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超压与油气的生成、运移、储集、保存等成藏要素及油气分布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利用地质、钻井、测井、地球化学等资料及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的超压发育特征,探讨了超压成因机制,并重建了超压演化历史。研究表明,番禺4洼深洼区文昌组现今发育超压,岩性对超压幅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存在生烃作用和欠压实两种主要成因机制;研究区超压具有较为复杂的演化历史,文昌组超压可划分为早、晚两期,其中早期超压主要形成于文昌组沉积期,为欠压实成因;晚期超压形成于15Ma以来,主要由生烃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2.
平湖斜坡是东海盆地西湖凹陷的油气重点勘探区域,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深部和基底潜山油气藏成为重要的油气勘探接替领域。为进一步指导该区油气勘探,综合利用录井、测井、地震、岩心与实验分析等多种资料,对平湖斜坡宝云亭油气区花岗岩潜山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及有效储层分布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矿物成分为花岗岩储层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风化淋滤控制溶蚀孔隙形成,构造活动形成大量裂缝提升储层物性,三者共同控制着花岗岩潜山储层展布。利用古地貌恢复、蚂蚁体属性提取等手段,预测风化溶蚀强度和裂缝发育程度,对宝云亭油气区花岗岩潜山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莺歌海盆地新构造运动与超压体系喷溢油气成藏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莺歌海盆地是在岩石圈伸展减薄和红河断裂带南段的右旋扭动联合作用下形成的一个以伸展为主的转换—伸展盆地。受该应力场作用,盆地新构造运动活跃,主要表现包括中新统末、上新统与第四纪之间及层系内部的不整合,盆地的沉降,沉积中心的迁移,断裂活动,底辟带的发育与分布,泥火山和地震等。新构造运动不但控制了盆地的形成演化、沉降—沉积中心的迁移和底辟构造带发育以及它们的雁行排列特征,同时还控制了盆地油气的成藏和分布。莺歌海盆地是一个强超压盆地,新构造时期断裂的多期活动及其控制的多期底辟活动不但形成超压体系(包括油气)快速垂向运移的通道,同时决定了莺歌海超压盆地油气田的快速幕式充注成藏规律。成熟的烃类以溶解状态储存在超压体系中,当超压体系孔隙流体压力大于封闭盖层破坏压力时封闭盖层就产生水压破裂,超压体系便沿着活动断裂和底辟带等通道发生喷溢活动,油气向上或侧向往过渡带和常压带运移聚集成藏,随着压力的下降,断裂重新闭合形成新的封闭层。这一喷溢过程以幕式活动形式周而复始,在超压盆地的过渡带和常压带中形成大的油气藏。  相似文献   

4.
利用新三维地震资料对松南-宝岛凹陷反转构造带发育特征、形成期次进行研究,并从构造背景及力学机制两个方面探讨反转构造的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松南-宝岛凹陷反转构造带主要发育一系列"上凸下凹"的大型褶皱背斜,伴生NWW向弱走滑断裂构造和NNW向张剪构造。反转构造及其伴生构造符合NEE右旋剪切应力场特征,形成时间与东沙运动一致,表明该反转构造带可能受晚中新世南海东北部东沙运动产生的右旋走滑应力场作用控制。反转构造有利于研究区圈闭的重建和改造,对琼东南盆地东部新区油气运移和重新优选分配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5.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油气运聚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平湖构造带是东海西湖凹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是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域之一,应用流体包裹体及碳同位素组成等研究了构造带内的油气运聚特征,并与凹陷内的另一个主要油气聚集带-浙东中央背斜带的油气运聚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平湖构造带经历了2期油气充注过程,其中第1期主要充注液态烃,第2期主要充注气态烃,充注时间相对较晚,且第1期古地温低于第2期;构造带内油气运移以侧向运移为主,该区是有利于的油气运移指向区。  相似文献   

6.
以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琼东南盆地南部及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地质地震资料为基础,综合分析了泥底辟及气烟囱分布特征、发育演化特点、成因机制及其与油气和水合物成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泥底辟及气烟囱主要相对集中发育于凹陷中心或凹陷与凸起构造转换带,具有杂乱模糊地震反射特征且其模糊带形态各异;泥底辟及气烟囱展布规模大小不一,刺穿层位及幅度亦存在明显差异,且常常伴生强烈的热流体活动;泥底辟及气烟囱形成受控于沉积充填的巨厚欠压实泥页岩及其伴生的高温超压潜能、断层裂缝及构造薄弱带和有机质生烃增压等地质因素;泥底辟与气烟囱及其伴生断层裂隙是深部气源向浅层运移聚集的优势通道,通过这些流体运聚的高速通道,可以将其运移至上覆新近系储层和深水海底浅层高压低温稳定域,最终形成深部常规油气藏与海底浅层天然气水合物矿藏纵向叠置复式聚集的组合特点。  相似文献   

7.
白云凹陷深水区是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区域,深水地质灾害严重威胁深水油气开发的施工安全,通过研究其主要深水地质灾害海底滑坡的形成、分布,可对深水油气开发过程中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进行预测和预防。通过分析中海油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识别了白云凹陷深水油气开发区的海底滑坡以及与之相关的天然气水合物、气烟囱、泥底辟、浅层气和浅水流等深水地质灾害现象。这些深水地质灾害现象与海底滑坡的发育密不可分,是识别海底滑坡的重要因素。利用地球物理属性识别并发现了白云凹陷规模巨大和分布广泛的海底滑坡,并认为超压流体释放、水合物分解、高沉积速率等主导了白云凹陷海底滑坡的发育,这些主要控制因素都是南海北部新构造活动的产物,新构造活动才是海底滑坡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8.
地层压力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影响。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地层压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指出垂向载荷、生烃作用、构造应力是地层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超压地层形成的主要机制。以渤海湾盆地车西洼陷为例,指出欠压实与生烃作用是导致车西中央洼陷带和大王北西次洼深陷区异常高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构造一地层学方法,认为十屋断陷深层发育的各类隐蔽圈闭是下一步勘探工作的重要目标。同时,由于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在断陷内部不同的构造部位具有不同的隐蔽圈闭分布特征。十屋断陷西部皮家地区、北部张家屯一八屋地区位于油气主要运移指向区,分别由断裂坡折带和以挠曲型褶皱为特征的弯折带控制的储集砂体十分发育,盖层及保存条件也十分优越,是深部原生岩性、地层油气藏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带。  相似文献   

10.
根据野外观察分析,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新生代时期鲁西地块的深、浅部构造特征、地震活动性以及动力学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鲁西地块新生代浅表主体断裂构造格局为NW—NWW走向断裂构成的多米诺式组合,震源机制解和野外观测揭示,其具有左旋走滑性质,并与NE向断裂共同控制了新生代盆地的形成和发育。地球物理资料揭示,鲁西地块深部15~20km处存在一条缓倾滑脱带和大规模低速异常体,浅表多米诺式断裂体系归并到该滑脱带,表现为深浅部构造的脱耦性,深部高低速异常体的过渡区域控制发育了鲁西地区两条NW向中强地震带。动力学成因上与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导致地壳减薄、地幔上涌并在地幔楔中发生小尺度对流有关,并造成了鲁西地块的隆起抬升。  相似文献   

11.
西湖凹陷目前已发现的油气层主要集中在平湖组和花港组储层之中。平湖组主力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主要形成气藏(含凝析气藏)和轻质油藏,其具有流动性强、极易挥发等特点,烃类损失较大。通过目前应用的几种录井技术来看,泥浆综合气测录井能较好的识别油气层,通过对C1参数的矫正能够很好的识别出油气显示层,根据各气测参数的特征变化,并能对油气层的性质进行初步的较准确评价。地化录井、定量荧光录井由于受到烃类损失大的影响,在对油气层识别及评价中不及气测录井敏感。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厘清东海盆地X凹陷Y气田天然气成因,建立成藏模式,以指导下步勘探部署。本文从天然气组分、烷烃气碳同位素、轻烃、凝析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入手,系统研究了油气成因类型及来源,并结合构造演化史、生烃史分析,建立了Y气田成藏模式,提出了大中型气田的勘探方向。主要认识如下:(1)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轻烃和埋藏史分析表明,Y气田天然气为凹中始新统平湖组烃源岩在龙井运动期(距今13 Ma)生成的高成熟煤型气;(2)凝析油姥鲛烷/植烷、规则甾烷等特征,反映了凹中区平湖组烃源岩发育于弱氧化?弱还原潮坪、潟湖沉积环境,生烃母质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低等水生生物;(3)Y气田具有“凹中区平湖组烃源岩、花港组大型水道砂储集体、挤压构造作用”时空耦合的成藏模式,明确了凹中挤压背斜带是X凹陷大中型气田勘探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3.
西湖凹陷KX构造始新统平湖组是重要产气层系.利用大量薄片、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对该平湖组储集层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分析以及影响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套储层的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主,填隙物丰富、分选中等—好、成分成熟度低、磨圆程度高;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喉道类型以片状、弯曲片状喉道为主;孔喉组合类型为中孔小喉、小孔小喉组合;储层物性较差,为低孔低渗储层;平湖组储层主要受潮汐改造的分流河道微相控制,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和破裂作用等成岩作用是研究区储集层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综合确定平北地区的主力烃源岩,深化其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研究,在烃源岩分布特征及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舍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技术,定量恢复了研究区主要烃源岩层系的生排烃历史。研究表明,平北地区主要发育始新统平湖组、渐新统花港组两套烃源岩系,其中平湖组暗色泥岩为主力烃源岩,具较高的有机质丰度、成熟度、生排烃强度与排烃效率;以平湖组为源岩的油气系统应是本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The Kuqa Foreland Basin (KFB) immediately south of the South Tianshan Mountains is a major hydrocarbon producing basin in west China. The Kelasu Thrust Belt in the basin is the most favorable zone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Widespread overpressures are present in both the Cretaceous and Paleogene reservoirs with pressure coefficients up to 2.1. The tectonic compression process in KFB resulted from the South Tianshan Mountains uplift is examin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overpressure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in the Kelasu Thrust Belt. The overpressure evolution in the reservoir sandstones were reconstructed through fluid inclusion analysis combined with PVT and basin modeling. Overpressures at present day in the mudstone units in the Kelasu Thrust Belt and reservoir sandstones of the Dabei Gas Field and the Keshen zone are believed to have been generated by horizontal tectonic compression. Both disequilibrium compaction and horizontal tectonic compression are thought to contribute to the overpressure development at present day in the reservoir of the Kela-2 Gas Field with the reservoir sandstones showing anomalously high primary porosities and low densities from wireline log and core data. The overpressure evolution for the Cretaceous reservoir sandstone in the Kelasu Thrust Belt evolved through four stages: a normal hydrostatic pressure (>12–5 Ma), a rapidly increasing overpressure (∼5–3 Ma), an overpressure release (∼3–1.64 Ma) and overpressure preservation (∼1.64–0 Ma). Overpressure developed in the second stage (∼5–3 Ma) was generated by disequilibrium compaction as tectonic compression due to the uplift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acted at the northern monocline of KFB from 5 Ma to 3 Ma, which provided abundant sediments for the KFB and caused the anomalously high sedimentation rate during the N2k deposition. From 3 Ma to 1.64 Ma, the action of tectonic compression extended from the northern monocline to the Kelasu Thrust Belt and returned to the northern monocline of KFB from 1.64 Ma to present day. Therefore, the horizontal tectonic compression was the dominant overpressure mechanism for the overpressure generation in the third stage (∼3–1.64 Ma) and overpressure caused by disequilibrium compaction from 5 Ma to 3 Ma was only preserved in the Kela-2 Gas Field until present day.  相似文献   

16.
东海西湖凹陷温压系统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西湖凹陷存在异常温压系统的现象,利用钻井测温资料、测井声波时差压力、流体包裹体、镜质体反射率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等资料对西湖凹陷的温压系统特征、类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西湖凹陷不同构造单元具有各异的温压场特征;西湖凹陷不同构造单元的温压系统类型不尽相同,其中保俶斜坡带和三潭深凹为高压型温压系统,浙东背斜带为常压型温压系统;西湖凹陷不同温压系统具有各异的流体流动样式和油气运聚规律;浙东中央背斜带内的流体能量相对最低,是研究区内有利的油气运聚区域。  相似文献   

17.
平湖油气田主力含油气区位于平湖主断裂以东区域,油源主要来源于东部生烃凹陷的半封闭海湾暗色泥岩和煤层.公司于2011年11月在主断裂西部钻了一口探井XY井,目的是为探测主断裂西部含油气情况,扩大油气储量.结果钻遇油气层12m,测试获日产气14.66×104m3,日产油107.8 m3,取得了一定突破.为进一步评价西部含油气规模,钻后进行了油源对比研究,认为西部的油气主要是东部运移聚集的结果,西部源岩也有一定贡献.西部有形成一定规模油气藏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南堡凹陷4号构造带蛤坨断层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堡凹陷4号构造带断裂发育,既发育沟通烃源岩的深断裂,也发育沟通浅层圈闭的次级断裂。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性等资料分析断层的空间展布,计算蛤坨断层的生长指数和断层泥比率(SGR),分析断层的活动性、封堵性,评价其输导性能,并结合其与烃源岩生排烃期的匹配关系研究断裂与油气运移、聚集的关系及控制规律。在典型油气藏剖面解剖的基础上,建立了4号构造带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已了解的松辽盆地登娄库—永安地区构造和沉积演化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现有钻井的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对该地区的成藏模式特征从运移方式和生储盖空间组合两个方面上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分析了各自形成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该区域地层具有断坳双层结构,按油气运移类型划分,在断陷期主要发育两种油气成藏模式,分别为原生油气成藏模式和次生油气成藏模式;在坳陷期主要发育次生油气成藏模式和混生油气藏.从储层与烃源岩的空间组合上来看,区域内主要发育有上生下储、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这三种油气成藏模式.形成这些不同成藏模式的主要因素是该区深至基底的大型断裂构造和继承性断裂、反转构造以及固有沉积环境等.  相似文献   

20.
平湖油气田位于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保傲斜坡平湖构造带中段,主要生产层是渐新世花港组油藏和始新世平湖组气藏。传统地质观点认为平湖组为主要气藏,但是实际生产中八角亭BX1井平湖组P11等气层有原油产出,给油气藏的开发带来一定挑战。准确地确定储层的流体性质,不仅对气藏开发方式选择和开发经济政策制定,而且对滚动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气、油和水物理性质之间的差异,利用非电测井信息,基于不同饱和流体岩石具有不同的横波时差、纵波时差、纵波等效弹性模量、流体密度、流体时差和流体声阻抗,结合其它测井手段,有效识别了平湖油气田AX9井、BX8井、BX1井和PX9井储层的流体性质。识别结果与实际生产状况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在平湖油气田流体识别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