态。  相似文献   

18.
利用内陆(台山站)和海岛(上川站)1958—2016年的雷暴观测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滑动平均等方法,对台山和上川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内陆年平均雷暴日数为83.4 d,海洋为58.4 d,年际差异大,内陆最多132 d(海洋88 d),最少54 d(海洋35 d);雷暴日数存在明显的月、季变化,8月最多、12月最少,夏季最多、冬季最少;内陆和海洋近60年来雷暴日数都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482 8 d/年和-0.114 9 d/年,内陆的下降趋势在显著性水平α=0.01上是显著的,而海洋没有通过α=0.01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9.
以番茄品种“金冠5号”为试验材料, 利用2015—2019年山东省农科院日光温室中不同层数的遮阳网模拟不同寡照(PAR≤200 μmol·m-2·s-1)持续日数(0 d、1 d、3 d、5 d、7 d、9 d), 观测番茄开花后各穗花开花期(Blooming Date, BD)、开花数(Number of Flowers, NoF)、开花率(Flower Rate, FR)、坐果率(Fruit Setting Rate, FSR), 分析寡照胁迫对番茄开花坐果特性的影响, 并基于温光效应(Accumulated Photo-thermal effectiveness, APTE)建立寡照胁迫对番茄开花坐果特性影响的模拟模型, 对其进行验证, 并与PAR日积分法(PAR)构建的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寡照胁迫下, 番茄六穗花开花期不同程度推迟, 尤其是遭受寡照胁迫直接影响的第二、第三穗花开花期推迟最明显, 幅度最大, 持续寡照7—9 d, 番茄第二穗花开花期较对照推迟一周左右; 番茄单穗果实数、坐果率均随寡照持续天数的增加呈降低趋势, 寡照持续时间越长、降幅越大; 基于APTE构建的模型明显提高了寡照胁迫下番茄开花坐果特性的预测精度, 与PAR法相比, 番茄第二、第三穗花BDC、NoFC、FRC和FSRC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降低了25.5%、16.7%、21.2%、23.8%和31.4%、22.4%、25.2%、26.6%。  相似文献   

20.
1960~2011年江淮地区夏季极端高温日数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江淮地区气象站1960~2011年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江淮地区在北半球夏季极端高温日数的年际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场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江淮流域极端高温日偏多(少)时,其上空对流层中上层出现了具有正压结构的异常反气旋(气旋)环流,以及热成风涡度平流导致的下沉(上升)运动;亚洲西风急流的位置偏北(南),并且200 h Pa经向风场有明显的类似丝绸之路遥相关型的波列结构。在江淮地区极端高温日数偏多(少)的年份,前期的赤道太平洋中部,中国南海、孟加拉湾以及阿拉伯海海温呈现显著的正(负)异常,同期的中国东部海区、南日本海的海温呈现显著的正(负)异常。利用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中的8个模式的结果,评估了CMIP5模式对中国江淮地区夏季年平均极端高温的模拟效果,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极端高温的变化进行了预估。模式结果表明,在RCP(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2.6情景下,21世纪末江淮地区夏季极端高温日数将可能达20 d左右;在RCP4.5情景下,21世纪末极端高温日数可能达40 d左右;在RCP8.5情景下,21世纪末极端高温日数将可能达约7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