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讨论了南海北部水温垂直连续分布特征,得到一些令人感兴趣的结果。断面年均水温分布受年均风应力与在大陆架/斜坡地形相互作用制约,南海北部年均风为东北风、大陆架/斜坡区上基本是暖水带。除台湾浅雀同部大陆架/斜坡外,暖水中度与在陆坡坡度成正比。断面上的温踵怪,春季强度开始加强,温跃层上界深度变浅,夏季强度最强,上界深度最浅;秋季强度开始变弱,上界深度深;冬季强度最弱,上界深度最深。  相似文献   

2.
分析讨论了季风风应力、大陆坡地形及底摩擦在产生季风逆风流的必要条件和间接逆风流诊断判据中的作用;应用季风逆风流必要条件和间接逆风流诊断判据,解释冬季风和夏季风逆风流是如何产生的。结果表明:季风风应力是产生季风逆风流的主导因素;冬季风风应力、大陆坡地形及底摩擦三者联合作用导致表层海水在大陆坡上产生辐合生成高水位带和高动力高度带,在大陆被北侧产生NE向的冬季逆风流,南侧产生SW向顺风流;夏季风风应力、大陆坡地形及底摩擦三者联合作用导致表层海水在大陆坡上产生辐散生成低水位带和低动力高度带,在大陆被北侧产生SW向的夏季逆风流,南侧产生NE向的顺风流;冬季风盛行期间,风致经巴士海峡流入南海的黑潮水,将加速冬季逆风流的形成,加大冬季逆风流的强度;夏季风盛行期间,风应力的作用使巴上海峡以东的黑潮水不能进入南海,即使别的原因令巴上海峡以东的黑潮水流入南海,但高温、高盐的黑潮水对夏季逆风流具有阻扼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讨论的海区,位于北太平洋的西侧,西依我国大陆,东濒太平洋,北连东海,南接南海,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属热带和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本海区的海水温、盐特征和海流系统都与黑潮、大陆沿岸流和南海季风漂流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海水温度海水温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是受黑潮和大陆沿岸流的影响,並随季节而变化的。冬季(12—2月)受寒冷的东北气流影响,沿岸近海水温普遍降低,1—2月,低于9℃的沿岸冷水可达温州以南,低于12℃的低温水可达金门附近。而20°N以南海区和受黑潮影响显著的海峡东侧,水温较高,暖水舌直指向北和东北方向。因此,黑潮暖水与沿岸玲水互相对峙的局面在冬季很为突出,尤以2月最为典型。同时,海峡水温东暖西冷的趋势也十分明  相似文献   

4.
夏季北冰洋海冰边缘区海水温盐结构及其形成机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99年北极科学考察期间在海冰边缘区的三次考察数据,研究了北冰洋海冰边缘区的温度和盐度结构。将海冰边缘区分为机制不同的两大类,一类是暖水海冰边缘区,主要热源是外部暖水进入海冰边缘区携带的热量;另一类是冷水海冰边缘区,主要热源是太阳辐射加热。文中主要对冷水海冰边缘区进行了研究。虽然两个冷水海冰边缘区(R区与T区)温度结构不尽相同,但都存在表层以下水体中的温度极大值现象,R区的温度极大值位于20m左右,T区的位于40—50m左右的深度,可以认为是海冰边缘区的典型温度特征。作者认为,次表层暖水的热源是太阳辐射的直接加热,为此,建立了太阳加热引起海水次表层增暖的物理模型和简单的数学模型,获得了冰下海水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增暖的解析解。结果表明,部分太阳辐射能穿过海冰加热冰下海水,加热之初温度的极大值出现在近表层,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温极大值的位置向下移动,最终可以达到40m左右,证明了仅仅依靠太阳的短波辐射就可以形成中间暖的水层。文中阐明,开阔海水更多的是上混合层和跃层结构,冰下海水主要是次表层暖水结构;冷水海冰边缘区的海水主要带有冰下海水的特征。由于次表层暖水的形成与海冰厚度关系很大,近十几年北冰洋海冰厚度的显著减少势必加强次表层暖水,可能是北冰洋增暖的又一个重要现象,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意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利用2012年冬季南海西北部的航次探空资料, 研究了寒潮过程和海洋锋面对大气波导特征演变的共同影响。文中观测发现, 航次期间的大气波导以悬空波导为主, 平均波底高度约738.64m, 平均厚度约185.17m, 平均强度10.21M单位。观测前期, 天气形势稳定, 东北季风较弱, 在锋面暖水区一侧的悬空波导较为深厚, 且高度较低。其主要成因是大气边界层顶部925hPa至850hPa高度左右存在深厚的逆温层, 且具有显著的日变化特征。航次中期的寒潮过程导致东北季风大幅增强, 使得大气边界层顶部的逆温层被破坏, 从而导致悬空波导显著变薄变弱。而锋面冷水区一侧, 低水温抑制湍流发展导致大气修正折射率(M)的负梯度扰动较弱, 较难形成稳定且有一定强度的波导层, 且无显著日变化。但当东南暖湿气流覆盖锋面冷水区上空时, 容易形成较稳定的表面波导。  相似文献   

6.
热带印度洋上层水温的年循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多年气候月平均的Levitus水温资料,结合多年气候月平均海表面风场资料以及观测的热带印度洋上层海流的分布状况,探讨热带印度洋上层水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剖析了热带印度洋混合层深度及印度洋暖水的季节变化规律。分析表明:热带印度洋的海表面温度低值区始终位于大洋的南部,而高值区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位于赤道附近,在夏季则处于大洋的东北部;在热带印度洋的中西部、赤道偏南海域的次表层终年存在一冷心结构;热带印度洋表面风场的季节变化是影响该海域混合层深度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素;印度洋暖水在冬、春季范围较大,与西太平洋暖池相连,而在夏、秋季范围较小,并与西太平洋暖池分开。  相似文献   

7.
黄海陆架表层水温的低频振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位于黄海南部陆架上的朝连岛站30年水温资料进行分析时发现,该站的表层水温有周期大于20个月的低频振动,其中以准两年周期和6年周期最显著。陆架水温的这种低频振动是对东亚季风异常的响应。这种低频振动在冬季与渤海冰情的变化同步;在夏季与黄海底层冷水团的强弱相关。同时,这种低频振动在对马暖流上也有一定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苏育嵩  苏洁 《海洋与湖沼》1995,26(S1):16-22
根据1984年2月 - 1987年11月期间卫星遥感磁带资料,利用美国全球SST模式反演海表温图像,对黄海区表温及水系(包括流系、冷水带和海洋锋)的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动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为:黄海区存在暖水系与沿岸水系,冬季构成西部环流与东部环流。黄海夏季表层东西两侧存在两条南北向的冷水带,在冷水带中出现几个低温中心,其中以辽南低温中心持续时间最长(从4月至12月),黄海区海洋锋有冬季型与夏季型之分。  相似文献   

9.
南海是世界著名的季风盛行海域,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季风。东北季风盛行期间,海表层为西南向漂流;西南季风盛行期间,海表层为东北向漂流。由于季风的作用及热盐的影响,因而南海的流场与质量场互相调整适应。夏季南海东北部海水堆积,海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冬季则相反。考虑到流场、质量场以及地形作用相互调整和β效应的影响,在等深线密集的那些海区因底形倾斜引起等效β效应可能会产生地形Rossby波。  相似文献   

10.
沙田  孙佩锦 《海洋与湖沼》1997,28(3):334-336
南海位于太平洋西端,介于中南半岛、加里曼丹岛、菲律宾群岛与中国大陆之间,在这~海域有广阔的大陆架和大陆坡,栖息着以亚热带种和热带种为主的暖水性生物,多样性很高,有些类群的丰度也甚大,成为印度一西太平洋暖水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生物与渔业资源的开发潜力很大。南海是调查研究较少的海域。进入SO年代,围绕对南海海洋资源的了解与开发,海洋学研究有较快进展,其中海洋生物学进展尤为迅速。如年代以来,南海海洋生物学成果累累,为认识、开发和保护南海海洋生物和海洋渔业资源奠定了基础。为促进南海海洋生物学研究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诸多统计事实探讨了太平洋海表水温异常增暖的埃尔-尼诺事件与影响我国北方海域的热带气旋活动,存在的制约关系。 揭示了东亚西风带、副热带两带环流对埃尔-尼诺事件(下称ENSO事件)的响应,致使北上热带气旋发生的纬度最南、频数最少、登陆早、转向点偏南。因此,对北方海域的影响少,灾害性天气较弱。在埃尔-尼诺(暖水影响期)与反埃尔-尼诺(冷水影响期)期间,热带气旋的北上活动存在明显的差异,证实了太平洋海表水温异常与北上热带气旋的活动,制约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夏季粤东外海的海洋状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利用2002年7月22日至8月2日对粤东外海进行的水文观测资料,分析了调查海区的水温、盐度和跃层的分布状况,并对粤东沿岸的上升冷水、海洋锋等海洋现象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整个粤东沿岸都存在着下层冷水的涌升现象,该现象在大亚湾外海附近和广东总来外海附近尤为明显,从而导致粤东沿岸水等温线非常密集,产生上升流锋.上升流锋随着深度的增加有向外海扩展的趋势.此外,在台湾浅潍的南部,陆架的坡析处和东沙群岛的东例以及西南部海战似乎也有下层冷水涌升的迹象.东沙群岛的北侧和西部海战有暖水中心存在,该暖水中心可能是离岸的表层水离异一定距离后发生下沉所致.珠江口的东例出现高温低盐水,其低盐水舌向东伸展,可达大亚湾口外海,等盐度线非常密集,是一个非常强的冲淡水羽状锋。  相似文献   

13.
大澳大利亚湾西部新生代丘状生物沉积和埋藏的中新世(?)堡礁:冷水碳酸盐沉积DavidA.Feary等澳大利亚南部的大陆边缘是全球最大的冷水碳酸盐沉积区,在大澳大利亚湾的新生代层序包括澳大利亚以南极分离和向北漂移期间的碳酸盐沉积记录,其环境在始新世为东...  相似文献   

14.
南海东北部夏季逆风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1939-1978年7月平均风场代表夏季风,数值求解南海流场对风应力输入的响应。结果表明,即使盛夏仍有黑潮水经巴土海峡流入南海;风应力与陆坡地形相互作用的影响。在116E以西陆坡上占优势,形成辐射上升,生成低水位带及冷水带,其北侧生成夏了逆风流;116E以东陆坡上,黑潮水占优势,具有向北分量流速的黑潮水在那里辐聚下沉形成高水位带及暖水带,其北侧生成东北向顺风流。  相似文献   

15.
西格陵兰位于北极—北大西洋地区,其海洋环境演变受西格陵兰洋流中冷、暖水团的显著影响。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西格陵兰Disko湾DA06-139G孔沉积物中主要硅藻属种进行研究,试图揭示5000a BP以来西格陵兰洋流中冷、暖水团强度变化对研究区海洋环境的影响。5000—3800a BP期间,东格陵兰寒流携带的极地冷水团强度较弱,而北大西洋暖水团势力较强,Disko湾地区海洋环境较为温暖。3800—2000a BP期间,西格陵兰洋流中极地冷水团势力呈现阶段性增强,此时Disko湾地区气候缓慢转冷,海冰覆盖面积逐渐增加。2000a BP以后,特别是650a BP之后,样品在主成分轴一上的得分显著增高,表明Disko湾气候明显变冷,来自东格陵兰寒流的极地冷水团强度显著增强。Disko湾中晚全新世以来的硅藻记录及样品在主成分轴一上的得分所指示的极地冷水团的强度变化与格陵兰冰芯温度及海冰变化等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研究区海流特征与大气温度、海冰等环境要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东海海流结构及涡旋特征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海是一个兼有下列浅海和深海特征的边缘海:地形复杂,西部为大陆架,约占东海总面积的2/3;东南为大陆坡及深海槽,最大深度可达2700余米;西侧有年平均总值约12000亿立方米的巨量径流入海;东侧又有强大的黑潮流经,其流量约为20-30 SV。海上盛行季风,风向基本上每半年变换一次。东海水文特征以及水团、海流和涡旋等的分布,就是在这样复杂的自然条件下形成和变异着的。  相似文献   

17.
用地球物理方法探测到北极大陆边缘水合物稳定带内(HSZ)气体水合物的分解情况,高频地震探测的地层结构和纵波传播速度已经改变了水合物稳定带恒定不变的传统概念,其结果表明在两个方面:(1)浅水区不稳定的水合物可向大气排放大量的甲烷;(2)暗示深水区气体水合物不稳定,导致斜坡欠稳定,并释放甲烷进入大气圈,引起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5年全年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Operation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ea Ice Analysis(OSTIA)海表温度数据,利用最大温度梯度法,对广东沿岸(20°—23°N,110°—118°E)海表温度锋面的季节变化及生消机制进行了分析。广东沿岸温度锋面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强,夏季弱;粤东温度锋面常年存在,粤西温度锋面夏季消失;珠江口区域温度锋面与珠江羽状流的扩散路径有关,即夏季锋面主轴往东北方向延伸,秋季往西南方向延伸。对比温度锋面与风速的关系,发现其形成及消失受季风的影响。通过简单的模型实验,发现季风通过影响锋面两侧的湍流热通量引起锋面强度的变化:西南(东北)季风带来的暖湿(干冷)空气减弱(增加)了近岸冷水的潜热释放,导致冷水区温度上升(下降)大于暖水区,引起锋面消失(生成)。  相似文献   

19.
北冰洋西伯利亚陆架海是北极气候快速变化最为显著的海域之一,而沉积硅藻作为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环境变化具有敏感的响应。对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和拉普捷夫海表层沉积物开展了硅藻组成鉴定,利用典型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了硅藻属种与1986~2015年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和秋季海冰密集度、表层海水盐度是影响研究区表层硅藻分布特征最主要的因素。此外,根据表层站位与环境变量的典型对应分析,可将西伯利亚极地海域划分为4个区域,分别为海冰硅藻组合带、暖水硅藻组合带、沿岸硅藻组合带和混合硅藻组合带。这些表层站位的分区与相应区域的海流模式有明显的相关性,海冰硅藻组合带仅分布于研究区北部的高纬度地区;暖水硅藻组合带位于受白令水和太平洋海水的分支——阿拉斯加沿岸水影响为主的区域;拉普捷夫海南部的沿岸硅藻组合带则受到河流径流和西伯利亚沿岸流的强烈影响;混合硅藻组合带受极地冷水、海冰覆盖、太平洋暖水和陆地径流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造山带大陆斜坡可以划分出有扇与无扇大陆斜坡两种沉积类型。有扇大陆斜坡以近源浊积岩、碎屑流为特色;无扇大陆斜坡以远源浊积岩、等深岩、半远洋沉积为特色。因而大陆斜坡也是一个多种沉积作用活跃的场所。造山带深水沉积绝不是常人认为是单一的复理石、千篇一律的重力流,而是内容十分丰富的沉积作用非常活跃和堆积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