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005号台风北上时间比常年早,到达位置偏北,造成山东东南沿海暴风雨天气过程,主要影响因素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向脊线偏北;河西-河套地区高空西风环流较平直,利于台风西行-北上。台风路径预报可从太平洋副高西向脊线位置、高空环流形势和台风母休云系长轴方向三个方面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杨秋明 《海洋学报》2006,28(3):47-56
用1951~2001年观测资料,研究了南印度洋副热带偶极子型(IOSD)海温异常对全球500hPa环流和我国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IOSD激发出极显著的南北半球环绕太平洋的波列结构(CP),其年际变化周期是2.0和6.5 a,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也有密切联系.北半球冬季异常峰值后的第二年春季欧亚中高纬度地区500 hPa环流出现显著的EUP型低频流型持续异常,同时中太平洋和北美地区出现CPNP流型和澳大利亚南部的南半球中高纬地区呈现极显著的西南太平洋遥相关型(SWP).当冬季赤道南印度洋副热带呈极显著的西负东正海温距平分布时,后期春季欧亚中高纬地区负EUP型遥相关波列持续偏强,导致东亚大槽明显偏弱,长江以北地区(特别是黄河中上游地区)多雨.反之,春季东亚大槽加强且稳定,我国东部地区大范围少雨.它反映了南印度洋地区海气系统相互作用与东亚热带内外环流低频变化的联系.因此,上一年冬季南印度洋副热带偶极子型(IOSD)海温异常强度是预测春季华北地区旱涝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利用中国台风年鉴资料、地面及探空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数据以及NERA-GOOS海温数据,首先分析了1949—2019年在青岛登陆的四个热带气旋特征,然后对1909号台风“利奇马”对山东半岛造成的降水强度差异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表明:1)1949年以来有4个台风于8月以登陆北上和登陆转向路径在青岛登陆,其在中高纬均是纬向环流占优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副热带高压主体维持在我国东部沿海上空,中心强度较常年偏强,西伸脊线在30°~36°N之间摆动,青岛沿海海域表现为27℃以上的暖洋面特征。2)来自中高纬的冷空气和热带系统在青岛相互作用的差异,副热带高压强度和中心位置的不同是影响登陆台风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3)1909号台风“利奇马”对潍坊降水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台风与西风槽相互作用过程中,对青岛则表现为台风低压环流前部东南气流的影响。4)台风过程中潍坊和青岛均具有较好的水汽条件和对流不稳定层结,但动力抬升条件差异明显:潍坊位于东北风和东南风辐合区以及水汽通量辐合大值区内,具有较强的水平风垂直切变和上升运动;青岛没有冷空气侵入,但低空和超低空强盛的东南风急流为青岛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供应和大气层结不稳定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1960-1983年10-11月南海台风的路径,得出秋季南海台风的路径和强度变化与北侧大陆上的气压、温度、风场有关,认为在秋季低层气流对台风的引导是显著的,而低层引导气流的强弱又与副热带高压脊西伸的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数异常及其与海气通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84-2002年联合台风预警中心(JTWC)最佳路径台风资料、全球海洋客观分析海气通量(OAFluxes)资料和NCAR/NCEP-2再分析资料,使用SVD等统计方法,对西北太平洋台风频数与低层大气环流及海气通量异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50°E以东的低纬海区是台风频数年际异常变化最显著的区域,台风频数与低层大气环流异常、潜热通量和短波辐射通量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副热带高压强度减弱(增强)、脊线偏北(南)、主体东移(西伸)时,季风槽加深东进至160°E(西退至140°E),低纬的纬向西风加强(减弱),海洋输送给大气较多(少)潜热通量,盛行的纬向西风携带着季风槽南侧的暖湿水汽与副热带高压南缘偏东气流的水汽输送在150°E以东(以西)的低纬海区辐合,150°E以东辐合上升的暖湿气团吸收的短波辐射偏多(少),有利于(不利于)形成高温高湿的不稳定结构,台风能量不断(不易)积累,在低层强(弱)辐合、高层强(弱)辐散的环境场作用下,有利于(不利于)台风在150°E以东的低纬海区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0814强台风"黑格比"和9615台风"莎莉"的移动路径及强度特点分析,结果得出台风受到500 hPa不断加强的大陆副热带高压南侧偏东气流的引导,移速不断加快,而且与台风同向移动增强的副热带高压使台风的移速更快。强劲、持续的越赤道气流输送、对流层高层持续的强辐散以及弱水平风垂直切变都有利于台风显著加强和维持。台风螺旋云带的变化对台风移动趋势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1990年国际台风加密观测资料,从天气学、能量学等方面对9012号西行台风与9015号北上台风做了对比分析指出:中纬度环流平直,副高呈带状分布并加强西伸,同时大陆高压稳定维持有利于台风西行,而副高呈块状结构,大陆高压偏西与高纬度脊同相叠加,使得东亚槽经向发展,则有利于台风北上;无论是西行还是北上台风都将沿正涡度带或向距其最近的正涡度中心(或最大上升运动中心)方向移动;另外,对流层低层(50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1998—2017年间日本气象厅(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JMA)台风最佳路径、热带测雨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 TRMM)逐3小时降水及日本55年再分析(Japanese 55-year reanalysis, JRA-55)逐6小时数据, 针对起源于西北太平洋、移动路径位于台湾岛以南且台风最外围第一波螺旋雨带经过华南地区的台风, 将符合上述条件的台风筛选出来后, 由卫星云图和TRMM降水资料判断出台风第一波螺旋雨带到达华南地区的日期, 并分析雨带到达之前台风对该地区日降水的影响, 以此探索台风登陆前外围环境场对华南地区降水日变化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 在台风临近华南地区期间, 一方面台风外围气流会向该地区输送水汽促进该地区降水, 另一方面华南地区在台风外围辐散场下沉气流的影响下降水受到抑制。当前者作用大于后者时, 华南地区降水增强, 此情形下华南地区大气不稳定极值时间多发生于午后, 午后降水明显, 对应的台风多发生于7、8月份,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东, 有利于台风北移, 台风第一波雨带到达华南地区时台风中心距华南沿海较近; 反之, 华南地区降水减小, 大气层结较稳定, 夜间至清晨出现因辐射冷却导致的层云降水峰值, 对应的台风多出现于9、10月份,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 不利于台风向北发展, 台风第一波雨带到达华南地区时台风中心距华南沿海较远。文章结果有望提高对台风登陆前的外围环流场影响沿海地区云和降水过程的规律性认知。  相似文献   

9.
1311号台风"尤特"在广东登陆后,由前期较稳定的西北方向移动转向偏北方向移动,而后又掉头转向西南方向移动.采用NCEP和Micaps提供的常规资料对台风"尤特"登陆后曲折路径特征、环境流场变化、引导气流方向和大小的改变及台风"尤特"不对称结构的演变特征等进行分析,寻找台风"尤特"登陆后路径突变和预报误差产生的原因.结果显示:欧亚中高纬多波动的环境流场导致引导气流多变是台风"尤特"后期移动路径复杂的主要原因;赤道高压北抬及北方冷空气南下也起到重要作用,台风"尤特"先后受东南、偏南及东北气流引导,路径发生突变.台风"尤特"移向、移速与500 h Pa地转引导气流方向及大小密切相关,且引导气流改变早于台风路径的改变.与其移动路径的3个不同阶段对应,台风"尤特"结构经历了从NE—SW到SE—NW,再到NW—SE与NE—SW共存,但NW—SE更明显的不对称结构变化过程,并对其移向产生了影响.在应用数值预报产品做台风路径预报时,要结合引导气流和台风不对称结构的变化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5—2018年日本气象厅的6 h主观预报数据,分析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预报偏差的方位分布特征,探讨路径预报偏差与副热带高压的可能关系。统计结果表明,以东、南、西、北方位划分预报偏差空间分布,路径预报偏差以偏向东北向和西南向为主,24、48、72 h预报中东北 西南向偏差分别占61.62%、64.02%、66.94%。分析东北 西南偏差空间特征,发现西南向的预报偏差主要发生在热带气旋路径密集区的北部海域(24°N附近),而东北向的预报偏差主要发生在南部海域(16°N附近)。进一步分析这种东北 西南偏差和副热带高压的关系,发现大部分东北偏差出现在副热带高压的西南侧,且对应的偏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更靠北、西脊点更靠西、面积更大;而西南偏差出现在副热带高压的西北侧,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则更靠南、西脊点更靠东、面积更小。即副热带高压引导的西行台风,路径预报易偏东北;北折台风,路径预报倾向偏西南。  相似文献   

11.
王景毅  张镡 《海洋学报》1984,6(2):174-179
本文以1975-1978年间,低纬观测记录较多的7-8月份海平面天气图为基础,采用分析流场和温-湿场(或称能量场、θe场,θse场)的方法,研究了盛夏季节多台风生成期及台风间歇期的流场,温-湿场的主要特征,进而指出,在热带扰动不活跃、少台风或无台风生成期内,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与赤道缓冲带轴线趋于连接,低纬东风气流强大,分析区内高值温-湿区发展,控制了大部分洋面.在热带扰动活跃、ITCZ明显加强、多台风或台风成“群”出现的时期,低纬西风东进,研究区内低值温-湿区发展,且高值区断裂,多个中心交错出现.最后指出,台风生成地点及其移动路径和海平面低值温-湿区及其走向基本一致,从而为台风路径预报提供一个值得参考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以2018年两个登陆北上影响山东的台风"摩羯"和"温比亚"为例,讨论分析了深入内陆的台风在突然转向时刻的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台风的移动路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副热带高压(大陆高压)的位置与强度,当高压偏强时,可由三力平衡原理确定台风未来的移动方向。同时,300~200 hPa高度层的风向可以提前18 h指示台风即将发生路径偏折。15日08时,台风"摩羯"转向角较大,主要原因是受高频引导气流影响,且沿着正高频涡度平流的方向移动。而"温比亚"进入渤海向东北方向移动,是受全风速与低频气流影响。这表明高频流对转向角度较大的台风起引导作用,而环境风场对转向角度不大的台风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低层基本气流对台风的引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克勤  赵四强 《海洋学报》1982,4(4):415-423
根据历史情况,热带气旋的引导气流概念经历了这样的发展和演变[1]: 最初的引导概念来自月平均地面气压场,以后随着高层大气观测的发展,出现了愈来愈向高层寻找引导气流的倾向,但不久的一些研究表明,热带气旋的移动与其所处各层大气的基本气流有关,一般与对流层中层500毫巴或700毫巴基本气流最接近.因此,在至今的台风预报业务中,通常着重应用500毫巴或700毫巴形势场分析引导气流的情况.一些台风路径的正压数值预报模式也以中层500毫巴形势场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合成资料讨论了夏季南亚季风系统中期变动过程中200hPa辐散环流的变化,揭示了一些有意义的新事实:(1)南亚季风区到太平洋信风区存在两个主要的辐散中心,它们分别位于菲律宾以东海面和西太平洋的加罗林群岛.前者存在明显的东西振荡过程,它和南亚季风环流的中期变动有密切的联系,后者位置稳定少变,但强度变化明显.(2)对澳大利亚高压起着主要作用的是源自加罗林群岛辐散中心的南支辐散气流,而不是源自南海的辐散流;在源自上述两个辐散中心的南支辐散气流的共同作用下,在澳大利亚以西海面上还维持一个独立的辐合下沉实体,其强弱变化有明显的准双周振荡过程.(3)在黄淮地区存在一个与东亚大陆季风雨带相对应的次级辐散中心,其向南的辐散气流与源自南海到西太平洋向北的辐散气流在东亚大陆的副热带地区汇合下沉,引导西太平洋副高伸入大陆;一旦这一次级中心消失,副高随即退出大陆.(4)当菲律宾以东海面的辐散中心移到中南半岛,则与加罗林群岛辐散中心之间的辐散气流在南海地区辐合下沉,这时该地区赤道反气旋活跃,表明其动力性质明显.  相似文献   

15.
105°E越赤道气流与亚洲夏季风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北半球夏季105°E低空越赤道气流的若干气候特征及其与850 hPa风场、亚洲夏季风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05°E越赤道气流具有显著的准二年和准双周周期,但30~60天周期并不明显。在105°E越赤道气流加强的同期和其后1候时,东亚热带夏季风发展,而印度热带夏季风和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减弱或中断。当这支气流加强之后2候时,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反气旋及其西侧(东海附近)的副热带夏季风趋于加强。  相似文献   

16.
对0908号台风“莫拉克”登陆台湾前的西行路径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副高的强势西进是维持台风西行的根本原因;2个双台风效应的合成叠加是维持台风西行的重要因素;台风沿对流层低层相对湿度湿轴移动的趋势对台风西行有指示作用;强潮汐的激发作用与台风西行相关.  相似文献   

17.
杨广基 《海洋学报》1984,6(5):607-614
本文应用了长江中下游夏季发生大范围持久性洪涝和干旱时春夏季及多年平均春夏季的纬向垂直环流图,研究了副热带环流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旱涝的关系,发现长江中下游地区夏涝年的春夏季,在对流层下半部西太平洋东部到中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和南海高压比其夏旱年的同期偏强,长江中下游地区夏涝年时,中太平洋副热带地区的纬向垂直环流具有从春到夏明显的持续性。而且,旱涝年的春季,从南海到中太平洋的纬向垂直环流具有明显不同,这样可以应用多年平均纬向垂直环流图来订正冬季作的长期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18.
陈煌 《台湾海峡》1998,17(1):21-24
本文从涡度和高度的垂直分布及卫星云图的分析揭示了副热带高层冷涡的结构和生消。高层冷涡存在时与之相距10个纬距的台风将受其牵引,并做穿越低层副热带高压的运动;这类登陆台风,中低层为副高控制,其影响范围仅限于台风中心附近较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9.
西北太平洋表面风应力分布和周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清华  张林 《海洋预报》2005,22(4):36-45
根据GSSTF资料给出的日平均风应力资料(1991年1月~2000年12月),分析了西北太平洋12月份月平均风应力场的分布,然后对四个时期,即冬季季风时期,冬夏季风过渡时期,夏季季风时期,夏冬季风过渡时期的风应力场的特征作了研究,结果发现西北太平洋风应力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即地域不同,则风应力分布不同,风应力的变化亦不同.然后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所取区域的风应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风应力存在非常明显的年周期和天气尺度周期;它的中高纬地区和副热带地区纬向风应力均存在明显的半年周期.大气低频振荡在西北太平洋风应力中也很显著.该地区季节内振荡(30~60d)主要是由东亚季风引起的,准两周振荡(10~20d)同纬向西风有密切联系,所以风应力季节内振荡在纬向或经向的表现因地域而异,准两周振荡则一致地首先体现在纬向上;大洋信风区和中部微风区并不存在明显的准两周振荡;中高纬度地区的风应力季节内振荡和准两周振荡都有极明显的年变化特征,冬季振荡较强,而夏季振荡较弱;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风应力低频振荡也有较明显的年变化,但没有中高纬那么显著;El Nino会对西北太平洋西部副热带海域经向风应力的季节内振荡产生影响,使之强度增强.西北太平洋强度最强的季节振荡存在于中纬西风带洋区;低纬信风带洋区则具有最明显的年际振荡,周期为2~3年和5~7年;中纬西风带洋区纬向风应力也存在明显的年际振荡.  相似文献   

20.
许多文献认为,在一定距离(约700—800海里)以内,双台风会发生相互旋转和相互吸引,这就是“藤原效应”,本文研究表明,在间距20°纬距以内,双台风发生明显气旋式互旋(12小时互旋角Δθ≥+10°)的仅占总数的30.3%,而且东台风处于西台风的东北象限时,发生明显互旋的机率要比东南象限大,这表明环境流场的引导作用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对13个双台风47时次资料,计算了藤原效应和环境流场引导作用引起的双台风互旋角速度,并加以比较,得出结论;双台风中心间距在7°纬距以内时,藤原效应起主要作用,7°—15°纬距时,环境流场引导气流起主要作用,间距15°纬距以上时,不适用藤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