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海浮游桡足类的生态研究——Ⅰ.数量的分布和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浮游桡足类数量的分布和变化,是开展这一类群生态研究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同时它在海洋生态系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海洋食物链上考虑,浮游桡足类是南海中、上层主要经济鱼类(如兰圆鲹、竹莢鱼、鲐鱼和金色小沙丁鱼等)的饵料基础,所以它的数量分布和变化,直接影响这些鱼类的集群和鱼群移动。可见,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在渔业生产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再者,浮游桡足类数量的空间、时间分布和变化,也是探讨南海生物海洋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中华哲水蚤的繁殖、性比率和个体大小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陈清潮 《海洋与湖沼》1964,6(3):272-288
哲水蚤(Calanus)为我国近海浮游桡足类中的优势种,不但数量多、分布广,并且个体也较大;在探讨我国海洋浮游生物数量变动时,必须重视这种桡足类的生态学研究。 过去,有不少学者在桡足类的个体生态学方面做过很多工作,特别是对飞马哲水蚤[Calanus finmarchicus(Gunn.)]的研究最为详尽(Marshall & Orr 1955)。这些研究不论在理谕上或生产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海洋浮游生物学文献中,到目前还未见到有关桡足类的个体生态学的研究论文。本文对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 Brodsky)的繁殖、性比率和体长的季节变化等问题进行初步研究,作为对这种桡足类个体生态学研究的开端。  相似文献   

3.
王崇江 《海洋科学》1998,22(2):36-38
“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CLOBEC)研究计划目前已被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接纳为核心计划之一,并且可能成为今后10a内最大的国际海洋学研究计划。其主要目的是要了解海洋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特别是物理环境变化的响应。浮游动物是研究海洋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胁迫反应理想的研究对象,其数量变动是监测海洋生态系统动态的理想指标,因此GLOBEC计划特别强调对浮游动物的研究。海洋浮游桡足类的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在繁殖盛季往往超过其他种类而在浮游动物中占据优势[1],因此海洋浮游桡足类的研究是浮游动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北黄海浮游桡足类分类学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6-2007年在北黄海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浮游动物生态调查,结合1959年至今该海域的主要历史资料,建立了较全面的北黄海浮游桡足类主名录,计算了该海域浮游桡足类的分类学多样性指数,研究了分类学多样性的季节变化及平面分布,并根据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对北黄海浮游桡足类群落稳定性进行了判断.结果显示,北黄海浮游桡足类共记录44种,隶属于4目、14科、21属;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的理论平均值分别为82.2和334.4;调查期间4个航次浮游桡足类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均高于北黄海总体桡足类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分类多样性指数(△)冬季最高,秋季略高于春季,夏季最低;分类差异指数(△*)秋季最高,冬季次之,春季最低;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夏、春季高于秋、冬季;各调查站位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分布不均匀,这与黄海暖流以及黄海冷水团的存在有关;调查海区4个航次平均分类差异指数值均落在北黄海总体桡足类的95%置信漏斗曲线内,北黄海浮游桡足类群落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珠江口浮游桡足类摄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珠江口2002年7月(夏季)、2003年1月(冬季)和2003年4月(春季)3个航次浮游桡足类现场调查及其肠道色素实验数据,分析了浮游桡足类食性特点、肠道色素含量及其对浮游植物和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根据齿缘指数对珠江口浮游桡足类食性分析,发现捕食性桡足类种数高于草食和杂食的滤食性种数,而其丰度低于后两者。珠江口桡足类个体肠道色素平均含量为冬季高于春季和夏季,而对浮游植物现存量和表层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均为夏季高于春季和冬季。夏、冬季桡足类肠道色素含量与水体叶绿素a浓度呈正相关,春季不相关。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桡足类分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3年6月和2006年6月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进行的2次大面调查所采集的浮游桡足类网采样品,并结合前人的研究,综合整理了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浮游桡足类种名录,分析了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并采用分类多样性指数(Δ)、分类差异指数(Δ*)、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对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桡足类的分类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桡足类有222种,隶属于4目,33科,70属;其中2003年夏季共记录到浮游桡足类72种,2006年夏季102种。根据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桡足类总名录,计算了其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的理论平均值及95%置信漏斗曲线。其平均分类差异指数的理论平均值为84.9,高于2003年6月和2006年6月研究水域的平均分类差异指数的平均值。该研究可为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桡足类多样性动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并为同类型水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浮游桡足类是海洋初级生产力和高级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的重要中介,对自然海区桡足类食物组成的研究是深入了解其在海洋食物网所处生态地位的关键。然而,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目前很难获取桡足类准确的现场摄食信息。本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黄河口邻近水域中华哲水蚤的现场食物组成,对现场采集固定的中华哲水蚤样品进行清洗、去除附肢、镜检等处理,研磨匀浆后提取总基因组DNA。基于对以此DNA为模板扩增出的非桡足类核糖体小亚基基因(non-copepod 18SrDNA)序列的分析,本文共检测出属于8个门的中华哲水蚤的潜在食物种类。研究结果表明,PCR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桡足类摄食研究中具有强大的效用,同时,诸多潜在食物类群的发现也意味着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桡足类及其它海洋生物现场食物组成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将有利于揭示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真实状态,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材料取于中、日黑潮合作调查期间,日本国水产厅西海区水产研究所“阳光丸”调查船于1986年6月15-28日在日本九州西南部东海黑潮区(29°30'-32°00'N,128°00'-130°30'E)的调查.浮游动物样品使用装有TSK型流量计的北太平洋浮游生物网在50-0m垂直拖取;温、盐度等项目采用CTD测定.调查区初步鉴定浮游桡足类134种(含4spp.),其中多数为热带、亚热带种,少数为暖温带种和世界广布种;群落组成以高温高盐种占主体.主要的优势种有:Oncaea venus-ta、Oithona plumifera、Clausocalanus furcatus、Clausocalanus arcuicornis、Paracalanus aculeatus、Oithona similis、Temora turbinata、Oncaea media、Undinula darwinii、Acartia negligens、Corycaeus speciosus、Scolecithrixdanae等.浮游桡足类总个体数平均367.6个/m3,其平面分布以黑潮流轴区数量较低,而种数则较多.黑潮暖流及中国大陆沿岸流的消长变化影响着浮游桡足类的群聚结构和分布;而水温是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关于东海陆架区的浮游端足类??亚目( Amphipoda: Hyperiidea),过去了解很少,迄今仅郑重、郑执中等(1965)报道细长脚?? ( Themisto gracilipes )是黄海主要浮游动物之一。陈瑞祥(1978)报道了采自江苏、浙江近岸水域和福建东南近岸水域数种浮游端足类。 Stephensen(1925)曾报道过Amphithyrus bispinosus分布于香港一上海之间水域。入江春彦(1957)报道了日本五岛列岛一香港之间水域数种浮游端足类。 本文根据1976年调查的资料,对东海大陆浮游端足类??亚目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了初步报告。通过这次调查,对调查区的浮游端足类有了初步了解,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东海浮游端足类的分类与生态工作提供了基本资料。但由于调查时间较短、范围较小,资料仍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浮游桡足类的生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1984年5月—1985年2月在台湾海峡中线以西海域不(含海岸带水域)4个季度月综合调查及海潭岛南部外海定点昼夜垂直分层采集所获浮游动物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海域浮游挠足类188种(国内新记录7种,本海区首次记录19种),主要的优势种有锥形宽水蚤、中华哲水蚤、精致真刺水蚤、普通波水蚤等。其群落组成以热带和亚热带种为主,少数为暖温带种。根据其生态习性及分布特点可分为近岸低盐、外海高盐及广温广盐三个生态类群。海潭岛南部外海浮游挠足类的昼夜垂直移动可分为移动显著和不显著两种类型。本海区浮游桡足类种数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均与温、盐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不同生态习性的浮游桡足类的分布与影响本海区的水系的消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东海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种群生态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徐兆礼 《海洋与湖沼》2006,37(2):97-104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采用聚集强度等生态学方法和回归方差贡献等统计分析方法,对东海浮游桡足类精致真刺水蚤自然种群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1979—1980年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精致真刺水蚤在东海的优势性主要表现在秋季;其丰度和优势度有显著的季节变化,依次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除夏季东海北部近海丛生指标I为1·34外,冬、春和夏3季I均为负值,秋季I值最高,有明显的聚集现象。与20年前结果相比,东海精致真刺水蚤优势度和占浮游桡足类总丰度的比例有所上升,这种现象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底层水环境的变化和暖流势力的强弱是影响东海精致真刺水蚤数量分布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林景宏 《海洋学报》2007,29(1):92-97
根据1995~1997年期间在台湾岛以东副热带环流区进行4个季度月的综合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浮游桡足类的数量分布及其群落的生态特征,探讨其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本区大中型浮游桡足类呈低丰度(4个季度平均为6.75个/m3)、低优势度(Y<0.131)以及季节变化幅度小等特点.所记录的206种浮游桡足类中,5种生态类群共存.不同性质水系在测区间的动态制约着不同生态类群的配比,但丝毫左右不了热带大洋广布类群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3.
采用PCR扩增、文库构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序列分析和系统学分析等方法,初步研究了夏季胶州湾上层海水浮游桡足类核糖体小亚基RNA基因(18S rDNA)约1.5kb片段的序列变异。从浮游生物混合DNA中选择性扩增桡足类18S rDNA,建立桡足类18S rDNA变异类型文库,并从文库中随机挑选的30个克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Vsp Ⅰ限制性内切酶能将这些克隆分成频率分别为0.17、0.23和0.6的3种操作分类单元(OTUs),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0.95。3条OTU代表克隆序列与甲壳纲桡足亚纲核苷酸差异数在75.4—97.8之间,而与其他亚纲的差异都高于100。3条OTU代表克隆序列均属于桡足亚纲,其中,AY437861和AY437862属于哲水蚤目。3条OTU代表克隆序列可分为2个高变异区和3个相对保守区,其GC%分别为47.37%、48.16%和48.57%。研究结果表明,混合DNA提取方法简单,设计的引物可选择性地扩增浮游桡足类18S rDNA,根据18S rDNA序列序列变异描述浮游桡足类多样性是可行的。研究结果也为在浮游桡足类分类中引入18S rDNA序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海洋浮游桡足类摄食纤毛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起,人们发现了许多有关桡足类摄食纤毛虫的直接或间接的证据。20世纪70年代,有人在实验室内培养纤毛虫并开展桡足类对其清滤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桡足类对纤毛虫的清滤率为0.1—58.1mL/(ind.·h)。桡足类对纤毛虫的摄食方式有多种,包括伏击摄食和通过游泳过滤海水中的纤毛虫等。有的纤毛虫有逃避摄食的行为。20世纪80年代末,自然状况下桡足类群体对自然饵料中纤毛虫的摄食得到了研究,结果表明桡足类对纤毛虫的清滤率多数情况下低于40mL/(ind.·h)。实验室内和自然海区的研究都表明,与浮游植物相比,桡足类倾向于选择摄食纤毛虫。根据现场测定的清滤率和桡足类丰度估计自然海区桡足类对纤毛虫的摄食压力的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桡足类群体对纤毛虫生物量的摄食压力大约为每天5%。这些自然海区的研究多集中在近岸区域,需要加强对大洋浮游桡足类摄食纤毛虫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南极宇航员海使用北太平洋网(0.5m~2,330μm)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浮游动物的丰度、群落结构、优势种种群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9/2020年南极夏季宇航员海浮游动物总丰度在8.93—102.00 ind./m3之间,最高丰度记录在宇航员海中部靠北区域,浮游动物主要由桡足类、磷虾、毛颚类、浮游被囊类等类群组成。调查海域桡足类丰度对浮游动物总丰度的贡献可达90%以上,其中、大中型桡足类Calanoides acutus, Metridia gerlachei, Calanus propinquus和Rhincalanus gigas分布广泛,而小型桡足类Oithona similis、Oithona frigida、Ctenocalanus citer、Oncaea conifera等在丰度上占比较高。通过聚类分析可将宇航员海浮游动物在区域上划分为5个群落,普里兹湾涡流、威德尔涡流、南极绕极流南界等物理海洋学过程是宇航员海浮游动物群落分布模式的主要控制因素。另外,生物环境匹配(Bio-env)分析显示,饵料(叶绿素a)也对该海区浮游动物的种群和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中日黑潮联合调查研究期间1986年5—6月和1989年7—8月航次水文与生物的同步取样资料,分析了东海测区内水系组成与浮游甲藻类及浮游桡足类等分布之间的对应关系。指出了不同生态类型的生物需要不同的物理海洋环境条件。同时,某些指示生物的分布又为区分水系、了解流系情况提供了良好的示性指标,并且从某些生物数量的变化还可以判断出水系混合与变性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ENSO现象在夏季对台湾海峡南部浮游桡足类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FFECTSOFENSOEVENTSONPELAGICALCOPEPODAINSOUTHERNTAIWANSTRAITINSUMMER浮游桡足类是浮游动物最重要的类群。它种类多,数量大,是海洋生态系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研究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一个组成部分。台湾海峡南部处于南海北部与海湾海峡一个接合部,该处水系十分复杂,是闽南渔场的所在地。方金钏等1979年,陈清潮1983年,费加祺等1991,1997年报道了该区域有关浮游动物方面的研究,但有关该区域浮游桡足类年变化的研究未见报道,特别是1997年5月~1998年春季,发生了本世纪以来最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1982年4月至1983年5月在大连湾周年生态调查中获得的资料,分析了大连湾浮游桡足类的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大连湾共有浮游桡足类22种,其中优势种大网为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中网为小拟哲水蚤Parucalanusparvu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similis、短角长腹剑水蚤Oithonabrevicornis。桡足类总量年高峰,大、中同各有2次,最高峰分别为2月和8月。本文还讨论了几种环境因素对浮游桡足类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根据1987 ̄1990年间在台湾以北海域进行的6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桡足类数量分布作了探讨,结果表明,本区浮游桡足类丰度在春季最高,冬季最低,夏、秋季介于中间;黑潮锋内侧的桡足类丰度一般高于黑潮锋外侧,较高丰度区的分布具夏季最向外海、冬季最靠近岸、其他两季居民的趋势,这与黑潮锋位的季节摆动趋势基本相一致;浮游桡足类丰度的较高值区一般出现在不同水系的交汇区,尤其是黑潮次表层水涌升域的近岸边  相似文献   

20.
厦门港歪水蚤数量的季节变化与滞育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峰  李少菁 《海洋学报》1991,13(5):721-727
在近岸河口区浮游生物群落生态的物质转换与能量流动过程中,同属多种并存的桡足类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占据着异质的时空,并导致了摄食生态灶的差异[1]。新近研究还表明,在北温带沿(近)岸水域,浮游桡足类可以生产滞育卵,以适应其生活周期中不利的环境条件。Marcus[2]还证实滞育卵的生产主要受温度和日光照期的变化所诱导,而其休眠维持与终了则受温度的影响。不过,较低纬度区的浮游桡足类是否也能生产滞育卵,报道尚不多[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