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了最佳气候找相似的预报方法来制作长期天气预报。由于这种方法使用了地面、高空、太阳活动和海温资料,具有长时段,多要素,综合性强的特点,所以预报较客观,对预报年的年景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由于不同站点资料代表着不同地区的气候背景,因而能分片制作短期气候预测,为解决目前短期预报中小尺度天气难的问题提供了较为详实的气候背景和可靠的预报依据。此方法虽属统计方法,但与中、短期数值预报有某些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预测因子的同时性和连续性,对要素的预测如同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  相似文献   

2.
桃仙机场强雷雨气候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分析强雷雨气横特征入手,总结出了强雷雨3种置气形势,分析产生强雷雨条件,概括出了强雷雨的预报指标,以提高预报准确并并保证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气候模拟与预测效果的统计学与动力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全震 《应用气象学报》1997,8(A00):164-174
文章简要介绍了气候模拟与预测结果诊断分析的必要性及目前状况,初步探讨了在气候模拟与气候预测中瞬态变波(或天气尺度波动)的作用,误差产生,增长和传播规律及海-气相互作用问题,结果表明;(1)尽管瞬变波平均流和低频异常有重要作用,而且在气候模式长时间的积分过程中一般不能预报出每个单个的天气过程或瞬变波(逐日预报的可预报性一般仅为两周左右)但气候模式还是能用来做长时间的数值积分进行气候模拟与这可能是因为  相似文献   

4.
林易  吉廷艳 《贵州气象》2000,24(1):14-18,39
根据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短期气候业务预测效果评估的几种参数,对省气象台和铜仁地区1990~1998年各自预报范围月降水和温度的预测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温度预报优于降水预报,省台降水预报呈下降趋势而温度预报趋势平稳稍上升,铜仁降水逐年较平稳,温度预报上升,省台温度预报优于铜仁。  相似文献   

5.
顾节经  顾群 《山东气象》1997,17(3):54-56,59
本文提出了短期气候预测的基本时间单位应是年,这样可以与天为基本时间单位的天气预报进行对比分析;将天气预报中的某些思路和方法引进短期气候预测中来,如突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思路,多种方法相配套的预报思路,以天气过程为主要预报对象的预报思路和用概率表示预测结果的方法等,要大大开阔知期气候预测的思路和方法。经沈阳地区的预测试验,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初值信息在气候预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胞映射全局分析方法,研究初值信息在气候预测中的作用。针对人们认识气候的实际过程,分别提出4种初始条件,研究一个最大简化的大气模式做逐日级别预报和量值预报以及月平均级别预报和量值预报的能力。结果表明,初值信息掌握得越多,预报误差就越小,预报的相对准确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7.
IAP数值气候预测系统对2004年中国夏季气候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1980~2000年共21年的集合后报试验,考察水平分辨率提高至2°×2.5°的IAP短期数值气候预测系统对中国夏季气候异常的预报技巧.后报试验结果表明:该预测系统对中国夏季气温异常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此外对夏季降水异常也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利用IAP ENSO预测系统,较好地预报出2004年3月以后热带太平洋海温的演变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2004年中国夏季气候进行了实时预测.与实况比较表明,IAP数值气候预测系统总体上较好地预报出2004年夏季我国大范围的降水和温度异常分布,特别是较好地预测出夏季我国北方大部、华南沿海等地区气温偏高,而黄淮以及长江中上游地区气温偏低的观测事实.预测的温度距平与中国地区160个站观测实况的距平相关系数可达0.39.  相似文献   

8.
短期气候预测的评估问题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评估月、季尺度短期气候预测结果的方法 ,比较了相关系数(R)、预报技巧分 (S)和准确率 (P)的特点 ,并对当前国内外气候预测业务水平进行了分析 ,着重对大气环流、气温、降水及 ENSO的预测水平进行了评估 ,指出国内外月、季尺度的降水预报的水平目前在 55%~ 60 %左右 ,对 ENSO的发生、结束和强度的预报水平有限 .文中探讨了短期气候预测的可预报性问题 ,提出月、季尺度气候预测的可预报性的理论上限可能为 6~ 1 2月 ,准确率在 80 %~ 85%之间 .  相似文献   

9.
马振锋 《四川气象》1996,16(3):29-33
以春季低温,盛夏川东高温以及汛期旱涝为预报对象,结合1995年业务预报,从天气和统计天气学角度来说明主要预测技术方法和制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苏耀墀  黄江辉 《广西气象》2007,28(A02):26-28
介绍了最优气候均态法与最优气候相似法这两种短期气候预测方法,并运用这两种预报方法对江门市2003-2006年12月份降水量进行了预报应用,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最优气候均态法与最优气候相似法这两种短期气候预测方法,并运用这两种预报方法对江门市2003~2006年12月份降水量进行了预报应用,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2.
王莘  白彦芳 《青海气象》2000,(1):22-24,32
本文运用预报评分(P)、技巧评分(Ss0和距平相关系数(Acc)三各方法、对青海省近十几年业务上使用的20个代表站1988~1997年10年夏季(6~8月)降水距平百分率预报的准确程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虽然青海省的地理环境特殊、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但青海省的预报质量仍较全国平均水平略高;用P方法比用以往评分方法(Ts)进行预测评定的质量高出近6个百分点;1998年夏季的预报质量远较前十年的平均质  相似文献   

13.
章讨论了要对未来天气作出准确判断,关键是筛选出高质量的因子和建立稳定的预报模型。提出了以极值和近期预报能力加以线性一集成的集成预报法。具有可操作性。还探讨了短期气候预测效果不稳定的原因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王云波 《四川气象》2000,20(3):57-58
探索建立了“用日月预报气候”方程,经6年应用,该方法有效果好、操作简便、预报时效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Nino海区SSTA短期气候预测模型试验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采用奇异谱分析(SSA)与自回归(AR)预测模型相结合的方案,对Nino海区平均SST逐月距平序列作自适应滤波意义下的超前预报。结果表明,对1997-1998年这次强ENSO事件的超前预报十分有效;利用相应的历史样本作三次强ENSO事件的回溯预报试验,发现均有较高可信度。可见,该方案预报技巧稳定,独立样本试验和实际预报试验都有很高的准确率。将SSA-AR方案进一步完善,可望作为ENSO业务预报的有  相似文献   

16.
在短期气候预测的研究历史上,经验统计和动力模式是两大主流预报方法,两种方法至今已经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通过分析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提出动力模式比统计分析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并分别论证了海-气耦合模式、区域模式和高分辨率的重要性,指出高分辨率区域海-气耦合模式是未来进行短期气候预测的良好工具。在此基础上,结合高分辨率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的研究现状,对我们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吉廷艳  熊方  黄继用 《高原气象》2002,21(5):522-525
以递归正权综合决策方案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对多种预报方法进行筛选,选取预报效果较好并且较为稳定的几种方法参与集成,并将集成结果写成Micaps数据格式,最终以图形方式显示出来。评分结果表明:该集成方法对温度预报和灾害指数预报较权重平均集成法效果好;而对月雨量预报和季度雨量、温度预报则与权重平均方法相当;但是对季度雨量、温度预报来说,集成后预测精度有明显提高。同时,将集成结果通过Micaps工作平台以图形方式显示,不仅客观、定量,而且更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8.
陈静  徐永灵 《贵州气象》2004,28(1):13-16
初步建立贵州省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流程是以人机交互系统为平台,以提高重大天气、灾害天气、转折天气的预报准确率为重点,综合多种预报的技术和手段来制作并发布短期气候预测。该流程集预测的分析会商、预报的制作发布、资料的存储查阅、工作方式及流程运行的监督管理于一体。它减少预报员许多繁冗的工作,使预报员能赢得大量的时间投入到预报的思考中去。预报员只要进入流程,就能够大量而充分地利用前期天气预测信息进行实况、背景和预测分析,就能简便、快捷地完成所有预测业务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证了利用古气候类比(或相似)方法预报将来气候变化的可行性,给出了前苏联五大地区1996-2005年十年的冬季气温和年降水量的预报。  相似文献   

20.
廖桂奇 《广西气象》1998,19(3):7-10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了桂中春季低温阴雨总日数和前期5个预报因子在不同的预报等级下各个区间的隶属度矩阵,以此作为模糊变换和矩阵R及因子权重A的备选元素,然后,根据不同年份的因子值为构造R和A,由算子M(,0)作出预报等级的归属评评判,其准确度要比目前气象部门所用的预报方法高15-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