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振宇  张毅  张晰  张婷 《海洋学报》2018,40(11):141-148
通过迭代CFAR算法,本文发展了一种针对分块SAR图像的冰山检测方法。考虑到滑动窗口运算负担大、计算效率低,首先对SAR图像进行分块,以提取分块内的亮目标冰山。利用高斯模型表征后向散射系数的统计分布,冰山检测阈值可简单地表达为均值和方差的线性组合,将分块内像素逐个比对阈值以检测冰山。考虑到同一场景中尺寸变化大的冰山影响检测精度,以识别的冰山像素做种子执行区域生长,从而提取大尺寸的冰山。针对单个分块迭代上述处理,以降低高斯模型表征分块统计分布的误差,提高冰山检测精度。利用2013年11月22日和29日获取自极地海域的两景RADARSAT-2图像开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数量多、尺寸变化大并嵌入在海冰等极地常见情形下的冰山,能被文中方法有效识别,选取区域内正确率高达85%以上,且具有良好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2.
南极冰山     
解思梅 《海洋预报》2001,18(3):79-81
乘船赴南极考察看到冰山是一大美景和乐趣。可以说冰山是大自然塑造的最美丽的景观,其形状千姿百态,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由于反射、散射、折射等光学作用,可以出现美丽耀眼、奇彩夺目的光学现象。冰山有其壮观美丽的一面,也有其危害的一面。冰山是南极船航行安全的最大障碍,一艘2万吨的破冰船“雪龙”号见了它,还是要绕道而行,稍有不慎,就会撞得粉身碎骨。冰山又是南极冰盖向海洋输送淡水的途径,直接影响海平面的上升。其移动的规律又是研究海流和风力共同作用的标志。因此,对冰山的形成、移动等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经济、…  相似文献   

3.
南极冰架分离英国南极考察队的科学家发现,一块面积达2900km2、有英国牛津郡大的冰山,已从南极大陆分离并逐渐漂向大海,南太平洋的洋流与风在未来数月或数年内,有可能把这块巨大的冰山推向福克兰群岛,甚至南美东海岸.这块冰山在前进途中有可能碎裂,危及航行...  相似文献   

4.
晓荻 《海洋世界》2004,(1):16-16
据美国太空总署新闻中心(NASA NEWS)报道,NASA的卫星观察到有史以来最大冰山之一的C-19,正在给南极的海洋生命制造麻烦。C-19在去年5月份脱离南极罗斯地区冰帽,是过去26个月中这一地区的仅次于B-15的第二大冰山。C-19和冰帽分离后,漂移在罗斯海上,直接破坏  相似文献   

5.
海洋地球科学资料表明末次冰盛期时期(LGM)底土冰沿着2500km长、从南极半岛北部到Amundsen海的大陆边缘的大部分(但不是全部)一直延伸到了大陆架边缘。横陆架海槽外部的水深测量资料显示了过去的结冰程度,这些资料也揭示了冰川下床体的拉长残余。这些都表明海槽是快速流动冰块的通道。冰后期冰山的深入刨蚀作用,将堤岸冰山流动的地貌证据消除。然而,堤岸之间的地震剖面资料显示存在普遍的陆架外缘冰山运移和大量的冰块不整合现象,  相似文献   

6.
1990年,瑞典海洋学家查尔乘坐一条研究船经过南极洲附近的海面。当时天气晴朗,在船头了望的水手远远看去,只见海面上漂浮着一座座冰山,水手当时也没感到有什么奇怪。当船快到这些冰山时,船头的水手突然高声叫喊起来:“快看!这些奇怪的冰山!”查  相似文献   

7.
1995年2月末,南极半岛面向威德尔海的拉森冰架崩塌而形成厚2000米,面积2900平方千米的巨大(桌状)冰山。这座冰山在美国海军海冰中心发行的海冰图上被命名为A—32。根据卫星观测,该冰山位于南纬65°45′,西经59°30′的地方,面  相似文献   

8.
由于南极气候变化,冰山断裂,陆缘解体,源源不断的冰山将成为威胁我们的“不速之客”。1995年,科学家从卫星照片上看到一座巨大的冰山正从南极半岛向大海漂来(长77米,宽37米,高180米),使人大吃一惊。在过去的50年间,南极半岛的平均气温上升2.5℃,达到零下3℃,远比全球  相似文献   

9.
研究人员发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冰架分离导致冰山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这些冰山正在成为海洋生物聚集地。据英国《泰晤士报》日前报道,南极海  相似文献   

10.
童国庆 《海洋世界》2010,(10):73-76
<正>在南极边缘的一个海域,叫做罗斯海,海面上漂浮着蓝色的冰山,有的冰山从天空看去,呈现出犬牙交错的锯齿状。这里是冰的沙漠,这里有6个月的极夜,有200千米每小时的大风,温度一般在零下40度以下,但是这里仍然充满了生机。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 3月 ,从南极洲罗斯冰架裂离了一个 1 1 0 0 0 km2 的冰山 ,与康涅狄格州 ( B1 5)的面积相同。两个月以后 ,一个面积相当的冰山从该大陆的龙尼冰架分离 ,此后 3个月 ,在宁尼斯冰舌 ,一块 1 450 km2 的冰块轰然坠海 ,在海岸线附近裂成数块 ,漂向温暖的水域。2 0 0 0年 9月 ,另一块巨大的古冰块裂离了罗斯冰架。目前 ,卫星探测到南极冰架上横亘着一条长长的裂隙 ,这条巨大的裂隙预示着未来1 2~ 1 8个月又会有另一个大冰山诞生。科学家们极想知道这些大块体突然分裂的原因。通常来说 ,每个南极冰架每隔几十年才有一次大面积的冰山分…  相似文献   

12.
1992年,Bond等人报道,在沉积物岩心中发现的令人困惑的碎屑碳酸盐层是冰山群从Laurenfide冰盖向北大西洋移动时造成的.在这方面有很多新材料.1992年9月,一个格陵兰钻探小组首次证实了8000—40000a前冰盖处有多次以突然温度变化5-10℃的特征.1993年2月,  相似文献   

13.
南极冰架正在融化,巨大冰山溶入海洋将导致海洋平面继续升高英国科学家1996年1月24日说,由于全球变暖,温度升高,南极冰架正在继续融化,在组成南极很大部分的厚冰架中,至少已经有5个冰架在过去50年内大大后退了.剑桥大学负责南极调查的戴维·范甘等人在世...  相似文献   

14.
利用威德尔海区域2016年的Sentinel-1ASAR影像数据,采用"双冒泡法"的sigma-on-mu探测器探测冰山边缘区域,并通过对边缘像元进行交换排序和凸显最大像元的方式识别冰山。以人工识别法为基础,通过与自动识别法的对比,定量地分析了"双冒泡法"的识别偏差。研究结果表明,"双冒泡法"识别的冰山线性尺寸和面积等信息中纵横向最大长度分别为24.52km和11.16km;面积为220.833 6km2;单体识别偏差率为2.87%,低于自动识别法(7.5%);平均偏差率为2.48%,亦低于自动识别法(7.27%)。同时,基于"双冒泡法",提出了较小冰山边界的手动分离法(像元≤100),与自动识别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手动分离以具体的像元边界为基准,提高了对较小冰山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5.
《海洋世界》2011,(9):9-9
欧洲空间局8月9日表示.3月的日本海啸影响到了13万千米外的南极冰架.部分冰层碎裂成巨大冰山。在位于马里兰州的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由冰川专家凯利·布伦特领导的一个团队对海啸引发的冰崩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8月8日公布在了在线期刊《冰川杂志》上。  相似文献   

16.
提起南极,人们往往把它与庞大的淡水冰山联系在一起。南极的冰山多是由南端的陆地冰川崩解而形成,并源源不断送往北方。事实上,尽管南极大陆覆盖着数千米厚的冰雪,然而,它还有另一种天地——在大陆众多区域里有巨大的冰结延伸的咸海水冰层。它的面积有2个美国那么大,在这巨大的冰原里,它的生态系统区域至今鲜为人知。多年来,科学家们面对南极冬季冰海,总是可望不可及,弄不清  相似文献   

17.
地球两极,一片遥远而陌生的地域,即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这里对于普通人来说依旧陌生。为了发展极地事业,2007-2008国际科学联合会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发起了《2007-2008国际极地年研究计划》。2007年,我们将向您介绍一些有关国际极地年的知识,为您揭开冰山的一角,带您领略冰雪世界的瑰丽神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中国第七次北极考察在西北冰洋阿尔法脊南部钻取的ARC7-LIC岩芯沉积物的XRF Ca/Al比值、冰筏碎屑和黏土矿物等研究,重建了中更新世以来研究区沉积物源和周边冰盖的演化历史。ARC7-LIC岩芯黏土矿物组合类型变化显示:深海氧同位素(MIS)29~13期黏土矿物组合主要以西伯利亚物源区为主,而MIS 12期以来以北美物源为主。黏土矿物组合的变化,反映中布容期前后洋流模式的改变。同时,MIS 12期高含量的蒙脱石可能来自北美物源。物源指标对比显示,劳伦冰盖在MIS 16期首次向西北冰洋大规模排泄冰山,并且从MIS 12期开始,西北冰洋周围冰盖的进退幅度增大。在MIS 6期、4期和3期,Ca/Al和高岭石含量的不协同变化指示北美冰盖的发育具有区域差异性,位于阿拉斯加北部和麦肯齐河流域的冰盖较班克斯岛?维多利亚岛一侧更发育,崩解的冰山能将高岭石带到研究区沉积下来。  相似文献   

19.
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融化的冰山和冰川正成为庞大诱人的“沉睡资源”而备受各国垂涎。空前激烈的能源争霸战正在悄然展开。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从“和平”号载人深海潜水器上获得岩石物质和泥样、岩芯的分析,证明北大西洋广大区域的岩石物质不同于冰川床的原岩,而是大陆岩,证实了这种岩石同第四纪时期冰山破碎的关系。有关岩芯样中粉砂颗粒的分布及组成的数据证实了同最后一次冰川作用的关系。根据对所有资料的分析,提出深海沉积中划分冰川物质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