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取自于东太平洋CC48柱状样的钙质超微化石和底栖有孔虫的氧同位素成分变化的结果表明,该区下中新统至少可分出九个氧同位素地层(期),反映该区在早中新世期间至少经历了4次气温上升和5次下降的古气候变化。南极大陆冰川应是形成于早中新世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中中新世。在早中新世,南极冰体体积有较大的变化。受古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早中新世期间东太平洋水柱热结构或温度梯度有比较大的变化,海平面出现多次上升与下降。  相似文献   

2.
多金属结核的生长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0Be测年技术,测定多金属结核内部各生长世代的起止年龄,并联系当时发生的主要古海洋事件,探讨古海洋环境变化对多金属结核生长的影响。经研究表明:(1)结核三个生长世代的年代分别为:始新世末-早中新世中期,中中新世早期-晚中新世末期,上新世-第四纪;(2)第Ⅱ生长世代是多金属结核的重要成矿期;(3)多金属结核的生长间断与全球性温度升高、南极底层流活动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库泰盆地充填演化历史与勘探方向,从库泰盆地构造演化分析出发,在明确构造演化对盆地沉积充填控制作用基础上,分析了盆地烃源岩分布和沉积演化特征,探讨了盆地油气勘探方向。研究结果如下:(1)盆地演化经历了3个构造演化阶段,断陷期(始新世)、坳陷期(渐新世—早中新世)、反转期(中中新世之后),并以中新世末为界进一步划分为快速沉积期和剥蚀改造期;(2)陆上始新统烃源岩局部发育,不发育中新统烃源岩;海上发育中新统三角洲煤系烃源岩,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两套烃源岩分布不同,导致海陆油气发现的差异性;(3)陆上生烃能力有限,超深水区风险较大,有利区位于中新统烃源灶60km范围内,有利区带内中中新统—上新统岩性圈闭是勘探的潜力目标。  相似文献   

4.
轴向重力流沉积是一种重要的深水储层,其形成的岩性油气藏也是目前莺歌海盆地重点勘探领域。通过钻井、测井、地震和区域地质等资料的综合研究,分析莺歌海盆地中新统轴向重力流沉积特征和演化规律,探讨轴向重力流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条件和控制因素。结果表明,中新统储层为重力流沉积成因的厚层细砂岩,主水道和朵叶复合体是重力流沉积有利的沉积微相;中新世海南物源供给充足、断裂坡折带发育以及盆地轴向负向地形是该区形成轴向重力流沉积的宏观地质条件,在中新世各个时期形成了一系列沿盆地轴向分布、具有前积反射结构特征的轴向重力流沉积。研究区中新统轴向重力流储层厚度大、沉积规模广、临近烃源岩、构造脊微裂隙发育、圈闭保存好,具备优越的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是盆地下一步勘探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5.
生物礁为南海周边区域重要的油气储层类型,本次基于XK-1井岩心及薄片中主要造礁生物种类、数量、分布规律与生态特征的分析,开展了西沙地区中新世以来碳酸盐岩-生物礁演化过程的研究,并推测了盆地内生物礁的发育特征。研究认为西沙地区中新世以来主要发育珊瑚、钙藻及苔藓虫三类造礁生物,同时,根据其分布特征,结合建立的礁、滩复合体沉积模式将XK-1井中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划分为13个演化阶段。提出伴随着海平面的上升,造礁生物有从珊瑚逐渐向钙藻及苔藓虫演变的趋势,而伴随着海平面的下降,造礁生物又从钙藻和苔藓虫逐渐向珊瑚演变。明确了该区中新世以来发育早中新世三亚组一段沉积时期、晚中新统黄流组沉积时期、上新统莺歌海组沉积晚期至第四纪乐东组沉积时期3个主要造礁期和早中新世三亚组二段沉积早期、中中新世梅山组沉积中期2个次要造礁期。  相似文献   

6.
地形坡度对多金属结核分布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选取我国东太平洋多金属结核开辟区内的一个区域作为研究区,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BP网络,建立控制多金属结核分布的地质因素与多金属结核分布之间的映射关系,探讨地形坡度对多金属结核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经度、纬度、水深、坡度四个因素中,坡度对结核分布影响程度最大;多金属结核主要分布于坡度小于5°的地方;当坡度小于5°时,丰度与地形坡度呈正相关,品位与地形坡度呈负相关,丰度与品位呈负相关;品位与坡度似呈指数关系,坡度增大,品位降低.  相似文献   

7.
对南海东沙海域冷泉区DH-CL10和DH-CL5柱状样开展AMS14 C年代学、高分辨率底栖有孔虫和沉积物同位素以及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DH-CL10柱状样在全新统底部574cm处出现沉积间断,间断面相邻沉积物AMS14 C年龄分别为9 850/(9 680~9 950)cal.aBP和27 610/(27 500~27 700)cal.aBP,相当于MIS2期和部分MIS3期的沉积缺失。底栖有孔虫Uvigerina bifurcata的δ13 C值为-0.37‰~-1.91‰,平均值为-1.11‰,沉积物全岩碳同位素值为-22.7‰~-23‰,均为正常的碳同位素值。尽管该柱状样未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的地球化学证据,但相邻的DH-CL5柱状样相当于其所缺失的部分沉积中的自生碳酸盐岩和沉积物的δ13 C负偏明显,分别为-55.24‰和-25.9‰~-27.9‰,表明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有关。推断DH-CL10柱状样沉积间断所缺失的沉积物可能记录了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证据,且沉积间断主要出现在末次盛冰期低海平面,与天然气水合物易分解的时间相吻合,因此,沉积间断的形成可能主要与下伏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导致沉积物的滑塌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寻找巴基斯坦海域油气勘探方向,对收集的大量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对最新采集的柱状样进行了测试分析,发现巴基斯坦海域烃源岩普遍存在,而储集岩主要为始新统的生物礁和中新统的河道砂岩。巴基斯坦海域北部的马克兰增生楔物源可能主要为细碎屑岩,中新统的河道砂岩分布局限,油气勘探前景差;而在巴基斯坦海域东部的印度扇,中新统河道砂岩分布广,储集性能好。因此,巴基斯坦海域的油气勘探应以东部印度扇为勘探靶区,其主要的勘探层位应以陆架区中新统的河道砂岩和深水区始新统的礁灰岩为主。  相似文献   

9.
对东太平洋海盆 430 柱沉积物的组分、古生物、结构构造以及古地磁、铀系等进行研究后, 将沉积物进行分类、命名与分层, 并确定其年代。研究表明, 本柱由下至上的沉积物分别为含沸石粘土、深海粘土、硅质粘土和钙质粘土。该柱中存在 4 个沉积间断, 其中在 325 cm附近层位有一厚约 10 cm 的多金属结核层,此界面为中中新世至晚上新世的沉积间断,它在 C C区内普遍存在, 持续时间长, 分布范围广。反映此时南极底层流十分强盛, 对东太平洋 C C 区的沉积作用和多金属结核形成与发育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刚果扇是渐新世以来快速堆积的巨型深水扇体,浊积水道广泛发育,油气成藏条件优越。精细标定水道集中发育的年龄、期次及其与同期地质事件之间的关联,对认识水道发育的主控因素和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测井、地震和古生物资料的综合分析,将盆地北部渐新统—中新统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8个三级层序;通过微体古生物带和海平面变化旋回精细确定了各层序界面的年龄;进而在层序格架内明确了刚果扇北部浊积水道的发育期次和演化规律,认为刚果扇在盆地北部可划分为3个演化期次,即渐新世晚期快速填充期、中新世早—中期稳定沉积期和中新世晚期大规模水道发育期。实验研究发现,盆地中新统孢粉化石由早到晚出现水藓孢属-栎粉属、光面球藻属-盘星藻属-单束松粉属、拟桫椤孢属-凸瘤水龙骨单缝孢属、粗肋孢属-水龙骨单缝孢属-拟桦粉属4种组合类型,表明盆地中新世气候变化频繁,且大规模水道发育期与降温事件及海平面快速下降期高度吻合。此外,3次大规模水道发育期与西非海岸3次构造抬升事件关系密切。由此认为,刚果扇浊积水道的发育直接受控于降温事件,而构造隆升是源头性的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11.
鸭绿江河口地区沉积物的粒度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比鸭绿江河口不同地区柱状样的粒度参数及敏感组分变化规律,分析了河口不同地区沉积动力环境和沉积特征的差异;结合代表性柱状样的210Pb测年,分析了柱状样在不同时期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沉积特征变化。结果表明,西水道主要受潮流作用而含有泥沙互层,粒度参数变化小;西岸潮滩受潮流和波浪作用含有贝壳碎屑,并在顶部出现粗化层。近几十年来,鸭绿江河口地区沉积特征的变化主要由于人类活动对水沙入海通量的影响:1941年以前柱状样的波动沉积特征反映了河流山溪性特征;1941—1970(1980)年随水沙入海通量减少而呈现砂含量降低、粉砂增加的特征;1970(1980)—1990年由于水沙入海通量变化较小,而呈现沉积物组成和敏感组分保持稳定的特征;但1990年后随水沙入海通量的进一步降低,邻近河口区域的沉积物出现明显的粗化。  相似文献   

12.
长江口区粪大肠菌群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长江口区(北纬31°~31°28′,东经124°以西)粪大肠菌群的分布作了初步探讨,认为该区受长江冲淡水的直接影响,又有南、北水团交汇,物理、化学等要素多变,其分布无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13.
太平洋中部多金属结核生物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钙质超微化生物地质学研究方法,分析鉴定了多金属结核中的钙质超微化石,建立了多金属结核生长层柱状剖面图,确定了多金属结核形成的三个生长阶段及其年代,为揭示多金属结核的成矿规律和分布规律提供了必要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鸭绿江口主汊道采集的K1和K12柱状样,进行了常量元素的富集特征、相关系数、主成分分析及含量与特征参数垂向分布的讨论。研究表明:鸭绿江口属于涨潮三角洲,纳潮海湾泥质堆积区快速沉积的时间始于1960年。主汊道的沉积物具有多源性,K12柱状样受粒度控制显著,陆源碎屑为主;K1柱状样受粒度控制不显著,受海洋作用的影响较大。主汊道的沉积记录以1978年为界,分为上下2个沉积单元。主汊道的沉积物受到河口区水动力的强烈改造,与物源区的沉积物相比已经产生了很多的分异和变化。该研究通过对鸭绿江口主汊道常量元素沉积记录的分析,发现了近百年来该区域地貌演变和发育的规律,有效补充了鸭绿江口新生陆地形成过程的全貌。  相似文献   

15.
WPC1101重力活塞柱样取自东太平洋CC区西部,其顶部见有水成多金属结核,3.4~3.5m发育埋藏多金属结核层。对该柱样的沉积物成分、磁性地层、黏土矿物及元素地球化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探讨柱样的沉积环境变迁;对埋藏多金属结核进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探讨其形成环境。结果表明:该柱样成分以硅质黏土为主;蒙/伊比表明晚渐新世时期研究区海底火山、热液活动较强,自生黏土组分较高;而上新世以后则相对减弱。柱样自下而上生物成因SiO_2含量逐渐增多,代表陆源碎屑物质的Al_2O_3含量相对稳定,P_2O_5、CaO、Cu、Co、Ni则由于生物SiO_2含量的增加而稀释,含量降低。埋藏多金属结核发育于生物生产力旺盛、沉积间断发育期,其内稀土元素(Ce元素除外)由于受后期成岩作用发生清扫作用,转移至沉积物中,而Ce元素不参与后期成岩过程,持续在多金属结核内富集。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和揭示2.5 MaBP前后东亚季风演变历史及植被演替对气候演化的响应,对南海南部大洋钻探ODP1143站(9°22'N、113°17'E)深海柱状样的上部135~95 m(3.0~2.0 MaBP)共146个孢粉样品进行了分析研究,时间分辨率为7 ka/样,孢粉谱显示沉积率变化显著,以2.6 MaBP为界可明显分为两个阶段,与前一阶段3.0~2.6 MaBP相比,2.6~2.0 MaBP时段各类型花粉及孢子沉积率均有显著提高.该结果表明2.6 MaBP南海海平面有显著下降,可与北半球冰盖形成、东亚季风增强相对应.2.6 MaBP以后,各类型孢粉沉积率高低变化揭示南海海平面有多次上升和下降,代表了多次冰期-间冰期旋回.该结果与深海氧同位素分期相对应.频谱分析表明3.0~2.0 MaBP存在0.1 Ma(偏心率)和46.9 ka(斜率)的周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钙质超微化生物地质学研究方法,分析鉴定了多金属结核中的钙质超微化石,建立了多金属生长层柱状剖面图,确定了多金属结核形成的三个生长阶段及其年代,为揭示多金属结核的成矿规律和分布规律提供了必要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8.
DY85—1航次(1992年5月24日—11月21日)由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利用《海洋四号》船实施的我国“八五”期间在东太平洋我国申请区的开辟区(东太平洋海盆西部,夏威夷岛东南海域,其地理坐标大致是8°52.5′—11°22.5′N,151°7.5′—153°22.5′W)内进行的第一个航次调查,也是我国以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简称大洋协会)的名义,向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局筹委会申请作为先驱投资者并获批准后实施的首次调查,其目的是在“七五”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开辟区西部进行进一步的勘探,圈定出区内富矿区,计算出多金属结核的资源量,对多金属结核资源进行评价,同时为“海洋”地质科学研究和采矿,选矿与冶炼试验研究采集样品,具体任务有: 1.通过地质取样、海底照相、多频探测和其它地球物理方法的调查,以及结核样品的测试分析,查明多金属结核类型、形状、丰度、覆盖率、品位及其分布规律,计算出资源量。 2.通过较详细的测深资料,查清区内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区内结核分布(丰度、品位变化)与宏观、微观地形,地貌、水深的关系,依照调查精度,圈出坡度大于5°的地形障碍物。 3.采集足够的结核和沉积物样品,查清区内沉积物类型、结构、分布特征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东海岸近海区巴尔找晨河谷地区的上侏罗-下白垩统碳酸盐岩和中国近海区珠江口盆地下中新统碳酸盐岩中盐岩中都有碳酸盐台地淹没事件的记录。对两个地区的地震资料粗略分析得出这些台地适合淹没不整合这一经典定义,但是,经详细的岩性和古生物资料分析后发现每一个地区的沉积和侵蚀间断时限范围变化很大,在巴尔的莫河谷地区为0-25Ma,在珠江口盆地没有沉积或侵蚀间断而表现为一个凝缩段。两个地区的莫河谷地区为产生的  相似文献   

20.
部控项目“海南西沙礁相第四纪地质研究”课题负责人张明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生物礁比较沉积学研究”课题负责人业治铮。以中新世至晚更新世的生物礁岩石地层剖面为基础,结合碳、氧同位素和地球化学分析资料,阐明了西沙生物礁自中新世初形成以来的沉积地质学问题,反映了我国浅海碳酸盐沉积学、礁地质学等领域的新进展。提交“西沙礁相第四纪地质研究”报告。出版成果;《中国西沙礁相地质图册》及《西沙生物礁碳酸盐沉积地质学研究》两书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生物礁比较沉积学》专辑,刊登在“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第10卷第二期上。 部控项目“太平洋中部多金属结核的调查与研究”课题负责人许东禹。在太平洋开展了4个航次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太平洋中部多金属结核的矿物、化学成分、生长和分布规律及晚新生代古海洋环境及其演化。提交“太平洋中部多金属结核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