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中国2008年9月发射的自主 HJ-1B 卫星热红外遥感影像数据,基于实测数据对已有海表温度反演的单窗算法进行了改进与简化,重新订正了大气透射率和大气平均作用温度估算方程,建立了基于实测数据验证的 HJ-1B 卫星海表温度定量反演业务化算法.将本算法与段四波等的改进算法用于实验海区海表温度的反演,反演结果与卫星同步实测海温数据的对比表明:本研究算法反演结果与现场同步实测海表温度平均误差约为0.76,℃段四波等改进算法反演结果平均误差约为1.09℃.本算法为 HJ-1B 卫星海表温度产品的业务化应用提供了便捷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福建围填海及其对海洋环境影响的遥感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遥感技术应用于海岸带现状的动态研究和遥感海洋环境反演是当前遥感应用的热点之一。文章主要利用美国资源卫星专题扫描仪(thematic mapper,TM)遥感影像研究福建围填海状况及大陆海岸线的变化,通过ENVI、ArcGIS软件对研究区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实现海岸线的自动提取、土地分类,以监测福建围填海的动态变化。通过相同季节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MODIS)遥感影像反演福建海域海水表层温度及叶绿素浓度等海洋参数来了解围填海对海洋环境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红外遥感技术应用于海洋学研究是从本世纪60年代初气象卫星(后称环境卫星)的发射成功开始的.海面温度场可以在气象卫星拍摄的热红外谱段图像中反映出来.在这些前所未有的大范围同步海面照片上,人们第一次直观地看到了湾流、黑潮、涡旋、罗斯贝波等大尺度海洋现象的综观影像和精细结构.20多年来,红外遥感资料在海洋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张娜  张庆河 《海洋通报》2014,33(3):321-327
采用CART决策树方法从MODIS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海冰面积,同时对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多波段进行自动分类计算,有效消除了传统阈值法在反演高悬沙等海洋环境时出现的海冰误判。经较高分辨率的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1A/1B)校验,结果表明基于决策树方法所得出的反演数据具有较高精度。利用建立的CART决策树方法反演了2003年以来辽东湾冬季海冰面积的生消变化过程,为进一步分析和建立气象因素与海冰演化规律的关系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利用Landsat TM6反演地表温度所需地表辐射率参数的估计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地表温度是地球资源环境动态分析的重要指标.从热红外遥感数据中反演地表温度通常需要地表比辐射率为已知.因此,地表比辐射率的估计是地表温度遥感反演的关键.陆地卫星Landsat TM有一个热波段(TM6),可以用来反演地表温度.目前共有3种算法可以用来从TM6波段数据中反演地表温度大气校正法、单窗算法和单通道算法.这3种算法都需要TM6波段范围内的地表发射率来作为地表温度反演的参数.首先简介这3种反演算法,然后重点探讨TM6的地表发射率估计方法.TM6的星下空间分辨率为120 m.在这一尺度上,大多数情况下天然地表的构成可以看成是由水面、植被和裸土三种基本类型构成.城镇像元也可看成是由建筑表面和绿化植物构成.根据这几种地表类型的地表发射率相对较稳定的特性,提出了用TM数据的可见光波段来进行TM6像元的地表发射率的估计.TM3和TM4波段可以用来确定植被叶冠在像元尺度上的覆盖度.通过这一覆盖度,就可以构建混合像元的地表热辐射构成方程,以便进行地表发射率的简单估计,从而为TM6热波段数据在农业和资源环境监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最后,用这一方法来进行华北平原山东省陵县地区的地表发射率估计和地表温度反演.分析表明,这一方法能获得较合理的地表温度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6.
红外和微波辐射计反演海表面温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红外辐射计和微波辐射计测量海表面温度的原理,分析了它们各自在反演海表面温度时的差异。在全球范围的海表面温度的遥感监测中,红外辐射计和微波辐射计的遥感精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传感器本身的噪音、算法反演精度、传感器分辨率、搭载卫星的全球覆盖率等自身因素使辐射计的探测资料产生差别;大气状况、海面风速、测量海洋不同深度海水的表征温度等外界因子也同时影响着红外辐射计和微波辐射计的遥感精度。了解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的辐射计在各方面的优劣,有助于发挥各自特长,有效提高卫星监测海表面温度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海水表面温度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参数,具有巨大的研究意义.在近海海域进行研究时对分辨率具有较高的要求.在珠江口区域,利用LANDSAT 8影像热红外波段,结合美国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近红外水汽二级产品MOD05,运用Jiménez-Mu1oz提出的单通道法,优化了部分参数,建立海表温度的反演流程.为了确定可行性,将与LANDSAT 8影像同一日期的MODIS海表温度产品MOD28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利用实测数据对比验证2组数据的质量.结果表明,反演结果时空分布规律与MOD28趋近一致,均呈现为夏季西高东低而冬季西低东高,全年温度变化接近准正弦曲线,并且反演结果精度更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红外辐射计和微波辐射计测量海表面温度的原理,分析了它们各自在反演海表面温度时的差异。在全球范围的海表面温度的遥感蛉测中,红外辐射计和微波辐射计的遥感精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传感器本身的噪音、算法反演精度、传感器分辨率、搭载卫星的全球覆盖率等自身因素使辐射计的探测资料产生差别:大气状况、海面风速、测量海洋不同深度海水的表征温度等外界因子也同时影响着红外辐射计和微波辐射计的遥感精度。了解红外波段和微波波段的辐射计在各方面的优劣,有助于发挥各自特长,有效提高卫星监测海表面温度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总悬浮物浓度是海洋的重要水质参数之一,其对水体透明度、水下光场及初级生产力有显著影响,同时对河流入海口与海岸带冲淤变化过程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我国自主研制的SDGSAT-1卫星遥感影像,使用准分析算法(Quasi-Analytical Algorithm,QAA)获取水体固有光学量,并结合2022年4月黄河口区域总悬浮物浓度实测数据,建立水体固有光学量与总悬浮物浓度实测数据的单波段、波段加减、波段比值,以及多波段组合等模型并开展遥感反演,最后将反演结果同实测数据及基于Sentinel-2B影像的总悬浮物浓度反演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DGSAT-1影像的总悬浮物浓度反演结果在黄河口高浓度区域的决定系数为0.622,均方根误差为7.94 mg/L;基于Sentinel-2B影像的总悬浮物浓度反演结果在黄河口高浓度区域的决定系数为0.589,均方根误差为8.27 mg/L。故在我国近岸海域总悬浮物浓度反演方面,SDGSAT-1影像反演精度与Sentinel-2B影像反演精度相媲美。  相似文献   

10.
空间分辨率对水深遥感反演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遥感水深反演中空间分辨率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使用东岛的QuickBird和WorldView-2多光谱影像及实测水深点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使用了原始空间分辨率(2.4/2m)以及4种降空间分辨率(4m,8m,16m和32m)的影像,使用相同的水深控制点开展水深遥感反演,并对水深反演结果使用相同的检查点进行精度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空间分辨率由2.4/2m降低至4m,8m和16m,水深遥感反演的精度呈现出逐渐提高的趋势,进一步降低空间分辨率则会导致水深反演精度下降。当影像空间分辨率为16m时,水深反演结果误差最小且与实测水深值相关性最高,此时两景影像的水深反演平均相对误差分别21.2%和13.1%,相对于最大值分别降低了14.7%和2.9%;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0m和1.4m,相对于最大值分别降低了1.0m和0.5m。本文研究结果为水深遥感反演研究与应用中遥感数据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HJ-1A星辐射定标及近海水体大气校正的精度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应用HJ-1A星数据进行近海水体定量反演为目的,对HJ-1A星CCD的星上定标系数的精度进行验证,并基于Landsat-5TM数据对其进行交叉定标。在此基础上反演近海水体的反射率,将反演结果与实测水体反射率进行比较发现:对HJ-1A星CCD数据进行交叉定标能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近海水体反射率反演的精度。结果表明,HJ-1A星CCD影像的星上定标系数不够精确,在利用该数据进行近海水体的定量反演研究时,需要利用交叉定标对星上定标参数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study,about 220 satellite images between 2000 and 2012 were obtained from FY-series,MODIS,CBERS,HJ-1A and HJ-1B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duststorms on the South Yellow Sea(SYS),which serve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particles there.The analyzing results from the images support a total occurrence of 88 duststorms(including the locally-generated dusty weather) that affected the SYS during 2000–2012.The annual occurrence was about 4–10 times(10 times in 2000 and 2004;four times in 2009 and 2012),predominantly in March(29%),April(33%) and May(22%).By mapp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ir frequency,the duststorms influencing the SYS were found primarily moving from the northwest(39 times,44.3%) and west(37 times,42%) to the study region with only 11 duststorms(12.5%) coming from the north and 1 duststorm(1%) from the southwest.We estimated that an annual amount of 0.5–3.5 million tons of sediment particles was brought to the SYS by the duststorms during 2000–2012.  相似文献   

13.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 show that during winte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presents the structure of double warm tongues in the Huanghai Sea trough:the western and the eastern warm tongues. Numerical experiments based on POM a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this thermal structure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Huanghai Sea Warm Current (HSWC). The control experiment reproduces this phenomenon quite well, and comparing experiments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ind and tide. It is found that the western warm tongue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HSWC, which can be strengthened by wintertime southward wind. The eastern warm tongue develop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nti-clockwise circulation which is induced by the temperature front of the Huanghai Sea Cold Water Mass (HSCWM) in summer and autumn. In the eastern portion of this circulation, the northward current carries warm water to the north, forming the eastern warm tongue, which remains till winter.  相似文献   

14.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海面温度锋的卫星遥感观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使用1989~2001年的NOAA AVHRR图像,研究了我国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的海面温度锋.卫星遥感观测表明,该海域海面温度锋终年存在,锋面沿50~100 m等深线分布,西段呈西南西-东北东走向,东段以舌状向北突出,长约470 km.给出了该海域海面温度锋的多年月平均、季平均和年平均特征值.统计结果显示,锋的平均强度、平均最大强度和平均宽度分别为0.147,0.281℃/km和15.15 km.锋的各种特征存在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锋的不稳定性普遍存在,沿锋面常形成半环状的锋波,使锋面呈半环状波动分布.锋波形成的时间尺度约为1~7 d,锋的波长约为35~133 km,年平均波长为63 km,波幅为25~70 km.锋面的波动向北东北方向传播,并存在锋面整体向北东北的平移现象.  相似文献   

15.
Real-time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for Open Ocean (NGSST-O) product began in September 2003 as a demonstration operation of the Global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Experiment (GODAE) High-Resolu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Pilot Project. Satellit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observations from infrared radiometers (AVHRR, MODIS) and a microwave radiometer (AMSR-E) are objectively merged to generate the NGSST-O product, which is a quality-controlled, cloud-free, high-spatial-resolution (0.05° gridded), wide-coverage (13–63° N, 116–166° E), daily SST digital map. The NGSST-O demonstration operation system has been developed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Japanese Space Agency (JAXA) and has produced six years of continuous data without gaps. Comparison to in situ SSTs measured by drifting buoys indicates that the root mean-square error of NGSST-O has been kept at approximately 0.9°C.  相似文献   

16.
星载红外辐射计海上辐射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FY-1D卫星的热红外通道为例,利用2003年黄东海海上试验站点及其周围海域对辐射校正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包括对现场辐亮度的测量、星地光谱匹配、大气辐射传输计算、辐射校正系数获取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利用14景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星(HJ-1A/1B)CCD相机卫星数据,提取不同潮位下渤海海湾的水域面积.结合潮汐订正的方法,计算获得了2010年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的纳潮量分别为9.32x1010m3、3.03x1010m3和0.54×1010m3.计算结果将为渤海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南黄海浒苔漂移轨迹年际变化规律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利用环境卫星(HJ-1A/1B)CCD影像与MODIS影像,对2011-2017年南黄海海域浒苔信息进行了提取,并结合QuickSCAT海风数据以及ESRL海温数据对浒苔生长及漂移路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年中利用遥感手段最初发现浒苔的日期为5月份,初始发现位置多集中在江苏省盐城市附近海域,且近7年浒苔漂移方向整体上向北,进入山东半岛海域。其中,浒苔中心点距离青岛海域最远约115km(2015年6月21日),最近约9.6km(2012年7月11日)。(2)浒苔中心点漂移方位年际差异较大,整体上浒苔漂移路径方向与海面风风向高度一致。(3)SST是浒苔暴发的关键环境因子,南黄海海域5—8月份SST逐月升高为浒苔生消过程提供了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9.
MODIS影像是浒苔业务化卫星遥感监测的重要数据源,但其空间分辨率(250m)较低,混合像元效应导致传统的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阈值法浒苔提取误差较大。为解决此问题,本文以准同步的较高分辨率的HJ-1CCD影像浒苔提取结果为基准,建立基于MODIS NDVI与浒苔像元丰度(浒苔覆盖面积占像元面积百分比)关系的浒苔信息提取模型,利用该模型可提取每个像元的丰度(即浒苔覆盖率),从而提高整景影像浒苔覆盖面积提取精度。该模型可为浒苔灾害等级的确定以及防灾减灾应急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