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超  李超  孟莎  刘淑君  周斌 《海岸工程》2022,41(1):79-86
分析了渤海湾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Cu,Pb,Zn,Cd和Cr)含量及分布特征,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渤海湾潮间带表层沉积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此5种元素含量均未超出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一类标准.Cu、Pb、Cd、Cr分布特征基本相似,高值出现在站位4和站位11,Zn的分布特征不同,质量分数变化很大,存在明显的高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7年采自广西潮间带的?6?根短柱样,在沉积物粒度、有机碳、常量元素(Al、Fe和Ti)、重金属元素(Hg、Cu、Pb、Zn、Cd、Cr和As)以及?210Pb?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深层“清洁”沉积物中重金属与归一化元素间的线性回归构建了广西潮间带区域环境背景线。本文选用?Al?元素作为广西潮间带沉积物中的归一化元素。并借助于富集系数清晰展现了近期人类活动对广西潮间带沉积物的影响程度,这对研究广西乃至全国临海陆域人类活动的排污史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物柱状样重金属垂向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亚南  高抒 《海洋通报》2012,31(2):154-163
对长江水下三角洲3个沉积物柱状样进行粒度分析、210Pb测年,并测定其中Cr、Cu、Pb、Zn等重金属元素和Al等常量元素的含量,得到了沉积物粒度、粘土含量、重金属含量的垂向分布曲线和沉积物测年数据。通过相关分析来研究沉积物中的Cr、Cu、Pb、Zn等重金属、粒度、Al相互之间的关系;以Al为参照元素对这4种重金属进行归一化处理,分析其归一化前后的垂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Cr、Cu、Pb、Zn 4种重金属元素在此区域的地球化学行为相似,其分布受细颗粒沉积物的吸附和胶体的絮凝作用共同控制;近一二十年来,该区域的Cr、Cu、Pb含量并没有显著增加,Zn有轻微污染。此外,CJ19柱中Cu存在异常峰值,可能是特大风暴潮事件对研究区浅水区底质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两百年来人类活动对北部湾潮间带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部湾潮间带两个柱状岩心沉积物进行了210 Pb测年、粒度分布特征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并探讨了近两百年来人类活动对沉积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YX07和YX05岩心的平均沉积速率分别为0.45和0.37cm/a,分别约记录了231年和210年以来的环境历史。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特征与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化大体相反,说明重金属元素倾向于在细粒级物质中富集;不活泼微量元素比值La/Th的大小及其在岩心深度上的稳定变化,说明两个岩心物源的同一性且一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岩心沉积物记录的沉积环境在1930年以前主要是自然影响,而1930年以来则更多受到人类活动影响,1930年以来岩心沉积物粒度变粗,可能因为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开垦等因素,在自然降水量降低的情况下人为地增加土壤物理侵蚀。同时,岩心中Al校正后重金属元素As、Pb、Cu等的含量从1930年直线增加2~3倍,则表明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经河流倾泻到河口和近岸地区,致使潮间带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严重。  相似文献   

5.
胶州湾潮间带沉积物主要污染来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地在胶州湾潮间带获取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有机质、石油类),重金属(Hg,Cu,Pb,Zn,Cd,Cr,As)及硫化物进行了定量测定;对潮间带中各物质的主要污染来源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胶州湾潮间带沉积物中主要污染分别来源于工业排污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交通污染的降水、降尘等。调查区重金属对该海域的生态危害程度从大到小为HgAsCuCdPbCrZn,与其他海域相比较,胶州湾潮间带中Hg和Cu的污染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6年10月对长兴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的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别对重金属(Cu、Pb、Zn、Cd、Cr、Hg)和多氯联苯7种化学要素的污染状况及其生态风险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长兴岛沉积物总体处于低污染水平和低潜在生态风险水平,但重金属Cd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和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水平,为主要的污染要素和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处在青草沙水库区域的B1样点的局部Hg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6年10月对长兴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的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别对重金属(Cu、Pb、Zn、Cd、Cr、Hg)和多氯联苯7种化学要素的污染状况及其生态风险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长兴岛沉积物总体处于低污染水平和低潜在生态风险水平,但重金属Cd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和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水平,为主要的污染要素和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处在青草沙水库区域的B1样点的局部Hg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茅尾海海水、表层沉积物和生物体中Cu、Pb、Zn、Cd、Hg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并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该区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海水中Pb、Cd、Hg的含量大都符合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Cu符合第二类标准,Zn超第二类标准,但含量均低于渔业水质标准;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Cu、Pb、Zn、Cd、Hg的地积累指数(1geo)均较小,Cd污染程度略大,污染多在红树林潮滩,沉积物质量属轻度污染,与国内外海湾相比处于较低污染水平;不同生物对重金属吸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潮间带生物除对Pb外的其他重金属富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红海湾底质重金属分布与背景值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海湾表层沉积物中Zn,Cd,Cu,Pb含量呈湾顶高于湾中部和湾口的分布特征,在河口潮间带形成污染区。根据背景区沉积物重金属平均含量和2倍标准差,提出用红海湾表层沉积物中Zn,Cd,Cu,Pb,Ni,Cr的背景上限(分别为90,0.65,20,55,30,45mg·kg~-1干重)作为背景参考值。红海湾表层沉积物中Zn,Cd,Cu,Pb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推测四者具有相似的来源。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3年6月和2007年4月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Cr、Pb、Zn和Cd 等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实测资料,采用3种评价方法(基于沉积物质量标准的评价、生物效应浓度阈值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污染及生态危害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后Cu在第二类沉积物中的比例上升,偶尔对生物产生的负面效应有增加趋势,Cr则恰好相反,Pb、Zn和Cd在不同沉积物标准中所占比例基本不变,对生物的负面效应较低.从总的污染程度来看,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为低级.典型污染要素的污染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Cr>Cu>Zn>Pb>Cd;各污染物对生态风险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d>Cu>Cr>Pb>Zn,前两种元素是研究区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在三峡工程一期蓄水早期(2003年),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总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单个污染物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较蓄水前有所增加,2007年的风险水平与1988-1992年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1.
杭州湾北岸金汇潮滩冲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杭州湾北岸在南汇嘴和金山嘴人工控制节点作用下,形成微弯内凹的弧形海岸廓线,金汇岸段位于弧形岸线凹段。由于海岸凹段内水流相对较弱,尤其是涨落潮转流过程中低流速(<20cm/s)历时长,有利于泥沙下沉淤泥。11世纪中叶,杭州湾北岸自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进入人工控制后,金汇潮滩处于淤涨中。近年来,受长江来沙量减少和南汇边滩促淤圈围工程的影响,进入杭州湾北岸水域的泥沙也有所减少,出现冲刷现象,金汇潮滩由淤涨型转换为冲刷型。  相似文献   

12.
长江入河口区水沙通量变化规律   总被引:42,自引:6,他引:36  
根据大通站1950-1985年的水、沙实测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长江入河口区水、沙通量的季节性变化、年际变化以及水、沙通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入河口区的水沙通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中沙通量的变化更为显著;丰水年很少连续出现,枯水年有75%以连续两年的形式出现;多沙年的出现形式有1年出现一次的,也有2-3年出现的,少沙年基本上以连续2-3年的形式出现;水沙通量间的相关性较差,其中细颗粒泥  相似文献   

13.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架海现代泥质沉积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学、环境科学和气候学意义,数十年来一直受到海洋科学家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了一股研究陆架泥质沉积体的热潮,取得一大批重要成果。本文对我国最大的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体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作为典型区域呈献给读者。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从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向南,沿闽浙近岸浅海一直延伸到台湾海峡中部,全长800km,宽约100km,面积约80000km2,相当于两个台湾岛的大小,实属我国乃至亚洲浅海规模最大(体积排第二)的楔式泥质沉积体和现代沉积区。该区中晚全新世沉积地层厚度较大,局部厚达40—80m,总体上呈近岸厚、向海方向逐渐变薄,一般在50—60m等深线、局部可达75m甚至90m等深线附近尖灭。该区泥质沉积物粒度较细,主要由黏土和粉砂组成(大于90%),砂含量很低(小于10%),黏土和粉砂含量在泥质沉积区外缘急剧降低,而砂含量突然增加。沉积物类型为粉砂质黏土和黏土质粉砂,外侧与黏土-粉砂-砂(混合沉积)或泥质砂为界。粒度分布南北有一定差异,北段(长江口外至瓯江口外)近岸较粗外侧较细,近岸为黏土质粉砂,外侧为粉砂质黏土;而南段(自瓯江口至台湾海峡北部)则相反;深入台湾海峡中部的远端泥质沉积也较粗,为黏土质粉砂。现代沉积速率从长江口水下三角洲至闽浙沿岸近海以及从近岸向外陆架方向逐渐降低,与地层厚度分布相一致。悬浮体浓度空间分布,尤其是冬季悬浮体的分布与沉积速率的分布基本一致,表明沉积物是从长江口沿闽浙近海向南和从近岸向海输运的。矿物、化学和环境磁学指标等均显示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老黄河对该区北部,台湾物质对南部有一定影响,闽浙沿岸河流在局部也有少量贡献。该泥质沉积体的形成与全新世中期约7.3ka BP以来持续高海面及相应的总体沉积动力过程密切相关,主要包括闽浙沿岸流将长江物质源源不断地向南输送和沉积过程、台湾暖流、上升流在其外侧的阻挡作用,以及下降流和穿刺锋的横向输运等动力控制因素。沉积物输运主要发生在冬季,冬季风导致海洋动力加强的作用功不可没,热带气旋-台风风暴对泥质体起到了一定助长与破坏的双重作用。由于该泥质沉积体的形成与季风和沿岸流的密切关系,在形成过程中打上了气候环境的烙印,是冬季风和夏季风演化记录的良好载体,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很好地揭示了中晚全新世以来千年、百年、十年尺度甚至更高分辨率的气候演化历史及气候突变事件。该泥质沉积区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也较敏感,自3.0ka BP以来对长江流域燃火变化以及历史上中国人口的几次大迁徙均显现在沉积记录中,特别是对近几十年,尤其是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长江来沙的变化也有明显的响应。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澄清泥质体形成发育过程不同阶段中长江、黄河、台湾、闽浙河流物质以及残留区物质的定量贡献及时空差异;深入了解人类活动的响应及环境记录研究;加强现代沉积动力过程的观测和精细的数值模拟研究,揭示泥质积区动力背景的空间差异性,这不仅是深化泥质沉积形成机制的需要,也可为古环境恢复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4.
河口悬沙属性的现场观测对于泥沙输移和沉积过程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河口地貌演变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利用2008年8月河口滨外区纵向3站住同步悬沙和ADP水流观测资料,并结合室内Malvern 2000型激光粒度仪对悬沙进行粒度测试,对研究区域泥沙组成及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悬浮体浓度在潮周期内随涨落潮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东海内陆架沉积气候信息的端元分析模型反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模型对在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取得的30号柱样的高分辨率粒度数据序列进行了反演,分离出3个端元,根据端元的频率分布特征和已有研究结果,认为3个端元可能为现代陆源细颗粒物质(EM1)、现代陆源粗颗粒物质(EM2)和风暴带来的残留沉积区再悬浮物质(EM3),并对本区域的水动力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分离出的端元EM1和EM2的比值EM2/(EM1 EM2)序列可以反映东海沿岸流强度的历史变化,进而反映东亚冬季风强度和中国温度波动的历史。该序列与观测到的近百年来东亚冬季风强度记录、竺可桢的中国温度波动曲线以及葛全胜的中国东部冬半年温度变化序列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得出的气候指标序列在竺可桢给出的公元600—1100年高温期间的780—920年出现了一个极小值区,为许多作者推测的公元780—920年出现一个短暂的冷期提供了佐证;另外该序列近百年来变化幅度明显,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鸭绿江河口地区沉积物的粒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比鸭绿江河口不同地区柱状样的粒度参数及敏感组分变化规律,分析了河口不同地区沉积动力环境和沉积特征的差异;结合代表性柱状样的210Pb测年,分析了柱状样在不同时期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沉积特征变化。结果表明,西水道主要受潮流作用而含有泥沙互层,粒度参数变化小;西岸潮滩受潮流和波浪作用含有贝壳碎屑,并在顶部出现粗化层。近几十年来,鸭绿江河口地区沉积特征的变化主要由于人类活动对水沙入海通量的影响:1941年以前柱状样的波动沉积特征反映了河流山溪性特征;1941—1970(1980)年随水沙入海通量减少而呈现砂含量降低、粉砂增加的特征;1970(1980)—1990年由于水沙入海通量变化较小,而呈现沉积物组成和敏感组分保持稳定的特征;但1990年后随水沙入海通量的进一步降低,邻近河口区域的沉积物出现明显的粗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岩性特征、沉积旋回、接触关系、孢粉和微体古生物等资料,对大小凌河地区的第四纪地层进行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物及其特征,并分析晚第四纪以来的海相地层与海侵特征。  相似文献   

18.
江苏北部(下称苏北)岸外辐射沙洲形态特殊,面积广大,是我国唯一、世界罕见的沉积动力地貌特征类型区。开展该区的调査和研究对苏北海岸带开发和海洋沉积动力学理论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学者通过大量海洋水文、泥沙、海底地形和地貌调查研究,对苏北海岸的成因和岸外沙洲的演变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王文清等,1982)。本文通过对历史资料和1958-1993年苏北海岸带调査资料、卫星照片等的对比分析,以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的诊断,指出水动力是苏北海岸和岸外沙洲形成和演变的主要作用力。  相似文献   

19.
潮流场对渤、黄、东海陆架底质分布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模拟了渤、黄、东海陆架的M2潮汐、潮流。结果表明,渤、黄、东海陆架的潮流有强弱之分以及往复流和旋转汉之别。在此基础上,计算了8种粒径沙的湖平均悬移输沙率、潮平均推移输沙以及相应的输沙率散度。根据输沙率散度的正负,划分了海底冲刷区与淤积区。根据不同粒径泥沙输沙率散度的相对大小,确定出海底的主要底质类型为砂质沉积、粉砂质泥沉积和以粉砂为主的混合沉积。计算结果表明,海底3种主要底负类型的分布格局与海底的冲淤格局以及与输沙率矢量的发散和聚合状况基本一致。在渤、黄、东海陆架,沙脊主要在强往复流区形成,沙席主要在强或较强的旋转流区形成,泥质沉积主要在弱潮流区形成。砂质沉积、泥质沉积以及混合沉积这3种主要底质类型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受渤、黄、东海陆架潮流场控制而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潮流沉积体系。渤、黄、东海陆架的砂质沉积与泥质沉积并非残留沉积,而是潮流沉积。在没有冷涡的情况下,黄、东海陆架的典型泥质沉积在弱潮流环境中同样可以形成,因此,认为冷涡并非黄、东海陆架典型泥质沉积形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对山东半岛东北部滨浅海区306个海底表层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含量和粒度测试,从稀土元素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总量的分布与沉积物类型有良好的对应性。高值区呈舌状由西北向东南伸展,正好对应粉砂类型区;而低值区则对应于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说明了本研究区稀土元素分布基本遵循“元素粒度控制规律”。研究区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和上陆壳标准化配分模式与黄河沉积物非常接近;基于若干稳定元素比值的计算对比,验证了研究区沉积物与黄河入海沉积物具有相同的物源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