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我国近海赤潮引发种种类和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3年全国海洋环境监测1626个站位生物数据进行分析, 以近2001年~2013年在我国近海海域明确发生赤潮的生物作为赤潮引发种, 开展其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研究。结果显示: (1)我国近海赤潮引发种隶属于8门60种, 其中产毒种12种, 甲藻27种, 硅藻20种。(2)2013年共监测到上述赤潮引发种50种, 各监测站位种类数在0~25种之间, 平均密度在84~1.16×1011个/m3之间, 赤潮引发种种类数、密度分布大致都呈现近岸至远海递减的趋势, 但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 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3)2013年各海区赤潮引发种种类数在36~42之间, 平均密度渤海>东海>南海>黄海, 多样性指数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都以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优势种。(4)作为高频赤潮引发种,2013年中肋骨条藻(S. costatum)主要分布在我国近岸及近海海域; 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在我国近岸、近远海海域都有分布; 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主要分布在黄海和东海的近岸和近海海域; 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分布较为广泛, 但出现的站位较少; 红色中缢虫(Mesodinium rubrum)、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只在很少区域有分布。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摸清我国近海海域赤潮生物种类和分布状况, 可为赤潮的预警及其防灾减灾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温州近岸海域2007~2016年间发生的赤潮灾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分布上,赤潮主要发生在4~9月,高发期为5~6月,平均每次赤潮持续时间为8.6天;(2)空间分布上,赤潮主要发生在南麂海域、苍南海域和洞头海域,其中发生在南麂海域次数最多,占赤潮发生总数的46.0%;(3)引发赤潮的生物有10种,其中硅藻门3种,甲藻门5种,着色鞭毛藻门和原生动物门各1种,引发赤潮次数最多的是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其次为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具有演替规律,不断有新的种类引发赤潮;(4)引发有毒赤潮的藻种主要为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通过对近10年温州近岸海域赤潮的全面分析,为温州赤潮的防灾减灾和赤潮预警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预防赤潮发生 洗涤剂禁磷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近海污染也在不断的加剧,对海洋经济危害最大的是海洋赤潮。据《200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报道:2001年近岸海域主要受到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影响。中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增多,发生时间提前,主要赤潮生物种类增多,总次数和累计影响均比上年有大幅度增加。全国海域共发生赤潮77次,累计面积达15 000km2余,比上年增加49次,增加面积达5 000km2。赤潮频发海域多为无机氮和磷酸盐污染较严重的海域。大面积赤潮主要集中在东海、渤海和黄海海域。一、洗涤剂中磷酸盐对赤潮产生的影响洗涤剂包括洗衣粉、金属清洗剂、油污清洗剂…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收集《广东省海洋灾害公报》中2013—2022年的赤潮灾害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近10年广东省海域的赤潮灾害时空分布等基本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赤潮灾害的预警、防治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分布上,近10年间广东省海域共发生赤潮95次,年平均9.5次,共发生面积3 624.76 km2,主要发生时间集中在1-4月,平均每次赤潮持续时间为8.8 d;空间分布上,赤潮发生次数最多的主要位于珠三角海域,赤潮面积发生最大的则位于粤西海域。引发赤潮的生物共有26种,其中硅藻门13种、甲藻门10种、定鞭藻门、黄藻门和原生动物门各1种,引发赤潮次数最多的是夜光藻和红色赤潮藻,引发赤潮面积最大的是球形棕囊藻,近年来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浙江省海洋灾害公报中2006—2017年的赤潮灾害数据,分析了浙江近海赤潮的年、月和季节尺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浙江近海赤潮的空间分布规律。将自适应带宽核密度分析方法应用于赤潮灾害研究,分析了浙江近海不同海域受赤潮影响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浙江海域赤潮高发于春末和夏季,5月是发生峰值期;从年际情况看,近年来赤潮发生的累计次数和面积呈上升趋势;浙江省赤潮主要发生在5个海域,按受赤潮影响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舟山本岛、嵊泗列岛、温州、宁波和台州。  相似文献   

6.
福建沿岸海域主要赤潮生物的生态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翠娅  黄美珍  杜琦 《台湾海峡》2010,29(3):434-441
福建沿岸海域是中国的赤潮多发海区之一.据统计,1962~2008年间,福建沿岸海域共发生赤潮180起以上,潜在的赤潮生物有124种,已经引发过赤潮的种类有27种.本文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角毛藻(Chaetocerosspp.)、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裸甲藻(Gymnodinium spp.)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等福建沿岸海域主要赤潮生物的生态学特征和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评述了福建沿岸海域赤潮发生的特点.福建沿岸海域引发赤潮频率最高的赤潮生物是夜光藻,米氏凯伦藻造成的水产养殖损失最大.其赤潮多发季节在春夏季的4~7月.其赤潮多发区主要分布在3个区域:宁德沿岸海域(以四礵列岛为中心)、厦门西港海域和平潭沿岸海域.对福建沿岸海域几种主要赤潮生物的研究表明,赤潮的发生与水温、盐度、气象、水动力、营养盐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域赤潮发生与海温及厄尔尼诺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000年以来我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和面积,以及期间与厄尔尼诺指数关系,分析认为①海域表温对我国4个海域赤潮发生有较显著影响.②2000~2007年4个海域发生的赤潮次数:东海>渤海>南海>黄海;2000~2007年4个海域赤潮发生面积:东海>渤海>黄海>南海.③1986~2007年厄尔尼诺对赤潮发生次数有一定的影响,4个海域赤潮发生次数与厄尔尼诺的相关程度不同:东海>南海>渤海>黄海,其中1999年后厄尔尼诺对中国近海赤潮发生次数具有显著影响.④1977~2007年发生的10次厄尔尼诺事件对厄尔尼诺年的次年我国海域赤潮发生的次数有比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清清  曹兵  杨波  王超  朱旭宇  许娴 《海洋通报》2017,36(2):217-221
利用1997-2014年江苏海域赤潮发生记录资料,系统分析了江苏海域赤潮的分布特征,并对赤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海域赤潮发生平均2次/年,年发生频率并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变化。赤潮发生具有显著的季节特征,多发生在5-9月,又以5月份发生频率最高,7月份次之。赤潮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连云港海州湾海域和南通以东海域。连云港海域爆发的赤潮多为有毒的甲藻赤潮,少数为硅藻;南通海域赤潮种多为硅藻。连云港附近海域赤潮优势种的变化很可能与该海域营养盐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海域赤潮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长江口海域的赤潮发生形势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探讨了长江口海域赤潮灾害的成因及其防治对策。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是我国赤朝高发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赤潮发生越来越频繁,赤潮生物种类增加,2002年首次发生了有毒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sp.)赤潮,赤潮危害程度在增大,这与长江口海域的环境和生物条件、河口最大军浊带、长江上游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长江口海域赤潮高发区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同时河口海域甲藻孢囊也是赤潮发生的种源。建议建立赤潮立体监测体系、赤潮信息管理系统、海产品赤潮毒素卫生检疫制度和赤潮应急响应机制,全面加强长江口海域的赤潮监控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福建沿岸海域赤潮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许珠华  侯建军 《台湾海峡》2006,25(1):143-150
根据多年来福建沿岸海域发生赤潮的情况及相关资料,概述了该海域赤潮发生的主要趋势、时间、区域、种类和危害等特点,分析和讨论了赤潮发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并指出赤潮防灾和减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海洋综合管理力量薄弱,海洋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海洋执法能力有待加强,海洋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福建沿岸海域赤潮灾害的如下措施和建议:进一步调查和研究赤潮发生的类型并分析其主要成因;建立健全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络和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大力开展具有福建区域特色的赤潮生物及其有害赤潮发生机理等科学研究;控制陆源污染,减少含氮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入海量,提倡和推广使用农家肥,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效率;认真研究和分析港湾的环境容量,合理开发福建的海水养殖业;加强围填海等涉海工程对海水动力学影响的研究,以及加强对船舶压仓水等带来外来赤潮生物影响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