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郑爱华教授运用通里攻下法治疗脓毒血症的经验。脓毒血症是重症监护病房中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其病情发展迅速,临床病死率高。脓毒血症引发的全身炎性反应,可导致多脏器功能不全和休克。郑教授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通里攻下法对偏重于感受邪毒、腑气不通的脓毒血症进行治疗,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介绍王小娟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胃气上逆,病位在食管,治疗以脾胃为本,兼从肝肺论治。方药以半夏厚朴汤、半夏泻心汤、肝胃百合汤运用较多,组方用药主要根据临床症状、胃镜表现等临证加减。附验案3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总结朱明双教授运用加味四妙散治疗痛风缓解期高尿酸血症的经验。朱教授认为,痛风缓解期高尿酸血症总以肝脾肾功能失调为本,湿热痰瘀胶结、脉络瘀阻为标。其中痰浊、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贯穿此期始终的病机关键,故主张在清热利湿基础上佐以山慈菇、海藻、威灵仙、水牛角等化痰散瘀之品,以及川乌、草乌、地龙、蜈蚣等祛风通络之药,并随症加减,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四逆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四逆汤加减治疗。对比2组综合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44%,高于对照组的85.94%(P<0.05)。治疗后治疗组内镜下炎症表现、腹胀腹痛、黏液脓血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汤加减联合美沙拉嗪栓能够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内镜下炎症表现和临床症状,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杨倩教授治疗食管癌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经验。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及营养状况,但常见胸骨后疼痛、异物感及呕吐等术后并发症。杨教授认为本病属于“噎膈”范畴,治疗宜以行气化痰、活血化瘀为主,应用启膈散加减化裁,并佐以滋阴润燥药物,以达润燥解郁、化痰降逆之效,可进一步抑制食管癌细胞生长,促进免疫调节,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添加10%不同水产品蛋白的标准饲料或高胆固醇饲料喂食小鼠,研究高胆固醇水产品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通过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浓度以及肝脏TC、TG和磷脂(PL)的含量,同时称量小鼠体质量、肝脏、肾脏重量以及肾周脂肪和精巢上部脂肪重量,以评价不同蛋白质对小鼠成长的影响,并收集了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小鼠的排泄物并测定其总脂质和中性固醇的排泄量。结果显示,水产品作为优质蛋白质能明显降低正常小鼠和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小鼠的血清总脂水平(P<0.05)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P<0.05),不同水产品对小鼠肝脂水平及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排泄物中总脂质和中性固醇的排泄量的影响因水产品种类而不同。提示本研究中的高胆固醇水产品对由高胆固醇血症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不具有危害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胡国恒教授运用温阳健脾、活血利水法治疗眩晕的经验。胡教授认为脾阳不足,水湿内停,上逆犯脑,兼有血瘀是眩晕发作的重要病机,提出从水饮论治眩晕,总结出温阳健脾、活血利水辨治眩晕,临床效果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于急性发作期予塞来昔布治疗,缓解期予非布司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急性期加用四妙丸加减治疗,缓冲期予益肾活血汤加减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急性发作期的综合疗效及主要症状、体征及C反应蛋白(CRP)改善情况,缓解期的血尿酸(UA)、血肌酐(Scr)、血脂(TC、TG、LDL-C)、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情况。结果:(1)急性发作期: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及CR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主要症状、体征及CRP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除外关节功能活动。(2)缓解期:2组治疗后UA、LDL-C、Scr均下降(P<0.05,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UA、LDL-C较对照组降低(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介绍郭志华教授辨治眩晕的经验。郭教授认为眩晕之本为心血不足、肝肾阴虚,其标为痰瘀上扰、清窍不利。针对本病病机,郭教授立平肝潜阳、豁痰化瘀、滋阴养血之法,自拟定眩方治之。其处方特色为视其所逆,随证治之;虚实同调,以通为用;双心同治,脑心同治。该法治疗眩晕可取得良好疗效,另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
介绍王意兰主任医师治疗血液透析患者汗症的经验。王老认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汗症可分为透时汗症与透析间期汗症,病因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提出防重于治、标本同治、治汗需治血的“治汗三法”。对于透时汗症急以益气养阴或回阳救逆法治之,透析间期汗症则善于将“补、敛”二法合用辨证施治。并举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1.
Chia  -  Yen  Ku  许树坤  孙桂华 《海洋地质》2009,(4):10-22
菲律宾海板块沿台湾岛和吕宋岛之间东倾的马尼拉海沟向欧亚板块仰冲。板块汇聚边缘自南而北逐渐由南海岩石圈的正常俯冲过渡到台湾造山带的初始碰撞。与俯冲相关的地震遍及台湾附近,往台湾方向增生体急剧增宽。为了认识这种以俯冲一碰撞转换带为特征的汇聚板块边缘,我们分析了12条位于吕宋岛与台湾岛之间横切马尼拉海沟的地震反射剖面。结果显示,南海海盆北部基底通常向东和向南倾。在马尼拉海沟北段,海沟充填沉积物南部比北部多,t0层序界面是近海沉积与海沟充填沉积物的界面。可能由于台湾地区的碰撞作用,t0层序北部坡度更平缓或者被抬升。构造分析显示,马尼拉海沟北段俯冲地壳具有三个特征带:正断层带(NFZ)、原始逆冲带(PTZ)和逆冲带(TZ)。正断层带主要由俯冲地壳顶部或上部的一系列正断层组成,在接近深海沟的部位,这些正断层逐渐被海沟充填沉积物所覆盖,暗示正断层带发生在地壳开始弯曲、并引起上部沉积层重力变化的地方。由于增生体附近板块边缘强烈的汇聚作用,一些被埋藏的正断层而被活化为隐伏逆冲断层。原始逆冲带位于正断层带和增生体的前缘逆冲带之间,含隐伏的逆冲断层或者褶皱而不是逆冲断层。海沟区正断层、隐伏逆冲断层和逆冲断层在地壳结构中的连续分布,指示隐伏逆冲断层是沿着之前拉张正断层的位置发育的。上部沉积层的脆性变形很可能是强烈的挤压作用和水分较少的原因所致,最终隐伏逆冲断层可能向上发展,成为海底逆冲断层。  相似文献   

12.
分析讨论了季风风应力、大陆坡地形及底摩擦在产生季风逆风流的必要条件和间接逆风流诊断判据中的作用;应用季风逆风流必要条件和间接逆风流诊断判据,解释冬季风和夏季风逆风流是如何产生的。结果表明:季风风应力是产生季风逆风流的主导因素;冬季风风应力、大陆坡地形及底摩擦三者联合作用导致表层海水在大陆坡上产生辐合生成高水位带和高动力高度带,在大陆被北侧产生NE向的冬季逆风流,南侧产生SW向顺风流;夏季风风应力、大陆坡地形及底摩擦三者联合作用导致表层海水在大陆坡上产生辐散生成低水位带和低动力高度带,在大陆被北侧产生SW向的夏季逆风流,南侧产生NE向的顺风流;冬季风盛行期间,风致经巴士海峡流入南海的黑潮水,将加速冬季逆风流的形成,加大冬季逆风流的强度;夏季风盛行期间,风应力的作用使巴上海峡以东的黑潮水不能进入南海,即使别的原因令巴上海峡以东的黑潮水流入南海,但高温、高盐的黑潮水对夏季逆风流具有阻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刷柄侧曲面是典型的曲线形外型表面,其加工方式有顺铣和逆铣两种方法.本文分析了两种铣削方法分别对铣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工件表面不平度等几个重要参数的影响,提出了木制品曲面加工中顺铣较逆铣具有消耗动力小,刀具耐用度高,工件不易破裂,加工表面平整等几个突出优点.  相似文献   

14.
褶皱调节断裂是一种在褶皱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与构造和地层位置有关的、调节应力变化的二级断裂。最常见的褶皱调节断裂有四种类型。伸出向斜的逆冲断裂和进入背斜的逆冲断裂主要是由褶皱核部不断增加的地层曲率所引起的,虽然层面方向不同级别的差异应力也影响了断裂的断距。根据主要褶皱动力学演化机制的不同,这些逆冲断裂可以沿不对称褶皱的陡翼或缓翼延伸,也可以沿对称褶皱的枢纽延伸。楔状逆冲断裂主要是由于刚性地层中相邻地层之间层面方向的刺穿应力变化而形成的。翼部楔主要表现为断弯褶皱或断倾褶皱的上盘和,或下盘,而枢纽楔则主要表现为趋于加厚刚性较强的地层的多重嵌套断裂。前翼逆冲断裂和后翼逆冲断裂具有一系列的形成机制。前翼空间调节逆冲断裂是一种断距较小的逆冲断裂,它所调节的是由褶皱核部不断增加的地层曲率所引起的应力不连续性。前翼切变逆冲断裂形成于褶皱作用的晚期,主要成因是褶皱陡倾前翼的地层旋转和平行于层面的拉张作用。大多数的后翼逆冲断裂均起源于伸出向斜的逆冲断裂。最终,这些断裂还可以与前翼逆冲断裂一起组成前翼-后翼逆冲断裂。背冲断裂所调节的是断裂相关褶皱形成过程中的上盘应力,它们可以形成于刚性地层之中,还可以以主逆冲断裂的发育速度穿过地层。虽然褶皱调节断裂是一种二级构造,但是,它们却是确定褶皱-逆冲断裂构造中构造圈闭的几何形态及规模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解释褶皱和逆冲断裂带的构造几何形态时,对这些构造进行的准确成图将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合通乳汤加减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 例产后缺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 例。对照组采用产后常规护理方案合通乳汤加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治疗。2组疗程均为6 d,比较2组综合疗效、乳房充盈程度及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44/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1%(35/4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房充盈程度评分、PRL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合通乳汤加减可提高产褥期妇女的PRL水平,改善产后缺乳。  相似文献   

16.
介绍向丽萍教授运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寒冷性多形红斑的经验。向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气血亏虚、肾阳不足,标实为寒湿互结、气血凝滞、湿热内蕴。临床上将本病分为寒湿瘀阻型、风寒型、风湿热型、热毒炽盛型论治。寒湿瘀阻者治以温胃阳、祛寒湿、祛风为主;风寒者治以温经、散寒、祛风;风湿热者治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热毒炽盛者治以清热凉血、解毒利湿。然临床以寒湿阻络者多见,因其素体阳虚,血虚受寒,寒性收引,故经脉凝滞,四肢失养,临证时向教授多以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同时辅以拔罐、刮痧、艾灸等治疗,并嘱患者注意日常养护,疗效显著。另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在普通矩阵的乘积运算下,人们对矩阵的{1}一逆,{1,3}一逆,{1,4}一逆;{1,3,4}一逆的理论已作了详尽的研究。为了将此部分理论引进模糊数学领域,并考虑到它的一些特点,作者在本文借用“*”算子和“V”算子,重新定义了矩阵的{1}一逆,{1,3}一逆,{1,4}一逆,{1,3,4}一逆,并推出本文所列定理。即得到在“V-*”运算下广义逆的部分理论。  相似文献   

18.
介绍曾松林教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证经验。曾教授认为脾胃虚弱、升降功能失司是本病病机的关键,同时又与肝密切相关,临床以健脾和胃、疏肝解郁、降逆制酸为主要治则,兼除病理产物,临床用药多予健脾益气、疏肝理气之品,根据兼证佐予清热、化湿、消积、活血通络等药,同时强调饮食调摄及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临床收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肺主皮毛”理论的实质,结合烫伤的现代病理机制和中医学病因病机,探讨用该理论指导烫伤的辨证论治。认为“肺主皮毛”理论对指导烫伤的辨证论治十分重要,从肺论治烫伤,在病机上要注重火毒内陷、火毒伤津、气血两虚、阴竭阳脱等变化;在治疗上以清解肺热、凉血通络、补益肺气、滋阴润肺、回阳救逆为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助孕汤联合热敏灸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重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补肾活血助孕汤联合热敏灸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对比2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直径及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LH)、泌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9%,对照组为76.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直径及血清LH、PRL、FSH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助孕汤联合热敏灸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不孕患者,可增强治疗效果,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优势卵泡直径,调节内分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