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当前等深线的化简主要依靠经验和手工方法实施,其自动化简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的现状。从等深线化简的安全性约束出发,阐释了蛇模型的基本内涵,分析和计算了蛇模型曲线所受的力,明确了蛇模型点的安全约束方法,推导了蛇模型的能量公式,并实现了基于蛇模型的等深线自动化简。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化简后的等深线能够很好地遵守安全性约束准则;蛇模型算法可以用来实现等深线的自动化简。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了目前常用的曲线化简算法的基础上,针对海图自动制图综合中对等深线形状化简具有严格的方向性要求的特点,选择对曲线整体轮廓化简效果最好的Douglas—Peucker算法加以改进,即通过增加“扩浅不扩深”的约束条件,提出“具有约束条件的Douglas—Peucker算法”,较理想地解决了等深线形状化简问题。 从输出的结果看,新的算法不仅保持原算法优点,而且满足了海图制图中对等深线综合所要求的“扩浅不扩深”的原则,确实提高了海图对舰船航行安全的保障能力。改进后的算法对各种具有方向性要求的曲线化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水深综合中注记分布质量难以快速定量评估的现状,提出了海图水深注记分布度的精细化评估方法.以《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为基础,建立了水深点参考间距的量化计算模型,设计了水深注记分布度指标,并推导了计算公式,实现了单个水深注记对象图上分布质量的精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与平均间距法相比,所提方法可以定量评估海图制图综合水...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基于形态约束的格网等深线勾绘算法。 首先用普通格网等深线勾绘算法得到制图区域的初步等深线,据此建立等深线树,识别等深线之间的空间关系,然后从等深线中提取特征点,建立父子等深线特征点之间的地性线,以地性线为间隔、父等深线为参照,基于形态约束勾绘满足集群等深线特性的子等深线。 试验证明该方法相对普通格网等深线勾绘方法效果较好,满足形态约束条件,适用于等深线的自动勾绘。  相似文献   

5.
线要素化简对空间数据存储、传输和表达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方法的化简效率和空间关系维护是一个矛盾体,为提高化简效率的同时解决化简结果中线要素自相交问题,提出基于Visvalingam-Whyatt改进算法的线要素化简方法。以排序列表键值对的形式记录有效面积和节点标识,再利用给定的保留节点数重新构建线要素,在重构过程中逐点进行自相交判断,并通过前插或移除节点的方式解决自相交问题。以1∶100万比例尺的海南岛海岸线为研究对象进行化简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能够解决线要素自相交问题,且具有较高的化简效率。该方法可为其他线要素化简算法提供自相交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等深线的特点及其制图综合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线特征的Douglas-Peucker改进算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等深线自动综合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曲线特征点的提取和弯曲特征的分析,可以自动确定等深线综合的数量指标和最小分界指标,经试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实测数据,构建了条带测深网检核指标的计算模型,结合海道测量规范要求,对条带测深网某些定性指标实现了定量计算,构建了条带测深网数据质量评估指标。实际算例表明,检核指标的计算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数据的质量,有助于实现数据评估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水深注记的密度是反映航海图水深表示合理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水深三角网的构建和水深间隔的计算,提出了水深密度的定量计算方法,并选取多幅航海图对其水深密度的符合性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定量计算分析航海图水深密度及其基本间距的符合性,《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水深间距要求的基本间距的1.5倍可作为水深自动选取时"可适当"加密、减稀的具体数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实测数据,构建了海洋测深网检核指标的计算模型,结合海道测量规范要求,对测深网某些定性指标实现了定量计算,构建了海洋测深网数据质量评估指标.实际算例表明,检核指标的计算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数据的质量,有助于实现数据评估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DEM原理和构建方法,利用现有矢量海图中的水深要素及海岸线岛屿要素,对生成电子海图海底规则网格数据进行研究。计算机辅助虚拟三维海底地形,运用线性八叉树场景进行分解寻求其规律性,用A*算法最好最优地勾绘出等深线,从而建立海底地形等深线模型,为实现电子海图海底三维可视化奠定了基础。最后对算法进行分析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solving the problem of how to derive a simplistic model feasible for describing dynam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ships for maneuvering simulation employed to study maritime traffic and furthermore to provide ship models for simulation-based engineering test-beds. The problem is first addressed with the modification and simplification of a complicated and nonlinearly coupling vectorial representation in 6 degrees of freedom (DOF) to a 3 DOF model in a simple form for simultaneously capturing surge motions and steering motions based on several pieces of reasonable assumptions. The created simple dynamic model is aiming to be useful for different types of ships only with minor modifications on the experiment setup. Another issue concerning the proposed problem is the estimation of parameters in the model through a suitable technique, which is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system identific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full-scale ship trail tests, e.g., standard zigzag maneuvers. To improve the global optimization ability of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algorithm (SVR) based identification method, the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 (ABC) presenting superior optimization performance with the advantage of few control parameters is used to optimize and assign the particular settings for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SVR. Afterward, the simulation study on identifying a simplified dynamic model for a large container ship verifi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ptimized identification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inspires special considerations on further simplification of the initially simplified dynamic model. Finally, the further simplified dynamic model is validated through not only the simulation study on a container ship but also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an unmanned surface vessel so-called I-Nav-II vessel. Either simulation study results or experimental study results demonstrate a valid model in a simple form for describing the dynamics of different types’ ships and also valid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implification strategy of retaining only the nonhydrostatic effect of local acceleration in a three-dimensional fully nonhydrostatic model regarding the submesoscale wave phenomenon in the ocean.Elaborate scale analysis of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the Reynold-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 equation was performed, confirming the rationalization of this simplification. Then, the simplification was implemented in a RANS equation-based nonhydrostatic model NHWAVE(nonhydrostat...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浅剖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不一、定量化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结合德尔菲法及模糊评价方法,建立了浅剖质量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技术流程,构建了多层次的浅剖质量评价模型,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给出了各指标在质量评价中的定量权重,定出了4个质量评价等级。文章应用评价模型对深海及浅海两套浅剖数据集进行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最大隶属度原则,深海浅剖数据总体质量为中等,浅海浅剖数据总体质量为良好。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将专家主观经验以知识驱动的形式转成定量化评价指标,给出的评价结果客观、可量化,减少了数据质量评价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和片面性,可为数据进一步应用提供较为准确的应用等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海底地理实体的划定与命名是当前国际海洋权益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然而,由于海底地理实体边界的量化界定技术缺乏,导致其界线确定不可避免地存在人为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P算法和最优路径的海底地理实体边界划定方法。将高分辨率水深模型转换为二维水深矩阵,从横向与纵向进行剖面分析,采用极值点简化和D-P算法进行二次简化的方法,通过坡度变化定位和基部高程定位等基本条件综合判断,从而实现了单体海山的山体与其基部的自动划分;在此基础上,采用路径寻优的方法实现了连体型海山的自动分割。该方法在南海海底地理实体划定中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海洋浮体平台设计初期,为了快速评估设计方案的结构强度水平,需要研究高效的简化方法。本文基于正交异性板理论,综合了平面应力和横向弯曲两种承载方式,改进了板架结构的正交简化评估方法。改进方法克服了原来只针对单一载荷型式的局限性,可以满足组合载荷状态下板架参数的等效变换。为了验证改进方法的适用性和精度水平,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改进方法,针对某案例平台的局部板架结构和整体结构开展了强度评估。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采用改进方法得到的结构区域应力水平误差在15%以内,满足初始阶段总强度评估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严密波束归位模型的多波束测深点不确定度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确定度可有效对多波束测深成果质量进行评估,针对现有不确定度计算模型因近似或简化导致一定误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严密波束归位模型的多波束测深点不确定度改进方法。首先分析了多波束测深过程中的各项误差源,基于误差传播定律与严密波束归位模型,详细推导了各误差源在波束归位各阶段的误差传播情况,最终得出了多波束测深成果不确定度的计算模型。文中利用实测数据计算了每个测深点的不确定度,绘制了单Ping扇面及条带的不确定度分布图,有利于直观、全面地了解所有测深点的误差变化趋势;计算结果与常用HGM不确定度模型进行了对比,表明本文方法更具合理性,对多波束测深成果的质量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基于传统BP神经网络的海水水质评价模型存在易陷入局部极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头脑风暴优化算法(B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海水水质评价模型(BSO-BP)。该模型引入具有全局寻优特点的头脑风暴优化算法,用于模拟人类提出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具有强大的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的能力,同时利用BP神经网络所具有良好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学习适应能力和容错性,最大程度上考虑到海洋水质评价因素的非线性和非平稳的关系,得到BP神经网络的各层权值、阈值的最优解,使得海水水质评价结果准确合理。并以胶州湾海域的12个监测站位的监测数据作为评价样本进行水质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克服局部极小问题,评价结果准确性较高,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安晓亚 《海洋测绘》2010,(Z1):117-120
针对建筑物多边形化简当前存在的问题,将参数优化的方法引入化简的全过程,在渐进式图形化简的基础上,通过把建筑物多边形的几何特征、结构特征和化简所遵循的一系列约束规则参数化、变量化表示,建立了建筑物多边形化简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来达到化简建筑物多边形的目的。 成果已经应用于数字地图的生产,实践证明该算法的化简效果好,普适性较高,符合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