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陆域与海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沿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共同作用于沿海区域经济,但在长期“重陆轻海”的理念下,陆域与海域社会经济关系并未得到有序发展,两者需在长期发展中寻求社会经济关系的平衡点,促进沿海区域绿色协调发展。从海洋经济与沿海陆域经济发展、陆海联动、陆海一体化、陆海统筹等4个方面综述了陆海社会经济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陆海社会经济关系研究应突破现有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加强陆海社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注重陆海社会经济不同尺度下的时空序列研究;强化陆海社会经济战略下综合性管理监督机制;同时优化其理论体系的构建,注重实践性与对比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据《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GB/T 20794-2006)以及《海洋及相关产业分类》(调查用)等对海洋产业进行分类,基于浙江省历年投入产出表,采用剥离系数法,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编制1997—2017年包含32个部门(13个主要海洋产业和19个陆域产业)的浙江省海洋投入产出表。同时,为探索浙江省陆海产业间的依存关系,借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所编制的历年浙江省海洋投入产出表进行海洋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海洋产业与陆域第二产业关联最为密切,其次为陆域第三产业,各海洋产业发展不均衡;亟须加大促进浙江省陆海联动发展的支持力度,注重陆海资源流动、优势互补以及海洋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快形成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促进其区域经济发展,文章根据2001—2015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福建省海洋经济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海洋经济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海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趋于稳定,但仍需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福建省海洋经济对全国、福建省和福建省沿海城市经济的贡献逐步扩大,平均贡献率分别为0.87%、25.6%和30.45%;福建省海洋经济在GDP、产业结构和就业等方面的影响效应均较强,对区域经济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福建省应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主要抓手,具体包括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建立健全陆海统筹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契机,加快我国东北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文章对辽宁沿海经济带融入“一带一路”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沿海经济带在地缘区位、海洋产业基础、港口物流设施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具有优势条件,但在区域联动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和技术创新、海洋开发利用方式和海洋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不足;未来应进一步激发海洋资源新动能、推动陆海统筹与区域联动发展、创新跨境海洋合作机制、推动海洋产业开发与合作以及推进跨境海洋经济合作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广西积极推进陆海统筹发展,已在"两区一带"的陆海国土开发格局构建、海陆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及临海产业发展、滨海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其所采取的强化规划、创新体制、整合港口、扩大开放合作等做法在陆海统筹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广西陆海统筹发展也面临沿海港口建设超前于内陆腹地拓展、临港产业发展游离于本地生产网络、陆源污染压力逼近于海洋环境容量、项目围填海造地脱节于陆域土地规划管理等矛盾。针对这些问题,未来陆海统筹发展必须重点在5个方面有所作为:填用分离,改进围填海管理;港陆联动,增强港口带动力;优化布局,规范临港产业发展;统筹协调,衔接陆海管理体系;扩大开放,强化海洋开发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0—2010年广东省的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对广东省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关联性、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特征及其演进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有较强的关联性,尤其是海洋第一产业与陆域第三产业关联度最高,灰色关联系数为0.729 8。2006—2010年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值为0.15,排名全国第六位,调整力度属一般水平;Moore结构变化值均在0.99左右变化,说明该省较其之前的产业调整力度有所下降;海洋产业结构熵数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产业结构熵数值为1.658,说明广东海洋产业结构多元化程度有所加强。广东省海洋产业结构演进模式为右旋模式(X1X3X2),目前海洋经济已呈现"第三产业化",原因是该省在近年来大力发展海洋交通运输业及滨海旅游业,从而使得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7.
“多规合一”后,我国海洋空间规划体系正经历重塑,在陆海统筹落实方面仍有所欠缺,存在陆海空间综合管理机制缺失、规划中陆海相互作用考虑不足、陆海生态系统缺乏整体性保护等问题。本文通过梳理国际资源委员会《海岸带资源治理:对可持续蓝色经济的意义》报告中的主要观点,立足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现状和问题,总结出其对我国落实陆海统筹的具体启示,提出陆海统筹落实国家战略、统筹陆海产业健康发展、分层施行陆海一体化保护与利用策略、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管理等建议,旨在服务和完善我国海洋空间规划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2006—2016年我国11个沿海省、市、自治区海洋第三产业产值和GDP相关数据,采用变系数模型定量分析了沿海地区海洋第三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并开始由量的增加转变为质的提高,总体海洋产业结构模式表现为三二一模式,海洋主导产业为第三产业。②沿海11个省 、市、自治区海洋第三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存在促进作用。因此提出优化升级海洋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海洋第三产业、提升海洋科技创新水平、构建多元化融资机制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宁波市陆域经济与海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宁波市海陆经济关系,对宁波市主要海洋产业与陆域产业的关联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同时运用贡献率分析和拉动效应分析,计算出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以及海洋经济对陆域经济的产值拉动效应;得出海陆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尽可能地通过利用港口的发展来实现.依靠港口开发和港口经济发展,推进宁波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拓展和加强第三产业,逐步完善产业结构,保持海陆经济持续稳定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更科学、合理、高效地统筹发展陆海经济,文章从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科技支持、生态环境4个角度,通过构建陆海统筹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并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陆海统筹度,以2005—2014年广西沿海地区为例,进行陆海统筹度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2005—2014年广西沿海地区综合能力都呈上升趋势,但是海陆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增长态势。(2)海域系统经济增长迅速,但受到资源利用、科技支持、生态环境保护能力的制约,综合得分呈波动缓慢上升的态势。(3)海洋系统与陆域系统之间统筹度逐渐上升,表明政府对陆海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视逐渐加大。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价区域的耦合协调发展度,为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对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06年8月青岛国际帆船赛期间海陆风特征及三维结构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利用2006年青岛国际帆船赛期间(2006年8月9~31日)的观测资料,对赛场附近的海陆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激光雷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海风的三维结构,结果发现:(1)青岛国际帆船赛期间海陆风发生的频率非常高;陆风时间一般在03:00~09:00时;在副高控制下,赛场全天风速较弱,一般在2.5 m.s-1以下,风向也不集中,陆风多为东北北方向,海风的方向则以东-东南风为主。海风形成的时间较迟,而副高边缘的海陆风较明显,海风形成时间相对较早。海风形成后,风速一般在3~4 m.s-1,为一天中风速最大的时段;风向也较集中,陆风以北-西北北风向为主,海风以东南风为主;(2)海陆风消亡时,风速往往迅速减小,海陆风越强,风速减小得越厉害。(3)海陆温差不是决定海风强弱的唯一因子。(4)海风在垂直方向一般比较浅薄,多在300 m以下。发展强盛的海风垂直高度可达1.5 km左右,向内陆推进100 km左右。多普勒雷达风廓线产品却可以较好地反映赛场附近海风风向的转变和垂直结构。  相似文献   

12.
对东海、黄海的近岸、远岸海区空气中陆源性和海洋性微生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比较了不同测区间空气微生物含量的差别,分析了它们的昼夜变化状态,以及气温对这些变化的影响。认为测区空气微生物状态指示海洋与陆地、人类活动及环境污染与海洋空气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河流入海物质通量对海、陆环境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入海河流物质通量研究是陆—海相互作用和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计划的重要命题。我国是最早开展物质通量研究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都开展了有关河流和边缘海物质通量的研究,即将开始的全国海岸带环境调查专项也把主要河流物质入海通量及其海洋环境效应研究作为主要内容之一。根据当前国内外河流物质通量研究的最新进展,较系统地阐述了河流入海物质通量的概念和对邻近大陆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指出,河流入海物质通量是研究陆—海相互作用及其全球变化效应的重要参量。归纳了河流入海物质通量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青岛海陆风三维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采用 1个陡地形影响修正的三维中尺度流体静力的气象学模式 ,对青岛地区海陆风的日变化规律和三维结构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结果显示 ,青岛有多支海陆风存在 ,且每支海陆风出现的时间、强度和向内陆伸展的距离有很大的不同。这其中沿岸山地的机械和热力作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观测站 ,模拟结果和实测资料等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黄河口河海划界涉及到法律、管理和科学3个子系统,是1个多准则的决策问题.本文是在黄河口生物地球化学(科学)指标对河海划界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法律、管理和科学指标下的不同方案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分解、判断、综合的决策思维,得出在综合考虑法律、管理和科学的准则下,地质指标(地形法)为海陆划界的优选方案,即黄河口河海划界在距离新滩油田浮桥A03站位以东的2 km处 .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北斗短报文的震源船跟踪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震源船上部署3套GPS接收机,并对3个点的位置信息进行汇总和压缩,利用北斗短报文将压缩后的位置信息推送到陆海联测指挥部,实现对震源船航速、航向的实时监控.根据3个点位信息计算的实时震源船航向,有助于准确把握震源船在进行固定点悬停激发时的航向,克服了以往使用前后两个时刻推算的平均航向代替实时航向等问题.使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短报文进行通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陆海联测指挥部可以实时查看震源船是否按事先设定的测线、事先设定的速度和航向进行作业,有效保障了监控平台对震源船的监控,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的风险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针对当前海域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下,缺乏低效用海客观评价体系的现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专家打分法等技术,在DPSIR框架下,从指标选取、权重设立以及综合评价等方面构建低效用海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浙江省普陀区进行应用示范。结果显示,普陀区41个填海项目中,有17个项目评价等级为优,有4个评价等级为良好。等级为一般和较差的项目各10个,占评价项目48.7%。这表明普陀区填海项目中批而未填、填而未建或闲置用海情况较为明显。本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和实际应用方面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对于低效用海的节约集约利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沉积地球科学中若干理论概念经过百余年的争论与探索,已经成为建立在地质现象有序性的基础上,以渐进演化和突变事件为指导思想,以活动论作为世界观,以模拟对比作为主要方法手段,以三维空间作为探索方向的成熟的地球科学分支学科。仅以崇敬的心情献上此文,庆祝业治铮教授八十年诞。  相似文献   

19.
We have computed estimates of the rate of vertical land motion in the Mediterranean Sea from differences of sea level heights measured by the TOPEX/Poseidon radar altimeter and by a set of tide gauge stations. The comparison of data at 16 tide gauges, using both hourly data from local datasets and monthly data from the PSMSL dataset, shows a general agreeme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re found at only one location. Differences of near-simultaneous, monthly and deseasoned monthly sea level height time-series have been consider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rror in the estimated linear-term. In a subset of 23 tide gauge stations the mean accuracy of the estimated vertical rates is 2.3 ± 0.8 mm/yr. Results for various stations are in agreement with estimates of vertical land motion from geodetic methods. A comparison with vertical motion estimated by GPS at four locations shows a mean difference of -0.04 ± 1.8 mm/yr, however the length of the GPS time-series and the number of locations are too small to draw general conclusions.  相似文献   

20.
We have computed estimates of the rate of vertical land motion in the Mediterranean Sea from differences of sea level heights measured by the TOPEX/Poseidon radar altimeter and by a set of tide gauge stations. The comparison of data at 16 tide gauges, using both hourly data from local datasets and monthly data from the PSMSL dataset, shows a general agreeme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re found at only one location. Differences of near-simultaneous, monthly and deseasoned monthly sea level height time-series have been consider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rror in the estimated linear-term. In a subset of 23 tide gauge stations the mean accuracy of the estimated vertical rates is 2.3 ± 0.8 mm/yr. Results for various stations are in agreement with estimates of vertical land motion from geodetic methods. A comparison with vertical motion estimated by GPS at four locations shows a mean difference of ?0.04 ± 1.8 mm/yr, however the length of the GPS time-series and the number of locations are too small to draw general conclu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