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树勤  于波 《气象科学》1995,15(1):56-64
本文对华东热带气旋暴雨形热分类及物理量合成对比分析,初步得到它们彼此间的和各物理2量的自身特点,并利用数值产品将统计结果和预报员的实际经验,对落区进行动态综合诊断,并建立预报热带气旋暴雨落区的数值产品释用的业务系统,经过实例试验,落区的预报结果与实况比较接近,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统计1965年以来影响韶关的热带气旋发现,韶关出现暴雨不仅与热带气旋的路径、强度有关,而且与大气层结稳定度或冷空气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由此结合实况、应用数值预报产品来制作热带气旋暴雨24小时预报。  相似文献   

3.
分析表明,韶关市7月份暴雨次数占后汛期暴雨的40%以上,1990年代以来暴雨次数明显增多,后汛期暴雨主要是由热带天气系统影响造成的。应用数值预报产品与实时资料相结合,研制出韶关市后汛期全市性暴雨的短期预报方法,经试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在两广及福建东南沿海登陆后的热带气旋是否影响桂林进行诊断分析,找出影响桂林的热带气旋路径及物理量场的演变规律,建立了热带气旋暴雨的预报基本模式和方程。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热带气旋暴雨落区完全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近几年影响和登陆福建省的热带气旋区域暴雨过程的T106部分物理量场的分布特征,发现其中的k指数、比湿q、涡度ζ和垂直速度ω场对预报福建省热带气旋区域暴雨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它们分别反映了产生暴雨所必须的水汽、不稳定能量和辐合上升运动等基本条件。为了提高暴雨落区预报的效果,提出以动态方式确定物理量临界值的方法作热带气旋暴雨落区预报。通过对1995~2001年7~10月的144个个例T106物理量场的普查和统计分析,得到福建省热带气旋区域暴雨预报的着眼点和物理量诊断模型,建立了应用T213数值预报模式输出的物理量预报场,以动态方式确定物理量临界值,作为福建省热带气旋区域暴雨落区预报的完全预报(PP)方法。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热带气旋模式预报业务系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在MM5模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辽宁省热带气旋模式预报业务系统及2005年的预报情况。系统以T213L31产品为背景场和侧边界,初始场中同化了常规探空报、地面报及一些卫星反演资料,模式的初值中还嵌入人造热带气旋进行模式运算。系统每日自动运行2次;模式输出结果经后处理后,编写到通用绘图软件GrADs中,以图形显示,并在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局域网的中尺度数值预报网页上显示。2005年汛期热带气旋预报表明,系统对热带气旋的路径和暴雨的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数值预报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预报能力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亲波  陈景耀 《气象》1997,23(2):45-47
作者利用1995年6-10月影响南中国海的10个热带气旋实况资料以及500hPa天气图,对日本地面24小时数值预报和ECMWF500hPa为数值预报产品对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预报能力进行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日本的24小时地面数值预报对热带气旋的路径趋势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它对路径稳定的热带气旋预报能力较好,对热带气旋的突变转折预报能力较差。2.ECMWF500hPa数值预报对热带气旋的移动路长有  相似文献   

8.
介绍广西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方法的试验方案,以及运用该方案对1995 ̄1996年汛期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预报方法中尚待改进的主要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思路,为提高广西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水平做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西沙海区是我国受热带气旋影响最频繁的海区之一,全年除2月份外,各月均有热带气旋影响。由于西沙海区是南海的主要交通枢纽,了解西沙海区热带气旋的活动规律及做好该海区的热带气旋预报,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国防意义。本文在统计分析1949~1995年西沙海区热带气旋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天气预报的多层递阶方法卜」的基本思路——将天气系统看成是随机动态的时变系统,把对天气系统的状态预报分成两步。首先对系统的时变参数进行预报,然后再对系统的状态进行预报。为了改进目前多层递阶方法中大多采用仅有预报因子的线性单输出系统模型存…  相似文献   

10.
介绍广西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方法的试验方案,以及运用该方案对1995~1996年汛期热带气旋进行路径预报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预报方法中尚待改进的主要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思路,为提高广西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水平做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