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1998年青藏高原西部地区辐射平衡各分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中日亚洲季风机制研究计划1997年9月~1998年10月在青藏高原西部改则和狮泉河2个站点自动气象站辐射平衡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原西部2个地区辐射平衡各分量在不同季节的季节平均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并且还与1979年5~8月第一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的辐射观测资料和1982,1983年青藏高原辐射平衡观测实验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高原西部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变化不仅有季节之间和年际的差异,高原西部的不同地区之间的变化也有较大的差异:(1)总辐射在春夏两季相差很小,改则春季(3~5月平均)日变化的极大值甚至比夏季(6~8月平均)还大;(2)地表反照率的年际变化及两地之间的差异均可能较大;(3)大气逆辐射日变化、年变化特征与其他辐射分量明显不同,其日变化、年变化的位相均晚于其他分量;(4)两地之间地面辐射平衡的年变化似乎有一个位相差,改则的月平均最大值和最小值均较狮泉河晚了约1个月,因此从冬季到夏季的大部分时间里,改则的地面辐射平衡是小于狮泉河的,而在从夏季到冬季的大部分时间里,改则是大于狮泉河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1979年5—8月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期间6个热源点的地面有效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有效辐射和天空遮蔽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青藏高原的有效辐射值F可以近似地用天空遮蔽度一个物理量来表征。如果取用TIROS-N气象卫星一日两次的红外云图照片得到的卫星平均云量n_1作为天空遮蔽度特征量的话,则F和n_1之间满足经验关系式:F=a_1-b_1n_1~(1:7)。经验系数a_1和b_1不随地点而变,月值和旬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和-0.90,均方差分别为19和31卡/厘米~2·日,相对误差绝对值平均分别为9.0%和13.0%。利用这个关系式按2°×2°的经纬网格计算并绘制了1979年5—8月整个青藏高原月的和旬的地面有效辐射分布图。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亚洲乃至整个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受到气象学界的普遍重视。其中特别是高原地面对大气的加热作用,更是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因此,在第一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实验期间(1979年5—8月),高原地面热源观测就成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了一批科研人员深入高原腹地进行定点野外考察,并取得了大量实测资料,为研究高原地面辐射平衡和热平衡状况及其季节变化特  相似文献   

4.
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夏季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0. 5°×0. 5°降水和温度的日值资料,联合ERA-Interim、MERRA2(second M odern-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和JRA-55(Japanese 55-year Reanalysis)再分析资料以及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obal Land surface Data Asimilation System,GLDAS-2. 0)资料,研究了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夏季地表气温及降水的变化特征,以及该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及水汽输送特征。结果表明,1979—1998年期间,高原的地表气温呈增加趋势,降水呈减少趋势;而在全球增温减缓期间(1999—2010年),地表气温及降水较1979—1998年期间呈现更为显著的增加趋势。在青藏高原上空,大气中水汽含量在1979—2010年间整体呈增加趋势;然而,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此期间由外界向高原输送的水汽逐年降低,尤其在1998年后,由于西南季风强度的大幅减弱,使得外界向高原的净水汽输送量减少得更为显著;青藏高原地表蒸散量的分析表明,自1998年后,高原地表的蒸散量显著增加,成为高原地区大气中水汽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利用欧洲中心1979-2010年ERA-interim青藏高原地面感热资料与西南地区干湿指数,应用SVD方法与EOF分解对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在近32a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高原地面感热与西南旱涝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得出:青藏高原西部地面感热通量在近年来是显著增加的,而高原东部感热通量在减少,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西南地区夏季、秋季全区基本偏干,特别是秋季。前期高原东、西感热异常对春季、夏季和秋季西南全区特别是西南南部地区旱涝异常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当青藏高原中部地区和高原北部的春季地面感热增加(减少)而西部、高原主体北部地面感热减少(增加)时,春季西南地区东北部是偏湿(偏干)的趋势,西南部是偏干(偏湿)的趋势;当高原东部春季感热增强(减弱)时,夏季西南地区的四川北部、重庆市与云南南部异常偏湿(偏干);高原东部春季感热增加(减少),高原西部感热减少(增加)时,秋季西南地区主要偏湿(偏干)。青藏高原西部(78°E-81°E,30°N-36°N)、高原中部偏南的位置(88°E-95°E,28°N-35°N),为感热影响西南旱涝的关键区。这些研究对西南地区旱涝趋势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1998年夏季青藏高原辐射平衡分量特征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利用1998年夏季第二次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TIPEX)获得的改则、当雄和昌都三个热源观测站的数据和相关资料,统计和分析了高原夏季辐射平衡分量和热源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高原地面总辐射平均强度以西部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小.6月中旬后随着雨季到来,地表反射率均有所降低,中部和东部的辐射强度明显减弱,西部雨季降水和云量都比较少,辐射强度变化不明显.高原中部和东部的净辐射在6月中旬有明显的突变现象,西部突变期出现在7月上旬,以中部的辐射加热强度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小.湿期随着地面长波辐射的减少,热源强度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地区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2年8月—1983年7月青藏高原热源野外考察期间的Nimbus7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了高原及其邻近地区行星反照率、大气顶的射出长波辐射和地-气系统辐射平衡的区域分布及季节变化特征以及它们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同时配合同期的地面辐射观测资料,讨论了卫星资料与地面实测资料间的相互关系,为探索卫星资料的应用等作了尝试。  相似文献   

8.
利用TIROS-N气象卫星白天可见光云图,统计了1979年5—8月青藏高原上空逐月高亮度云的云量分布。发现95°E以西高原地区的降水量R和高亮度云出现的频率P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关系,即R=AP~α。线性化相关系数5月份为0.82,6、7和8月份均在0.98以上。利用气象站和水文站的实测降水资料,再配合2°×2°网格上由卫星高亮度云推算出来的降α水量,得到了高原地区夏季的和逐月的降水量分布图。发现初夏在34°—35°N有一条高降水轴线,其南北两侧则是少雨区。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太阳总辐射的计算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1982年8月—1983年7与1978—1980年青藏高原地区总辐射的观测资料与二流近似的模式计算讨论了高原地区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计算了纬度24°—46°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地表反射率条件下的晴天地面总辐射的月平均值,并绘制了青藏高原地区1月与7月晴天地面总辐射的分布图。  相似文献   

10.
1982年8月—1983年7月,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在青藏高原拉萨、那曲、改则、甘孜等站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观测。观测资料的整编工作业已完成。预计在1987年出版一本《1982—1983年青藏高原辐射平衡观测资料》。该资料集包括了各测点辐射平衡各个分量的实际观测资料。预计16开本800页左右。如有需要者,请速与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第六研究室联系预订,以便统计印数,尽早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