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大量实际资料分析认为,现代全球变暖与海平面上升,源于200多年前小冰期冷峰出现后的气候返暖、海平面回升过程演变的结果。近30年的世界海平面上升的速率,有着上世纪80、90年代和本世纪前10年世界平均气温每10年以0.2F°(0.11℃)为梯度的连续抬升为背景。在此以CO。含量为气候指标,划分出了公元200年以来的八个暖段(暖期)。若按冷暖极值距200年或250年计算,则由目前正在发展的暖期,将在公元2050年或2100年前后结束,而后开始降温。作者依据最近30年同一时段国内外验潮资料计算获得的绝对海平面升降速率为+1.52±0.27mm/a及相对海平面升降速率为+1.39±0.26mm/a。按照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决议要求,在对前人有关研究成果进行考量时,对将来的2050和2100年世界海平面预测及我国地面沉降较明显的沿海城市如天津、上海、厦门、海口等相对海平面升降值,进行了测算与评估。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叠加台风—风暴潮、天文大潮等产生的海岸极值水位事件趋多增强,对我国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可持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为认识未来我国滨海城市海岸极值水位危害性(强度和频率)的变化,本文首先采用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数据,分析了不同气候情景下(RCP2.6, 4.5, 8.5,简称为RCPs)下,未来不同年代(2030年、2050年和2100年)我国滨海城市沿岸海平面变化幅度;其次,基于沿海验潮站的历史观测资料和文献数据,分析了未来热带气旋强度变化对海岸极值水位的影响;最后,利用皮尔逊Ⅲ型(P-Ⅲ)水文概率曲线方法,预估了不同气候(RCPs)情景下未来不同年代(2030年、2050年和2100年)我国9个滨海城市海岸极值水位重现期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不同气候情景下,我国滨海城市沿海平均海平面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到21世纪末,长三角地区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上升速度比全国平均高出约30%;(2)热带气旋的强度与台风—风暴潮的增水幅度存在正相关关系。预计到21世纪末,热带气旋的整体强度很可能将增强,热带气旋引发的台风—风暴潮的增水幅度较当前很可能有明显提高。(3)未来我国滨海城市沿海极值水位将有显著增高的趋势,当前极值水位的重现期将明显缩短。到21世纪末,我国滨海城市当前百年一遇的极值水位,重现期几乎都将缩短至20年一遇以下,其中,大连、青岛、上海和厦门等城市海岸极值水位重现期很可能缩短为(或低于)1年一遇。本文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气候情景下海岸洪水危害性的变化,但对于未来热带气旋的变化及其影响的研究尚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了南海深水区4个代表性柱样的微体古生物、碳酸盐含量和氧同位素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南海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周期性旋回、碳酸盐旋回和陆源沉积作用特点。南海中部自晚更新世以来除局部海区受火山作用、浊流影响外,沉积环境相对稳定。长约4m的柱样反映出冷暖气候旋回特征。根据G38柱有孔虫生物组合群转换得出的冬季表层水温值为:冰后期为24.8—25.1℃,末次冰期为20.3—22.8℃。位于CCD以上的柱样碳酸盐含量暖期高、冷期低旋回明显,但分段钙质和非钙质沉积速率计算结果通常显示出冰期的沉积速率小于冰后期的沉积速率。结合钙质超微镜下统计的溶蚀曲线,在南海深海柱样中似乎并不存在冰期溶解作用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4.
邓凤飞  张旭 《海洋学报》2022,44(9):13-22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是气候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强度变化可直接影响南北半球的热量分配,厘清其变化机理对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未来预估至关重要。海洋沉积物记录发现,在晚更新世,AMOC的变化与地球岁差周期有紧密联系,但其物理机理尚不清楚。本文利用海洋?大气耦合气候模型—COSMOS(ECHAM5/JSBACH/MPIOM)模型,通过敏感试验,分析在冰盛期冷期和间冰期暖期气候背景下,AMOC对地球岁差变化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岁差降低引起的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增强,会导致间冰期暖期背景下的AMOC显著减弱,但对冰盛期AMOC的影响并不明显。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间冰期暖期,夏季太阳辐射增强,造成高低纬大西洋海表的升温,同时促进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的局地降水,两者导致北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降低,共同削弱大西洋深层水生成。而在冰盛期冷期,大西洋高低纬度地区的响应对AMOC的影响反向—副热带升温触发的海盆尺度低压异常,通过其南侧的西风异常削弱大西洋向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导致净降水增多,海表盐度下降;同时,高纬度升温造成的海冰减少,促进了海洋热丧失,海表失热变重,有利于大西洋深层水的生成,最终两者的共同作用导致AMOC对岁差变化的响应偏弱。本文系统揭示了不同气候背景下,岁差尺度AMOC变化的控制机理,对理解晚更新世AMOC重建记录中持续存在的岁差周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敬圃 《海洋科学》1995,19(1):26-28
众所周知,大气中CO_(2)的浓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近些年来,地球的温室效应引起了众多的科学家以及政府首脑的普遍关注。我们知道,作为温室气体之一的CO_(2),对于全球温度及环境的变化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而且就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地球正在逐渐变暖。温室效应正在发挥作用,极地冰川在融化,山地冰雪在消融,海平面在上升,环境在恶化。气候模拟显示,如果下世纪CO2含量增加一倍的话,全球气温将上升1.5至4.SC[3],而在高纬度的地区可能变得更暖。通过对最近极地冰盖的跟踪分析,从末次冰期到全新世,…  相似文献   

6.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最强的年际变率信号, 起源于热带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过程, 并对全球的天气和气候等产生显著的影响。过去几十年来, 广泛、深入而细致的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致力于发展和改进海气耦合模式以用于ENSO模拟和预测, 各种类型的海气耦合模式应运而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 ENSO数值模式及其应用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 包括已发展了一些高度理想化的概念(concept)模型来解释ENSO准周期性循环(包括正负反馈机制等); 同时也已发展了几类复杂程度不同的海气耦合模式并用于对ENSO的真实模拟和实时预测等研究, 尤其是已能提前6个月或更长时间对ENSO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等进行有效的实时预测。其中最为复杂的模式是基于原始方程组的大气环流模式(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AGCMs)与海洋环流模式(Ocean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OGCMs)等所组成的环流型耦合模式(Coupled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CGCMs), 这类模式变量取为完全变量的形式(如总的海表温度场, 其可以分解为气候态部分和年际异常部分), 还考虑了尽可能详尽的物理过程及其参数化方案。中间型耦合模式(Intermediate Coupled Models, ICMs)是一类介于高度理想化概念模型与复杂的环流型耦合模式之间的简化模式, 其对应的控制方程组采用距平形式, 直接取大气和海洋年际异常场作为预报变量(如海表温度年际异常), 而相应的气候平均态部分则由对应的观测资料来给定; 大气与海洋模式间的耦合采用异常耦合(anomaly coupling)。混合型耦合模式(Hybrid Coupled Models, HCMs)是另一类简化的海气耦合模式, 其中海洋或大气模式有一个分量模式采用了简化的距平类模式(类似于ICMs),而另一个分量模式则采用环流型模式(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GCMs); 如可采用统计的大气风应力年际异常模式与OGCM间的耦合而构建一种HCMOGCM,也可采用简化的海洋距平类模式(如ICM中的海洋分量模式)与AGCM间的耦合而构建另一种HCMAGCM。历史上, ICMs、HCMs和CGCMs等这几类耦合模式都在ENSO理论体系的发展、数值模拟和实时预测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回顾作者与合作者所研发的ICMs和HCMs的构建、特点和应用例子等。  相似文献   

7.
1989年3-5月在海南岛三亚浅钻取心,用岩石地层学和地质年代学方法研究了海南岛周缘珊瑚礁的基本特征和成礁时代,在此岩心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珊瑚礁的ESR谱学特征。结果表明,珊瑚礁Mn2+的ESR信号和古气候变化直接相关,在100%文石基础上归一的Mn2+ESR信号是一种新的灵敏的古气候指示物,其指示的古气候变化和前人发表的研究成果相一致。海南岛三亚珊瑚礁Mn2+ESR信号表明,中国全新世大暖期出现在距今8.6-3.5ka,在距今5.6-3.0ha显示气候波动剧烈,在大约距今5.5ka有短暂降温,之后又明显回升,这些气候变化也和中国哺乳动物化石的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8.
海洋上层垂向混合在模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研究表明垂向混合的不足使得模拟的海洋温度和混合层深度与观测存在显著偏差。前人提出一种修正方案,考虑波浪产生的垂向混合,将由表面风作用下产生的波浪这样一个实际物理过程的湍混合进行参数化,其结果被证实能够显著提高模式模拟和预报的准确性。本文首次将浪致混合引入海气耦合的古气候模式,基于末次冰盛期和工业革命前2种不同的气候条件,探究浪致混合在海气耦合模式中的作用。在不同气候背景下,由于风场强度的不同,导致末次冰盛期浪致混合的强度小于工业革命前,但2个气候时期都体现出中纬度混合强度最大的特点。将浪致混合加入到气候模式中,模拟结果表明:中纬度海域2个时期都出现海表面降温而次表层升温的现象,但末次冰盛期的表面降温强度弱于工业革命前状态;不同月份下的模拟结果显示,在南北半球的夏季,海洋表层温度的降温最为显著。中纬度海域海洋上混合层深度在年平均条件下2个气候背景时期都出现加深现象,但末次冰盛期的加深程度弱于工业革命前;不同月份下的模拟结果显示,在南北半球的冬季,混合层加深的变化达到极值。另一方面,在高纬度海域,末次冰盛期的海表面温度出现了显著升高,这是由于浪致混合导致海冰的减少进而引发海洋表层升温。最后将末次冰盛期的模拟结果与代用资料进对比,发现浪致混合使得72%的数据点模拟结果与代用数据的差异减少。  相似文献   

9.
南海北部191柱状沉积物主元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XRF法对南海北部陆坡191柱状沉积物中主元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全柱沉积物中SiO2含量最高,其次是CaCO3,Al2O3和CaO。在垂向分布上CaCO3和CaO含量分布基本一致,SiO2,Al2O3,Fe2O3,K2O,MgO含量变化相似。结合AMS碳-14测年,可将191柱状样划分为5个地球化学层,主元素和MgO与Al2O3含量比值在垂向上的旋回变化反映了南海北部氧同位素3期以来末次冰盛期、冰后期、晚冰期的气候变化、海平面波动及陆源物质供应的变化,并对Heinrich事件、格陵兰高频气候振荡(D/O)旋回、新仙女木事件以及普林斜氏虫低值事件等全球性短周期气候事件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但受区域影响,在时间上有所滞后。氧同位素3期以来的沉积速率并未显示出南海普遍存在的间冰期比冰期、暖期比冷期的沉积速率低的规律,而是逐渐减小的,这可能是氧同位素3期频繁的冷热干湿气候振荡导致岩石易于风化破碎受侵蚀后被洪水搬运的缘故。  相似文献   

10.
南极海冰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北极海冰的快速减少,近40年来,南极海冰范围在2014年前是缓慢增加、后是突变减少。单一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因素无法解释南极海冰的长期变化趋势,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对海冰的耦合影响还未得到充分研究。受南极海冰厚度遥感观测和数值模拟能力所限,现有数据仍无法准确量化全球变化背景下南极海冰的厚度和体积变化;目前南极海冰变化的气候效应还未充分明确。当前国内外对南极海冰研究的不足迫切要求发展长期可靠的南极海冰厚度数据,以突破南极海冰体积变化研究的难题,同时应综合考虑多气候模态和海气系统耦合的作用,研究南极海冰变化的机制及其气候效应。  相似文献   

11.
文中论述了在地球赤道上空,地月距离存在4.425a 的变化周期,是由于月近地点在8.85a的周期性运移中,每到黄径0°和180°(赤道线上)在地球自转的背景下使地月距效果相同所致。而每年的地近日点(1月3日或4日)正置圣诞节过后几天,因此,日、月、地相对运动每隔4.425a 在圣诞节前后三者距离总会达到最近。本文计算了1910~1991年圣诞节前后赤道上空地月距离的变化,发现日、月、地最近时与厄尔尼诺、地球自转、海平面变化,地裂缝等自然现象的发生存在着统计上可以认可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相对海平面上升引发的海岸潜在侵蚀是海岸带资源利用与规划的重点关注内容.基于杭州湾北岸龙泉—南竹港岸段实测断面资料,利用历史岸线后退和淹没法则计算法分析了该地区的海岸变化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结果表明:近10 a来岸滩呈侵蚀后退趋势,年侵蚀速率为3.7~5.7 m/a,相对海平面上升对岸滩迁移后退的贡献为2%~6%;未来1...  相似文献   

13.
刘爱国  吴阳 《海洋通报》2003,22(4):87-91
ENSO事件是海—气相互作用的一种突出表现。它的出现会引发世界范围内的气候异常,从而导致台风活动的异常。根据1884—2000年的台风资料,采用统计的方法分析厄尔尼诺(暖事件)和反厄尔尼诺(冷事件)与登陆斗门—厓县热带气旋的关系得出:中等强度的冷、暖事件与登陆斗门—厓县热带气旋个数关系不明显:而在强或弱冷、暖事件中,冷事件影响年登陆斗门—厓县的热带气旋明显偏多。特别是在冷、暖事件影响下,登陆斗门—厓县热带气旋异常偏多年中,冷事件影响年占了64%。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沿海10个验潮站资料,利用皮尔森Ⅲ型(P-Ⅲ)模型探讨了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RCP)情景下21世纪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沿海地区极值水位重现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平面上升将显著缩短极值水位的重现期。在RCP8.5情景下极值水位的重现期缩短最为显著。预估到2050年,在RCP8.5情景下,所研究的中国沿海地区潮位站的百年一遇极值水位将变为9~43 a一遇。到2100年,在RCP8.5情景下,百年一遇极值水位变为1~18 a一遇。当前极值水位的低概率事件将在2100年变得普遍,在RCP8.5情景下,到2100年千年一遇的几乎每两百年发生一次。由于极值水位的重现期会随着气候变化而缩短,未来沿海地区将会面临更严峻的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Remote sensing data sets and a high-resolution three-dimensional regional ocean model were utilized to investigate the shifting of warm/cold regime and the associated sea level vari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during 2000–2003. Both the altimetry data and the model results showed an increase in the sea level (warm phase) followed by an abrupt decrease (cold phase) in the SCS during 2000–2003. Heat budget calculations performed with the model revealed excess heat advection from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into the SCS during the warm phase than the cold phase. The warm phase, which occurred during La Niña episodes, resulted from the intrusion of abnormally warmer western Pacific water that increased the heat content and thus sea level in the SCS. The cold phase, which occurred during El Niño episodes, was triggered by a reduction in the net atmospheric heat flux followed by cold water advection into the SCS. Decrease in the rate of precipitation minus evaporation (P?E) also accounted for the falling of sea level during cold phase. The present study integrated the available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advanced numerical model to identify the time-dependent 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and thermodynamic forcing that are important in governing the warm/cold regime shift in the SCS.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海海表温度变化的极端特性及其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1982–2017年日再分析数据,分析了中国近海海表温度变化的极端特性、历史演变、空间格局及可能影响,并探讨了与全球变化和区域气候变率的关联性。近30多年来,中国近海海表总体升温明显,尤以春季长江口附近及以南的外部近岸海域升温最为显著,线性升温速率高达0.2°C/(10 a)。相比而言,沿岸海域对气候变暖暂缓的响应可能更为明显;极端高(低)温强度以显著增强(减弱)为主,尤以春(夏)季幅度最大。沿岸海域春季极值温差增强显著,易通过物候变化引起生物迁移和赤潮等生态灾害突发、频发;北部海域极端事件持续天数大于南部,其中,黄海、东海极端高温持续天数增加显著,可能对渔业资源产生较大影响。受气候变暖暂缓影响,极端低温持续天数亦显著增加;极端高温在长江口附近,台湾海峡和南海北部等海域累积频次上升显著,未来极端海洋热浪事件可能持续增加,将对南海珊瑚礁等产生较大影响。极端低温累积频次以显著降低为主。然而长江口及以南沿岸极端低温在冬春季增强明显,可能对红树林等产生一定影响;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暖位相期间,ENSO暖事件得到增强,易引起中国近海海表极端低温的频发。北极涛动(AO)正位相时,限制了极区冷空气向南扩展,中国近海海表极端高温频次趋于增加,其危险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海岸带面临的挑战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中国海岸带背靠中国大陆,面向世界上最大的边缘海,具有东南地形差异、南北气候分带的宏观背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物质平衡相对比较脆弱。中国内地经济的发展和大型工程的建设、全球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和严峻的环境形势,是我国海岸带无法回避的三大挑战。以地学为基础的海岸带综合治理,旨在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确保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和解决人中、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系统工程,是多学科结合的高科技技术集成,也是确保我国海岸长期稳定繁荣的惟一出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沿岸现代海平面变化及未来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1985年以前和1992年以前两个时段,对我国沿岸25个验潮站近百年来的海平面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计算了两个时段相对海平面变化的年速率和平均海面高度,论述了海平面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对未来海平面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近百年来我国沿岸相对海平面在总体上不但持续上升,而且近年来上升速率普遍加快;根据海平面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变化趋向,预计到下世纪中叶前后,全球性海平面大幅度上升的可能性不大,我国沿岸区域性海乎面平均上升幅度不超过15cm,不同岸段因地壳升降差异性大而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9.
Abundant evidences of higher sea levels from Jiangsu and Fujian coasts have proved a marine transgression event during 30–40 ka BP, suggesting that there was a stage with high sea level and a warm climate when ice sheets shrank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e duration of 30–40 ka BP spanned a period in the late Marine Isotope Stage 3(MIS 3) and was in nature an interstadial epoch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period of the Quaternary. Different from the glacial period with a cold climate, this marine transgression considered as a penultimate higher sea level during the Quaternary remains a puzzle that why the evidence is contrary to the Quaternary glacial theory.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sea level rise for these areas sensitively responding to the global changes in the future. To recognize the key issues on sea level changes, the eustatic sea level(H_S) was defined as the glaciation-climateforced sea levels, and the relative sea level change(H_R) was defined as that a sea level record was preserved in sediment that experienced multiple secondary actions of land and sea effects. On the basis as defined above, we constructed multi-level models of climate-driven glacio-eustatic changes and land-sea systems. By integrating data sets from eight borehole cores and prescribing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we simulated the changes of HS and HR in the East China Sea and southern Yellow Sea areas in the late MIS 3. The marine transgression strata from the borehole core data was identified at ca. 30 m below present sea level as a result of the collective influence of ice melting water, neotectonic subsidence, sediment compaction and terrestrial sediment filling since ca. 35 ka ago,whereas the simulated relative sea-levels turned out to be –26.3––29.9 m a.s.l. The small error involved i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2.5–4.5) m demonstrated the credibility of the results. 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ea level change in the late MIS 3 was dominated by glacial effects, in which the eustatic sea-level was between –19.2––22.1m a.s.l. The study sheds light on the nature of sea-level changes along the east coast of China in the late MIS 3 and contributes to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transgression under the effects of multiple complex land-sea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