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结合模拟升温和营养盐加富, 于2016年8月和2017年1月研究了夏季和冬季大亚湾海域浮游生物群落代谢特征, 以期深入了解浮游生物对升温和富营养化作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 升温和营养盐输入均会影响浮游生物总初级生产力(GPP)和群落呼吸率(CR), 且GPP对环境的响应更敏感。夏季GPP除在培养前期(24h)极高温条件下受到显著抑制外, 营养盐输入的影响比温度的影响作用更显著; 而冬季GPP和CR受升温效应的影响显著(p<0.05)。总体看来, 升温效应和营养盐输入均能影响浮游生物群落碳代谢平衡, 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进而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渔业资源产出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1997年6~8月于山东省海阳市黄海集团公司养虾场,用5个实验围隔研究了对虾池不同粒级浮游生物的呼吸率和初级生产率.结果表明:(1)小型、微型及超微型浮游生物的呼吸率平均分别为0.07,0.38及0.31mg/(dm3·d),占各粒级浮游生物总呼吸率的9%,50%及41%.小型、微型及超微型浮游植物的生产率平均分别为0.04,1.26及0.15mg/(dm3·d),占相应粒级浮游植物总生产率的3%,87%及10%.各粒级浮游生物呼吸率占相应粒级浮游植物生产率的比例为:小型浮游生物175%;微型浮游生物30%;超微型浮游生物207%.(2)小型浮游动物、超微型浮游动物(含细菌)的呼吸率显著高于相应粒级浮游植物呼吸率,微型浮游植物的呼吸率明显高于微型浮游动物呼吸率.不同粒级浮游植物呼吸率的大小顺序为微型、超微型、小型,不同粒级浮游动物呼吸率顺序为超微型(含细菌)、微型、小型.  相似文献   

3.
于2013年6月(航段P1、P2)和2014年6月(航段P3、P4)上下旬4个航段,分别采用黑白瓶法和3H-亮氨酸示踪法测定南黄海大型水母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暴发区的浮游生物群落代谢和细菌生产力(BP).结果表明,在水母暴发的航段中,细菌生产力和群落呼吸(CR)升高,净群落生产力(NCP)为负值.2013年6月,发现在水母生物量急剧增加的P2航段,细菌生产力显著升高,但细菌丰度(BA)变化不大,即单位细菌生产力显著上升,由1.75±0.87 pg/(cell·d)增加到3.31±1.22 pg/(cell·d)(p0.05).2014年6月,水母暴发的P4航段中,细菌生产力没有显著上升,但群落总初级生产力(GPP)与群落呼吸的比值为0.46±0.25,显著低于P3航段的0.89±0.46(p0.05);P_3、P_4净群落生产力分别为-0.84和-3.97 mmol/(m3·d),说明该区域水母暴发时呈异养状态;群落呼吸不完全由群落生产力所决定.由此可见,水母暴发可能促进单位细菌生产力增加,同时加强浮游生物群落的呼吸作用,对海洋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群落代谢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使用一个十分简单而相对完整,包括浮游生物和无生命氮的食物网以描述发生在海洋上层的生物过程。将该生物模式用在一个从佛罗里达海峡流至挪威海的水块中,模拟浮游生物和营养盐随时间的演化。模拟结果给出了浮游生物在营养盐驱动下的生命循环,并得到水华季,比用最简单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营养盐得到的结果更合理。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运用浮游动物图像扫描分析系统(Zoo Scan Integrated System,Zoo Scan)研究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可行性,作者利用Zoo Scan图像技术,对2013年8月在南黄海(30°—37°N,125°E以西)14个站位采集到的中型浮游生物网(孔径160μm)样品进行了处理,分析了浮游动物混合样品的体积生物量与实测干重、含碳量和含氮量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南黄海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并与历史资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浮游动物混合样品的总体积生物量与总实测干重、含碳量和含氮量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在500—1000μm和2000μm粒径组相关关系不显著,这与粒径组的类群组成有关。南黄海夏季浮游动物可划分为四个组群:黄海中部组群、黄海近岸组群、黄东海交汇区组群1和2。其中,黄海中部组群和黄海近岸组群与历史研究中的稳定群落相一致。不同组群的地理分布受使用的浮游生物网型和季节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Zoo Scan图像技术为我国近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南黄海和东海浮游生物群落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南黄海和东海位于中国东部的陆架上,这个区域受江河迳流、大陆沿岸流、黄海冷水和黑潮水的影响,明显地反映出其水文、化学要素、浮游生物的分布都比较复杂.如果仅从浮游生物组成看,有暖温带的近海种,有半咸水河口种,有沿岸低盐种;也有外海热带种.它们构成了浮游生物各自的群落分布区,在群落之间由于水团的水平和垂直方向不同程度的混合,存在着一个群落交汇区.群落及其交汇区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季节而有变化.本文根据1960年和1971年对南黄海和东海(东经127°以西、北纬27°-34°)进行渔场环境调查时,所获得浮游生物的样品,经分析后提出以下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杭州湾及邻近水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与富营养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2006年7月-2007年11月杭州湾及邻近水域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调查资料,对其营养盐的分布变化及富营养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杭州湾及邻近水域营养盐的分布变化和富营养化不仅与湾内河流高DIN、磷、硅的输入直接有关,同时受长江冲淡水的影响十分显著.湾内营养盐的分布变化主要受物理混合作用所控制,浮游生物活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珠江口海域自养微微型浮游生物种群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于2013年5~11月,运用高液相色谱(HPLC)法和流式细胞术对珠江口海域表层水体中微微型浮游生物进行测定。流式细胞计数结果显示,珠江口海域自养微微型浮游生物由聚球藻(Synechococcus, Syn)和微微型真核生物(Picoeukaryotes,PEUK)组成。聚球藻始终占据总细胞丰度的主导地位。光合色素化学分类法(Chemotaxonomy,CHEMTAX)分析表明,自养微微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季和夏季生物量以聚球藻为主,秋季生物量以青绿藻为主。CHEMTAX分析和流式细胞计数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春季和夏季Syn细胞丰度与CHEMTAX生物量(即Syn贡献chla)之间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PEUK细胞丰度与CHEMTAX生物量(即PEUK贡献chla)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然而,在秋季则无显著性相关关系(P>0.05)。冗余分析表明,温度和营养盐浓度是影响自养微微型浮游生物群落分布与组成的重要因素。另外,盐度、透明度、悬浮颗粒物对自养...  相似文献   

9.
珊瑚虫-虫黄藻共生系统碳循环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并分析了珊瑚虫-虫黄藻共生系统碳循环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珊瑚共生系碳的来源、碳利用机制及其碳循环的影响因素等.其中,珊瑚共生系碳循环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光照和温度)、化学因素(CO2分压、营养盐、污染物)和生物因素(珊瑚共生系的营养方式),这些因素通过影响珊瑚共生系的生理活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钙化作用)来影响其碳循环.最后提出碳循环的一些研究重点:1)珊瑚虫-虫黄藻共生系统碳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2)珊瑚虫-虫黄藻共生系统碳循环影响因素的耦合研究,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开展碳循环的影响机理研究;3)采用微传感器技术和叶绿素荧光技术,并加强它们在珊瑚虫-虫黄藻共生系统碳循环中的应用;4)珊瑚共生系呼吸作用对有机碳循环影响的研究,特别是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及钙化作用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珊瑚共生系内部碳循环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9-2013年对大万山南临时倾倒区启用前后调查资料,分析了临时倾倒区使用过程中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该临时倾倒区启用后,海水水质因子季节性波动变化,其中,盐度受珠江径流冲淡水影响较大,营养盐特别是磷酸盐出现显著降低趋势,但各要素均基本符合海水一类水质标准。浮游植物生态群落结构变化较大,群落的演替率较高,群落相似性较低,但种类组成和优势群落特征符合珠江口外海域自然环境特点。统计分析表明群落特征变化受盐度、温度、营养盐特别是磷酸盐的影响较大,其中,营养盐结构组成变化与倾倒活动初期优势群落演替有较大相关性。尽管群落特征与倾倒量方有一定相关性(春季负相关,秋季正相关),但未发现二者存在规律性关系。因倾倒活动引起水质环境变化差异不显著,且浮游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较大,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变化主要驱动因子可能与盐度、营养盐等海区自然环境季节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CarbonatechemistryandtheanthropogenicCO_2intheSouthChinaSea¥Chen-TungArthurChenandMing-HsiungHuang(ReceivedSeptember21,1993;a?..  相似文献   

12.
海水碳酸盐体系参数是反映碳循环调控机理和季节性酸化过程的重要海水化学参数.本文根据2011年3月、7月、11月和12月4个不同季节航次获取的长江口海域海水碳酸盐体系参数,探讨了长江口-东海P断面溶解无机碳(DIC)和总碱度(T A)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陆架区,DIC和T A的平均值均表现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垂直分布上,夏季和秋季受长江冲淡水影响出现层化现象,春季和冬季均垂直混合较均匀.东海内陆架DIC与温度和DO呈显著负相关;T A则受温度和DO变化影响较小,与盐度呈正相关.结合2011年东海外陆架的PN断面数据分析,DIC和pH分别与表观耗氧量(AOU)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东海外陆架的pH/AOU的斜率为-0.0027 pH/(μmol·kg-1);而内陆架区的pH/AOU的斜率为-0.0018 pH/(μmol·kg-1),低于黑潮次表层水中pH/AOU的斜率.东海内陆架区由于存在季节性的通风作用以及较强的海水碳酸盐体系缓冲能力,底层水体中因有机质耗氧降解导致的季节性酸化信号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相似文献   

13.
急性CO2酸化对菲律宾蛤仔钙壳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渤海表层典型的碳酸盐系统,通过实验室密闭培养实验,分析急性CO2酸化条件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CaCO3形成速率(G)和CO2呼吸速率(RC)的影响,以探讨局部海域CO2酸化的底层海水在潮流或者风海流等因素的驱动下,脉冲式影响贝类栖息地时养殖贝类可能的响应。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在急性CO2酸化条件下发生轻微的钙壳溶解和显著的呼吸抑制。CO2酸化和菲律宾蛤仔的呼吸作用共同驱动钙壳溶解,溶解速率随Ω文石下降而升高,G(μmol/(FWg·h))=0.14 × Ω文石-0.49 (n=12, r=0.95, p<0.01)。活体菲律宾蛤仔钙壳保持稳定的Ω文石临界值为3.5,而在Ω文石=1.0的条件下,每天溶解的钙壳相当于贝壳总重的2‰。相较于钙壳溶解,Ω文石改变对菲律宾蛤仔呼吸作用的影响更大,RC(μmol/(FWg·h))=0.27 × Ω文石+0.90 (n =12, r=0.82, p<0.01)。由于呼吸代谢决定了摄食等各种耗能行为的效率,因此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尽管菲律宾蛤仔可以通过摄食等自身调节机制来抵御造成钙壳溶解的环境胁迫,然而这一机制本身就可能受到酸化环境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依托2017年8月23日至2017年9月6日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连续走航测得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值,结合温度、盐度、溶解氧等数据,阐述该海域pCO2的分布特征,并利用一次大风事件前后一个断面的重复观测数据,讨论天气事件对长江口海-气CO2通量的影响。夏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海水pCO2范围为145~929 μatm,总体呈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特征,在受长江冲淡水影响的区域,海表pCO2较低,整体表现为大气CO2的汇。大风事件(最大风速达9.7 m·s-1)加强了水体的垂直混合,导致近岸区域从大气CO2的弱源变为强源(CO2通量从0.2±1.9上升到 55.0±12.4 mmol·m-2·d-1),而远岸区域的碳汇略有加强(CO2通量从-12.7±2.3变为-16.8±2.5 mmol·m-2·d-1)。因此,在估算东海海-气CO2通量时,台风、冷空气等短时间尺度天气事件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海水胞外酶活性可以指示有机物的分布特征以及微生物的营养状况。我们测定了2017年3月25日至4月15日黄海和东海44个大面站以及2018年4月28日至29日胶州湾湾口附近海域10个站位表层海水中的8种胞外酶活性并研究了其分布特征。2017年春季黄、东海表层海水中碱性磷酸酶和脂肪酶活性较高,高值区出现在苏北沿岸和南黄海中部,碱性磷酸酶与磷酸盐浓度之间呈正相关。其余6种酶(肽酶、几丁质酶、纤维素酶、α-D-葡萄糖苷酶、β-D-半乳糖苷酶、木糖苷酶)活性高值区出现在长江口以东的外海,东海的β-D-半乳糖苷酶、木糖苷酶平均酶活性显著高于黄海。8种酶活性平均值排列顺序由大到小为:碱性磷酸酶、脂肪酶、肽酶、几丁质酶、α-D-葡萄糖苷酶、β-D-半乳糖苷酶、纤维素酶、木糖苷酶,其中α-D-葡萄糖苷酶和β-D-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基本一致。2018年春季胶州湾附近海域海水中碱性磷酸酶、脂肪酶、木糖苷酶活性分布为近岸高于远岸,几丁质酶活性为近岸低于远岸。8种酶活性平均值排列顺序由大到小为:碱性磷酸酶、脂肪酶、肽酶、木糖苷酶、α-D-葡萄糖苷酶、β-D-半乳糖苷酶、几丁质酶、纤维素酶,其中几丁质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基本一致。黄海的碱性磷酸酶和脂肪酶平均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东海和胶州湾附近海域。糖类水解酶(几丁质酶、纤维素酶、α-D-葡萄糖苷酶、β-D-半乳糖苷酶、木糖苷酶)平均酶活性在黄海最低。本文的结果对于理解中国近海海水有机碳的分布、浮游植物及异养细菌对有机碳的降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的强烈隆起始于第四纪初期,目前仍处于强烈隆起阶段。根据钻孔和浅地层剖面仪测量等大量资料的研究,更新世以来东海陆架的周边也处于快速隆起时期,冰期海退时期的地壳回弹作用有可能加大了东海陆架区的地壳上升量。  相似文献   

17.
A preliminary study of carbon system in the East China S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East China Sea, the activity of CO2 in the surface water and total carbonate, pH and alkalinity in the water column were determined in winter and autumn of 1993. The activity of CO2 in the continental shelf water was about 50 ppm lower than that of surface air. This decrease corresponds to the absorption of about 40 gC/m2/yr of atmospheric CO2 in the coastal zone or 1 GtC/yr in the global continental shelf, if this rate is applicable to entire coastal seas. The normalized total carbonate contents were higher in the water near the coast and near the bottom. This increase toward the bottom may be due to the organic matter deposited on the bottom. This conclusion is support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pH. The normalized alkalinity distribution also showed higher values in the near-coast water, but in the surface water, indicating the supply of bicarbonate from river water. The residence time of the East China Sea water, including the Yellow Sea water, has been calculated to be about 0.8 yr from the excess alkalinity and the alkalinity input. Using this residence time and the excess carbonate, we can estimate that the amount of dissolved carbonate transported from the coastal zone to the oceanic basin is about 70 gC/m2/yr or 2 GtC/yr/area-of-global-continental-shelf. This also means that the rivers transport carbon to the oceans at a rate of 30 gC/m2/yr of the coastal sea or 0.8 GtC/yr/ area-of-global shelf, the carbon consisting of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ate and terrestrial organic carbon decomposed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相似文献   

18.
The South Huanghai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lie on the east continental shelf ofChina. These areas are generally under the effects of river, coastal currents, and coldwater in the Huanghai Sea, as well as the branches of Kuroshio. Therefore, obviously, thephysical oceanography, chemical elements and plankton distribution in these areas areconsiderably complicated. As for plankton composition, there are temperate neriticspecise, brackish water and estuarine species, coastal species and also tropical pelagicspecies. Each community of the plankton occupies a distributional area of its own.Among the communities there exists a transitional area caused by horizontal andvertical mixing of water masses which effect this area in different degrees. All commu-nities and the transitional area are more or less relatively stable, except for seasonal varia-tion.  相似文献   

19.
杭州湾作为典型的高浑浊度海湾,对其水体碳酸盐体系分布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两个夏季航次(2018年和2019年)获取的调查资料,阐述夏季杭州湾水体中碳酸盐体系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溶解无机碳偏离保守混合作用的主要过程及相对贡献。数据结果表明,杭州湾内表层溶解无机碳浓度与总碱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 553~1 964 μmol/kg和1 577~2 101 μmol/kg,略低于长江口(1 407~2 110 μmol/kg和1 752~2 274 μmol/kg),溶解无机碳浓度和总碱度的空间分布受控于淡水与外海水混合的影响,在潮汐作用下,总体呈现出湾内低,向湾外逐渐升高的趋势。影响表层溶解无机碳非保守混合分布的主要过程中,海?气交换降低溶解无机碳浓度,呼吸作用增加溶解无机碳浓度,两个过程对溶解无机碳浓度变化量的贡献分别为(?42.3±11.7)%与(34.2±14.3)%,净效应呈现为相对平衡的状态。通过计算获得表层海水pCO2的平均值为799 μatm (675~932 μatm),海湾总体表现为大气CO2的源。此外,湾内海水碳酸盐缓冲因子的范围为12.8~23.8,对CO2的缓冲能力弱于邻近东海海水(缓冲因子平均值约为11.9),指示其与外部水体的交换可能会降低附近海域的酸化缓冲能力。相对其他河口/海湾而言,杭州湾内高浊度与强潮汐的特点使其湾内水体的碳酸盐体系分布特征具有区域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2年7月对东海的调查,剖析了其水体中各形态碳(pCO2、DIC、DOC、POC)的区域分布特征,估算了海-气界面CO2的交换通量(FCO2),探讨了影响其交换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资料初步分析了近十几年来该海域海-气界面CO2交换通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12年7月长江口邻近海域相对南部陆架区具有较低的DIC浓度,而DOC与POC的浓度相对较高。调查区域表层水pCO2变化范围为96.28~577.7μatm(1atm为101 325Pa),平均值为297.6μatm,低值区出现在长江冲淡水区(30°~33°N,123°~125°E),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海陆架的南部区域。表层水pCO2主要受控于长江冲淡水的输入和混合(盐度)、台湾暖流以及生物生产等。调查海域2012年7月海-气FCO2平均为(-6.410±7.486)mmol/(m2·d),表现东海在夏季是大气CO2的汇区,区域碳汇强度由强到弱依次为:长江冲淡水区(CDW)、黄东海混合水区(YEMW)、陆架咸淡水混合区(SMW)、近岸上升流区(CUW)和台湾暖流区(TWCW),东海夏季每日吸收大气CO2(以C计)约(18.3±19.8)kt。结合历史资料分析发现,近十几年来东海夏季碳汇强度有增强趋势,CDW区的海-气界面CO2通量平均年增速为-0.814mmol/(m2·d),即海水吸收大气二氧化碳每年增加约54.6kt,是夏季东海碳汇增加的最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