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注聚区油井砾石分级充填防砂工艺技术是针对胜利油田注聚区见聚油井产出液黏度增大、携砂能力增强,提液引效措施加剧油井出砂使油井防砂有效期变短等问题进行研究的。该技术是在注聚区油井充填防砂时改变过去采用单一粒径砾石进行充填防砂的做法,将不同粒径砾石按不同比例分级充填到近井、炮眼附近和筛套环空,同时在中粒度粒径的砾石中加入经过表面处理的短切纤维,提高了砾石充填挡砂屏障的挡砂强度,实现了挡砂屏障的“挡砂、稳砂、排砂”的功能。截止到2010年4月底,该技术现场累计推广应用32井次,分级充填后注聚区油井液量由27.2m3提高到40.43m3,油量由1.01m3提高到3.89m3,增幅分别达40%和80%,最长防砂有效期已达到400d。该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较好地解决了注聚区油井提液引效使防砂有效果变短和油井近井堵塞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油井开采过程中,为了解油井的产油能力,掌握生产动态,测量油井的液位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井下液位的测量一般是采用声波测量法,即利用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的原理。液位测量仪发射声脉冲信号沿着油套环形空间向井下传播,当遇到油液面等障碍物时便产生反射脉冲,返回的声脉冲由接收器接收,通过所测得的时间计算液面的深度。主要介绍一种在油田测量抽油井套管内液面位置的自动测量液位的装置。  相似文献   

3.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科技人员以重心法为主的GP~5计算机软件成功地将面积仅几十平方公里内的80多口油井的油种进行分类,准确地鉴别了这些类型的油种,并同时与邻近各油区的油种区别开,这是一种以油井力单位的油种鉴别新方法,并已为胜利油田埕岛油田油井原油‘指纹’图谱建立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油井井下参数(压力、温度)无线测试的数据信息传输方法及井下发射装置低功耗控制电路。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对井下参数进行长期监测,获得确切可信的第一手资料以便对油井施行相应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黄河口胜利油田某油井附近沉积物进行石油污染状况调查研究,采用坑探试验现场调查污染范围,发现油井沉积物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石油污染,污染多在0.2~1.5 m深度内,水平距离在140~440 m之间.原位测试污染沉积物强度,取样进行室内石油浓度和沉积物物理力学指标测试.石油污染沉积物物理力学性质与未污染的有较大差别,污染后沉积物的重度、渗透系数和强度等均有所降低.污染后的沉积物结构,多成块状和板状结构.  相似文献   

6.
2007年1月,腰滩油田全面实施掺水工艺。工艺实施初期,因原油物性差、油井分散、单井产量低、新井生产无水采油周期短、油井产液含水率上升快等导致了掺水量过大的问题,使站区日处理液量增加、原油销售超标,严重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为保证掺水工艺在腰滩油田的顺利实施,依据掺水理论,结合油田实际,通过现场简化流程、完善加药方式、制定合理工作制度等措施,使掺水工艺在该油田得到了正常运行,达到了生产稳定、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渤海海上6个不同区块、7个平台的8口油井原油中正构烷烃组分及姥鲛烷植烷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原始指纹谱图、正构烷烃组分及姥鲛炕植烷浓度分布比较和特征比值比较对原油进行了鉴别.结果表明,不同区块的原油指纹信息不尽相同,即使同一平台不同油井所产的原油指纹也存在一定差异,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可对其进行鉴别.原油的风化对特征比值影响较小,可利用其进行风化油样的鉴别.为确保鉴别的准确性,分析过程中必须实施严格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2010年4月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到2010年8月,事故油井共向墨西哥湾泄漏490万桶原油,造成了墨西哥湾的巨大环境灾难,这次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开发的担忧与思考。海洋占据着地球面积的71%,  相似文献   

9.
从2010年4月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到2010年8月,事故油井共向墨西哥湾泄漏490万桶原油,造成了墨西哥湾的巨大环境灾难,这次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海洋开发的担忧与思考。海洋占据着地球面积的71%,其蕴  相似文献   

10.
胡洪勤 《海洋工程》2003,21(2):92-95
海上石油开发油井建设中,发生了井柱弯折现象。对工程处理中可以采用的小沉箱、大沉井、定向井、人工切割开洞等方案进行了介绍和比较,最后论述了采用的方案及原因。  相似文献   

11.
1998年首次进行了海上油井密封套管内海水冻胀特性模拟试验,建立了一套各种参数的测量系统.文中介绍了管内海水冻结过程、海水过冷温度、结冰水温、轴向冻胀力以及管体应变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温度传感器压力系数的测量问题,认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排除加压过程中传感器周围的液体由于绝热压缩而引起的增温。文中例举了测量压力系数的几种方法和一些测量结果。对于深海和油井用的温度传感器,建议把压力系数作为一项技术指标进行考核。  相似文献   

13.
黄金森 《海洋科学》1982,6(5):64-64
珊瑚礁岩是造礁珊瑚经成岩作用而构成的一种海相碳酸盐岩。孔隙(原生和次生孔隙)发育,渗透性良好,有机质丰度高,是一种理想的石油生储层。目前已发现和开采的礁型大油田有12个,可采储量不下五十亿吨。另据统计,世界上日产万吨以上的油井有8口,其中一半是打在礁区。  相似文献   

14.
美国天文学家托马斯·高尔德通过天文学研究,提出了一个石油和天然气生成的新理论。高尔德理论可能是对现行石油生成理论的严峻挑战。他认为,石油和天然气早在四十五亿年前地球形成时就已经产生。按照高尔德理论,地球内部的碳化合物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生成碳氢化合物,其中一部分流向地球表面,通过油井排出。  相似文献   

15.
赵金柱 《海洋信息》1999,(11):18-19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在我国管辖海域发展很快,仅在河北沧州近岸海域,自90年代开始,石油部门就已开始了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活动。现在河北沧州海域内已形成赵东、岐东、张北、张东四个作业区块,勘探开发油井达25口之多。现结合沧州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监察管理,对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环境保护监察管理工作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参考相关资料对比水泥类、油井类、舰船类及其他类型人工鱼礁对海洋生物诱集效果,探讨不同材料人工鱼礁在诱集效果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人工鱼礁区生物诱集效果高出天然礁区(对照区)的比率达68.75%.不同材料类型人工鱼礁的生物诱集效果存在差异:水泥类人工鱼礁生物诱集效果高于天然礁区的比率为71.43%;油井类人工鱼礁生物诱集效果高于天然礁区的比率为50.00%;舰船类人工鱼礁生物诱集效果高于天然礁区的比率为100.00%;其他类人工鱼礁生物诱集效果高于天然礁区的比率为80.00%.研究资料分析表明人工鱼礁的建设,需要更多地结合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人工鱼礁对海洋生物的增殖效果,促进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2007年SPE年会上,贝克石油工具公司发布了最新设计完成的油藏优化系统EQUALIZER。该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水平井、多分支井和大斜度井出现的早期水气突破等完井问题,延长油井寿命,利用较少的井眼与油藏保持更大的接触面积,最大限度地提高油气采收率,增加油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与直井相比,水平井开发具有缩短油井井距,扩大泄油面积,提高临界锥流量,更好地控制注入流体、改善波及效率等优势。在相同采液量的情况下,水平井可以降低采液强度,减缓含水上升速度。特高含水期河流相储集层的顶部是剩余油富集区,利用水平井技术挖掘正韵律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最终采收率较直井开发提高了1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埕岛油田海底管道工程海域环境现状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测资料采用《中国近海水质评价方法》对工程海域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工程海域水体主要污染为有机污染和石油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无机磷、石油类、铅、海域为三类海水。靠近采油平台、油井组的站位水质差,远离平台、井组水质较好,说明海上石油开发带来了一定的污染。工程海域内的底质尚未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20.
以黄河口为研究区,应用现场和HJ-1高光谱遥感数据,开展了植被受石油烃渗漏影响的高光谱检测方法研究。选择了常用于判别植被受石油烃渗漏污染的红边蓝移指数 REP_blue、土壤含氧量相关指数 CTR和叶绿素敏感指数CHL ,通过分析研究区主要植被芦苇和柽柳地物光谱和HJ-1高光谱影像中同位置像元光谱,对3种指数在研究区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基于在图像像元光谱检测中表现较好的指数,提出了一种针对 HJ-1高光谱遥感影像的受石油烃渗漏影响植被检测方法。结果表明,3种指数对于油井旁植被现场光谱的检出效果均好于图像光谱,同时,相比于其它两种指数,CHL指数的检出效果较差;应用发展的受石油烃渗漏污染影响植被检测指数,对覆盖研究区的 HJ-1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了检测,发现检测结果中71.1%的位置附近存在油井,说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