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类学是现代生物学的基础学科,对海洋生物的分类认知是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资源利用的前提。我国的海洋生物分类学研究以中国近海为主,经过一个世纪尤其是近70年的发展,已基本认识了中国海域的生物种类构成和分布状况。近十年来,开展了规模不等的深海生物探测与取样,海洋生物分类研究拓展至深海。然而,总体上,我国不少海洋生物类群的分类研究还不充分,一些类群尚欠缺研究,仍有大量未知的生物待发现。本文以研究较为集中和系统的中国近海和西太平洋深海为主,概述了中国学者在海洋生物分类研究领域的总体进展,尤其是近十年来的进展。同时,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就我国未来海洋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开展,包括分类学科发展方向、平台建设、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爱军  叶翔  赖志坤  王亮 《海洋与湖沼》2020,51(5):1012-1012
正河口海岸地区由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良的人居环境,成为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心所在。然而,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河口海岸地区面临着多方面挑战,原来的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为此,国际研究计划"未来地球海岸(Future Earth Coasts)"提出了河口海岸蓝图重绘的战略,其中大湾区属于河口海  相似文献   

3.
南海的岩浆作用自始至终高度活跃,岩浆活动规模远远超出以前的想象。根据地壳发展阶段及其产生的岩浆作用强度和类型的差异,结合岩石同位素年龄资料,将南海及邻区划分为前吕梁期、吕梁期、晋宁期、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8个岩浆作用时期,主要分布于南海及周缘的广东、广西、海南岛、台湾岛、中南半岛、加里曼丹岛、菲律宾群岛,时代从前吕梁期至喜马拉雅期均有出露。南海及邻区最老的岩浆岩是在中南半岛出现的太古代黑云母花岗岩、紫苏花岗岩和辉长岩;最新的现代岩浆岩海陆均有发现,南海西南部和菲律宾等地区至今还有火山喷发岩浆活动。南海海区岩浆岩以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为主,燕山期以中酸性侵入岩为主,广泛分布于南海陆缘,尤其南海北部和西南部最甚;喜马拉雅期以强烈的基性、超基性岩浆活动为主,遍布于整个南海海区,以玄武岩为主。总体上,海区岩浆活动要比陆区晚。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2007年12月,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29°30′N~32°30′N,120°00′E~127°30′E)布设150个观测站位,进行了4个季节生物、化学和物理海洋学综合调查。根据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的分析鉴定结果及现场环境参数的测定数据,对浮游动物群落生物量分布及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双生水母(Diphyeschamissonis)、百陶带箭虫(Zonosagittabedoti)和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sinica)是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化学营养盐是影响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除此以外,其它环境因子在不同季节对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影响存在差异。春季,温度和盐度是影响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夏季,温度、溶解氧和叶绿素a是影响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秋季,盐度、溶解氧和悬浮颗粒物是影响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冬季,环境因子对浮游动物生物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王鑫  申家双  姜挺 《海洋测绘》2011,31(1):61-64
研究了当前国际上3种主流数字航空摄影传感器ADS40/80、DMC及UCXp,并分析三者的成像原理及关键技术,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和比较。针对海岸带及岛礁航空摄影的需求,对传感器的选型进行了研究,为获取满足海洋测绘指标要求的航空摄影数据源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闽江口及周边海域沉积物输运及资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军  叶翔  赖志坤  王亮 《海洋与湖沼》2020,51(5):1013-1024
河流入海泥沙的大部分主要分布在河口、三角洲及近岸陆架地区,发育一系列的粗颗粒沉积体系,是海砂资源重要分布区。本文以福建闽江口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沉积物输运过程及海砂资源的形成机制。观测结果表明,闽江河口水体盐度由河口内部向口外海域逐渐增大,水体浊度总体减小;闽江河口附近海域近底部(距离海底25cm)流向表现出一定的旋转流特征,潮周期内余流表现为向海输运,而推移质输运主要发生在涨潮期间,并且潮周期内净向陆输运。表层沉积物粒度分析结果表明,闽江河口水下三角洲前缘表层沉积物主要由粗颗粒物质组成,沉积物类型以砂和砂质粉砂为主,中值粒径小于4Φ;前三角洲地区表层沉积物主要由细颗粒物质组成,中值粒径介于4Φ—6Φ之间。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闽江入海泥沙经梅花水道和长门水道入海后,在盐淡水混合、径流、潮流的作用下,在闽江河口形成了四个粗颗粒沉积物汇聚区,成为闽江口地区海砂资源的重要分布区;而细颗粒物质在河口羽流和潮流的作用下向偏东方向输运,形成了以黏土质粉砂为主的前三角洲。  相似文献   

7.
<正>项目名称:中国海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系列图项目负责人:刘光鼎张洪涛张训华主持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牵头单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本次编图的任务,就是通过分层次的研究,认识中国海陆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胶州湾及邻近海域的溢油风险及应急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绕着胶州湾及邻近海域,分析发生的溢油事故和出现的溢油隐患,研究胶州湾及邻近海域的生态环境与溢油的危害和损失,探讨溢油应急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溢油应急体系的发展思路、措施和方向,为胶州湾及邻近海域的海洋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中国海及邻域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系列图项目负责人:刘光鼎张洪涛张训华主持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牵头单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任务目标本次编图的任务,就是通过分层次的研究,认识中国海陆的演化过程、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所反映出的地质内涵,揭示中国海陆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10.
王彰贵  刘克威  陈幸荣  谭晶  文岩 《海洋预报》2005,22(Z1):140-146
厄尔尼诺现象是目前发现的最明显气候异常信号.本文简短地介绍了厄尔尼诺的研究和预测现状,指出厄尔尼诺的预测水平还很低,其主要因素是一、没有建立起全球立体的厄尔尼诺监测网;二、研究局限于热带太平洋或热带印度洋-太平洋;三、缺乏多尺度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另外,本文描述了厄尔尼诺发生前热带太平洋大气-海洋环流异常的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11.
渤海及黄海北部的风海流数值计算及余流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依据黄渤海实测风的资料对渤海及北黄海进行了月平均风海流数值计算。计算表明 ,1月份在西北风的作用下 ,在渤海出现 1个逆时针旋转的环流 ,在辽东湾北部及黄海北部出现 1个顺时针旋转的环流 ,渤海海峡的海流北进南出。 7月份在南风和东南风的作用下 ,风海流的变化形式与 1月份大致相反 ,海峡处呈南进北出的形式。对渤海中部某点 1年的潮流资料通过低通滤波的方法计算逐时的余流值 ,得到该点 1年内表层最大的实测余流为 31.9cm/ s,全年 90 %多的时间内表层余流小于 10 cm/ s。对辽东湾北部某点和渤海湾西南部某点数月潮流资料也进行了低通滤波 ,并将得到的逐时余流与同步风作了比较。依据该 2点风和余流的关系以及黄海北部 6个点风和余流的关系验证了风海流数值计算的结果 ,表明在这些点上实测与计算结果拟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利用1985、1995、2005、2009年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和2015年的GF-1卫星遥感影像,分析近30年来图们江口海岸线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年来图们江口海岸线长度整体呈增长态势,累积增加0.66km,主要由人类开发活动及泥沙堆积等引起;人工岸线比例增大,但1985—1995年因河流改道致使岸线减少3.8km。1985—2005年海岸带淤积面积大于侵蚀面积,其中河流改道使1995—2005年淤积面积达到4.522 7km2;2005—2015年侵蚀面积大于淤积面积;2005—2009年径流量减少使侵蚀面积达到4.203 7km2。河口处的岸线迁移变化最大,其他地区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北极地区挪威海内Aegir脊及邻区断裂构造特征,为北极地区油气勘探提供方向,在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发布的研究区重力数据(网格数据)基础上填充最新船测数据,对已有重磁资料进行异常分离、滑动平均和重磁场边界识别。目前,研究区的特征断裂和构造单元划分尚不清楚。根据异常极值带、异常带走向、异常梯度带变化程度等,对研究区进行了断裂识别和构造单元划分。研究表明:重磁异常特征呈NNE-NW-NE向展布,重力异常呈现高低分带,反映出该区基底隆坳相间的格架。根据重磁异常与断裂对应关系,识别出4个构造走向和7条主要断裂,划分出Mohns脊、扬马延微陆块、东扬马延断裂带、西扬马延断裂带、Aegir脊、东扬马延深海盆地和挪威深海盆地等7个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海水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10 个站点采集表层海水, 通过DAPI 染色计数和克隆文库构建的方法, 对细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初步研究。DAPI 染色计数结果显示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海水中 细菌丰度总体较高, 生物量变化较大, 从1.16×105(A04 站点)到 1.48×106 cells/mL (B03 站点); 总体 趋势从长江口向外海增加。细菌克隆文库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细菌序列以变形菌门为主(占总文库 的60.61%), 其中α-变形菌纲是绝对优势类群(50.62%); 其次是拟杆菌门(15.18%)、放线菌门(14.79%) 和蓝细菌门(4.61%), 还有少量厚壁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浮霉菌门、纤维杆菌门、疣微菌门 等; 另外柔膜菌门和SAR 类群也有发现。文库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长江口及邻近海域部分站点表层 海水中细菌多样性显著, 与研究区海域水产养殖活动有关, 并受到区域洋流和海洋化学环境(如低氧 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舟山及南麂海域蔓足类的生态及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为1989~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浙江省教委研究项目。本文是对舟山及南麂海域蔓足类研究的总结。生态学研究包括:种类组成与区系性质,生态分布,种群生态和群落生态,形态、结构与环境以及行为生态;生物学研究包括:繁殖、附着与生长,雄性生殖腺的组织学、组织化学和亚显微结构以及藤壶的食性。  相似文献   

16.
DEA及MDEA模型在港口评价体系中的应用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定勇  曾渊  柳枝 《海岸工程》2007,26(1):33-40
在分析港口资源经济效益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引入DEA及MDEA模型,对我国12家集装箱码头公司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它们分别得出的相对有效值进行比较分析。再在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新的评价体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DEA模型能对所有被评价的决策单元进行充分评价和排序,可以为决策者进行决策提供更加完备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是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水循环和大气环境互通的重要参数, 也是海、陆能量传输的重要体现。本文利用2003—2020年卫星反演的LST数据, 通过M-K(Mann-Kendall)突变检验、线性回归、经验正交分解(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等方法分析LST时空模态特征, 并运用季节自回归移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on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SARIMA)模型预测LST的变化趋势。发现春、秋、冬三季沿海温度高, 内陆温度低, 由南向北(10°N—60°N), 由东向西(70°E—140°E)递减; 而夏季相反。EOF第一模态贡献率为29.58%, 空间分布以昆仑山脉、秦岭为分界线。预计2020年以后, LST的变化范围在-5~35℃。结果表明: (1)由于纬度的增加及海陆位置的差异, 导致日本的LST幅度小, 蒙古国的LST幅度大, 其余地区变化幅度平稳; (2)春、秋季温差不大, 夏、冬季温差大, 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 其次, 季风气候显著。内陆高山多, 沿海平原多, 陆地升温效应小于水体的降温效应也会影响温差; (3)东亚及西太平洋地区LST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火山爆发等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18.
黄河口及附近海域鱼卵和仔鱼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霜  张继民  冷宇 《海洋通报》2011,30(6):662-667
根据2009年5月和8月2个航次对黄河口及附近海域18个站位的鱼卵和仔鱼调查资料,对该水域鱼卵仔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鱼卵仔鱼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鱼卵仔鱼种类数高于夏季,平面分布范围大于夏季,主要优势种季节更替明显;与历史同期资料相比,鱼卵仔鱼种类和数量大幅下...  相似文献   

19.
DEA及MDEA在山东省渔港评价体系中的应用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DEA及MDEA模型计算山东省10处渔港的资源利用效率值,结果表明,山东省渔港的资源利用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所选10处渔港中,威海龙须岛渔港效率值最高,东营中心渔港效率值最低;MDEA模型相比DEA模型,能对效率评价值达到1的决策单元进行更加充分的评价和排序。  相似文献   

20.
毕凡  宋金宝 《海洋科学》2016,40(9):128-134
大洋中涌浪普遍存在且对大气-海洋之间的物理过程有较大影响,但目前对涌浪的耗散过程研究尚不充分。总结了关于涌浪传播和耗散的观测事实,着重指出利用遥感数据推进相关研究的可能性;同时分析可能的物理机制,并论述其在海浪模式中的应用及不足。通过梳理大洋涌浪耗散的研究进展,为今后开展涌浪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