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南极考察队使用“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已连续 7年进行大洋考察 ,圆满完成了“九五”国家极地科学考察项目。“十五”期间的南大洋海洋科学考察拟以贯彻集中一个重点海域、布设有限固定断面和站位、年年复测和逐步加强走航观测的科学战略。 2 0 0 1年 1 1月 1 5日“雪龙”号从上海启程 ,开始了第 1 8次南极考察 ,将继续进行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和大洋碳循环等学科的考察。“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现已装备有较先进的海洋观测设备 :具有提升重量达 2 2 70 kg、缆长 60 0 0 m的 CTD水文绞车和提升重量达1 t、缆长 1 2 0…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 1 0月 7日俄罗斯极地与海洋研究所使用的德国科学研究船队的主要船只“Po larstern”号破冰船回到了德国不来梅港 ,结束了为期 1 0个星期的北冰洋中部的加克利海岭AMORE -2 0 0 1考察。“Polarstern”号上有由俄罗斯极地与海洋研究所所长ЙОРНТиде领导的来自德国、俄罗斯和美国的 60位科学家。另一艘美国“Healy”号海岸保护破冰船上有以塔尔萨大学PMichael教授为首的 2 0位美国科学家。2 0 0 1年 7月 3 1日晚两条破冰船从挪威的特罗姆瑟港出发 ,驶向欧亚深水盆地中部 ,去研究实际上不为人知的全世界洋中脊体系最北的地…  相似文献   

3.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赤潮灾害预报技术研究”课题于 2 0 0 1年 1 1月 1 2日得到科技部的批准。 2 0 0 2年 1月 1 2~ 1 3日 ,课题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周庆海司长、邱志高处长等有关领导到会并作重要指示。课题组组长黄韦艮研究员详细介绍了课题的基本情况、组织管理办法、实施方案和要求。各子课题负责人介绍了子课题的实施方案。会议讨论并落实了课题的有关组织和实施方案等事宜。课题组成员一致表示 ,在时间紧、经费少等不利条件下 ,坚持业务化目标 ,产学研相结合的方针 ,精诚团结 ,紧密协作、共同攻…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海洋局的领导下,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中国极地研究所的具体组织和指挥下,中国第十九次南极考察队147名队员,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在风雪南极考察中全面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队员们高举“南极精神”这面大旗,认真遵照临时党委“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的要求,与时俱进,锐意进取,自2002年11月20日至2003年3月20日,历时120天,安全航行2.3万余海里,以排除万难,夺取全面胜利的勇气,圆满完成了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任务。此次考察队任务艰巨,是历次执行“一船两站任务中时间最短、现场科学考察任务最重的一…  相似文献   

5.
具有世界一流海洋科学调查和深海设备试验水平的“大洋一号”远洋科学考察船 2 0 0 3年 4月 9日离开青岛 ,前往太平洋 ,将在国际海域执行为期八个多月的大洋资源勘查任务。“大洋一号”此次的主要使命是在国际海底区域进行以富钴结壳、多金属结核等资源为重点的勘察和深海技术开发实验工作。1 999年 3月 ,我国通过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批准 ,获得了太平洋上 7 5万平方千米具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商业开采权的多金属结核矿区 ,这一矿区在当前预期的回采率条件下 ,可满足年产3 0 0万吨多金属结核、开采 2 0年的资源需求。执行本次勘查任务的首…  相似文献   

6.
海洋人物4     
拉森 ,K. A.( Karl Anton Larsen. 1 86 0 - 0 8- 0 7~ 1 92 4- 1 2 - 0 8)挪威航海家、捕鲸者。生于 1 86 0年 8月 7日 ,卒于 1 92 4年 1 2月 8日。 1 892~ 1 893年和 1 893~ 1 894年两次率《亚索号》船南极探险 ,调查捕鲸的可能性。到达南纬 6 8°1 0′,首次记述南极洲格雷姆地东岸水文气象情况 ,发现戈尔别尔特索克、韦耶尔等岛屿。 1 90 1~ 1 90 3年作为《南极号》船长 ,参加由瑞典地质学家 O.诺登舍尔 ( Otto Nordenskio¨ ld,1 86 9~ 1 92 8)率领的考察队前往南极考察。为了寻找鲸鱼 ,1 92 3~ 1 92 4年两次驶入罗斯海 ,考察…  相似文献   

7.
“雪龙”船全体同志以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为使命,以邓小平同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题词为指针,以“建设国际一流的极地科学研究中心”为目标,发扬“爱国、爱船、团结、奉献”的“雪龙精神”,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险象环生的工作条件下,团结奋斗,努力拼搏,先后执行了8次南极考察任务和2次北极考察任务,总航程14万海里,浮冰区航行2万海里,破坚冰200余海里,创下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史上单船一年走航南、北两极3个航次的先例;开辟了上海至北冰洋航线;2003年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纵深北极破冰达80°15'N,突破了我国破冰最高纬度纪…  相似文献   

8.
印度洋西北部水下 3 0 0 0多米的Carlsberg大洋中脊被称为“世界最好的大洋中脊”。英国南安普顿海洋中心的科学家最近在这一前人没有涉足的火山大洋中脊带发现热液活动的实地考察证据。2 0 0 3年 7月 2 3日 ,在RRSCharlesDarwin号考察船上的科学家发现了巨大的羽状“烟水”(smokywater) ,其厚度至少 60 0m、宽度超过3 0km ,烟水从深海散布的熔岩洋底升起。该航次的首席科学家Dr.BramleyMurton说 :“这一巨大的羽状烟水相当于一个大型火电站 ,不断地散发大量的热量和烟雾 ,释放的能量可能超过 1 0 0 0MW。”热液活动的中心不断形成由大…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 9月 1 3— 1 6日 ,中国科协 2 0 0 3年学术年会在辽宁省沈阳市隆重召开 ,来自科技界的 50 0 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 1 4 2位两院院士出席了本次创规模的盛会。这是自 1 999年起 ,中国科协成功举办的第 4次学术年会。大会开幕式和大会报告在沈阳师范大学文体馆举行。大会主席、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中国科协副主席张玉台、白春礼、国务委员陈至立、辽宁省省委书记闻世震、省长薄熙来等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出席大会并分别致词 ,香港求是基金会还向“神州 5号”飞船研制集体和个人颁奖。本届学术年会的主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相似文献   

10.
多波束勘测是国家海洋专项 ( 1 2 6)的重中之重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承担的1 2 6-0 1 -0 1 / 0 6课题的多波束勘测工作量为全国各执行单位之最。勘测工作历时四年 ,至2 0 0 1年 7月 4日已全部圆满完成。勘测分浅、深水两个部分 ,分别由“海监 1 8号”和“大洋一号”船执行勘测四个区块。其中浅水勘测主要在 EA0 1和 EA0 2两区内进行 ,从1 998年 5月 6日开始至 2 0 0 1年 7月 4日 ,共进行了 9个航次、2 2个航段调查 ,总计完成1 43 3 58km有效测线 ,航行约 1 7.5万 km,做声速剖面 89个。深水部分主要在 EA0 2、EA0 3和 TA0 1区块进…  相似文献   

11.
渤海悬浮物浓度分布和水动力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 引言在浅海 ,水动力条件 (包括海流、海浪等 )对悬浮颗粒物浓度分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渤海 ,秦蕴珊等[1] 作了定性讨论 ;曹祖德等[2 ] 以波浪掀沙、潮流输沙为动力过程基础 ,建立了悬浮物输运数值模式 ,并对渤海湾作了模拟 ;而Jiang等[3 ,4] 则将 1个较全面考虑各种动力过程 ,尤其是海底界面处的沉积侵蚀过程的数值模式应用到渤海 ,进行了 1a的模拟 .这些结果均表明了水动力作用的重要性 .然而在渤海相应的现场观测较少 ,缺少对整个实际过程的感性认识 ,很不利于今后从动力学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将基于在渤海中的实际观测 ,分析水动力条件与悬浮物浓度分布之间的关系 ,以期从直观上给出一定描述 ,建立一种概念 .2 观测2 0 0 0年夏季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近海环流形成变异机理、数值预测方法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0 4及 1 2课题在渤海进行了一次综合调查 ,其中对渤海悬浮物浓度、海流及海面风速作了观测 .整个观测分为两个阶段共 3部分 ,第 1个阶段是 2 0 0 0年 8月 1 2~ 2 1日在渤海湾、莱州湾及渤海海峡共设立了 4个连续站 ,进行了连续 7d的同步...  相似文献   

12.
2004年3月1~2日“中日极地考察条件保障研讨会”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召开,中日两国长期从事极地考察条件保障的工程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20余人出席了会议,他们分别来自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这是我国开展南极考察以来第一次举办有关极地考察条件保障的国际性会议。  相似文献   

13.
自 1 98 5年以来 ,大洋钻探科学考察船“JOIDES·决心者”号已经开始在海底大范围内钻孔取样、录井、安装长期观测仪器 ,以验证1 996年 ODP长期计划 ( L ong-Range Plan)中提出的最具紧迫性质的科学任务。作为地球科学领域最为成功的一项国际合作计划 ,尽管大洋钻探计划 ( Ocean Drilling Program )将在2 0 0 3年 9月 3 0日告一段落 ,但我们仍将有许多机会参加最后的 ODP科学考察工作 ,有兴趣的科学家可以通过网站 http://www-odp.tamu.edu得到更多的信息。美国海洋研究机构联合公司 ( Joint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s,Inc.,JO…  相似文献   

14.
国际性“深海钻探计划”是在 1 968— 1 983年利用美国的“格洛玛·挑战者”号完成的 ,共计 96个航次 ,打了 50 0多个钻孔。 1 985年起用了调查船“乔德治·决心者”号 ,并实施“大洋钻探计划”,至今已完成 90多个航次 ,包括“深海钻探计划”前后共打了 1 2 0 0多个钻孔。在 2 0 0 1— 2 0 0 2年计划研究以下内容 :地球气候的变化 ;海平面升降的原因和后果 ;沉积物、气液以及细菌活动的过程 ;地球深处的生物界 ;进入地球深处及来自地球深部的热流和物质流 ;岩石圈中的形变及其与地震的联系。这些考察将在太平洋中部和西部进行。其中第 1 97…  相似文献   

15.
由山东海洋学院与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等合作的“渤海中南部及黄河口沉积动力学及工程地质研究”于1937年9月29日第三次出海考察。这次以“东方红”考察船进行综合考察,包括工程地质取样、悬浮体海洋水文、化学及生物等。用“黄河86”号船进行沉积物声学探测、研究海底滑坡、塌陷、及埋藏河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世界》2012,(5):6-7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凯旋4月8日,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胜利凯旋。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自2011年11月3日起航以来,历时163天,执行"一船三站"的物资补给和大洋考察任务,圆满完成了33项科考任务和16项后勤保障项目。"雪龙"船安全航行28000余  相似文献   

17.
海洋人物     
帕里 ,W.E.( William Edward Parry,1 790 - 1 2 - 1 9~ 1 95 5 - 0 7- 0 8)英国航海家、北极探险家。 1 830年入海军、1 85 2年被授予海军上将军衔。 1 82 9年封为爵士。 1 790年 1 2月 1 9日生于英格兰巴思。 1 85 5年 7月 8日逝世于德国巴特 -埃姆斯。 1 81 8年参加由 J.罗斯 ( JohnRoss,1 777~ 1 85 6 )率领的北极探险考察。 1 81 9~ 1 82 5年为寻求西北航道 ,率《赫克拉号》和《格里帕号》进行 3次北极区航海探险 ( 1 81 9~ 1 82 0、1 82 1~ 1 82 3、1 82 4~ 1 82 5 )。 1 82 7年进行从斯匹次卑根出发去极地的尝试 ,船只留在…  相似文献   

18.
海洋人物     
梅尔茨 ,A.(Alfred Merz,1 880 - 0 1 - 2 4~ 1 92 5- 0 8- 1 6)奥地利海洋学家 ,生于维也纳近郊。1 90 1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地理学 ,后转入气象学和海洋学研究。历任莱比锡大学、柏林大学海洋所海洋部主任 (1 91 0 )、教授兼所长 (1 92 2年后 )。海洋研究上的贡献 :(1 )以近代海洋仪器装备“流星”号调查船 ,在南大西洋完成综合考察。考察目的是为证实南大西洋纵断面内的大环流。因考察途中病殁 ,考察由 A·德范特和 G·迪特里希完成 ,并证实了梅尔茨的推论。 (2 )查清北海不同深层的潮流变化及环流特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绘制了百…  相似文献   

19.
参加我国第十四次南极考察的“雪龙”号及120余名船队员,在重点实施“一船三站”的南极考察任务中,与风浪搏斗,与冰山周旋,连续奋战146天,总航程22883海里,圆满完成任务返回上海港。 这次南极考察的南大洋考察队,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极地所和厦大等单位的13位科技人员组成。这支坚强的战斗集体不仅  相似文献   

20.
“乔迪斯·决心者”号钻探船于2 0 0 1年3—5月在太平洋西部进行了第1 95航次的调查,是由加拿大地质调查所的MSalisbury、日本地震科学研究所的MShinohara和“大洋钻探计划”的代表CRichter负责。在深度为1 2 74m至571 0m处,沿着东起马里亚内海沟西至台湾岛穿过菲律宾海的剖面,选择3个站位,共计打了1 5个钻孔。第1 95航次的主要任务是在这个海区定位能安装长期监控地质现象的钻孔站位。其中的一个是为了研究俯冲区内的地球化学过程,查明气液流体在下沉板块中活动的空间变化和生物在深部岩石中的活动性。这个站位就是1 2 0 0号钻孔,它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