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及其预报效果检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包括区域大气模式、陆面过程模式、风沙模式(包括风蚀、输送和沉降模式)和地理信息系统。用该系统对2002年3月20日和4月7日2次沙尘天气进行了预报试验,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和卫星观测资料对模式输出的主要沙尘天气预报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认为,沙尘暴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对沙通量、尘通量和垂直积分质量有很好的预报能力,但仍需改进陆面参数和沙尘气溶胶的初始值。  相似文献   

2.
高分辨率有限区务数值预报模式及降水预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介绍了国家气象中心在原业务有限区模式基础上开发的一个新的高分辨率有限区模式,该模式除分辨率提高外,其主要改进表现在:1.增加了地面土壤过程,地面辐射过程,地面摩擦及边界层垂直湍流输送;2.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改用质量通量方案取代了原来的Kuo方案。文章还对模式的准业务运行结果作了较全面地评述。  相似文献   

3.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T213L31模式夏季预报性能检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晁淑懿  李月安 《气象》1994,20(7):26-31
对欧洲中期预报中心1991年T106L19模式和1992-1993年T213L31模式6-8月48-144小时500hPa高度场预报和一些环流特征量进行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ECMWF模式更新后夏季预报性能不稳定,亚洲地区更为突出;与原模式比,较表般西风带预报水平好于旧模式,而副热带预报水平不及旧模式。  相似文献   

4.
CAPPS1和CAPPS2数值预报模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雄 《气象科技》2004,32(6):414-416424
对CAPPS1模式和CAPPS2模式预报广西污染物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对比了其污染扩散原理、气象预报模式、操作系统、运行时间、预报时效及预报效果。分析表明:CAPPS1和CAPPS2模式对各种污染物预报的相关系数均在0.44以上,两种模式预报广西空气污染都是可行的;两种模式均对SO2的预报效果最好,NO2次之,PM10相对最差;CAPPS2模式对各种污染物的预报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均比CAPPS1高,其中NO2的相关系数提高幅度最大;CAPPS2模式对NO2和PM10的预报准确率比CAPPS1偏高,而对SO2的预报准确率比CAPPS1偏低;CAPPS2预报首要污染物正确率比CAPPS1高出11个百分点,而预报首要污染物等级正确率则高出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陈玉春  张华 《高原气象》1996,15(1):11-20
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嵌套细网和数据模式进行了改进和发展,使之成为水平格距为50km,垂直分层为11层的高分辨率模式。同时对其物理过程如积云对流参数化、边界层物理等也进行了改进,并将该模式程序优化为能在计算机工作站和微机上进行业务运行的数值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6.
李晓霞  陈玉春 《高原气象》1996,15(1):98-104
利用兰州区域气象中心暴雨增强数值预业务系统,对应T63模式预报产品资料和不用T63模式预报产品资料两种方案进行了对比试验,并逐日分析了1996年7月、8月西北区的降水及形势预报结果,对其中几次大的降水过程作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7.
利用1999—2003年高空气象资料、东营站地面资料以及东营市环境监测资料,按季度分别建立了高空资料因子库、物理量资料因子库和东营资料因子库,并分别与各污染物求取了相关系数,建立各自的典型场,运用逐步回归法、最优回归法、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各污染物的预报模式,加上CAPPS模式,分别对2001—2002年进行了试报。根据四种模式预报的准确性计算出各模式的权重系数,建立了空气质量集成预报系统,并对2003年进行了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利用MIACAPS平台及本站资料,选取了7个预报因子,建立大-暴雨预报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县局现代化通讯设备,得出了易于操作的大-暴雨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武汉市SO2污染浓度建立了三套预报模式,潜势预报模式,预报模式、扩散模式。潜势预报模式是根据天气系统分类,用编码分类法,使模式定量化;统计预报模式具有多因子综合影响的天气意义及统计预报这理化的优点;扩散模式是一种定量动态预报方法。污染浓度预报方法的研究可为控制、防治大气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治理、改善大气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地形作用对月际长期数值预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军  郑庆林 《高原气象》1995,14(3):296-304
利用改进的T42L10月长期数值预报谱模式,以1992年8月31日国家气象中心日常客观分析资料为初始场,在模式中分别就考虑和不考虑地形两种情形对当所9月北半球环流形势进行了模拟预报,并对比分析研究了地形作用对月际长期数值预报效果的影响。改进的T42L10谱模式考虑了较完整的物理过程,同时具有以下特点:(1)非线性平衡方程初值化和σ面上模式初值精度的提高;(2)改进了模诊断云和模式水汽场方法;(3)  相似文献   

11.
An assessment of a new ECOCLIMAP database in terms of the short-range hydrodynamic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NWP) forecasting skills of the HIRLAM model is presented for the territory of East Africa (Tanzania). It was done by incorporating of the ECOCLIMAP database into the HIRLAM NWP system and performing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The decision-making principles for usage of the ECOCLIMAP database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re formulated. Results of intercomparison of the underlying surface parameter fields obtained from the HCS and ECOCLIMAP databases are discussed; it was revealed that, for the territory of East Africa those fields are essentially different. The annual cycle of the parameters obtained from the ECOCLIMAP database is more feasible. It was concluded that use of this database in the HIRLAM NWP system for East Africa (Tanzania) is advisable.  相似文献   

12.
国家气象中心业务数值预报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之辉  王雨  朱国富 《气象》2010,36(7):26-32
本文回顾了国家气象中心建立数值预报业务以来,国家级业务数值预报系统,主要是中、短期预报系统的发展历程,评估了目前业务数值预报的预报水平和基本特点,简述了我国业务数值预报发展的不同阶段取得的主要进展。通过对目前我国业务数值预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分析,讨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3.
贾朋群  胡英  薛纪善 《气象》2004,30(12):32-35
数值天气预报是气象科学在20世纪创造的巨大成就,它给出的计算天气的可行性方案不仅服务于日常生活,也改变了人们对天气预报的认识。在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开展50年之际,回顾了数值天气预报在科学思想上的脉络,对该领域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 the first successful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NWP)project led by Charney and von Neumann is widely known,little is known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NWP during the 1950s in China.Here,a detaile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early NWP experiments in China is provided.The leadership in NWP of the late Professor Chen-Chao Koo,a protége of C.G.Rossby at the University of Stockholm during the late 1940s and a key leader of modern meteorology(particularly of atmospheric dynamics and physics)in China during the 1950s?70s,is highlighted.The unique contributions to NWP by Koo and his students,such as the ideas of formulating NWP as an“evolution”problem,in which the past data over multiple time steps are utilized,rather than an initial-value problem,and on the cybernetic aspects of atmospheric processes,i.e.,regarding the motion of the atmosphere at various time scales as an optimal control system,are also emphasized.  相似文献   

15.
陈德辉 《气象》1994,20(9):9-13
作者介绍了近年来在数值天气预报领域的一个新动向-变网格一体化模式的进展。这种模式可以替代目前业务数值天气预报的有限区模式和全球谱模式,降低业务数值天气预报的计算成本。网格距离的可变性,以及采用半隐式-半拉格朗日式时间差分方案是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法国的变网格一体化模式自1992年已投入业务使用,其可行性已得到了预报检验的初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重点围绕登陆热带气旋(LTC)降水预报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指出针对LTC降水有三类预报技术:动力模式、统计方法和动力-统计结合的预报方法。以数值天气预报(NWP)模式为代表的预报技术对LTC降水的预报能力仍然非常有限。改进NWP模式预报误差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发展NWP模式;二是发展动力-统计结合的方法。分析表明,动力-统计相似预报是一项很有潜力的技术;针对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开展LTC降水动力-统计相似预报研究,探索减小数值模式LTC降水预报误差的有效方法,将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崔玉玺 《气象》1987,13(6):3-6
介绍了我国数值预报格点资料及其在日常天气预报业务中的应用。简要说明了格点报资料的使用价值和分发形式的优点。指出随着数值天气预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格点资料对于天气预报业务的客观化和自动化,将越来越表现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1  
陈德辉  薛纪善 《气象学报》2004,62(5):623-633
20 0 4年是数值天气预报理论提出 10 0周年 ,同时也是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化应用 5 0周年。经过百年的发展历程 ,数值天气预报学科有了飞跃的发展。特别是最近 10多年来 ,大气科学以及地球科学的研究进展 ,高速度、大容量的巨型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快速发展 ,更加快了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步伐。文中从模式动力框架、物理过程参数化、模式程序软件等方面对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现状进行了简要综述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对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当前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发展的特点有 :(1)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各国的全球和区域模式水平和垂直分辨率都有明显提高 ,且模式物理过程也同步进行改进 ;数值预报业务模式已进入了大规模并行计算的阶段 ;(2 )主要发达国家和中国都正在致力于研发各自的新业务数值预报模式———非静力 (多尺度 )一体化模式或非静力中尺度模式 ,部分国家的新一代天气 气候一体化数值模式已业务运行 ;(3)业务数值预报模式正在朝着不断完善的方向发展。随着模式分辨率的提高 ,云物理过程、陆面过程和湍流过程、考虑坡度 -坡向因子的辐射过程等在模式中的参数化方案 ,以及模式垂直坐标的选择越来越受重视 ,这些物理过程的描述成为业务数值模式改进的重点和  相似文献   

19.
杨亚新  邱新法 《气象》2009,35(5):83-90
为提高热带气旋的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利用1950-200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和表层水温(SST)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TC生成位置分布的一般气候特征,季节、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局地SST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探讨了TC强度、路径与TC生成位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存在4个TC高频源地,分别是南海中北部偏东洋面、菲律宾以东附近洋面、关岛附近洋面和马绍尔群岛附近洋面,其中关岛附近洋面TC发生数最多,是TC发生的一个主要源地.TC生成位置分布存在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这种变化与局地SST存在密切的关系,局地SST升高,TC生成位置偏西、偏北,反之,则偏东、偏南.同时发现,TC生成位置西北边界与月平均SST的27.5℃等温线具有较好的匹配关系,绝大多数TC都发生在月平均SST≥27.5℃的海区.TC强度、路径与TC生成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TC生成位置偏东偏南,其发展强度相对较强,路径偏东偏南,可导致影响我国南部海区和日本东部沿海的TC个数增加;TC生成位置偏西偏北,其发展强度相对较弱,路径偏西北,可导致影响我国东部和北部沿海的TC个数增加.  相似文献   

20.
近30a登陆我国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1979—2006年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资料,对登陆我国的西北太平洋(Northwest Pacific,NWP)TC强度、路径、登陆地点的气候特征、年际变化及其演变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登陆我国的TC以发源于西北太平洋的西侧以及南海中、北部为主,并且在NWP西南区生成的登陆我国的TC基本以西北移动路径为主,而在NWP西北侧和南海生成的登陆我国的TC多为打转或移动路径转向;登陆我国的TC不仅在强度上具有明显增强的变化规律,而且在登陆位置上存在向东北方向偏移的演变趋势,使得登陆厦门以北区域的TC数量具有增加的趋势,而登陆厦门以南的TC数量存在减少的趋势;登陆我国的NWP TC移动路径存在年代际的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