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内蒙古中西部一次沙尘暴预报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内蒙古地区2006年3月9日由蒙古气旋强烈发展造成的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天气学的诊断分析。通过与常规气象观测和卫星资料进行的对比,分析发现,强冷空气活动是本次沙尘暴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沙尘暴天气发生时,蒙古气旋系统中动量下传效率较高,这是地面蒙古气旋强烈发展形成本次沙尘暴过程最为显著的特点。它是由中高层西北气流控制下,在中低层波动发展形成的次级环流使动量下传,同时斜压强迫促使地面蒙古气旋强烈发展而形成的。与典型的高空深厚冷涡的形势形成鲜明的对比,预报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不同环流背景下蒙古气旋引发的两次沙尘天气过程发现,大尺度环流形势500 hPa上的冷空气和冷涡主体的位置不同,造成地面蒙古气旋的强度和气旋的生命周期也有所不同;强的斜压大气有利于蒙古气旋的发展,斜压大气中的温度平流和涡度平流的输送促进了气旋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地面温、压、风等气象要素的急剧变化,产生强沙尘天气过程;大气行星边界层稳定度的理查孙数(Ri)有可能较好地描述沙尘天气过程的强度,强的沙尘天气过程中,Ri小于1并持续较长时间,有利于动力乱流发展;弱的沙尘天气过程中,只有短时出现负Ri.因此,Ri的强度以及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作为沙尘天气预报中的一个参考的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2004年3月26~28日由蒙古气旋强烈发展引发的东北部大到暴雪过程进行了天气学分析,结果发现:本次过程蒙古气旋的发展具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在26日白天蒙古气旋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出现的是沙尘暴,强沙尘暴出现在蒙古气旋的冷锋附近和冷锋后部;蒙古气旋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27日夜间到28日出现的东部大到暴雪天气.气旋东移受北路潮湿冷空气补充后,进一步发展使得东北部地区出现明显的降雪,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北部出现大到暴雪。  相似文献   

4.
章应用气象基本观测资料、常规图表及HLAFS资料,从天气学成因、动力机制、大尺度环流、垂直结构等方面对2002年3月19~20日呼市白塔机场遭遇到一次由蒙古气旋强烈发展而形成的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表明:地形因素、斜压强迫及高空急流引发的高层等熵位涡下传,使蒙古气旋强烈发展,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其垂直结构决定的动量下传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蒙古气旋造成的沙尘暴的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5.
对2001年4月6日08时至8日08时锡盟地区特强沙尘暴天气,从大尺度环流、天气学特征、动力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这是一次由蒙古气旋强烈发展形成的、强度特别强、持续时间特别长的特强沙尘暴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6.
对内蒙古地区2004年3月9至10日和2004年3月26至27日发生的沙尘暴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对比分析。两次沙尘暴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分别是强冷锋锋区和蒙古冷涡。分析结果表明:强冷空气活动是内蒙古地区沙尘暴天气发生的主要原因。沙尘暴天气发生时,蒙古气旋和强冷锋锋区的动力机制有所不同,蒙古冷涡系统中动量下传效率较高,而强冷锋锋区系统中高空急流更强劲。同时分析表明:锋面次级环流对西风的增强和沙尘暴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2年3月18~22日强沙尘暴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分析了2002年3月18-22日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的近几年来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且影响最大的一次强沙尘暴过程。主要进行了气候背景、天气形势和物理量诊断分析。分析表明这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是在前期干旱少雨的气候背景下受强冷空气和蒙古气旋影响造成的。沙尘天气的产生原因包括:上游沙尘高空输送沉降、本地热力作用、蒙古气旋和锋面附近大风。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风云2E卫星资料对2006年3月-2016年3月由温带气旋引发黑龙江省暴雪天气过程普查,共筛选出37次区域性暴雪天气过程,再运用统计和诊断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近10 a黑龙江省区域性暴雪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东南部;区域暴雪主要出现在季节过渡期;黑龙江省区域性暴雪年际变化大;(2)蒙古气旋作为冬季黑龙江省降雪的主要影响系统,其出现的频率和时间跨度远超过其它影响系统,黑龙江省西北部只有在蒙古气旋影响下才可能产生暴雪天气。(3)单独北上温带气旋通常发生在季节转换期间,造成区域暴雪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东部;(4)北上温带气旋与蒙古气旋合并而形成的合并气旋都发生11-12月和3-4月季节转换期间,造成区域暴雪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东部。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春季呼和浩特地区沙尘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面气象月报表资料,分析了2006年春季(3—5月)呼和浩特地区沙尘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地区共出现了12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强沙尘暴过程3次;武川、清水河是两个沙尘暴多发中心;2006年春季呼和浩特市沙尘天气比历年同期平均值(1971-2005年同期沙尘平均次数为16次)偏少,但比2003、2004、2005年明显偏多。分析沙尘天气成因是前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大大降低了浅层土壤墒情,地表干燥,3—4月冷空气和蒙古气旋活动频繁,造成呼和浩特市沙尘天气接连不断。5月3次较大范围降水有效地抑制了沙尘天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冯军  尚学军  樊明 《高原气象》2009,28(5):1051-1057
青藏高原气旋造成的多种天气现象可引起沙尘暴、 冰雹天气过程\.在2007年4月27日20:00~29日00:00历时32 h的高原气旋造成甘肃民勤出现沙尘暴, 陇南出现雷阵雨天气, 西和县出现冰雹天气\.该气旋持续时间长, 影响范围大\.本文分析了此次青藏高原气旋的形成过程, 即冷锋的形成完成气旋的波动; 在北切南槽贯通、 连接的过程中, 伴有正涡度平流的短波槽围绕主高空槽移动, 形成了气旋的辐合中心, 槽区两侧温度差异形成两支冷暖输送带, 锋面过境处为地面最大风速区, 是气旋的生成阶段。气旋生成后, 在气旋前部, 低层低湿、 辐合上升, 高层的动量沿锋面下传, 出现沙尘暴; 锋面锢囚时冷空气在槽区堆积形成凝结核, 在陇南造成强对流天气, 形成冰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