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一、红树林资源现状 红树林是分布于热带海岸潮涧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具有防浪护岸、促淤造陆、净化环境、为海洋动物提供栖息环境和饵料等多方面的作用。 我国现有红树林面积14000公顷,红树植物种类37种,其中真红树26种,半红树11种,  相似文献   

2.
正红树林红树林被称为"海底森林"、"地球之肾",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湾河口潮间带中上部,与珊瑚礁、海草床、海滨沼泽湿地并称为世界四大最富生产力的海洋生态系统。全世界有80余种红树林。我国有30多种,主要分布于海南、广西、广东、台湾、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厦门及附近海域是我国红树林的重要分布区,其中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红树林保护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森林资源,它包括红树林生态系及相关的土壤、海水、底栖动物、鸟类和红树植物。我国现有红树植物37种,自然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区,面积14 000公顷。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导致的不合理开发对红树林资源产生了极大的冲击,造成面积锐减,资源濒危,为此我国各级政府先后建立了12个自然保护区,保护了约50%的红树林面积。  相似文献   

4.
西门岛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浙南乐清湾西门岛红树林区是中国红树林的最北分布地,为研究该区红树林与底栖动物的生态关系,于2004年5月和8月对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进行现场采样,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42种,其中软体动物20种、甲壳类11种、多毛类5种、其它类6种。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74.26g/m2和340个/m2,软体动物和其它类动物分别占总生物量的43%和39%,它们的栖息密度分别占动物总栖息密度的66%和30%。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的特征种为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esculenta,在中潮区其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高达84.33g/m2和304个/m2。该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底栖动物种类与红树林发育状况呈负相关、底栖动物生物量与红树林发育状况呈正相关,红树林主分布区(中潮区)底内群落结构较低潮区简单、生物量高、物种多样性低,而无红树林的低潮区则与之相反,生物量低、种间分布均匀、多样性高。多样性指数低潮区(2.44)>中潮区(1.21)>高潮区(1.0);均匀度指数为0.30~0.73,中潮区为最低。  相似文献   

5.
黄雅琴  李荣冠  江锦祥 《海洋科学》2011,35(10):110-116
为了解洛阳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的潮间带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数量时空分布及群落结构现状,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于2009年4月和11月在洛阳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选择了光滩(Qch1)、屿头红树林区(Qch2)、增墁红树林区(Qch3)和米草区(Qch4))4条断面共3种生境,进行软体动物调查。共鉴定软体动物16科...  相似文献   

6.
红树林是热带海岸滩涂上一种特殊的植被资源,在世界上分布于南、北纬32°之间的沿海地区,但以湿润的赤道热带地区为主,尤其是马来半岛及邻近岛屿的海岸上最为茂盛。按其地理分布特征,世界红树林有两个分布中心:一在东亚,另一为中南美洲,其中以东亚的较为繁茂。广东的红树林在组成种类、外貌和结构方面,同马来半岛  相似文献   

7.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沿海沼泽的植物群落,分布于全球南北纬25°之间的河口及海湾,我国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的海南、广西、广东和福建等地区.红树林主要由红树目的各种常绿灌木组成,一般生长在潮汐与海浪强度较弱的海湾里,非常适应潮间带缺氧和盐度高的土壤,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随着海啸频发、地球变暧、海平面上升...  相似文献   

8.
(一)如果说水灾是我国内陆省份最人的自然灾害的话,那么对我国的东南沿海破坏性最大、经济损失最惨重的天灾要数台风暴潮了。台风移近海岸时可增高海潮和引发巨浪,冲跨沿岸海堤、淹没农田、掀翻渔船、摧毁村庄和生产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每年的夏秋季节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多发季节,也是海岸红树林减灾作用最显著的时候。实践一再证明,红树林是海洋安全、沿岸居民安居的守护神。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上生长的特殊森林。我国的红树林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的沿海。红树林枝于繁茂,根系发达五盘根错节…  相似文献   

9.
合理的红树种间组成结构是有效发挥红树林湿地生态价值的前提,明确的红树林种间分布信息是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治理和规划工作的有效依据。针对海南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基于高分三号(GF-3)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和高分六号(GF-6)多光谱遥感数据,本文提取了35个红树林遥感特征,利用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gradientboosting,XGBoost)算法开展了特征重要性排序、特征筛选和红树林种间分类实验,将其与传统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随机森林(randomforest,RF)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精度比较,并基于XGBoost算法进行了3种特征组合方式(优选特征、多光谱特征、全极化SAR特征)的分类精度比较,旨在探索XGBoost对红树林种间分类的适用性和光学与全极化SAR数据对红树林种间分类的能力。结果表明:1)识别红树林种类的优势特征依次为多光谱的光谱波段、极化分解参数、光谱植被指数,且仅利用前8个优选特征(绿光波段反射率G、蓝光波段反射率B、Yamaguchi面散射分量Ys、近红外波...  相似文献   

10.
海南红树林根系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海南红树林根系土壤细菌多样性,充分发掘中国红树林特有微生物资源,作者于2012年12月份从10份采集于海南北港岛红树林根系淤泥样品中分离可培养海洋细菌,并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对样品中的细菌多样性进行研究。共分离得到122株海洋细菌,经并菌后选取其中的70株代表性菌株测序,结果发现它们分为4个类群:变形菌门(主要为γ-变形菌纲)(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分别占66%,19%,11%和4%。共代表30个属47个种,其中有9个潜在新种和2个潜在新属。本研究结果表明,北港岛红树林中存在着丰富的细菌多样性,很多类群可能是红树林特有细菌物种。  相似文献   

11.
于2009年6—7月,采用对卫星影像图的分析和解译与实地样方、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省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分布、红树植物种类及红树植物群系进行了调查,红树林保护区共有真红树植物11科24种,有半红树植物10科12种,常见的优势种类主要有白骨壤、桐花树、红海榄、角果木、秋茄、海莲和榄李等。主要群落类型有白骨壤群落、红海榄群落、桐花树群落、木榄群落、角果木群落、正红树群落、海莲群落、榄李群落、杯萼海桑群落。文章简介了海南省保护区红树林引种修复现状,指出红树林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与经济价值,对海南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红树林资源受到开发活动的影响而引起各级政府重视,因此红树林得到了更多的保护,退塘还林、植树造林工作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2.
九龙江口红树林上附着动物的生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周时强  洪荣发 《台湾海峡》1993,12(4):335-341
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附着动物7种,白脊藤壶Balanus albicostatus和白条地藤壶Euraphia withersi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是危害红树的主要附着动物。附着动物在河口红树林区的数量分布随着盐度的降低而减少,其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的高峰期在夏,秋两季。生长茂密的红树林(郁蔽度大于0.5),附着动物主要分布于水流畅通的向海边缘和潮沟边缘的红树上。水流畅通程度是影响附着动物在红树林区向纵  相似文献   

13.
红树林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平衡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效、精确地提取红树林植被信息以及实时对其进行监测十分必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红树林像素级精确提取的深度学习方法。针对红树林遥感分类精度不高的问题,通过强化图像中心信息,弱化边缘信息的方法引入CLoss损失函数,添加Dropout、Batch Normalization层构建了适用于红树林识别的CU-Net模型,采用滑动重叠拼接方法构建了新的预测模型,有效解决了预测结果边缘信息不足以及有拼接痕迹的问题。将本文方法的识别结果与U-Net、SegNet、DenseNet模型的预测结果以及传统的SVM、RF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模型相较于其他深度学习模型泛化能力更强,识别效果更好,在两个测试区域的平均总体精度、平均交并比分别达到了94.43%、88.12%,平均F1-分数在红树林和普通树木的精度分别达到了95.96%、90.49%,精度明显高于传统的SVM、RF方法,也高于其他几种神经网络方法,验证了该模型在红树林识别领域的有效性,可为高分辨率遥感红树林识别领域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红树林是最典型的滨海生态系统之一,红树林种间类型的精确识别对于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及碳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是开展红树林种间类型识别的有效手段,但传统的遥感红树林分类方法多是基于像元开展的,分类结果“椒盐”现象严重且精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本研究以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为例,基于Sentinel-2 MSI影像,在传统遥感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图像分割技术,分别构建了面向对象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各模型的分类精度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模型对比结果表明:(1)图像分割技术的引入能有效改善分类结果的“椒盐”现象,提升红树林种间类型的识别精度,基于像元使用SVM和RF分类算法总体分类精度分别可达78.82%(Kappa=0.75)和82.94%(Kappa=0.82),面向对象的SVM和RF模型分类总体精度分别可达81.5%(Kappa=0.78)和92.67%(Kappa=0.88),相较于以像元为分类对象的模型而言,后者精度分别提高了2.68%和7.43%;(2)从4个模...  相似文献   

15.
红树林是我国海岸湿地类型之一,自然分布于海南省的沿海一带河口港湾的滩涂上。其中东北部东寨港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中红树林资源最多、树种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迄今,东寨港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具有国际意义的保护价值极高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6月,对东寨港保护区的红树林、鸟类、浮游植物进行了现场调查和管理现状调研,文章阐述了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管理现状,分析了保护区受到的威胁,提出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红树林物种组成、资源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红树林天然分布南界为海南三亚(18°12′N),北界为福建福鼎(27°20′N)(人工引种北界为浙江乐清28°25′N).中国红树林区系有红树植物20科26属37种.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是中国红树林的主要分布地区.近50 年来,红树林面积先是锐减(1950年,48 266 hm2;1997年,14 877 hm2),2000年后略有回升(2002年,22 024.9 hm2;2008年,23 081.5 hm2).合理评估红树林湿地生态效价,完善红树林保护区制度,推进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红树林湿地保护网络系统,是中国红树林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7.
红树林生态系统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王文卿  林鹏 《海洋科学》1999,23(3):45-48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生态系统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对维护海湾河口地区的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6]。由于人口的增加,城市和工业的发展,进入红树林区的了农业废弃物和废水不断增多,所以必须了解这些废弃物及废水对红树林的作用及红树林生态系统是如何捕集这些污染物的。对于红树林沼泽作为废物、污水自然处理厂已引起关注[18,19],但目前对红树林区重金属污染尚无系统的研究,有关的认识主要是间接的。1 红树植物对重金属耐性的研究了解有关红树植物重金属耐性研究出发点有二:一是由于利用生物指示种检测海洋环…  相似文献   

18.
九龙江口红树林对汞的循环和净化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林鹏  陈荣华 《海洋学报》1989,11(2):242-247
红树林是存在于海陆交汇处的生态系统,其间大量的凋落物中有一部分仍留在群落内,再加上上游有机物的输入,使得红树林沼泽形成高腐殖质的还原环境,沉积物中的总汞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1],而大量的硫化氢又易与汞形成难于溶解的硫化汞,因而红树林区有可能是潜在的重金属富集区[2].本文对我国几个红树林区的汞本底值进行调查,研究汞在九龙江口秋茄群落的分布、迁移积累的途经,以及红树林对河口区汞循环的影响,并探讨红树林对汞污染净化作用的途经.  相似文献   

19.
<正>红树林是滨海湿地的重要类型,是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与海草、珊瑚礁一道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中国拥有红树林湿地约2.2万公顷,其中广西约占38%,位居全国第二位。中国目前建立了32处国家级红树林和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中8处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加上各省区市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全国约80%的红树林纳入自然保护区范围。北海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于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中国最早的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1997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CBR)网  相似文献   

20.
海南三亚铁炉港红树林资源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三亚铁炉港红树林资源相对较典型和丰富,有真红树植物8科9属13种、半红树植物6科6属6种以及红树林伴生植物6科6属6种。白骨壤群落、正红树群落、榄李群落和木果楝群落等为该区4个主要类型。随着铁炉港地区的不断开发,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生境受到极大威胁。目前,该区红树林正处于濒危状态,亟须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