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贡湖及其相关水域风生流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太湖风生流的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模拟贡湖及其相关水域风生流的套网格数值模式。应用该模式研究不同风情下,梅梁湖,太湖主体湖水对贡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非均匀风场作用下太湖风成流风涌水的数值模拟及验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浅水波方程数值模式,考察太湖局地风场的影响,模拟了太湖风成流,风涌水的变化情况,模拟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较好,另外,将实测风场资料代入模式计算,结果表明,模拟对风涌水有较好的预报能力,流向流速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在态势上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湖流特性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道光 《海洋与湖沼》1991,22(3):200-207
根据1962—1983年大量观测资料研究表明,鄱阳湖湖流主要有吞吐流和风生流,因江湖关系而导致吞吐流呈顺畅型、倒灌型和顶托型分布。其时程变化规律是日变化小,年内呈马鞍型变化,年际变化显著且呈周期性。面上分布不均衡,湖流大小的顺序是湖口水道、五河入湖区、主湖区、湖湾区。垂直分布,顺畅型接近对数曲线,倒灌型和顶托型复杂多变。低水河相,流速大,流向规则稳定;高水湖相,流速小,流向紊乱多变。风生流对吞吐流的影响有显著的风向效应和水位高低、湖面宽窄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渤海冬季风生环流的年际变化特征及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渤海冬季风生环流的年际变化及机制,在近35年NCEP CFSR大气强迫下,利用ROMS海洋模式对渤海冬季流场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模式结果基本重现了已知的渤海冬季风生环流的主要特征。渤海冬季深度平均流场的EOF结果显示:首先,第一模态中风向的改变引起了一个环绕整个渤海的环流结构变化;其次,第二模态反映了渤海冬季环流存在的线性增强趋势与风场增强有关,尤其在1995年之后。从模式结果中发现,风场对渤海冬季流场存在的年际变化起到重要作用,风向的偏转对环流年际特征的影响强于风速变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FVCOM的渤海冬季三维风生环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FVCOM海洋模型以及MM5气象模式预报风场,对渤海冬季三维风生环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渤海风生环流具有显著的三维结构,表层基本沿风向运动,量值在5~10 cm/s,海峡处流速可达15 cm/s,底层有明显的补偿流,量值<3 cm/s;深度平均流环流状态明显,渤海海峡海流北进南出,渤海中部以及辽东湾为一顺时针环流,渤海湾以及莱州湾基本呈逆时针环流。文章通过对比实验,进一步讨论了海面风应力以及海底地形对渤海环流的不同影响,得出:在渤海中部风应力的切变涡度是形成顺指针流型的主要驱动力;除渤海中部以外,渤海冬季流型受地形作用的影响要大于海面风场的切变涡度。  相似文献   

6.
太湖风浪场的计算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探讨了浅水风浪数值模型—SWAN模型应用于模拟内陆湖泊风浪生成和传播变形时的特点。该模型存在不能有效地模拟近固壁边界处风浪场的缺点,以能正确地模拟湖区的风浪场和节约计算时间为原则,确定了计算范围。对太湖进行了风场和风浪场的现场观测。分别利用规范公式和SWAN模型两种方法、根据观测和预报的风场计算了湖区的有效波高,并将计算结果和现场观测值进行了详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观测的风场,利用两种方法所计算的太湖风浪场的精度基本相当;在根据观测的风场、利用SWAN模型计算内陆湖泊的风浪场时,需要精心选择恰当的风场;在根据预报的风场预报湖区风浪场时,SWAN模型的精度要高于规范公式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太湖水体有机污染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1987-1988年有关研究资料,分析太湖COD,BOD5和TON的时空变化及其与TOC的关系,研究COD出入湖量和水文气象因子对湖体COD的影响。结果表明,COD是太湖有机污染的重要指标;在不同时期和湖区,其含量差异明显,丰水期低,枯水期高。各湖区污染排列为:五里湖>梅梁湖>湖心区>东太湖。进入太湖有机物量的增减,是COD在湖体中消长的主导因素,但水位和温度等条件因子对有机污染程度亦有重要曩  相似文献   

8.
张艳丽 《海洋预报》1993,10(3):66-70
应用正压浅水方程模式对西北太平洋月平均风生流进行了数值试验。当海面风场的尺度与太平洋尺度接近时对西北太平洋不同月份所得到的风生流和西北太平洋实际环流的某些特征十分接近,而西北太平洋水区的风场仅对近岸流的特征有重要影响。对比试验表明,西海岸附近的水深变化对西北太平洋风生流的动力学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9.
东太湖水环境质量调查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91年2月-1994年10月对太湖的水质监测,分析了东太湖水质现状、变化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一些保护水质的对策。适当网围养鱼对东太湖水质影响不大,相反可延缓东太湖的沼泽和富营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简化原始运动方程,得到南海北部季风逆风流诊断方程,对季风逆风流诊断方程进行必要的数学处理后,导出南海北部产生季风逆风流的必要条件和诊断判据;指出南海北部季风逆风流由风生直接逆风流与风生间接逆风流叠加而成,风生间接过风流由风生间接正压地转逆风流与风生间接斜压地转逆风流组成,还导出风致巴士海峡以东的黑潮水影响季风逆风流的判据,在合适的风向及适当的摩擦系数情况下,黑潮水可成为间接逆风流的热源。并首次提出风生直接逆风流、风生间接逆风流、正压逆风流、斜压逆风流、风生间接正压地转逆风流和风生间接斜压地转逆风流概念。  相似文献   

11.
有风浪太湖水体的光照传输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启铭  杨平 《海洋与湖沼》1993,24(3):286-293
根据辐射传输方程的近似解方法和光照传输的累加原理,建立了包括水面风浪效应、水中悬浮粒多次散射和底泥反射的垂直分层水体的光照传输数值模式。利用该模式和太湖悬浮粒实测资料,计算和讨论了太湖水体中光照随水深的变化以及悬浮粒浓度、风浪和太阳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粒的多次散射所形成的漫射光是湖水中光照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在水体的下层,漫射光甚至是光照的主要构成部分。风浪对水中光照的影响则主要在天顶角大于70°时才明显地表现出来,此时风浪水体对太阳直接辐射和全辐射的反射率比平静水面都有明显的减小。  相似文献   

12.
太湖水环境的演变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通过对太湖近二十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及其它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试图对太湖水环境演变作一概括总结,指出太湖近几十年来水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主要表现为湖泊面积不断减少,滩地发育,防洪调蓄能力下降;水污染日益严重,水华频繁爆发,富营养化程度日益加剧等,并对近些年来太湖水环境的研究和治理作一简要总结,提出水环境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太湖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从沉积学、地层学、地貌学、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角度,综合分析了太湖的成因和演变。认为地壳沉降与海面上升是构成江南碟形洼地的内外动力,为太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全新世海侵最盛时,太湖海湾水深潮急、泻湖、滨海沼泽围绕海湾分布。随南部湾口沙嘴封堵,海湾趋于消失,陆地扩大,遗址增多。3700a来,海面回升,湖面逐渐扩展,形成现代太湖。  相似文献   

14.
太湖底泥蓄积量和可悬浮量的计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基于2002年对太湖底泥分布的调查数据,利用最优插值法计算了整个太湖不同区域的底泥厚度。结果表明,太湖底泥总蓄积量大约在18.57亿m^3,有泥区面积占整个水面积的47.5%左右。此外,利用Shields方法,计算了太湖表层1m内不同深度上底泥悬浮的临界切应力值,采用SMB浅水波动模式,计算了夏季受东南风和冬季受西北风影响下的波切应力,确定了不同风速情况下所能引起的底泥悬浮量。计算结果发现,上述何种风向情况下,能产生悬浮的临界风速大约在5-6m/s,当风速大于临界风速时,悬浮量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增加;若风速达到20m/s时,所能引起的最大悬浮量约为2.75亿m^3。  相似文献   

15.
太湖主要入出湖河道非挥发性有机提取物致突变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4年10月,应用国产大网膜402无极性树脂作吸附剂,提取环太湖5个主要入出湖河道中非挥发性有机物进行Ames试验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以分析期致突变性。结果表明,4个入湖河道水中有机以物均显示程度不同的致突变性,而出湖水未显示致突变性,4个样点的有机致突变物组成差异较大,梅梁湖承纳梁溪河和直湖港污水,作为玉要饮用水源地,加强其治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生物标志化合物对东、西太湖不同湖泊类型的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生物标志化合物的角度,对东、西太湖沉积物中饱和烃组分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其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形式,主峰碳位置、L/H等指标对比,对照西太湖中的主要水生植物蓝藻和东太湖中的主要水生植物的饱和烃的组成特征,同时结合常规指标C/N的分析结果,对东、西太湖湖泊类型进行判识-西太湖为藻型湖泊,东太湖为草型湖泊。  相似文献   

17.
湖泊大型贝类控藻与净化水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湖泊大型贝类控藻与净化水质的效果,本研究在太湖梅梁湾利用其土著大型贝类褶蚊冠蚌、三角帆蚌、湖螺分别在14只敞口水箱、鱼池(计3000m2)和设置在太湖梅梁湾20只围隔的自然水体中,建立贝类净化水体系统,定期测试,结果表明:1、三种贝类净化水体效果显著。在相同条件下,对水体叶绿素a单位消除量、消除率,褶纹冠蚌>湖螺>三角帆蚌; 2、鱼池系统中二龄三角帆蚌密度1.6只/m2,蚌以网袋设置在水面下30cm,时间距6月30日~9月6日,与无蚌对照池比较,水体叶绿素含量降低57.5%,悬浮物含量降低49.2%,水体透明度提高7~8cm;3、在太湖围隔净化系统中:(1)贝类生物量相同时,即50%生物量褶纹冠蚌悬挂水上层,50%生物量湖螺在底层的复合系统与100%生物量褶蚊冠蚌悬挂水上层的单一系统,历时228h,结果比较,后者的叶绿素a、悬浮物单位消除量均分别高于前者2.7%~37.4%和5.2%~26.8%。表明褶纹冠蚌在水上层的单一系统净化水体效果较好。我们在蚌对太湖围隔系统水体藻类结构变化试验的结果与该结果一致。(2)当水温(18.5±1)℃,本系统不同贝类生物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褶纹冠蚌生物量384g/m3对水体叶绿素、悬浮物消除效果相对最好,132h,分别达到407.3μg/kg·h和94.7mg/kg·h。在太湖围隔水体中,只有蚌生物量达到一定量值时,才能在有限时段内发挥对水体叶绿素a、悬浮物、藻类生物量降低消除的效果,但褶纹冠蚌生物量过大,单位消除量反而减少。我们在贝类不同组合,对太湖围隔系统水体、藻类结构变化试验的结果与该结果一致。(3)经108h后观察测量,对照组透明度为38~39cm,实验组为72~120cm,是对照组的2.3倍。而且,对照组约1/10水面出现水华,而实验组水面洁净,未出现水华。实验组贝类对叶绿素和悬浮物消除率分别达到72.0%~90.5%和59.1%~80.8%。贝类净化水体效果非常明显。(4)褶纹冠蚌在太湖试验围隔系统中,从10月17日至22日,使藻类结构产生了明显变化;1、2、3、4试验组藻类数量分别下降66.4%;84.0%;95.3%和90.1%。藻类结构中蓝藻占75.8%;微囊藻占蓝藻总量的97.2%。以上各试验组围隔系统中的蓝藻数量分别下降83.6%;91.7%;99.8%和94.4%。微囊藻数量分别下降73.1%;85.8%;100%和90.3%,所以蚌对太湖水体中藻类,特别是蓝藻、蓝藻中的微囊藻数量下降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18.
太湖围湖利用与网围养殖的遥感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太湖的生态环境一直倍受关注。本文采用遥感方法,结合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利用GIS技术,对太湖1988~2003年期间的围湖利用面积和东太湖1990~2003年期间网围养殖面积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8~2003年期间,太湖围湖利用面积8.3258km2;1990~2003年期间,东太湖网围养殖的面积增加94.0129km2,2003年网围养殖面积达106.4702km2,已占东太湖水面面积79.3%。对大规模围湖利用和过度网围养殖引起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当前太湖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分析了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太湖水体中悬浮质、可溶性有机质和浮游藻类色素在可见光波段(400nm—700nm)的吸收;讨论了对池塘及两种高等植物色素吸收的对比测定;并利用迭代回归方法对测试样品的散射效应进行了订正。结果表明:(1)可溶性有机质吸收在短波部分较强;并且随着入射波长的增大,吸收几乎呈指数律减小,减小速率比国外海洋中的测量结果小。(2)水中悬浮质对光具有较强的散射作用,散射系数约按入射波长呈倒数变化。(3)不同植物中的色素的吸收光谱有明显差异。此外,利用所测数据,本文还对冬季太湖水体的反射光谱和向下光照衰减系数进行了数值计算,表明该水体对入射光照的反射和衰减与纯净水情况有很大差别,目此,太湖水光学特性研究中必须考虑水中物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太湖沉积物碳氮同位素组成特征与环境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太湖不同湖区沉积物有机质δ^13C、δ^15N分析表明,草型湖区沉积物有机质δ^13C、δ^15N总体比藻型湖区高。湖泊从贫-中营养水体向中-富营养演化过程中,沉积物有机质δ^13C、δ^15N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沉积物TP、TN则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在各湖区表现出差异。湖泊演化到富营养阶段,沉积物有机质δ^13C、δ^15N表现为明显的偏负。近50年来不同湖区沉积物有机质δ^13C、δ^15N反映的湖泊环境演化过程与实际环境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20世纪太湖水环境存在50年代及90年代两次较明显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