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嘉祥气象站自动观测和人工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观测测得的气温、地温偏高,湿度偏小,风速偏大,气压持平。两种观测的降水量差值不大,风向频率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
刘芳  刘庆华 《广西气象》2006,27(A03):87-90
通过对河池站2005年全年的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雨量、地温七要素平行观测的月数据进行人工观测资料与自动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分析造成自动观测的数据与人工观测的数据差异的原因,得出自动站资料更真实、更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大连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数据的差异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5—2006年大连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观测的温度、气压、降水、相对湿度、0 cm地温和风速风向等资料,对其差值、粗差率、一致率和风向相符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站气温、本站气压、降水和0 cm地温观测差值较小,其准确度能够满足日常业务使用;而相对湿度、10 min与2 min风速和风向相符率观测差值较大,距离正常业务使用有一定的距离。因观测数据采集方法不同、感应器所处的环境不同、观测仪器原理不同、观测样本不同、观测时间的差异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是造成对比观测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与人工观测数据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费县气象站人工观测资料和自动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观测测得地面气温偏高,湿度、风速偏小,两种观测的降水量差值不大,风向频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池站2005年全年的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雨量、地温七要素平行观测的月数据进行人工观测资料与自动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分析造成自动观测的数据与人工观测的数据差异的原因,得出自动站资料更真实、更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差异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1—2005年我国700个地面自动气象站与人工平行观测期间的数据, 对自动与人工观测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地表温度、风速风向、降水量进行了差异分析, 统计了两种观测之间的对比差值、百分误差和风向相符率。 对各要素观测差异在全国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检验了气温自动观测对气温资料连续性的可能影响。 结果表明: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各气象要素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大部分地区各要素的差异都在自动站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包括仪器本身存在缺陷及观测方法不一致等。各要素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差异在全国的分布特点各不相同, 同一要素在不同的气候背景条件下差异大小不一致; 如果要将人工观测数据与自动观测数据连续使用, 还要检验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序列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并进行均一性订正。 自动站的使用对年气温序列有一定影响, 总体差异不显著, 但当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气温合并使用时, 应进行均一性检验。  相似文献   

7.
钟山  李芳  舒传强 《山东气象》2010,30(2):69-70
利用2006年1,4,7月邹城市东关气象局抬高观测场与邹城市市区体育公园观测场3个月的对比观测资料,对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4种气象要素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并探讨了两者数据差异的诸多原因。结果表明:抬高观测场与地面观测场的气象要素数据均有一定差异,特别是气温差异较大,湿度、风速、风向的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8.
湛江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数据差值对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2004~2005年湛江自动气象站和人工站2年的平行观测资料,对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雨量、地温6种气象要素进行差值对比分析,并探讨了两者数据差异的诸多原因.结果表明:差异主要由仪器本身的测量原理不同,观测方法与计算方法不同,观测时间、采集时间以及空间不同等引起.此外,观测环境的变化、人为操作和特殊的天气现象也是造成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甘肃崆峒国家基本气象站新旧址气象要素对比观测数据差异,选用2016年1~12月新站和旧站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等要素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利用均值差异、相关与回归、显著性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新旧测站气温差异及产生原因,结果表明:新址气温、气压均低于旧址,风速高于旧址,降水量、相对湿度差异大,变化无规律,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及观测场周边环境的不同造成;新址与旧址气温存在高度正相关,两站气温差异不显著,可以合并计算,研究结果可为资料使用者提供订正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1引言L波段雷达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高空气象综合性探测雷达,它与GTS1型数字式电子探空仪相配合,可自动观测高空风向、风速、气温、气压、湿度等气象要素。L波段雷达是通过对探空气球上携带的探空仪发出的信号进行跟踪,对高空中的温度、气压以及湿度进行实时探测,并根据气球移动的距离和方向来测定风向与风速,然后将得到的信息准确传  相似文献   

11.
影响人工站与自动站水汽压差值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人工观测气象站与自动站水汽压差值产生原因,利用全国134个1年的基准气象观测站逐时气压、干球气温、湿球温度等资料,分别采用人工站和自动站水汽压计算公式,模拟了本站气压、干球温度、湿球温度、自动站气温、相对湿度等要素产生一增量时,水汽压所对应变化量随各要素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影响水汽压差值与其主导因子定量关系。通过实际观测资料的数据模拟分析,气压和干球温度的系统误差对人工与自动观测站的水汽压差值影响很小,而自动站的相对湿度和气温对水汽压差值影响较大,其中相对湿度的影响最明显。当自动站的相对湿度或气温的系统误差为一固定值时,水汽压差值变化幅度随气温大小变化,气温越高,水汽压差值越大。  相似文献   

12.
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比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确定现有相对湿度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是否具有可比较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偏差情况,利用全国保留人工观测的8个国家基准气候站2007—2013年的自动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的整点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自动气象站相对湿度的观测结果系统性低于人工观测结果,且随着相对湿度增加,两者系统偏差增大,系统偏差为-5.69%~-0.1%,标准偏差为2.02%~4.71%;夏季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的差异最大且与环境风速有关,在低风速下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差异较大,随着风速增大,差异逐渐减小;气温对相对湿度观测也有一定影响;两类观测逐小时数据未见明显的时间差异;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对湿度偏差,清晨相对湿度较高时高湿地区台站偏差较大,下午相对湿度低时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自动气象站,它是针对小机场、直升机场和无人值守的飞机跑道而设计的独立天气观测和报告系统,可以测量全部标准的航空天气参数和生成精确实时的天气报告。  相似文献   

14.
自动站资料在WRF 3DVAR中的同化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国家级地面自动观测站不同观测要素对数值预报作用,利用WRF三维变分同化系统对自动站资料的不同观测要素开展同化&预报试验。两个月的数值预报检验结果表明:1)只同化自动站温度观测对位势高度、温度和相对湿度场预报的影响作用最大,且主要为负作用,而同化气压或风向风速观测对上述要素预报影响作用比同化温度小,但会改善位势高度预报和部分温度预报,对相对湿度预报改善作用不明显;2)对于降水预报,同化风向风速方案的评分结果最差,同化温度的方案次之,同化气压的方案可以改善24h降水预报结果。由此看出用WRF 3DVAR同化地面观测资料时,气压观测十分重要,同时也说明要想用好地面观测资料,让其为数值预报提高发挥最大作用仍需开展很多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谭明艳  莫静华  李程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32(2):65-67,73,114
对飑过站时,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本站气压等相应要素的归一化后的变化率求积做一个综合判断,用简单的数学运算确定飑的记录时间。  相似文献   

16.
洱海盆地水面与地面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在洱海湖中建立的自动观测系统以及大理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资料,对2008至2009年的风、温、湿、压、降水要素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受局地复杂地形和洱海的影响,洱海盆地近地层常年存在湖陆风、山谷风、峡谷风三者叠加效应引起的局地环流。水面盛行风向白天以东南风为主,夜间以东南风和西西南风为主,而地面白天以东东南风为主,夜间以静风和西西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小,水面为2.9m/s,地面为2.4m/s。水面年平均气温为16.8℃,而地面为16.0℃。两观测点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均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水面气温、相对湿度出现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时间均比地面晚。全年降水多集中在5—10月。  相似文献   

17.
The atmosphere-soil measurement system being an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with the coupled set of soil sensors is described. It is used for measuring the profiles of soil temperature and surface soil moisture and for the synchronous measurements of air temperature and air humidity at the height of 1 and 2 m, wind speed and wind direction,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and snow depth as well as of soil-water conductivity. Special software combines all sensors of the system into a singl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The example of using measurement data for assessing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climate parameters is provided for contrasting landscapes of the Repubiic of Buryatia (eastern Baikalia and southern Vitim Platea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