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工培育条件下鲻鱼早期发育的生理生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在人工条件下,鲻鱼Mugil cephalus Linneus幼体各部分形态,器官的发育时间、行为、营养和变态特点,划分了发育期。仔鱼在生长常因畸形,损伤和消化不良而死亡;生长差异则存在于整个发育期,并且差异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同时,对鲻鱼早期发育地生物学特点,疾病、变态危险期和生长差异等进行了讨论,指出鲻鱼与环境和饲育条件之间的生态生理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鲻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方永强  李正森 《台湾海峡》1992,11(4):301-304
本文了报道了在非繁殖季节,17α-MT可诱发淡水雄鲻鱼精于发生和释精.与海水鲻鱼相比较,淡水雄鲻服药后4周才出现释精,而生活在海水的鲻鱼约2周,且释精强度淡水鲻鱼比海水差。文中讨论了它们之间不同的原因。这一结果首次证实,生活在淡水的雄鲻可用激素处理,诱发其发育和成熟,并有可能应用于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3.
鲻鱼精子发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君卓  翁幼竹  方永强  洪万树 《台湾海峡》2001,20(1):57-60,T002
本文报道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不同季节鲻鱼的精巢结构和精子发生过程。结果表明,鲻鱼精巢属于叶状结构。根据精子发生的特点,分为5个时期:精原细胞增殖期、初级精母细胞期、次级精母细胞期、精子形成期和精子成熟期。依雄性鲻鱼精子发育和成熟的季节来看,厦门鲻鱼繁殖季节为每年11-12月,系一次性排精类型。文中详细描述各级生精细胞的特征,并讨论了Sertoli细胞在精子发生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在全雌鲻鱼培育过程中,未经激素处理的对照组鲻鱼雌雄性比例为2.5%和97.5%。在对照组精巢和卵巢发育分别处于精原细胞期和卵原细胞期,而实验组则进入小生长期。同时,还观察到两尾鲻鱼为雌雄同体,其中一尾以精巢为主,只存在少数小的卵原细胞,另一尾则以卵巢为主,精巢正在发育。文中还讨论了对照组雄性比例高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鲻鱼人工育苗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叶金聪  蔡良侯 《台湾海峡》1997,16(3):260-264
本文报道了1991-199御鲻鱼人工育苗的研究结果,在水温24.0-26.0℃,盐度2.0-30.0和pH值8.21-8.26的条件下,初孵仔鱼经培育38日龄变态为幼鱼,全长达25.10mm;1994-1995年及1995-1996年度分别育出幼鱼51240属及112049尾,育苗成活率为5.9%-12.0%《文中介绍了饵料系列,鱼苗生长与发育观察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厦门港帽铃水母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描述了厦门港帽铃水母从胚囊期到水螅体的各发育期的外部形态、发育时间与大小,以及附着与变态过程,并对其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许振祖  陈渝萍 《台湾海峡》1998,17(2):129-133
本文详细描述了厦门港幅铃水母从胚囊期到水螅体的各发育期的外部形态、发育时间与大小,以及附着与变态过程,并对其结果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17β-雌二醇对鲻鱼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林君卓  翁幼竹  方永强 《台湾海峡》2002,21(4):452-456,T003
本文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17β-雌二醇对鲻鱼脑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gonadotropin cell,GtH)发育成熟和分泌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7β-雌二醇能够促使鲻鱼脑垂体GtH细胞发育成熟。表现在实验组(高和低剂量组)给药2个月后,脑垂体中外侧部多数GtH细胞胞质充满分泌颗粒,而对照组GtH细胞胞质尚未充满分泌颗粒。另外,给药5个月后,高剂量和低剂量实验组多数GtH细胞胞质出现空胞,而对照组空泡则很少。这说明17β-雌二醇有促进GtH细胞的分泌活动,并促使鲻鱼性腺提早发育。这些结果可为17β-雌二醇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鲻鱼胚胎和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与营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区又君  李加儿 《海洋学报》1997,19(3):102-110
在不同温度下,鲻鱼胚胎和卵黄囊期仔鱼的发育、生长和营养吸收具有如下特点:(1)温度能影响胚胎发育时间和初孵仔鱼及其卵黄囊的大小;(2)初孵仔鱼生长迅速,24h以后缓慢生长;(3)卵黄囊依照先卵黄球、后油球的顺序被吸收,吸收速度为先快后慢:(4)仔鱼在卵黄球完全吸收时初次摄食,开始摄食时间较长,饥饿的仔鱼在开口后呈负生长;(5)仔鱼的营养可概括为内源性营养-混合营养-外源性营养阶段;(6)温度对卵黄囊期仔鱼生长速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器官分化速度、卵黄囊吸收速度和开口摄食时间不同.  相似文献   

10.
卵胎生硬骨鱼褐菖鮋胚胎及仔鱼的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褐菖鮋(Sebastiscus marmoratus)胚胎和早期仔鱼在卵巢中发育.胚胎发育的营养靠自身卵黄提供.定期从褐菖鱼由雌鱼体内取出正在发育的胚胎或仔鱼,结合体外培育方法观察胚胎及仔鱼的发育特点.从受精卵发育至孵化,胚胎发育期可划分为18期.仔鱼孵出后继续在母体卵巢腔内发育,直至仔鱼开口后离开母体.因此,雌鱼怀胎期长达12d[(15±1)℃].产出的仔鱼大部分器官已建成,卵黄囊即将耗尽,不久开始摄食.实验表明,胚胎和仔鱼在体外培育可以正常发育,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发育速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1.
以文蛤为研究对象,利用TUNEL技术(Terminal-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检测了文蛤各发育阶段的幼虫中细胞凋亡的部位,利用Caspase原位标记分析了有活性的Caspase在幼虫中的分布情况,用Caspase抑制剂Z-VAD-FMK处理受精后4天和5天的变态前幼虫,同时以抑制剂的有机溶剂DMSO(Dimethyl sulfoxide)作对照,根据其对幼虫变态的影响,分析Caspase在文蛤幼虫变态中的作用.细胞凋亡检测结果显示,幼虫发育过程中发生细胞凋亡的部位主要在壳顶幼虫的面盘,说明细胞凋亡可能是文蛤幼虫变态过程中面盘退化的主要机制;在担轮幼虫至壳顶幼虫中都检测到有活性的Caspase,说明整个幼虫形态变化过程中都有Caspase的参与;用Caspase特异性抑制剂处理变态前幼虫,发现处理组幼虫变态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Caspase在变态早期和晚期都有重要作用,同时发现DMSO对幼虫变态有诱导作用,可以在生产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发育早期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变化规律,采用GC/MS法等方法分析了褐菖鲉的受精卵、初产仔鱼、前仔鱼期和后仔鱼期四个阶段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特点及其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总氨基酸含量从受精卵至初产仔鱼显著下降、前仔鱼期又显著回升、至后仔鱼期再次呈显著下降(P0.05);(2)总游离氨基酸量以初产仔鱼最高,是受精卵的10倍,各期的游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值为1.4%—20.0%;(3)受精卵中以DHA、C16:0两者实际含量最高,分别为104.88 mg/g和68.74 mg/g,C18:1n-9和EPA次之,分别为41.23 mg/g和27.23 mg/g;(4)褐菖鲉内源性营养阶段被选择性消耗的主要脂肪酸依次为C16:0C18:1EPADHAARA,就脂肪酸的利用率而言MUFASFAPUFA;(5)褐菖鲉仔鱼在开口后的外源营养阶段对脂肪酸的利用率为PUFASFAMUFA,其中DHA相对EPA和ARA被选择性消耗。研究表明,褐菖鲉受精卵的游离氨基酸/总氨基酸比值符合海水鱼类沉性卵的特征,褐菖鲉在早期发育不同阶段对脂肪酸消耗具有不同的选择性,C16:1、C16:0、C18:0和C18:1是褐菖鲉早期发育的主要能源物质,在褐菖鲉开口饵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等氨基酸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DHA等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对虾培苗,自1960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室内获得成功后,现已在沿海养殖场普遍进行工厂化育苗。但由于海湾的污染和致病微生物的危害骤增,影响苗的成活率,有时甚至整池的虾苗死亡。为解决这一问题,有的培苗场采用漂白粉消毒,然后用硫代硫酸钠中和的办法处理培苗海水,既可沉淀部分钙离子,  相似文献   

14.
鲈鱼早期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鲈鱼Lateolabrax,japonie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是广泛分布在温、热带海域里的(鱼旨)科Serranidae鲈属Lateolabrax鱼类。在我国各海区以及朝鲜、日本的近岸浅水区常年皆有分布。因其生长较迅速,又常可做为养殖对象。 有关鲈鱼早期生活史的研究,水戶敏(1957,1960,1966)、千田哲资(1955)和内田惠太郎(1958)等人,曾就鲈鱼的受精卵、初孵仔鱼或稚鱼的形态分别作过简要的描述。我国还尚未见该种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研究报告。本文就鲈鱼早期发育阶段的形态特  相似文献   

15.
黑鲷消化系统的胚后发育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于1995年3-6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养殖池采集养殖黑鲷的各期仔鱼、稚鱼和幼鱼样品,利用组织切片技术,综合外观特征,在显微和电镜水平对其消化系统的发育特点和细胞结构等作了系统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黑鲷仔、稚、幼鱼消化系统的发育煌阶段性,胃、肠、肝、胰和幽门盲囊在仔鱼期开始发育,后逐渐成熟。仔鱼在饵料转换期内的死亡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其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尚不完善。饵料的种类和适口性亦可直接影响仔  相似文献   

16.
采用干法授精方法获得受精卵,在人工培育条件下观察了光唇鱼胚胎及仔、稚鱼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光唇鱼受精卵呈圆球形,沉性、弱粘性。在水温23—25℃下,胚胎发育历时46h45min,经历了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孵化等阶段。在水温24—27℃下,仔、稚鱼发育历时22d,初孵仔鱼具有较大的卵黄囊,胸鳍原基及肛门原基形成;4日龄仔鱼开口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7日龄仔鱼卵黄囊消失,营外源性营养,体侧8条横斑形成,各鳍均已出现,进入晚期仔鱼阶段;14日龄仔鱼各鳍鳍条发育基本完成;16日龄仔鱼鳞片开始出现,进入稚鱼期;22日龄稚鱼全身被鳞,进入幼鱼期。  相似文献   

17.
鲱、鲽在卵和卵黄囊期仔鱼发育阶段生化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产沉(粘)性卵的鲱(Clupea harengus L.)和浮性卵的鲽(Pleuronectes platessa L.)为代表,对这两类海洋鱼类在卵和卵黄囊期仔鱼发育阶段水分、钠、钾、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变化作了比较研究。实验于1987年春在苏格兰完成。结果发现:1)鲱的含水量在三个阶段有明显增长,受精时从75%—85%,卵发育期从85%—87%,孵化后从85%—90%;通过这一成功变化,最终使仔鱼获得浮性,上升并进入浮游生物水层摄食;鲽卵含水量在这三个阶段均保持在90%—92%,并一直保持相应的浮性,至摄食期。2)两种初孵仔鱼含水量的差别,主要由卵黄囊含水量不同引起,而身体其它部分含水量没有显著种的差别。3)鲱在钠、钾含量上的增长和波动,大致同这三个阶段湿重和含水量的增长和波动一致。4)脂肪和蛋白质对卵和仔鱼的浮性几乎不起作用;两种鱼在卵和卵黄囊期发育阶段,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均呈线性下降。  相似文献   

18.
短盖巨脂鲤鳃、伪鳃和鳔胚后发育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切片和显微技术,对短盖巨脂鲤鳃、伪鳃和鳔的胚后发育的组织形态学进行了研究。短盖巨脂鲤鳃的胚后发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1日龄),原基期,鳃原基形成但未分化。第二阶段(2~10日龄),鳃结构发育、分化。第三阶段(11日龄之后),鳃的生长完善期。伪鳃由口腔壁分化出来,胚后发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0~2日龄),原基形成期。第二阶段(3~7日龄),发育分化期。第三阶段(8~21日龄),结构完善期。鳔的胚后发育可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0~1日龄),原基形成期。第二阶段(2~5日龄),结构分化期。第三阶段(6~11日龄),充气期。第四阶段(13天以后),完善与生长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虾人工育苗中直接投喂去壳卤虫卵的饵料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利用我国大量的低孵化率卤虫卵,我们自1989年—1992年,进行了去壳卤虫卵工厂化生产和在中国对虾育苗中直接投喂去壳卤虫卵的饵料效果的研究,应用结果表明:直接投喂去壳卤虫卵,对虾各期幼体均能正常变态进入仔虾期,其发育速度和密度与投喂卤虫无节幼虫的饵料效果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0.
鱼类的体色图案作为外部形态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动物生存与物种间的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探究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体色发育及黑斑的形成过程,首先对成年金钱鱼鳍条中色素细胞进行显微观察,采用Olympus体视解剖镜观察了金钱鱼从胚胎色素形成期到仔鱼后期体表色素细胞的种类与分布特征,并跟踪观察了金钱鱼从稚鱼期到成鱼期主要图案黑斑的形成过程,同时对成年金钱鱼的黑斑和非黑斑皮肤进行透射电镜切片观察。结果显示,构成金钱鱼体色共四种色素细胞,分别为: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虹彩色素细胞和红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在胚胎发育阶段最早发生,黄色素细胞和红色素细胞次之,而虹彩色素细胞发生最晚,直到仔鱼后期阶段才观察到。金钱鱼体色仔鱼期(0-24 dph)出现了有趣的变化过程:在0 dph(day post hatching)仔鱼体色较浅到1 dph仔鱼体色明显加深,而2-7 dph仔鱼的躯干部体色出现明显的褪黑现象,在8-24 dph阶段金钱鱼体色又出现了明显的复黑现象,并且在24 dph时通体发黑,在30 dph时虹彩色素细胞在皮肤中的大量出现并形成隐约可见的色素条带,直到幼鱼阶段(50 dph)形成清晰的黑色纵带条纹后不断演变成多个黑斑并在成年金钱鱼中稳定沉积的过程。透射电镜结果发现皮肤中黑色素细胞和虹彩色素细胞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黑斑形成的关键原因是黑素小体和黑色素细胞大量聚集,虹彩色素细胞在其周围大量聚集并形成明显的包围界限。追踪观察了金钱鱼从胚胎色素发育、前期仔鱼、后期仔鱼、稚鱼、幼鱼和成鱼共六个阶段的色素沉积和体色变化过程,为金钱鱼野生群体的年龄鉴定提供了参考,并为进一步的金钱鱼体色改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