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承忠 《台湾海峡》2009,28(1):107-112
吴冠岸段是厦门为数很少的自然海岸之一,保留着该地区少见的有规模的花岗岩海蚀地貌景观.考察发现,该段海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蘑菇等海蚀地貌类型,以及众多形态逼真、造型生动的象形石景观.资料显示,半封闭海湾内成规模的海蚀地貌较少罕见,吴冠海蚀地貌对于研究小风区作用下的基岩海岸动力地貌特征具有重要的地学意义;对于研究全新世构造运动、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等具有重要的科研、科普价值.该海蚀地貌作为区域性的稀缺地学景观资源,还具有很高的景观美学、旅游资源价值.应将其作为自然历史遗迹及时加以保护,并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地学旅游资源价值.可通过肖形策划与艺术设计、提升科技和文化内涵、修复其南侧受损沙滩、融合区域旅游资源等措施,建成融美学景观旅游、科技和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地学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2.
山东半岛沿海防护林与沙质海岸地貌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半岛基岩沙质海岸北起胶莱河口 ,蜿蜒曲折 ,经烟台、青岛、日照等地 ,南达绣针河口 ,长2713km。这里的气候属于暖温带季风性气候 ,经常出现强风天气并伴随大浪。1烟台沿海防护林的发展山东半岛基岩沙质海岸带的森林 ,由于在历史上长期受到人类的砍伐和战争的破坏等原因 ,已所剩无几 ,除少数残疏林外 ,大部分为荒山、荒滩、秃岭。建国后 ,人民群众大规模地在泥沙质海岸上栽种海岸防护林 ,主要分布在日照、牟平、胶南、荣成、文登和蓬莱等地 ,主要树种是黑松、赤松、刺槐、紫穗槐和柽柳等 [1],其发展过程有3个。(1)垦殖期 :…  相似文献   

3.
琼州海峡南岸海岸动力地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沈良 《热带海洋》1998,17(3):34-42
岬湾相间的琼州海峡南岸在海岸动力条件作用下,岸滩发生侵蚀或堆积,特别是南岸中部的南渡江三角洲沿岸岸滩演变剧烈。该文从海岸动力地貌的角度,对琼州海峡南岸的海岸动力特征、泥沙运动以及岸滩演变进行分析。根据海峡南部三维潮流场数值模拟结果,结合经验公式初步分析潮流引起的泥沙运移速率和方向,得到岸外水域总的泥沙运移趋势为从西向东。根据波浪动力计算分析沿岸泥沙运移,探讨沙质岸滩的地貌演变之间的关系,得出海峡南  相似文献   

4.
山东庙岛列岛与蓬莱沿岸地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家欣 《海洋学报》1989,11(5):602-610
本文分析论证了庙岛列岛和蓬莱沿岸的地貌特征、类型、成因及发育规律黄土地貌是该列岛和蓬莱沿岸独具特色的地貌类型,在大海之中出现内陆黄土高原的某些地貌特征是第四纪环境变迁的结果,火山锥体和玄武岩流构成了蓬莱沿岸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庙岛列岛的北五岛以海蚀地貌最发育,这决定于该区的地质构造、岩性及高能海水动力作用;南五岛则以海岸堆积地貌占优势,这是本区的地理位置和沿岸流作用的结果。本文还特别着重分析讨论了列岛沿岸的海滩砾石形状,它以球形和椭球形砾石为特征,尤以朝北向的海滩最为明显,这与高能击岸浪作用密切相关,同时对比了蓬莱沿岸的海滩砾石形态,以极扁平的饼干状砾石占优势,这是因该区风平浪静,潮汐与波浪作用微弱所致。  相似文献   

5.
海蚀作用会诱发各种地质灾害,为研究青岛崂山地区的海蚀作用,本研究通过野外踏勘取样、岩石手标本鉴定和偏光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岩石学和构造特征对海蚀作用的影响,并以石老人地区为例分析了海蚀地貌的特征,探讨了崂山地区的海蚀地貌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崂山海岸基岩为I-A型复合花岗岩。抗海蚀能力最强的是白垩系莱阳群砂岩,其次为白垩系青山群火山岩和石英二长岩,再次为碱性花岗岩,黑云二长岩最弱。断裂构造破坏岩石稳定性,促进了海蚀作用;石老人地区以流纹岩为主,在海蚀崖后退过程中,安山岩的侵入体保留下来,形成了石老人海蚀柱;崂山地区发育多种海蚀地貌,受到海浪作用、气温条件、盐类结晶以及生物作用等外部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6.
华南珊瑚礁的海岸生物地貌过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海岸生物地貌学研究海岸带生物过程和动力-沉积-地貌过程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是海岸生态系统响应和反馈全球变化的重要机制,被列为全球变化核心项目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重点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华南珊瑚礁热带生物海岸生物地貌过程的调查研究显示:①造礁石珊瑚的高生长率和珊瑚礁高堆积速率是珊瑚礁生物地貌过程的物质基础;②珊瑚礁海岸地貌结构分带性和生物地貌类型和动力地貌类型叠加并共存;③潮汐水位严格控制珊瑚礁群落分布格局并形成重要的生物地貌界限;④珊瑚礁海岸生物地貌过程有利于消除或减缓海平面上升的浸淹效应;⑤珊瑚礁海岸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干扰和生态破坏导致生物地貌功能削弱和海岸资源环境恶化。急需加强珊瑚礁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7.
地貌素描是地貌调查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直观而又突出地表现典型地貌类型的特征形态和三维空间透视感。与摄影方法相比,地貌素措不受光线和摄影角度的限制,是外业摄影方法的一种补充手段。本文选取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部分典型海岸地貌素描图,较逼真地说明了海岸地质构造和地貌特点,阐述了地貌素描在海岸地貌调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岬湾相间的琼州海峡南岸在海岸动力条件作用下,岸滩发生侵蚀或堆积,特别是南岸中部的南渡江三角洲沿岸岸滩演变剧烈。该文从海岸动力地貌的角度,对琼州海峡南岸的海岸动力特征、泥沙运动以及岸滩演变进行分析。根据海峡南部三维潮流场数值模拟结果,结合经验公式初步分析潮流引起的泥沙运移速率和方向,得到岸外水域总的泥沙运移趋势为从西向东。根据波浪动力计算分析沿岸泥沙运移,探讨沙质岸滩的动态与地貌演变之间的关系,得出海峡南岸海岸地貌演变与盛行的NE和NNE向风浪有密切关系,岸滩的演变过程主要受制于这两个方向的风浪及其引起的泥沙沿岸运移。  相似文献   

9.
薛家岛岬湾型海岸侵蚀演化的定量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4a连续观测的基础上,确定薛家岛周边大部分是抗蚀强度大的基岩岬湾海蚀岸,海蚀崖蚀退和海蚀平台蚀低的平均速率分别为10-2和10-4m/a量级;弓形海湾湾顶有薄层现代海滩砂砾,石雀湾和银沙滩崖前和后滨有大量海滩相大砾石(粒度为20~30cm).外侧海岸直濒开阔海,水下岸坡为深陡型,气象水文等外营力因素作用强度较大,显示中—高能海岸环境地质地貌特征.薛家岛外海海岸冲积物供给源贫乏,小于2×104m3/a.沿岸冲积物流流向北东至南西,采用目前国际较通用的波浪辐射应力模式方法计算其容量达13×104m3/a,这种源-运量的不平衡是造成基岩海蚀岸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张振克 《海洋科学》1995,19(3):59-62
依据野外调查与有关资料,在分析烟台附近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海岸地貌特征的基础上,对近期人类活动对海岸地貌演变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指出海岸带的开发与管理应重视人类活动对海岸地貌演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砂质海岸演变的地貌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伟勇 《海洋通报》1998,17(6):71-78
70年代以来,海岸演变的地貌动力学研究成果引人注目。本文着重论述了在砂质海岸演变研究中,海滩状态,海滩地下水动力,砂坝动力学,海岸沙岸,近岸带过程等方面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华南砂质海滩的动力地貌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为探讨华南砂质海滩的动力地貌学特征,对不同地理岸段不同地貌形态的8 个沙滩剖面于冬、夏季进行现场重复调查和室内分析工作.据此,通过对华南海岸带地质构造、地貌和现代海岸动力环境地域变化的分析,将华南沿海砂质海岸划分为岬湾岸、沙坝-潟湖岸和夷直岸三种基本海岸地貌类型,并且从滩面倾向、海岸动力环境影响、季节冲淤变化趋势和滩面沉积物粒径、坡度的动力响应等方面探讨砂质海滩的动力地貌,得出其受制于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地质构造背景和海平面变化为大尺度的砂质海岸地貌的发育奠定了基础,而全新世海侵海平面相对稳定后,海岸动力条件的塑造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浪潮作用指数是其中重要的影响指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山东半岛海岸地貌类型与沿岸波浪、潮汐发生学关系的对比分析,引入浪潮作用指数 K,K=2.5×(H/R),H 为平均波高,R 为平均潮差.K>1时,海岸地貌演变的动力以波浪作用为主,海岸极少发育潮汐叉道和落潮三角洲,但连岛坝发育较好;K<1时,海岸地貌演变的水动力以潮汐作用为主,落潮三角洲、潮汐叉道较发育;K 值接近于1时,发育潟湖等过渡海岸地貌类型.  相似文献   

14.
石臼湾及其附近海岸地貌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南部石臼湾及其附近沿岸地带,北起自马吉利——两城河口,南至绣针河口,全长近80公里,是一段较典型的基岩砂砾质海岸(图1)。它的北部为鲁东南基岩港湾式海岸,绣针河口区以南则为苏北粉砂淤泥质平原海岸。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海岸风沙地貌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通过对我国海岸风沙地貌类型体系及其分布规律的分析总结,提出了一个包括2类、3亚类和13个三级形态类型的中国海岸风沙地貌分类体系,简要介绍了各类海岸风沙地貌的分布,总结了我国海岸风沙地貌的分布特点及其规律。结果表明,我国海岸风沙地貌具有分布范围广泛,规模较小且分布零散,分布地形多样,河口地区分布较集中,区域特征显著,类型与规模差异较大等特点,究其原因是由各地的沙源、气候与地势等海岸风沙地貌形成发育条件的差异造成。  相似文献   

16.
海南岛海岸环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海南岛虱热带季风岛屿型气候,为南海大陆架岛屿,中央为山地,临海为多种类型海岸,以处于动态平衡的海蚀-海积型海岸为主。海南岛主要是基岩岬湾海岸,潮汐属日潮型,东部与南部为不规则日潮混合潮。海岸构造运动与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更新世初期,海岸属基岩港湾型,晚更新世构造运动频敏,使不少海湾底部抬升为阶地。构造抬升运动持续到全新世,使一些珊瑚抬升为高出海面数米的阶地。海岸类型按其成因与形态可分为两大类:基岩港湾海岸与砂砾质平原海岸。基岩港湾海岸分布于山地与丘陵临海处,砂砾质平原海岸(或为三解洲平原海岸)其表现形式多为沙坝与泻湖海岸,沙坝上叠置发育着海滩、沙堤或沙丘,随着海岸加积展宽或地壳上升,老的沙坝可抬高成为海积阶地。潮流作用对洪湾众多的海南岛的发育演变以及开发利用亦有重要作用。潮汐汊道港湾规模较大,水域面积达数十平方公理。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冰后期以来北黄海淤泥质海岸变迁及海岸地貌的形成和滩涂的自然分带,讨论了北黄海淤泥质海岸滩涂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Irie.  I 王文海 《海岸工程》1995,14(1):43-56
本文讨论了不同时间尺度的地貌形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和海岸建筑物对海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波浪是塑造黄河三角洲河口与海岸地貌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基于Delft3D模型耦合水动力与泥沙输运模块,模拟了黄河不同入海水沙条件下的表层悬沙浓度的分布变化,通过悬沙浓度差异值(Di值)定量研究了黄河清水沟流路现行河口与废弃河口之间的海洋动力差异,进而揭示了潮流与波浪在不同时期黄河三角洲地貌演变中的塑造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不同入海泥沙条件下,废弃河口及其近岸区域Di值普遍较高且为正值;但现行河口近岸的Di值分布普遍为负值。在废弃河口波浪使已沉积的粉砂、黏土起动、再悬浮,由潮流将其搬离海岸,从而使海岸发生蚀退;但现行河口由于大量黄河粉砂、黏土快速输入,潮流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其全部搬离河口,进而使河口及两侧海岸向海淤进。比较而言,波浪在废弃河口及海岸的地貌作用较强,在现行河口相对较弱。这些研究结果对了解黄河三角洲动力地貌演变机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地理信息系统在海岸海洋地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现代海洋观测技术的发展,通过海岸海洋地貌调查获得的数据急剧增长。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将不同学科、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集成管理、分析和表达已成为当前海岸海洋地貌研究的重点。系统介绍了GIS技术在海岸海洋地貌研究中新的方法体系,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表达四个部分,重点研究了GIS空间技术、海底地形建模和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解译海洋地学,探索陆海交互作用中隐含信息的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沿海城市规划、海港选址、大陆架岛礁地貌环境研究的具体实例中,研究范围从陆到海涵盖整个海陆交互作用带,为海岸海洋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及外交权益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支持。通过上述方法体系与应用研究说明,以GIS为核心建立的多源地理空间信息平台使传统海岸海洋地貌研究的范围、内容及方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多源数据信息的精确解译和成功应用必须同时具有空间信息学和地貌学专家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