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50农场水稻气候灾害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新峰 《黑龙江气象》2009,26(2):28-28,30
1 引言 850农场无霜期为140 d,可以满足水稻种植的要求.早熟品种从移栽到成熟≥10℃的活动积温要求在2070~2150℃;中熟水稻品种要求2180~2200℃:晚熟品种要求2250~2300℃.850农场历年≥10℃的活动积温平均为2522.8℃.稳定通过10℃的初日平均在5月10日,稳定通过10℃的终日平均在9月29日.由≥10℃的活动积温保证率曲线图查得:80%保证率的积温值为2383℃.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再生稻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尤溪气候的基本特征。再生稻生长主要与稳定通过 10℃初日、稳定通过 2 2℃终日、≥ 10℃活动积温、10~ 2 2℃持续日数及其活动积温等气候要素关系密切 ,根据气象站 (哨 )资料 ,建立其空间分布模式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Arcview软件制作分布图 ,并结合再生稻示范推广的情况 ,将尤溪具水稻生产分为 4个生产区 :双季稻种植区、再生稻种植适宜区、单季稻晚熟品种种植区 (再生稻种植过渡区 )和单季稻中熟品种种植区。  相似文献   

3.
黄桔梅 《贵州气象》2001,25(5):19-23,31
通过对9个草莓品种采用露地和地膜覆盖两种栽培方式,得出:(1)草莓-水稻熟制在贵阳地区露地栽培宜选早,中熟草莓品种。如用地膜覆盖早,中,晚熟品种均适应;(2)通过分析得出全省凡≥10℃的积温在3500℃以上(但冬季委需有低于5℃气温10d以上),天数在190d以上的地区均能发展草莓-水稻熟制,但也应因制宜,根据地区生产实际和经济水平来发展;(3)提出了草莓-水稻熟制的高产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吴洪颜  张佩 《山东气象》2021,41(3):69-76
综合利用前人研究结果与江苏地区水稻生长所需的光、温、水特性,提出了江苏水稻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为适宜生长期、5—10月降水量、t≥10℃活动积温、日照时数;依据现有稻麦(油)两熟的耕作制度,确立了江苏水稻气候适宜性区划因子和分级阈值。基于1961—2019年江苏省及周边共85个站(市、区)的气象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水稻气候适宜性评估模型,并确定综合评估指数,利用ArcGIS的自然断点法,将江苏中熟中粳、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中熟晚粳种植适宜区进行区划。通过30a尺度下的年代际分析发现,由于适宜生长期延长和活动积温增加,使得四个品种特性的水稻适宜种植区域均有所调整,其中晚熟粳稻的种植范围北扩到淮河以南地区。  相似文献   

5.
提高冷浸田土壤温度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浸田采用覆膜栽培技术能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增加0cm土层有效积温319.3~340.8℃·d,弥补大气积温不足,扩展生育期较长的水稻品种的种植界限,促进水稻单株有效分蘖增加0.12~0.3个,每穗增加粒数6.6~10.3粒。干粒重提高0.2~0.4g,提早成熟8~9d,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6.
李克勤 《贵州气象》2015,39(2):27-28,33
通过册亨县43 a的气象观测资料与荔枝生长条件的对比分析,册亨县种植荔枝果品质量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和积温不充足,其次是水源不丰富,管理水平不到位和品种选择不当。改进的主要措施是选择低海拔地区,用中晚熟或晚熟品种种植,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改善灌溉条件等,以提高果品质量。  相似文献   

7.
一、水稻冷害的气候背景焉耆垦区种植水稻已有20多年的历史,水稻生长期不时有冷空气南下,低温造成水稻冷害,影响到水稻正常生长发育.北方早熟品种一般活动积温2900-3200度·日即可满足要求.焉耆垦区≥10℃积温3107.4-3533.7度·日,平均3347.6度·日,适宜播种期4月中、下旬,平均气温11-14℃.但垦区春季升温缓慢,温度变幅大,有的年份  相似文献   

8.
为合理规划种植结构布局,开展了高酸苹果的气候区划研究。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宁夏晚熟高酸苹果的气候区划指标及区划原则。利用宁夏23个地面气象台站30年(1981—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计算获得多年平均≥10℃活动积温、年平均气温、7—9月日照时数、7—9月气温日较差,完成了宁夏高酸苹果的精细化气候区划。区划结果表明,宁夏引黄灌区和中部干旱带的清水河流域比较适合种植晚熟的高酸苹果,特别是引黄灌区大部地区种植的高酸苹果品质优良;中部干旱带大部地区和南部山区不适宜种植晚熟的高酸苹果,这一地区种植晚熟苹果除了较难获得经济产量外,品质也无法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9.
李继田  和治城 《气象》1986,12(9):37-37
我国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高度最高的地区,种植的极限高度在这里的宁蒗县永宁乡上瓦都村海拔2710m处。这一地区的绝大多数水稻品种为黑谷。抽穗开花期在8月中、下旬,多年旬平均气温分别为17.1、17.0℃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只有18℃,全年无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0℃以上的时间,稳定通过15℃的结束日期,80%保证率多年平均为8月24日。高原水稻何以能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开花结实?这是农业和农业气象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弄清高原水稻开花结实的气象指标,研究这类水稻的生态适应性,对引种、育种及农业气候分析利用都是很有益处的。 一、观测地点及方法 观察地点选在海拔2400m的滇西北丽江坝太和村。此处历年水稻产量不稳定,大田平均亩产200斤左右,暖年200—300斤,冷年百斤上下,已属水稻分布的温度下限地区,水稻开花时期易遇到不利气象条件。 观察品种为黑选5号,采用编号挂牌定穗观察,每10穗1组,从8月29日至9月7日,每日定10穗,  相似文献   

10.
生产实践中水稻生育期变化是气候条件和品种更新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东北地区13个农业气象站点1992—2012年水稻试验观测资料,分析水稻生育期的变化及其与东北变暖趋势、水稻品种调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生长季平均气温和≥10℃积温在1992—2001年呈显著增加趋势,水稻生长季积温的差别最大可达500℃?d,从2002年开始升温趋势减缓,并略有下降。相应地,2002—2012年与1992—2001年的物候期基本上呈现相反的变化特征,其中抽穗期、乳熟期、成熟期在1992—2001年明显提前,分别提前了3.1、2.9、4.5 d/10a,移栽期、分蘖期、成熟期则在2002—2012年呈现出明显的推迟趋势,分别推迟了4.6、4.7、2.0 d/10a;生育期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播种-移栽期、乳熟-成熟期在1992—2001年分别缩短了0.7、1.6 d/10a,而在2002—2012年则分别延长了2.9、2.8 d/10a;总的来说,1992—2012年水稻全生育期整体延长了3.7 d/10a,其主要归因于营养生长期的延长。在试验资料比较完整的12个站点所做的分析表明,在东北水稻种植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地通过品种调整适应气候条件的改变,多数站点水稻实际生育期与品种审定生育日数差别较小,说明其品种的选择能够与当年的气候条件较好地匹配,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气候资源。延吉站、梅河口站、通化站随着气候的持续波动又显示出水稻实际生育期与品种审定生育日数偏差增大的趋势,宁安站和前郭尔罗斯站的水稻种植品种的审定生育日数几乎没有改变。因此,迫切需要对东北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和水稻种植适应气候变化的生产实践进行系统的总结,为东北水稻生产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 虎林市是水稻生产大市,水稻种植面积现已达6×10^4 hm^2,占全市种植面积的54%。稻瘟病是危害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稻瘟病的发生主要是气象原因,其危害程度因品种、栽培技术以及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差异,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甚至绝产。稻瘟病发病轻时,谷粒不饱满,品质下降;严重时,可使水稻成片枯死,颗粒无收。近几年来,虎林市水稻发生稻瘟病最严重的是2005年。本文分析2005年稻瘟病的发病症状、病菌来源和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暖对中国水稻生产可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宇  王馥棠 《气象学报》1998,56(3):369-376
利用随机天气模型,将大气环流模式预测的气候情景与水稻模式相链接,研究了气候变暖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大气中CO2浓度加倍,中国水稻主产区适宜水稻生长的日数将延长6~11d,积温增加220~330℃·d。积温的相对增长率由南向北呈增长趋势。水稻产量形成期低温天气出现频率将减少,而高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若品种与播种、移栽期不变,水稻产量将下降;而若通过改变品种使作物生育期基本保持目前的状况,减产幅度将比品种不变时明显偏小,部分地区还有可能增产。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暖对水稻生育期影响的情景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温度是影响作物发育速度的基本因子之一,温度的高低决定生育期的长短。利用全国水稻生态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气候带的水稻生育期与温度的关系。结果指出,水稻生育期平均气温升高1℃,生育期日数平均缩短7.6日。温室效应使气温升高1~4℃,将导致我国各地水稻的一季稻和早稻生育期缩短;东部地区目前的生育期等日期线北移;东北地区北移1~5个纬度;黄淮地区北移3~6个纬度。通过调整种植季节,选用合适的水稻生态类型,以水调温措施,可以减少生育期缩短的日数。  相似文献   

14.
辽阳县位于辽宁省的中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长季内(4~9月)总降水量为644.5mm,平均气温为19.3℃,大于等于10℃的有效积温为3375.4℃,无霜期为180天,从气象条件来看,适宜种植大豆。多年来,由于农民按传统的观念种植,各用各的品种,使该县的大豆品种造成了多而杂(主要品种有5个:铁丰24号、辽豆3号、铁丰18  相似文献   

15.
三明市水稻气候条件分析与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水稻生长对温度、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的要求及其主要的不利气候因素———早春低温阴雨造成早稻烂种烂秧和秋季寒害对晚稻抽穗扬花的影响 ,确定三明市水稻生长的气候指标为春季稳定通过 10℃初日至秋季稳定通过 2 0℃终日的积温。根据三明市各地活动积温的分布情况和不同品种搭配的早稻播种至晚稻安全齐穗所需的总积温 ,划定了三明市水稻合理布局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活动积温的 80 %保证率建立的区划模型和区划指标将三明市分为 7个水稻种植气候区 ,并提出了水稻生产趋利避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陈鲸焘 《气象》1975,1(7):30-30
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教导,在为农业生产服务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初步体会到,农村气象哨必须抓住农时关键,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气象服务。 一、抓好长期天气预报 我们这个地区种植水稻晚熟品种,生长期长,往往受温度低、日照少、秋霜早等不利气候条件的限制,造成减产。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南方双季稻播种面积占到全国水稻的85%以上, 研究该区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助于科学地规划和管理双季稻生产。以江南、华南双季稻区为研究对象, 选取1961—2010年南方双季稻区275个数据完整性较好的气象观测站点, 对双季稻区平均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等气候资源演变规律及其可能变化的分析表明: 该研究区域正处于气温显著上升阶段, 气候倾向率为2℃/(10 a), 尤其是1997年气温突变之后升温幅度进一步增大, 气候倾向率增大为5℃/(10 a), 且秋冬季增温更为显著。研究区域降水年际波动较大, 无明显增减趋势; 从季节上看, 春秋降水有减少趋势, 而冬夏有增加趋势, 且使降水分布更为集中。从空间演变看, 双季稻区气候资源的演变趋势存在较大的差异, 其中华南稻区呈暖湿化, 对喜温好水的双季稻生产是利大于弊; 而江南稻区则呈暖干化趋势, 对水稻生产不利; 同时秋旱风险加大, 尤其是西部地区将面临水资源减少、水稻种植用水不足。另一方面, 随着双季稻区气候变暖, 早稻适宜播种期提前、早晚稻生长季延长, 热量资源增加以及薄膜育秧技术广泛应用等, 都将使双季稻种植格局调整。双季稻区高温日数增多, 早晚稻生长发育无效热量也随之增加, 整体上江南热量资源的有效性低于华南, 尤其是江西和湖南两省, 热量有效性均 < 85%;华南大部地区热量有效性均高于95%。因而, 各地可根据所处区域气候资源要素演变规律及热量有效性分布选取产量与品质更好的中晚熟品种种植, 提高水稻种植积极性, 促进早晚稻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低温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发芽试验研究了东北地区早、中、晚熟3个玉米品种在4℃、8℃、13℃、17℃、21℃和25℃黑暗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并求出不同品种的发芽临界温度。结果表明,低温抑制了种子发芽,降低了发芽能力;3个品种发芽的临界温度为3.2 ̄5.2℃。发芽临界温度愈低,种子的耐低温发芽能力愈强。稀土浸种有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和促进发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低温对玉米幼苗生理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将玉米晚熟品种吉单159三叶期幼苗进行6 ℃、10 ℃低温处理3天、6天,发现幼苗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电导率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少,叶绿素SPAD值减少,光合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20.
吴全衍  谭宗琨  符合  李伟贤 《气象》1996,22(4):46-50
根据甘蔗不同熟期品种蔗糖分积累变化和高糖期出现迟早存在差异的特点,应用其积累动态模拟模型,探讨不同品种塔配形式与提高蔗糖分的关系,从理论上阐明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对延长高糖期和提高蔗糖分的作用,并给出品种搭配的求算原则和方法。为糖厂确定不同熟期品种的种植比例,提高经济效率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