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前言 日本静止气象卫星GMS的数字图象资料在观察天气系统、监测台风、气象预报服务及海洋环境预报服务方面,是很有价值的数据资料。改型的GMS展宽数字云图(S-VISSR),又为定量的分析数字云图资料提供了条件。但对用户而言,某个区域或为某个专项选用的数据尤其重要,而具有高效率,又能保证一定精度的卫星图象数据定位算法更加重要。我们在对GMS数字图象做定位时,采用了日本气象卫星中心的简单定位算法。经计算证明,此种算法既满足对数据精度的要求,又简化了定位的复杂计算,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FY-4A卫星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气象卫星,为缓解光照对其可见光和红外云图影响,增强图像质量和显示细节,通过分析中央气象台发布的FY-4A卫星云图中可见光和红外云图资料,指出云图可见光和红外云图存在极强互补性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灰度均值的自适应非线性Gamma图像增强融合方法。仿真实验结果指出利用本文方法得到的融合云图拥有显示云的更多细节和识别云层云类的特点。该方法有效性的验证,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气象预报保障提供了新的云图识别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作者曾应用日本“向日葵”同步气象卫星红外云图黑白照片和假彩色等密度分割片,利用连续几天这些卫片上的等灰度线分布趋势基本类同为判据,认定这些等灰度线表征着海水表面温度分布状况,从而分析了南海北部冬季海水表面温度实时水平分布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4.
《海洋技术学报》2000,(Z1):47-51
(1)我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发射成功 1988年9月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星上装有两台甚高分辨率扫描辐射仪,共有5个探测通道,可获取白天和夜间的云图、地表图像、海洋水色图像、水体边界、海表面温度、冰雪覆盖及植被生长.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正式投入试用后,对于提高我国天气预报水平,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能力,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1日本H2A火箭搭载发射"向日葵8号"气象卫星日本于当地时间10月7日14时16分(北京时间13时16分),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利用H2A火箭搭载发射了"向日葵8号"(Himawari 8)气象卫星。"向日葵8号"是日本发射的第八颗地球同步气象卫星,同时也标志着第三代航天器的启用。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红外遥感技术应用于海洋学研究是从本世纪60年代初气象卫星(后称环境卫星)的发射成功开始的.海面温度场可以在气象卫星拍摄的热红外谱段图像中反映出来.在这些前所未有的大范围同步海面照片上,人们第一次直观地看到了湾流、黑潮、涡旋、罗斯贝波等大尺度海洋现象的综观影像和精细结构.20多年来,红外遥感资料在海洋动力学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卫星遥感仪器可见光星上定标的各种方案,提出了"月球恒星定标"、"内置灯定标"和"太阳定标"3种方式,比较了其优缺点和可行性,提出了合适的和可用于下一代中国地球同步气象卫星的星上定标方案以及为此而应该采取的实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侧扫声纳定位采样率与回波采样率不同步的问题,提出基于三次样条函数的定位数据平滑方法,将定位数据与回波数据一一对应,避免声纳图像产生空白区或像素重叠。实验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对定位数据进行较好的平滑,有效消除拖鱼因航向改变或航迹不稳而产生的航迹线折点,从而消除了声纳图像中的条形、扇形裂缝,解决了由采样率不同引起的声纳图像不连续现象,为后续地理编码图的处理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9.
南海北部冬季海面温度实时分布特征的若干解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俊昌 《海洋学报》1983,5(3):391-395
应用气象卫星红外云图,可以对无云(或少云)覆盖的海区,实时了解大范围海水表面温度水平分布[1].如果结合海上资料,则可以得到现场精度1℃的海水表面温度的水平分布,本文试图对日本“向日葵”气象同步卫星1981年1月12-18日的“麦卡托”红外云图照片,通过日本“Phosdac1200型数字彩色图象分析仪”,将黑自卫片进行假彩色等密度分割使其提高分辨力,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分析南海北部冬季海水表面温度实时水平分布的若干特征.这些云图照片是由我所气象实验室利用国产的甚高分辨力卫星云图按收装置接收和提供的,工作频率选在热红外通道(10.5-12.5微米).  相似文献   

10.
根据海道测量精密测量的需求,对姿态与定位数据融合的同步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GPS大地高数据和升沉数据,建立了一种基于相关逼近原理的定位与姿态数据同步模型。该模型能够确定定位与姿态数据的相对延时,实现两类数据在同一时间基准下的同步。实例计算表明,定位与姿态数据的相对延迟时间已成为两类数据融合应用中必须考虑的因素。由同步模型解算后,GPS大地高数据与总升沉数据体现了更好的一致性,由此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亚像素定位的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控制点标志的选择与设计,采用了图像处理、Hough变换、角点与直线高精度定位算子等方法,实现了中南大学近景摄影测量二维控制场1 350个人工标志点的自动识别和亚像素定位,仿真图检测平均精度达到±0.05像素。  相似文献   

12.
瞬时海面高模型及其在地球同步卫星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长建  韩春好 《海洋测绘》2004,24(1):9-12,16
首先给出了两种瞬时海面高模型并进行了精度分析。通过模拟定位,验证了这两种模型在地球同步卫星定位应用中的可行性。最后讨论了这两种模型在地球同步卫星定位中的应用前景,指出了进一步提高这两种模型精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由于气象卫星在海洋调查与研究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又是其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愈来愈多的海洋工作者更加关注气象卫星的图象与数据.已为所知,气象卫星历经廿年的更新换代,由低轨道发展到高轨道,由旋转稳定发展到三轴姿态控制,由定性的二维探测发展到定量的三维探测,由比较单纯的气象实验发展到多学科的综合应用.因此,其以第三代极轨业务气象卫星与第二代静止业务气象卫星进入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气象卫星的轨道,有低轨道(极地轨道)和高轨道(地球静止轨道)两种.极轨气象卫星南北向绕地球旋转,飞行高度达15,000公里,可以获得全球观测资料,但对某一点来  相似文献   

14.
引言目前我国遥感学者采用的卫星遥感数据来自下列三颗卫星:(1)TIROS-N/NOAA卫星(美国的极轨气象卫星),(2)GMS卫星(日本的同步气象卫星),(3)LAND-SAT卫星(美国的陆地卫星)。这三颗卫星分别是为气象预报和陆地资源探测服务的。卫星上的遥感探测器采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只能适用于晴空无云的气候下使用,LAN-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结合气象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回波、总能量场和中尺度自动气象站记录资料等,分析0601号强台风“珍珠”路径变化的原因以及逐时降水动态变化特点,并探讨了台风影响过程中强降水的主要成因.指出副高、西风槽、高能区对台风运动的影响;台风中心降水和外围降水强弱有反相关的关系,降水较集中在台风路径的左侧;台风“珍珠”登陆前持续加强和对流强烈发展所形成的深厚系统是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基础,在卫星云图上密实的螺旋结构和中尺度对流云团的生成是台风云带中出现强降水的显著特征,而特定区域地形的多方面影响是降水幅度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了得到海洋地球物理勘探作业中震源阵列位置定位问题的解决方案,文中对航行作业过程中的地震勘探船只拖带的震源阵列实时位置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基于激光定位系统和相对GPS定位系统的震源阵列定位方法。为了解决相对GPS定位系统输出的定位数据粗差剔除、时间同步等预处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滑动缓冲区的多项式拟合粗差剔除和数据同步处理算法,满足了粗差剔除要求。并利用该模型函数实现了震源阵列放炮时刻观测值的内插,进而实现了放炮时刻和定位时刻的数据同步。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震源阵列导航定位模型,提出了以单个枪体为对象的卡尔曼滤波模型来描述震源阵列的运动状态,以满足海洋地球物理勘探震源阵列定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分析、比较地球同步气象卫星、ARGOS和INMARSAT三种卫星通信系统的不同特点和适用范围,接着介绍九十年代发展迅速的移动卫星通信技术,最后论述卫星通信在提高海洋观测系统性能上的作用,建议我国有关部门进一步应用卫星通信技术,使海洋观测系统跃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海洋声场环境研究需要对不同深度的海洋声学环境要素进行同步测量,而感应耦合数据传输技术可实现多个单通道水声测量仪之间的同步采集和记录。文中阐述了感应耦合数据传输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海洋声学环境同步测量中的应用,介绍了一种利用感应耦合数据传输技术实现数据同步测量的声学浮标系统,详细描述了系统的方案设计、结构组成及感应耦合部分的关键技术。实验水池测试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数据同步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水声网络已在海洋信息立体化获取、传输、感知领域中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水声网络节点的位置是水声网络协议设计、多样化应用中常常需要的重要信息。依托全球定位系统定位、采用常规水声定位技术获取水声网络节点位置等解决方案存在着无法直接水下应用、多节点需多次定位效率低、需要精确时间同步等问题。提出一种水声组网定位一体化方案,该方案利用水声网络运行过程中网络节点互联互通进行的交互可以直接通过应答测距方式进行节点位置解算,从而实现在不影响网络通信的情况下,无需精确同步的通信定位一体化功能。给出了系统组网通信、测距、定位、误差校正等核心环节的设计过程,设计了一套小规模水声网络通信定位试验系统,并开展湖试试验。湖试试验结果初步表明了该系统组网、定位一体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新型船载气象卫星接收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型船载气象卫星接收系统为南极考察船的航海气象保障和在南大洋冰区中航行导航专门研制.该系统能够适应高温、高湿和低温超饱和的气候环境,在12级以上大风和船在破冰时剧烈摇摆和振动以及有雷达等强磁场信号干扰的情况下,具有自我保护能力.有极轨高分辨和静止低分辨卫星的双套接收和图像处理系统.该系统的关键创新之处:(1)采用了有源陀螺仪稳定平台.利用惯性测量和三轴伺服机构控制天线和隔离船摇.解决极轨卫星低仰角和过顶轨道高仰角跟踪丢线的矛盾,解决了船在运动状态下,不断改变位置、方向以及摇摆的状态下,准确地跟踪和捕捉到卫星,接收到清晰的卫星云图.(2)图像处理系统用了最新的BORLAND-DELPHI语言编程,采用两行元素的轨道模式计算动态定位套网格系统.利用电子地图网格数据,用迭代法画出地形海岸线.计算出每一像元素的位置;能够在图上显示任意一点的经纬度,标出任意目标物.解决了在海洋中航行找不到参照物时的困惑.能够监测云和温度、林火、海洋及陆地的异常变化.能够输出24位真彩色的高清晰度的卫星云图.该系统整体结构技术先进,体积小,重量轻,适应恶劣气候和海洋环境,图像处理系统功能齐全、分辨率高,操作方便.既适用于各种船只,也适用于陆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