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8 毫秒
1.
701-C雷达特殊故障的检修陈润浩(南阳市气象局·473055)701-C二次雷达与701二次雷达相比,外观上不同的是,各种数据指示以数码管指示代替701的机械指示,使读数更加直观、准确,也较易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操作上不同之处在于,能够对斜距进行自...  相似文献   

2.
杨占春 《气象》1988,14(12):39-40
一、前言 高空风的探测方法尽管较多(8DZF-82YTG测风程序中共有6种),但就其计算原理讲却只有3种。一种是方位、斜距、高度计算法(简称斜距与高度算法);另一种是仰角、方位、斜距计算法(简称斜距算法);还有一种是仰角、方位、高度计算法(简称高度算法)。这3种计算方法,哪一种精确  相似文献   

3.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软件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近地层斜距有误的现象,通常采用探空高度代替斜距的方法进行处理,本文就软件中所提供的代替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马桂兰 《气象》1986,12(7):38-38
目前,气象台站使用的各种温度表,由于水银柱较细,观测起来有些困难。尤其是地面温度表、曲管地中温度表等,因安装条件所限更显得突出。针对这一问题,上海医用仪表厂根据气象观测的要求,改用三角形毛细管制作温度表。通过折光放大原理,使水银柱显示放大一倍左右。近来,该厂已生产了少量地面最高温度表和曲管地中温度表,在我局观测站试用,效果较好。现将试用情况综述如下: 1.由于新表采用三角形毛细管,水银柱显示清晰,减少了误读。原表为圆柱形毛细管,水银柱较细,读数时易错1℃、2℃,甚至5℃或10℃标线也易看错。而三角形毛细管的放大作用,可减少观测员的整数差错。  相似文献   

5.
MOS预报工作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了,原来大都是用网格点读数进行必要的数学处理,以后再分型和挑选因子建立预报方程。但是从1983年开始日本数值予报传真图几个主要图面缩小了,给格点读数造成很大困难。为此我们改变格点读数的方法,试用直观图形制作MOS预报。这样做不仅可以克服格点读数的困难,而且还有它的优越性,透明度大大加强了,预报员的经验可以比较充分地使用到MOS预报中去。以烟台4月降水MOS预报为例,把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杨元琴  汤桂生  王继志 《气象》1989,15(2):27-30
本文给出微机气象图形显示中Windows技术的一个方案。文中提出的Windows非同步放大(缩小)方法及Windowplus技术方案在微机气象图形软件中被采用。业务运行表明,该技术在气象多尺度现象的图形表达方面,在多时间、多空间层次气象图形的同屏叠加、平移、开窗放大、缩小等多功能综合显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王世赞 《气象》1978,4(11):9-9
温度表读数要避免视差,这对观测员来说,其道理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是不是所有温度表的读数视差都一样呢?由于温度表的结构不同,读数视差是不一样的。套管型温度表,它的刻度是在水银柱(或酒精柱)的后面底板上,观测温度时,视线先通过水银柱才看到刻度。所以读数视差是眼睛位置偏高,读数偏低;眼睛位置偏低,读数偏高。而对于棒状温度表来讲,因为它的  相似文献   

8.
现在探空值班的计算机系统是用微机处理探空数据,用PC—1500或手工向微机中输人雷达测风用的角度和斜距数据,很不方便,用下面的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气象基本业务观测,尤其是温度观测中,往往容易发生读数误读的现象,为了避免发生读错5℃、10℃或零上零下颠倒这类差错,《规范》特别强调:“注意复读”。即一般读数时必须复读,就是说,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观测习惯,观测时思想高度集中,记录时认真细致,是把读数差错降低到最小限度的基本保证。从而提高观测读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郝孚宠 《气象》1985,11(5):28-30
一、工作原理 为了精确测定雷达回波的斜距,需要设置一可移刻度或门波,调整时标的位置,使其与回波一致,则目标距离即可准确读出。701及701-B雷达是利用一个R-C电桥与移向电容器组成移相网络,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1.
1 对比法在观测读数上的运用  为了确保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要求值班员读数后注意复读。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出现第一遍读数错了,复读又出现读错的现象,笔者经过多年的测报工作总结认为复读时注意进行对比是避免复读错的一种有效办法。例如:干球温度读数与最低温度表酒精柱的读数对比,两者相差一般在0.2℃左右;干球温度读数与温度自记值进行对比,两者的差值是否反常,差值过大,可以判断读数可能有问题;地面温度表之间的读数也可以进行对比。08时观测0cm地温读数与地面最低温度读数对比,或与对应的酒精柱读数进行对比;14…  相似文献   

12.
现用的雨量杯在夜间进行雨量观测读数,是借助于电灯光或手电筒来进行的。由于雨量杯和雨水均为无色,读数时比较困 难,如果在雨量杯刻度的背面处涂上带色油漆作为反光衬托,则刻度比较明晰,读数容易。  相似文献   

13.
高空气象探测测风计算方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采用探空高度的计算方法和采用相邻测风高度内插的计算方法,计算高空综合探测测风记录1~5分钟的模拟斜距失测部分的量得风层,比较这两种计算方法可能产生的误差,分析采用测风高度内插计算斜距失测部分的量得风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张曙  董根铭 《广东气象》2008,30(5):16-18
通过对风廓线斜距,0℃、-20℃层高度及冰雹百分比阈值的修改,观察20km、30km风廓线及订正前后冰雹指数的输出,得到了一些具有韶关本地特点的观测现象:斜距调节前后风廓线输出结果差异不大;冰雹指数产品在订正前后有比较明显的不同,对比分析表明用缺省参数比较符合冰雹发生时的实际情况,这种情况可能与广东地处低纬度地区有关。  相似文献   

15.
资料来源,日本JMH台播发的 FEAS09—19预报图。读数网格点按经、纬向交叉划分,其距离密度纬距×经距=5 ×10。读数范围为:25°N—50°N、90°E—120°E。所用资料年份为1984—1986年(9月10日—10月20日)。 依FEAS09—19的预报图日读取因子值x(i,j),设所读气压值为P,则x(i,j)=P—1000[i=1……6;j=1……4]。然后将全部的x(i,j)处理成x(K,L)[K=1……i × j, L= 9月10日至10月20日]  相似文献   

16.
李久芸 《气象》1985,11(8):30-30
1.零上、零下温度检定槽读数窗口的放大镜,经常出现水汽影响读数。虽经常擦干或涂以酒精均难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用干净的绸布蘸上些稀薄的肥皂液在镜面上擦一遍,就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使用L波段高空探测系统时,由于探空仪受地物同波或其他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斜距跟踪不好的情况,为了确保探测记录的准确性,必须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文章将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处理的方法,加以总结.与大家分享,共同提高探测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白佳  刘作安 《气象》1982,8(8):26-27
我国气象台站用701雷达探测高空风,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雷达测风法”(简称雷达法)。但在斜距资料缺测时,往往改用探空高度代替斜距计算高空风,即改用“经纬仪测风法”(简称经纬仪法)。这种观测方法的改变,若使用不当,将会使测得的高空风速误差急剧增大。因此,不能盲目地将701雷达当无线电经纬仪使用来测定高空风。  相似文献   

19.
在放球前后读取瞬间要素 ,因时间紧、观测项目多 ,易误读通风干湿表读数。如单独从基测或瞬间数据检查 ,即使出现误读也很难发现。如根据基测数据和瞬间数据 ,并结合当时天气实况及探空仪信号进行比较分析 ,可正确判断通风干湿表读数是否准确。例如 :某日 1 9时 ,基测的干湿球温度分别为 0 .4和 0 .2℃ ,仪器符号为 91 ,1 5 ,2 3 ;瞬时读取的干湿球温度分别为 0 .6和 0 .3℃ ,仪器符号为 93 ,1 5 ,2 1。根据基测时仪器所发信号 ,当时天气实况应是温度降低、湿度增大 ,恰恰和读数相反 ,显然读数不正确。通风干湿表读数技巧@崔智慧$郑州市气象…  相似文献   

20.
地面气象观测中 ,温度自计纸的最小刻度是 1° ,因此小数位的读数是估计的。如某日 14时换下的温度计的读数为19.8,而接班员从换下的自计纸上看 ,认为记号处可以读19.6 ,于是就改为 19.6。这样做不甚妥当 ,原因是 :①《规范》规定 ,自记仪器观测读数方法是“根据笔尖在自计纸上的位置观测读数。”此数值并不完全是根据迹线读取的。②上述情况在自记迹线上升 (或下降 )时较为多见。气温上升时 ,自记笔尖位于自记迹线的上方 ,定时观测做记号时 ,短垂线与温度迹线有很小的一部分重合 ,如果仅从自记迹线上看 ,就会认为当时的观测读数比迹线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