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王路  耿奇峰 《内蒙古气象》2011,(5):57-57,63
引言近年来因雷电引起油罐爆炸起火的事故时有发生,不仅给国家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雷电灾害的损失愈来愈大。加强油库区的防雷安全防范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安全生产内容。中石油满洲里油库是储存易燃易爆的场所,一旦遭受雷击,可能导致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加强对油库防雷、防静电的检测,防止雷电危害,是油库安全保障的重要内容,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虹 《河南气象》2002,(2):34-3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单位及个人的车辆不断增加 ,加油站也相应越来越多。公路两侧的加油站一般位于较空旷地带 ,极易遭受雷电侵袭。加油站属易燃易爆场所 ,一旦遭雷击 ,会引起火灾爆炸恶性事故发生。雷电是大自然中大气放电现象。中原大地夏秋二季是雷电多发季节 ,春季也时有发生。做好雷雨季节前的防雷检测工作 ,是加油站“安全第一”的必不可少的工作任务。1 防直击雷雷击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一般加油站的房屋上应装置避雷针或避雷带以防直击雷侵害。另加油站的金属油罐壁厚 4mm时 ,应设置防直击雷装置 …  相似文献   

3.
张鹃  林卓宏  严金芳 《气象科技》2014,42(5):918-921
近年来,由雷击引起的电梯停运事件时有发生,雷电对电梯的损坏主要有闪电电涌侵入、地电位反击、辐射电磁场等3种主要途径。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现场鉴定调查发现,以雷电辐射电磁场诱发的控制板损坏引起的为最多。以一幢超高层建筑物为例,计算雷击建筑物以外附近218 m和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防雷区LPZ1区、LPZ2区内磁场强度,分析雷击时辐射电磁场对电梯机房LPZ2区控制设备的损坏机理,并得出以下结论:确定点距LPZ1区屏蔽最短距离取最大值能尽可能减小磁场强度值;电梯机房LPZ1区屏蔽网格宽度w≤0.15m时,若建筑物电梯机房顶接闪器遭受小于等于150kA雷电流直接雷击,机房内控制设备一般不会受到辐射电磁场的干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州番禺某供气站遭受雷击事故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后得出,此次事件是由于雷电击在供气站防雷装置或周边的设施上,致使站区内的各种用电线路产生雷电感应,造成设备的损坏事故,万幸的是没有造成火灾爆炸以及人员伤亡.对此事件进行深入的剖析,不难看出防雷保护对于易燃易爆场所的重要性,对排除雷击安全隐患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遭受雷击时引起的高电位和雷电波入侵会危害进行分析,提出了高电位和雷电波入侵的防御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由于网络线多,电子设备的耐压水平低,雷击对信息系统的危害越来越大,防雷日益显得重要。雷电对信息系统的危害主要是雷击电磁脉冲(LEM P)造成的,包括沿线路传导的雷电过电压波、雷电流在接地线产生的高电位反击、雷击电磁场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LEM P  相似文献   

7.
高层智能大厦雷击机理及防雷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提出高层建筑容易遭受雷击的问题,分析雷电的危害和雷击机理针对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雷击风险评估,提出综合防雷设计,并对幕墙及室外空调机等雷击敏感点的防雷施工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雷电属于一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它的放电功率虽然很大,可它的放电时间很短,相对来说它的危险是可以控制的。雷电最大的危害是它能使易爆和易燃的物质起爆或燃烧。此外雷电波沿电力、电信架空线路,广播电视天线和各种高架管线等传到室内,产生过电压,造成起火,损坏建筑物和击死、击伤人畜。例如,1988年黄岛油库爆炸起火,就是遭受雷击而引起的。1994年8月29日,徐州市万寨港务处部分电子设备被雷击坏。1995年煤炭部西安设计院通信铁塔、电视共用天线遭受雷击,损坏通信设备和电视放大器,损失达20万元。1993年北京市…  相似文献   

9.
古建筑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雷电灾害是威胁古建筑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较完整地介绍了古建筑雷电灾害的总体研究进展,分别综述了古建筑构件的雷击破坏特征和机理,以及古建筑雷击起火灾害成因、方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现状,建议在雷击模拟试验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研究雷击破坏基础性问题。分析了古建筑绝缘避雷与采用防雷装置接闪泄流两种方法,认为后者科学合理。通过归纳古建筑雷电防护技术研究进展、古建筑防雷新技术方法和装置,分析了古建筑防雷技术标准现状。最后,提出古建筑防雷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包括开展古建筑雷击破坏机理、实用的防雷新技术、古建筑雷击选择性、雷击精细化监测预警等,特别是加强古建筑防雷新技术研究,尽量减小对古建筑原貌的影响,做好古建筑的防雷保护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爆炸危险环境的雷击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爆炸危险环境年预计雷击次数,爆炸危险环境周边环境、暴露于危险环境的人口分布、场所遭受雷击后可能产生的后果等因子的统计分析,计算给出爆炸危险环境的雷击风险程度,从而为爆炸危险环境是否要进行雷电保护决策提供依据,也能为防雷工程设计提出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1.
根据加气站所处的环境和CNG加气站的工艺、设备特点,依据GB50156-2002(2006版)、GB50057-2010、GB50183-2004标准对加气棚和储气区的直击雷防护、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等电位连接、接地等防雷措施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根据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特点和雷害来源,从雷电防护总体原则出发,分析了直击雷、雷电波侵入、雷击电磁脉冲和电磁兼容等综合防护措施,展望新一代变电站防雷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在高速公路设计和施工中强电和弱电系统的防雷问题往往被忽视,接地的要求也不统一。高速公路尤其是机电系统的防雷薄弱环节相对较多,因此易遭雷击,特别是雷击电磁脉冲的危害。本文分析了雷电对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危害途径,阐述了高速公路雷电防御技术应包括直击雷、雷击磁脉冲(雷电感应)的立体化的综合防御技术。  相似文献   

14.
2011—2012年广州高建筑物雷电磁场特征统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对雷电磁场的影响,对2011年7月—2012年8月广州高建筑物雷电观测试验中获取的雷电磁场波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共选取击中14个高建筑物的40次雷电 (均为负极性雷电) 的磁场数据,结果表明:高建筑物对回击磁场峰值有增强作用,且建筑物越高对回击磁场峰值的增强作用越大,高度在200 m以上的建筑物上雷电首次回击磁场峰值的几何平均值是高度在200 m以下的建筑物上的2.4倍;高建筑物雷电回击的磁场波形呈多峰特征;观测到的20次击中200 m以下高建筑物的雷电中,有13次 (65%) 雷电首次回击的磁场波形出现后续峰值比初始峰值大的现象,击中200 m以上高建筑物的14次雷电中有8次 (57%) 出现该现象;40次高建筑物雷电中有22次 (55%) 为多回击雷电,135个回击间隔时间的几何平均值为69.1 ms, 多回击高建筑物雷电中有10次 (45%) 出现继后回击的磁场峰值大于首次回击磁场峰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从直击雷、侧击雷防护和防雷击电磁脉冲三个方面对长跨度桥梁防雷检测内容、项目进行探讨,提出长跨度桥梁防雷检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香港地区地闪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香港地区2006—2012年闪电定位数据、气象参数和海拔高度等相关数据的统计及相关性分析,对香港地区的地闪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香港地区2006—2012年的地闪发生次数最多的是2010年,最少是2011年,每年地闪高发日的天数对地闪活动年际变化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地闪活动的发生主要集中在4—9月,逐月地闪回击次数与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及CAPE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地闪活动的日变化特征主要受到地闪高发日闪电活动、海陆热力差异及太阳辐射变化的综合影响,正、负地闪回击次数的日变化峰值均出现在01时。香港西部地区的正地闪回击密度明显高于东部,而负地闪回击密度的高值中心主要集中在海拔较高的山区。香港地区正、负地闪回击密度均随海拔的升高而有所增加,且六座典型山峰周围的负地闪回击密度与海拔高度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通信基站建设诱发雷电灾害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启 《气象科技》2012,40(4):651-655
针对大足县城南中学附近建设移动通信基站后频遭雷击的状况,结合2006—2009年重庆地区ADTD闪电定位系统监测资料,重点分析该校频遭雷击事故原因。结果表明: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增加了遭受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影响概率)是城南中学频遭雷击的诱因;该校未安装防雷装置,且部分教学楼处于铁塔保护范围外,而位于雷击铁塔的散击区内,是频遭雷击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8.
广东野外雷电综合观测试验十年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雷电野外科学试验是认识雷电发生、发展物理过程及其致灾机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真实雷电电磁环境下雷电防护技术测试的重要方式。自2006年开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广东省气象局在广州野外雷电试验基地,持续合作开展了雷电野外综合观测试验,在人工触发闪电和自然闪电物理过程及其雷电防护技术测试试验等方面取得了若干研究结果。十年期间共成功触发闪电94次,回击电流峰值最大值为42 kA,平均值为16 kA;分析给出了自然闪电预击穿过程电场变化脉冲特征类型和差异;观测发现高建筑物上行连接先导可达几百米甚至超过1 km,其发展速度可达106 m/s量级,下行先导与上行连接先导的连接呈多样性;雷电防护技术测试试验表明人工触发闪电近距离电磁场耦合在架空线路上的感应电压达到千伏量级,多回击、长连续电流和地电位抬升是造成浪涌保护器(SPD)损害的主要因素;闪电定位系统探测性能的评估结果显示粤港澳闪电定位系统的闪电和回击的探测效率分别为96%和89%,定位误差算术平均值为532 m,回击电流强度的估算值约为真实值的0.63倍。  相似文献   

19.
苏州紫金庵雷击原因分析及古建筑防雷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和总结了紫金庵遭雷击的3个原因:①高大古银杏树成为接闪点,②古银杏树接闪后对周围建筑造成雷电反击,③雷电电磁感应造成室内电路短路。对紫金庵内罗汉堂进行了系统的防雷设计,重点对紫金庵电源架空线直接入户部分进行了防雷整改。从古建筑物自身特点出发,对比分析了古建筑与现代建筑的防雷。古建筑物和现代建筑物一样,也要注重雷电感应方面的防护。古建筑也有一些防雷方法,将防雷与艺术相结合值得现代建筑防雷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