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深入认识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各形态指标与胴长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254尾微型群个体和3 183尾中型群个体的胴长(ML)、右第一腕长(AL1)、右第二腕长(AL2)、右第三腕长(AL3)、右第四腕长(AL4)、右触腕长(TL)、鳍长(FL)和鳍宽(FW)等形态指标,通过线性、幂和指数等函数模型拟合筛选获得能够反映不同种群雌性和雄性个体各形态指标与胴长关系的最佳模型。建立了以胴长为自变量、各形态指标作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通过赤池信息量准则对模型拟合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个种群雌、雄个体各形态指标和胴长的最优拟合模型都以幂函数曲线模型为主。采用幂函数模型对2个种群各形态性状和胴长关系进行比较发现,中型群雌性与微型群雌性AL1、AL2、AL3、TL、FL与ML的关系式中幂指数差异显著(P0.05),中型群雌性与微型群雌性AL1、AL2、AL3、AL4、TL、FL、FW与ML的关系式中常数项差异显著(P0.05);中型群雄性与微型群雄性AL1、AL2、AL3、AL4、TL、FL、FW与ML的关系式中常数项差异显著(P0.05)。各性状指标随性腺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明显,且雌性增加值大于雄性,中型群增加值大于微型群。鳍长与鳍宽的分析结果表明,2个种群鳍长鳍宽比随鳍长的变化具有差异,且在雄性个体中差异更加明显。综上研究结果表明,南海鸢乌贼个体的形态指标在种群间和性别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各性状指标随性腺成熟度的增加而产生的变化在种群间和性别间也存在差异,对于鸢乌贼的种群鉴别和生物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动鱿钓(AJ)和灯光罩网(LAFN)定点采样,对南沙群岛北部海域(12—16°N,112—116°E)鸢乌贼生长、繁殖、摄食及资源分布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灯光罩网渔获中鸢乌贼的胴长范围为65—231mm,体质量范围为6—580g;自动鱿钓鸢乌贼胴长范围为108—215mm,体质量范围为38—400g。自动鱿钓和灯光罩网鸢乌贼雌雄性比分别为32.0和1.4。南沙鸢乌贼雌性个体出现两个性腺发育高峰期,即101—120mm与161mm以上胴长组,4—7月为繁殖高峰期。鸢乌贼以大眼标灯鱼、尖头燕鳐等中上层鱼类为主,还摄食同类以及钩腕乌贼属等其它头足类及少数蟹类,雌雄个体摄食强度随胴长增加而增加。自动鱿钓CPUE(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为1—38pc/(line·h),平均值为12pc/(line·h);而灯光罩网CPUE为15—50kg/net,平均值为35.7kg/net。南沙群岛北部海域鸢乌贼具有重要的经济学和营养生态学研究价值,灯光罩网是开展南海鸢乌贼渔业资源研究的较佳采样方式。  相似文献   

3.
角质颚是鸢乌贼重要的摄食器官,信息储存能力强,被广泛用于重建头足类生活史等研究。根据2017年5—8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在南海西沙群岛海域采集的860尾鸢乌贼样本,结合经研磨后角质颚微结构中的日龄轮纹,对角质颚微结构及其外形生长特性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鸢乌贼角质颚上颚微结构分为头盖部和脊突部,两部均由明暗交替的日龄生长纹组成,头盖部的日龄生长纹较为清晰且易于读取。选取上头盖长(UHL)、上脊突长(UCL)、上侧壁长(ULWL)、上翼长(UWL)、下头盖长(LHL)、下脊突长(LCL)、下侧壁长(LLWL)和下翼长(LWL)作为描述西沙群岛海域鸢乌贼角质颚生长的外形特征参数。协方差分析表明,角质颚外形特征参数不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AIC分析表明, UCL和LCL与日龄的生长关系最适用线性生长模型表示, ULWL和LLWL与日龄的生长关系最适用对数生长模型表示, UHL、UWL、LHL和LWL与日龄的生长关系则均最适用于逻辑斯蒂生长模型表示。随着日龄的增加,鸢乌贼角质颚外形特征参数与胴长的比值基本稳定。日龄范围为211—240 d时,鸢乌贼角质颚UHL、UCL、UWL、LHL、LCL、LLWL和LWL的绝对生长率(AGR)较低。鸢乌贼角质颚在日龄介于121—210 d时生长迅速,在日龄介于211—240 d时生长速率下降,日龄211—240 d可能是鸢乌贼角质颚外部形态生长的拐点。研究结果为后续利用角质颚研究南海鸢乌贼的渔业生物学、生态学和关键生活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气候条件对鸢乌贼(Sthenoteuthisoualaniensis)渔业生物学影响,根据2015年8月(厄尔尼诺年)、2016年8月(拉尼娜发生期)和2017年8月(正常时期)我国灯光罩网船在南海采集的1 970尾鸢乌贼样本,对其胴长、体重、性腺成熟度、胃饱满度、初次性成熟胴长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间鸢乌贼雌雄比例不同, 2017年最高, 2015年次之, 2016年最低;优势胴长组不同,2015年最大, 2017年次之, 2016年最小;优势体重组也不同, 2015年最大, 2017年次之, 2016年最小。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间胴长与体重的关系均不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 2015、2016和2017年分别最适用线性、幂和指数函数表示;不同年间样本性成熟组成存在差异,雌雄样本性成熟样本分别占对应总数的30.96%和25.40%、46.41%和11.15%、7.35%和28.46%;胃饱满度组成也不同。不同年间初次性成熟胴长不同, 2015、2016和2017年雄性初次性成熟胴长分别为184.12、144.41、132.70 mm;雌性分别为192.66、143.68、188.52 mm。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洋环境的变化对鸢乌贼渔业生物学产生影响:温度升高导致鸢乌贼个体减小,性成熟胴长减小,雌雄间的个体差异变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气候年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的生长变化特性,根据2019年(厄尔尼诺)和2020年(正常)相同月份(2~5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于西北印度洋采集的1 896尾鸢乌贼样本,通过角质颚研磨,对不同气候年间角质颚的微结构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微结构包括头盖和脊突两部分,日龄生长纹以明暗交替的方式呈周期性生长,2019年角质颚生长纹间隔及宽度都较小,色素沉积更浅,纹路异常现象较多。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气候年间角质颚外形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2019年雌性个体所有外形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用指数函数表示,但2020年雌性个体所有外形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用对数函数表示; 2019年雄性个体除下脊突长LCL (lower crest length)与日龄的关系最适用指数函数表示外,其余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用幂函数表示,2020年雄性个体所有外形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用线性函数表示。除2020年雄性个体6项特征参数的绝对生长率AGR (absolute growth rate)和瞬时相对生长率IRGR(insta...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4年6月和10-11月在西北太平洋公海采集的168尾秋刀鱼样本,基于耳石微结构并结合基础生物学数据,鉴定了秋刀鱼的日龄,推算了孵化日期,并建立了生长模型和生长率。研究发现:耳石微结构从核心到透明区边缘,轮纹宽度由宽至窄,亮度由暗至明,标记轮多分布在透明区。日龄范围为204~549 d,优势日龄组为231~290 d和381~470 d,日龄最小个体体长207 mm,体质量39 g,日龄最大个体体长291 mm,体质量131 g。孵化日期为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孵化高峰期出现在1-3月和8-10月,初步推算秋刀鱼主要分为春生群和秋生群产卵群体。体长和体质量生长模型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体长平均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别为0.224 mm/d和0.000 88,绝对生长率随着日龄增加而减小。体质量平均绝对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别为0.293 g/d和0.003 25,最大绝对生长率(0.504 mm/d)和最大相对生长率(0.004 86)出现在351~400 d。  相似文献   

7.
印度洋西北部公海鸢乌贼资源特征及其与海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年9月~2005年4月我国鱿钓船在印度洋西北部12°N~21°30′N,58°E~65°E获得的鸢乌贼资源调查资料,对其资源特征及其与海况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调查海域内鸢乌贼均有一定的分布,其中以14°30′N、60°E~63°E附近海域CPUE为最高。渔获物胴长范围为163~560 mm,优势胴长组为280~440 mm,占总数的70.51%,平均胴长为365.0 mm。渔获个体组成随纬度变化差异显著,而随经度变化差异不明显。16°N以南海域,雌性个体一般以Ⅰ、Ⅱ期为主;16°N以北海域,则以Ⅲ~Ⅴ期为主。分析还认为,鸢乌贼分布与表温、海面高度距平关系密切,9~11月适宜表温为27~28℃,12月~翌年3月为26~27℃,高产渔场大都分布在海面高度距平SSHA≤0的附近海域。  相似文献   

8.
利用组织能量密度测定技术和残差指标分析方法, 分析了南海鸢乌贼中型群雄性个体肌肉组织和性腺组织的能量积累及其分配变化过程。结果显示, 胴体、尾鳍、足腕、精荚复合体、精巢等组织的能量密度值分别为21.16±1.44、21.98±1.51、21.44±1.50、20.83±1.70和21.41±1.70kJ?g -1。胴体和精荚复合体两组织的能量密度在不同性腺成熟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而尾鳍、足腕、精巢等3种组织的能量密度则在不同性腺成熟度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个体总能量积累为299.31±90.81kJ; 随着个体生长, 总能量积累呈现增加的趋势。胴体、足腕和尾鳍等肌肉组织的能量占比为95.31%~98.04%, 随着性腺发育呈现降低的趋势; 精巢和精荚复合体等性腺组织的能量总投入占比为2.63%~5.33%, 随着性腺发育呈增加的趋势, 并在Ⅴ期达到最大值。同时, 残差指标分析显示, 胴体、尾鳍、足腕等肌肉组织能量积累-胴长残差与性腺组织能量积累-胴长残差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表明个体性腺发育过程中肌肉组织能量没有转化用于性腺组织的生长发育, 其生殖能量投入倾向于外源性投入。初步掌握了南海鸢乌贼中型群雄性个体肌肉和性腺组织能量的积累变化过程, 为深入了解它们的繁殖策略和为可持续开发利用该种类资源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5年8—10月开展的4次金乌贼跟踪回捕调查,对灵山湾及胶南近海金乌贼的生长、分布、资源密度及增殖放流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显示:在金乌贼群体资源生物量密度和尾数密度方面,8月28日平均生物量和尾数最低,10月4日平均尾数密度最高,10月26日平均生物量最高,且灵山岛西南海域的相对资源密度显著高于灵山湾海域,各航次幼乌贼出现频率均为100%;伴随幼乌贼的生长,资源高密度区由灵山湾向灵山岛西南海域的深水区逐步偏移。调查期间幼乌贼生长迅速,胴长(ML)总平均增长率为0.46mm/d,体重(TW)总平均增长率为0.46g/d,胴长-体重关系式为TW=8.0×10~(-4) ML~(2.6642),胴长、体重与日龄均呈S型曲线关系。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随机抽测的4个航次共288只回捕个体中,有14只个体在6个微卫星位点上可找到与其对应的亲本,判定为放流苗种,占随机抽测的回捕个体的比例约4.86%,放流初期金乌贼增殖效果显著。本研究为金乌贼增殖放流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放流后金乌贼资源的科学养护、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金乌贼增殖放流管理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近年来新开发的鱿鱼渔场,研究其耳石生态学有助于了解其渔业基础生物学。本研究根据2017年2月~4月调查期间在东太平洋赤道海域采集到的茎柔鱼样本,观测分析其耳石形态,探讨耳石的形态差异、生长规律及个体大小对耳石的影响。研究发现,赤道茎柔鱼耳石整体狭长,具有长窄的吻区和宽大的翼区。除翼区宽外,耳石形态学参数的均值雌性比雄性大且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认为,总长、吻区长和侧区长可代表耳石长度特征,吻区宽可代表耳石宽度特征。雌性个体耳石总长与胴长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雄性个体耳石总长与胴长之间、雌雄个体耳石总长与体重之间均呈对数函数关系。茎柔鱼胴长与其耳石的生长存在密切相关性,随个体增加其耳石总长、吻区长、侧区长和吻区宽这4个主要形态参数呈异速生长,胴长组350-400mm可能是赤道茎柔鱼耳石生长的拐点区。  相似文献   

11.
鱼类的生长是影响群体资源量的要素,研究鱼类的生长规律是开展资源评估工作的基础。本研究依据2016年9-10月和2017年8-10月在黄渤海采集的当年生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幼鱼,通过耳石微结构分析,确定了蓝点马鲛孵化期,建立了生长模型并估算了生长率。结果显示,幼鱼日龄范围为64~151 d,孵化日期为5月3日至6月15日,高峰期集中在5月20日至6月3日。叉长和体质量的生长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叉长平均绝对生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为2.45 mm/d和0.85%/d,生长率随着日龄增大而小幅度减小。体质量平均绝对生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为5.33 g/d和2.68%/d,最大绝对生长率和最大特定生长率分别出现在111~120 d和91~100 d。本研究表明,蓝点马鲛幼鱼生长随日龄发生变化,早期生长较以往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2.
北太平洋柔鱼不同群体耳石日增量对海洋环境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霈武  王岩  方舟  陈新军 《海洋学报》2022,44(1):101-112
为了研究北太平洋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i)索饵场不同群体耳石日增量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采用梯度森林法和广义加性模型对2010-2016年在北太平洋采集的柔鱼进行了耳石日增量与海洋环境间的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柔鱼生命周期大约为1 a,秋生群体柔鱼个体的日龄范围为165~345 d,冬春生群体柔鱼...  相似文献   

13.
南黄海近岸海域初夏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2016年7月和2017年6-7月在南黄海近岸海域获取的浮游动物样品,研究了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关系。结果显示,两个航次的温盐及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差异较大。2016年7月表层平均温度为(22.8±1.8)℃,表层平均盐度为30.0±1.6;2017年6-7月表层平均温度为(25.7±3.6)℃,表层平均盐度为(27.8±4.3)℃。2016年浮游动物的种类数为70种(含浮游幼虫24类),2017年种类数为56种(含浮游幼虫18类)。2016年浮游动物平均丰度(4838.2±5186.7 ind·m–3)和平均湿重生物量(324.9±481.5mg·m–3)均高于2017年(2652.4±3507.5 ind·m–3,216.6±245.2 mg·m–3)。两个航次共同的优势种为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和双毛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2016年7月的生物多样性略高于2017年6-7月。温、盐等水文特征的差异是造成2016年和2017年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2004年7~8月,利用诱导的1龄四倍体太平洋牡蛎做亲本,通过解剖取卵、人工受精的方法进行四倍体的自群繁殖。结果表明四倍体太平洋牡蛎自群繁殖的受精率为95.54%,孵化率为37.38%,采用同一雌体四倍体牡蛎与二倍体雄贝杂交产生的三倍体组(TD)的受精率为85.19%,孵化率为99.9%,而以二倍体做母本、四倍体做父本的杂交组(DT)的受精率为98.73%,孵化率为87.63%,二倍体对照组的受精率为96.39%,孵化率为99.9%。四倍体牡蛎经自群繁殖培育出稚贝1130粒。经流式细胞仪分析,四倍体太平洋牡蛎幼虫和稚贝的四倍体率均达到100%。幼虫培育过程中,从孵化出D-形幼虫到出现眼点,幼虫的成活率达11.86%,眼点幼虫的变态率高达16.1%。实验证明四倍体太平洋牡蛎可以进行自群繁殖,比诱导的方法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   

15.
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在福清东壁岛三联垦区(A、B、C)开展了菲律宾蛤仔垦区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其中A、B垦区用于育苗,C垦区用于饵料培育,并于2017年9月开始分两批次共向A、B垦区投放菲律宾蛤仔亲贝1670 t。结果显示,育苗期间菲律宾蛤仔亲贝共出现4次大规模产卵。亲贝精卵排放率为32.0%~84.0%,孵化率为45.00%~68.54%;浮游幼虫生长速度为4.73~7.14μm/d,变态率为28.37%~59.67%;稚贝壳长生长速度为7.08~25.10μm/d,共培育砂粒苗7580亿粒,育苗成活率为50.23%。因此,采用垦区三联方法可保障菲律宾蛤仔苗种的生物饵料供给,从而提高砂粒苗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Recruitment of the short-finned squid Illex illecebrosus to adult feeding grounds on the shelf off eastern Canada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transition from warm food-limited Gulf Stream waters to cold and productive slope and coastal waters. The impact of such gradients was addressed by analysing the gladius growth of 1585 juvenile squid collected across the Gulf Stream and shelf/slope fronts during research cruises conducted between 1979 and 1989. Temperature- and size-specific growth potential, as estimated by a bioenergetics model, were compared to measured gladius growth rates and revealed that young Illex were energetically expensive and food-limited in Gulf Stream waters (their hatching environment). Growth condition improved inshore, where metabolic costs decreased and more food became available. Similar patterns were observed when size-specific growth rates of squid caught across the temperature and food gradients were directly compared. In addition, transport processes in the Gulf Stream and slope water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viding access and retention in favourable areas. Juvenile onshore migration seems to be driven by elevated food requirements and involves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s to compensate for decreasing temperatures. The individual "success" in terms of growth and survival may depend, however, on access to concentrated patches of food which, in turn, will be determined by timing and the transport dynamics of the main water masses.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研究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 (♀)×蓝身大斑石斑鱼(E. tukula) (♂)杂交F1代的变态发育及生长特征,本研究对杂交组和纯种鞍带石斑鱼胚胎发育时间、受精率、畸形率、孵化率和仔稚幼鱼生长性状(全长、体长、体高、肛前距),以及杂交组卵黄囊和油球吸收过程,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生长和收缩,口径和眼裂的变化等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水温28℃条件下,杂交组和鞍带石斑鱼受精卵分别经21 h 24 min和21 h 32 min完成胚胎发育;杂交F1代受精率、畸形率和孵化率分别是89.09%±0.08%、35.16%±5.05%和62.59%±10.70%,与纯种鞍带石斑鱼无显著性差异。根据卵黄囊、第二背鳍棘、腹鳍棘、鳞片、体色等形态变化,将其胚后变态发育分为前期仔鱼(孵化后0~6 d)、后期仔鱼(孵化后7~34 d)、稚鱼期(孵化后35~46 d)和幼鱼期(孵化后47~86 d),前期仔鱼生长较缓慢,后期仔鱼到幼鱼期生长逐渐加快,86 d时杂交组和对照组体长分别达(60.80±0.50) mm和(51.80±0.47) mm,杂交组生长速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胚胎发育时期卵黄囊消耗量为29.45%,油球消耗量为20.75%,卵黄囊在孵化后1 d消耗最快,达58.70%。油球在孵化后3 d消耗最快,达32.08%,孵化后第5 d仔鱼卵黄囊和油球基本吸收完毕。第二背鳍棘、腹鳍棘在孵化后29 d达到最长,分别是(8.15±0.02) mm和(5.80±0.10) mm,至47 d完全退化,变态发育完成。第一天仔鱼眼径为(0.16±0.01) mm,至86 d眼径增大22倍,第四天口裂长为(0.09±0.02) mm,至86 d增大99倍。结果表明,鞍带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F1代胚胎和仔稚幼鱼发育正常,而且杂交F1代与母本相比具有较显著的生长优势,本研究为两种石斑鱼杂交苗种培育、发育研究和品种改良提供了丰富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西北太平洋柔鱼冬春生群生活史早期的生长、死亡、输运和分布等进行研究,将其生长、死亡等早期生物过程进行参数化,利用物理模型(FVCOM-Global)模拟生成北太平洋(10°~60°N,120°E~110°W)三维物理场,采用拉格朗日质点追踪的方法将物理模型和生物模型(基于个体模型)耦合,构建了基于个体的西北太平洋柔鱼冬春生群生活史早期生态模型,并用此模型对1997–2010年冬春生群的输运分布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越靠近最适水温,冬春生群的生长速度越快,当日龄为38 d时,胴长可达到11.76 mm,之后由指数生长逐渐变为线性生长;1997–2010年模拟补充量有年际的波动,在考虑冬春生群亲体量不同的前提下得到的实际补充量最多和最少的年份分别是1999年和2009年;冬春生群在模拟阶段主要位于产卵场内,在25°N以南主要向西部输运,25°N以北逐渐呈向北和向东北方向输运的趋势,尤其在输运后期受强流的影响较大;在垂直方向上,100 m水深以内的仔鱼占比将近一半。本研究能为西北太平洋柔鱼冬春生群的生态动力学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