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十年代以后,人类对世界海洋矿产资源(如深海锰结核等)已从考察阶段进入勘探开发阶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新的分析技术引进了海洋地质学领域.本书是专门介绍X射线衍射技术在海洋地质研究中的一些独特的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成为深海钻探船《格洛玛·挑战者》号在执行全球各大洋深海钻探计划中,研究深海岩芯样品的常规分析方法,效果很好,使海洋沉积物的研究从过去定性描述进入定量的分析及至深入到晶体结构、晶体化学的研究阶段.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书籍,国外亦无专门著作,散见于各种文献之中.作者试图从矿物学和X射线衍射实验技术两方面归纳这些材料,并结合自己工作中一些体会进行专题论述和综合,以便为使我国海洋地质界能广泛使用和深入研究这一方法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2.
前言     
我国的海洋地质学研究至今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由于缺少深海钻探的岩芯和测井资料,对许多重大地质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定性分析和推测的水平上。与国际水平相比,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还存在着一定差距。1968年~1983年的深海钻探计划(DSDP),通过“格罗玛·挑战者”号的钻探调查,证实和发展了板块构造学理论,创立了古海洋学,极大地促进了海洋固体地质学的发展。1985年新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付诸实施,ODP的钻探船“决心”号已完成了60多个航次的钻探作业,航迹遍及世界各大洋,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  相似文献   

3.
大洋钻探与中国的海洋地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大洋钻探开始于20年前南海的ODP184航次。20年来,中国在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中的作用大幅度提升,最近5年里在南海实现了三个半IODP航次以探索其裂谷与扩张过程。积极参加国际大洋钻探合作为中国的海洋地质学科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不但将研究区域从近岸扩大到深海,而且壮大了中国深海科学研究队伍。边缘海构造和气候变化低纬驱动两方面的研究进展,就是成功的例子。现在中国为了增强在大洋钻探国际合作的作用,制定了三步走的方针。作为第二步,中国将提供执行钻探航次的钻井平台,从而进入大洋钻探的核心层。与此同时,中国提出在2020年主办国际学术大会,准备制定2023年以后的国际大洋钻探科学计划。对于中国深海科学界来说,这些新任务都将是空前的挑战,是否能够成功将取决于我们在科学上的准备程度。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以来海洋地质学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近20年来,海洋地质学是地球科学中发展最迅速、最活跃的科学之一。新思潮、新学说、新方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各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向宏观和微观的深入,向海洋深处和海洋地球的扩张等等,把海洋地质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特别是70年代以来,由于“地球动力学计划”(GDP,1972—1977)、“国际海洋考察十年计划”(IDOE,1971—1980)、“深海钻探计划”、“岩石圈动力学和演化计划”以及“海洋卫星”的实施,使海洋地质学的研究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反过来,海洋地质学的进展又为各  相似文献   

5.
张太休 《海洋科学》1985,9(1):64-64
在深海调查船Challenger号成功地完成了深梅钻探计划的基础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已与一个名叫海洋事业研究联合会韵集团签订了一亿四千一百万美元的五年工作计划合同。地质学家们制订了新的钻探计划,打算从南极圈到挪威海的大陆边缘进行钻探,以进一步研究资源及海洋的成因。计划第一年在墨西哥湾至大西洋的巴哈马群岛一带的海域工作,并在挪威海、中大西洋海脊和拉布拉多一带钻探;第二年进入南半球,1986—  相似文献   

6.
海洋古水温的变化对于研究全球古环境变化和全球未来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前人对海洋表层古水温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第四纪,对早期30和45Ma时期全球海洋古水温的研究很少涉及。利用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计划(ODP)所获得的沉积物样品,选用17个站点的相关资料,利用有孔虫氧同位素的方法,估算出30和45Ma两个时期全球海洋平均温度,并结合陆地气候标志等,绘制了两个时期的等温图,总结了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全球海洋在始新世至渐新世这个时期是逐渐变冷的,但是该时期的海洋平均温度要明显高于现代海洋平均温度,为进一步研究全球古气候变化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7.
1研究背景深海是地球表层最晚认识的部分,人类对于深海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最近半个多世纪。1968年开始的深海钻探计划(DSDP),证明洋底在不断扩张;1978年开始的HEBBLE计划,证明几千米海底还有深海风暴;1970年代末发现大洋中脊喷出热液,支持着非光合作用的黑暗食物链;1990年代  相似文献   

8.
    
海洋地质学是海洋科学中的一门重要支柱学科。本世纪后半叶以来,由于大量的系统调查,特别是应用了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海洋地质研究中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发现,从而动摇了某些传统的地质学基本概念和理论,诞生了一些新的理论和学说。例如古海洋环流变化的发现丰富了古海洋学这一新兴学科;海底热液矿床的发现充实了现代矿床成因理论;深海钻探计划等的实施加速了海底扩张学说的诞生……。人们已经认识到,海洋地质学的每一项重大进展,不仅加速了海洋科学的发展,还在更深的层次上影响地质学界,甚至在整个地学界引起了革命.  相似文献   

9.
海洋地质学是一门新的蓬勃发展的地质科学,它与陆地地质学以及与地球科学有关的其他学科紧密相关。最近二、三十年以来,随着海洋流体动力学、流体化学、海洋生物学、沉积过程与洋底建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的巨大进展,海洋地质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美国、苏联、法国、丹麦、瑞典等国家,在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极为重要的成果。尤其是美国从1965年开始的深海钻探计划(JOIDES),经过系统取样,已经获得了极其珍贵的有关海洋地质方面的新资料,从而使我们对海洋地质建造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引起了海洋地质科学的革命性变革。业已获得的资料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实了海底扩张学说的正确性,从而发展了全球扩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我们的地球有百分之七十一的面积为海水所覆盖,海洋的总面积达三亿六千多万平方公里,所以说要想认识地球,弄清地球的地质建造,就必须具有海洋地质学方面的知识。否则,对地球的地质建造,就得不出正确的合乎规律的认识。所以说,研究海洋地质学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而且与整个人类的社会实践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李永祺  王蔚 《海洋与湖沼》2020,51(6):1267-1274
深海及其底部生物圈的探测和研究,是当前海洋大科学研究的焦点,是未来的海洋科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深海及其底深部生态学的研究,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简要回顾了深海生态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以及中国在该学科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大力发展深海探测和钻探设备、技术,建设深海生态站和大洋钻探船;以生态系统为中心开展深海生态研究;将深海生态研究纳入国家和有关部门的研究计划、支持多学科交叉和融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 0 1年 8月 4日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第一井正式在江苏东海县毛北村开钻 ,这是继我国 1998年春作为“参与成员”加入“大洋钻探计划 (ODP)”,并于 1999年春在我国南海成功实施 ODP184航次钻探后 ,我国在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 (ICDP)取得的又一骄人的成绩 ,标志着我国正在向世界地学强国迈进。大陆科学钻探与海洋科学钻探并驾齐驱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取得的成果既相互印证又相互渗透 ,无疑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地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世界最早的科学钻探活动始于海洋。自 2 0世纪 6 0年代末始 ,海洋科学钻探已实施了“深海钻探计划 (…  相似文献   

12.
李乃胜 《海洋科学》1996,20(3):3-14
国际大洋钻探计划自1983年以来,已成功地实施了66个航次的深海钻探作业,获取钻探岩芯逾100000m。在关于大陆边缘的构造演化,海洋地壳的形成与发展,地壳流体循环和壳幔相互作用海洋沉积结构和古海洋学,地球大气圈、水圈、冰圈、生物圈的长期变化等众多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海洋地质学家比拉·哈克博士 (BilalHaq) ,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位访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高级访问学者 (1979年 )。访问期间作了关于“深海钻探”(DSDP)———海洋地质领域最新动态的学术报告 ,并赠送了书 ,对我国海洋地质学研究的开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此后 ,哈克博士多次访问北京、上海、杭州、青岛 ,讲授海洋地质学方面的最新国际动态和发展方向。特别值得提出的是1999年10月哈克来山东青岛参加“亚洲海洋地质学术研讨会”期间 ,参观、考察了“山旺化石保护区” ,对保护区的现状十…  相似文献   

14.
西太平洋底质及其分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海底沉积物的系统研究始于1872—1876年英国《挑战者》号的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都大力发展了深海调查.但到1968年深海钻探计划实施前,人们仍主要局限于松散沉积物的调查.本文论述的西太平洋海区是指东起夏威夷,西至亚洲大陆,南达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北到白令海峡的广大海区(图1).底质的分布及其分类,主要是根据美国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调查所和我国的有关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后完成的.本区沉积物按其物质来源大致可分为陆源的、生物的和多源的三大类.  相似文献   

15.
在整合大洋钻探计划(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IODP)之前,日本于1994年就提出了“深海地球钻探计划(OD21)”,此计划包括建造带有上升装置(riser)的地球深部钻探船。由于即将完成的海洋钻探计划(ODP,1985—2003)中使用的钻探船上没有安装上升装置,所以钻进速率和孔心采取率的提高均受到限制。如果采用通过钻管将钻探岩  相似文献   

16.
日本海富山深海水道堤坝大型泥波的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深海调查和研究,特别是深海钻探计划(DSDP)和大洋钻探项目(ODP)的实施,在现代深海海底发现了大型波状沉积体,多数为泥质、含粉砂质泥,少数为砂质,这些波状沉积体被统称为沉积物波.沉积物波可以发育在陆坡到深海平原的任何位置,面积从几平方千米至数十万平方千米,波长为1~15km,波高为5~100m.地震剖面中沉积物波横向上具有波状叠覆特征,纵向上常常呈现波状上攀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的4年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1985-2003)及其前身深海钻探计划(DSDP,1968-1983),是20世纪地球科学规模最大、历时最久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30余年来一直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前沿,导致了学科的一场革命。我国经国务院领导批准于1998年春正式加入大洋钻探计划,年付50万美金,成为第一个“参与成员”(Associated Member)。4年来,已经取得重大进展。(1)成功地在南海实施了ODP184航次。这次在我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和主持下的航次在南海二、三千米深水区的6个站位取岩心5000多米,实现了中国海大洋钻探零的突破,使我国一举进入国际深海研究的前沿。在航次结束后的研究中,我国取得的成果也遥遥领先,不仅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取得了西太平洋区迄今为止最佳的深海沉积记录,而且在气候演变周期性、亚洲季风变迁和南海盆地演化等方面也获得了大量创新成果,其中包括学术上的突破性进展,目前正在逐步向国际学术界展示中。(2)促进了我国深海基础研究及其基地建设。加入ODP4年来,我国深海基础研究迅速发展,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亚古季风的海洋记录)后,又于2000年底启动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并实现了“深海“973”项目和“大洋专项”的相互结合,已有教育部、中科院、海洋局、国土资源部等10多个实验室或研究所在不同程度上加入深海基础研究,其中包括至少6所重点大学,已经初步建成了以深海研究为重要目标的重点实验室,初步涌现出一批有成就的青年科学家。(3)啊我国在有关国际学术界的地位。尽管我国支付的成员费只占ODP整个预算的百分之一强,但是,4年来所起的作用已远不以此为限,特别在筹备新的“整合大洋钻探”计划中,我国代表在有关专业组中的席位已应邀由2个增至4个,仅2001年春以来一年内就有3次大洋钻探的国附我国举行。4年来,在ODP和筹备中的IODP方面,至少有6批共数十人次访华,是20世纪90年代新加入ODP成员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大洋钻探是一项长周期、高层次的国际科研计划,4年来我国以南海航次为中心的研究成果刚开始产出,预计近两年内将达到高潮,而随此建立起来的队伍和基地也可望在未来几年在更大领域范围内进入国际前沿,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8.
官晨钟 《海洋科学》1982,6(5):42-43
随着海洋地质科学的迅速发展,已有的钻探取芯手段已不能满足海洋地质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海底钻探技术的研究已成了海洋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国内外所采用的海底钻探技术设备在类型、经济和性能方面都很不相同。美国在六十年代为了执行《深海钻探计划》而建造了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5月8-9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组织召开了2017年第5期鳌山论坛,10名院士及200多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一带一路"战略,聚焦印度洋-太平洋海底过程与资源效应,开展了多角度、跨学科的广泛研讨和深入交流(封底)。论坛分为三个专题、二十六场报告进行,主要包括了深海深地动力、深海深部生物圈、深海深时环境等不同深度、不同尺度的研究主题,旨在通过发展"两洋一海"区域地球科学理论,深入探索板块构造动力学机制,从而更加深刻了解"一带一路"相重叠的特提斯构造域,认识区域资源分布规律,加快中国的大洋钻探及向深海、深地进军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斯内克·皮特热液场位于中大西洋海岭新火山隆起顶部3 460~3 510 m的深处。在若干次海洋考察中(包括深海钻探)对它进行了研究。2002和2003年带有2个“和平”型号有人居住深海装置的科学考察船“МстиславКелдыш”号在多次的考察中获得了补充性的科学材料。3个东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