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源 《海洋世界》2011,(6):56-57
孙中山的海权思想凝结着他现代化理想和振兴中华的决心. 孙中山先生是辛亥革命的倡导者,也是主张用近代西方文明改造落伍的中国和建设近代化国家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他的海权思想,基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追寻世界海权发展的趋势,形成以振兴中华为目标的海权思想.主要包含:从进化论角度提出海权对近代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中国的独立和主权恢...  相似文献   

2.
刘中民 《海洋世界》2007,(12):49-56
马汉曾经说过:“海上力量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军事史。在其广阔的画卷中蕴涵着使得一个濒临海洋或借助于海洋的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秘密和根据。”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海权的控制的确构成了中世纪晚期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先后崛起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濒海的“陆权”国家来说,对海权的过度追求会受到“陆权”的制约,并对一个国家的实力提出挑战。俄罗斯是一个典型的“陆权”国家,但谋求霸权的目标又使其走上了贪婪追求“海权”的扩张道路。因为从彼得大帝开始的历代统治者都深信:“只有陆军的君主是只有一只手的人,而同时也有海军才能成为两手俱全的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海权与美国的利益在运用海权理论分析和谋划美国的国家利益时,马汉极力呼吁美国向太平洋地区扩张,并十分看重巴拿马地峡、夏威夷、菲律宾等地的战略意义。他认为控制海洋主要取决于海军方面的优势,但也部分取决于对关键要点的掌握,巴拿马地峡、夏威夷群岛就是这样的战略要点。  相似文献   

4.
桑红 《海洋世界》2008,(10):50-55
在美国的地缘战略思想中,在太平洋与东亚沿海区域足够的海权存在是美国发挥“离岸平衡手”作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近代史上,一个国家的海上力量最初多由海外贸易力量(国民力量)和海军舰队(军事力量)组成,且二者常合二为一。在与他国的海上较量中,它们大都扮演过另一个角色——海盗。最早的海上霸主葡萄牙和西班牙就是通过海盗方式向世界扩张并得以分享全球海权的。后起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一开始就毫不客气地抢劫葡、西两国的商船以自富,随其后而崛起的海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海洋战略边疆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人要有中国的海权,更要有现代海权.中国海洋战略边疆能直观、现实地反映和说明中国海权的基本问题.它作为中国的海上国界以及对国家疆域范围合法延伸的国家海上利益和力量的筹划、指导和运用,是国家利益拓展的理论依据.中国海洋战略边疆这一新的概念的提出,为创立中国特色的海洋权益理论打开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要有中国的海权,更要有现代海权。中国海洋战略边疆能直观、现实地反映和说明中国海权的基本问题。它作为中国的海上国界以及对国家疆域范围合法延伸的国家海上利益和力量的筹划、指导和运用,是国家利益拓展的理论依据。中国海洋战略边疆这一新的概念的提出,为创立中国特色的海洋权益理论打开了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
伴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后,国际海洋秩序及其斗争方式和手段的深刻变革,过去相对沉寂的中国海权问题研究成为近年来中国国际战略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课题,并出现了可喜的学术争鸣。有的学者从中国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利益和安全战略的需要出发,疾呼中国需要发展海权,并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有的学者则从地缘政治制约性、综合国力的支撑能力与霸权国冲突的风险等角度,主张要避免进入“海权的误区”。这种思想分歧集中反映了关于中国海权战略所面临的深层次的思想困惑。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2日,一场罕见的热带风暴袭击了缅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国际社会立即展开了大规模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也企图派军队强行进入缅甸进行救灾,由此打开缅甸政府长期对西方关闭的外交之门。美国海军的“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战斗群、法国海军的“闪电”号两栖登陆舰编队在缅甸领海附近集结,扬言要派直升机群向缅甸灾区“强行”空投救灾物资,还要派遣海军陆战队深入缅甸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重灾区抢救灾民等。  相似文献   

10.
中美双方作为太平洋两岸的国家,并没有直接的海洋领土争端,但海权问题何以产生并影响中美关系呢?中美关系中的海权问题在本质上是中国海洋主权追求与美国海洋霸权诉求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权"具有特定含义.面对现实挑战,中国应当采取立体式的"海权"维护策略.文章简略分析了中国"海权"产生的理论和历史背景,提出维护中国"海权"必须采取立体式战略思维,实行立体式的"海权"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黉门对话”是北京大学为创新研究生培养理念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学术思想对话以及启迪科学精神而设立的专家主题论坛。2019年10月26日,“21世纪的海权与海洋治理之涉海前沿技术:科学与政策”主题“黉门对话”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办,来自海洋战略和海洋环境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海洋治理领域的科学与政策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本刊摘登部分精彩内容,与广大海洋工作者分享。  相似文献   

13.
阅读海洋     
《海洋世界》2013,(12):78-78
《海权论》 简介:本书详细阐述了海权在历史,尤其是1660年地理大发现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世界史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同时论述了制海权的一些必要因素,着重阐述了致力于获得最大国家利益的沿海国家应当保持一只强大的舰队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4.
谁控制了印度洋,印度的自由就只能听命于谁。因此,印度海上战略的长期目标应该是成为海权国,足以独立地在安危攸关的海上捍卫本国的利益,从而执牛耳于印度洋。——潘尼迦 1950年,印度海军在“英国皇家印度海军”的基础上独立组建时,只有一万多名海军人员,20余艘陈旧的英制小型舰艇。经过40多年的苦心经营,如今印度海军已一跃成为印度洋沿岸国家中规模最大的海军,也是世界较强的海军之一。  相似文献   

15.
要从中国国家大战略的多重需求冷静认识中美关系中的海权问题,并力求尽可能地规避与美国的海权冲突。有专家指出,当前中国外交有三种基本需求,即发展需  相似文献   

16.
<正>1890年,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出版,对"海权"这一"邦国强大之术"进行历史梳理和理论总结,明确提出"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马汉同时指出"发展海权所必需的民族特点是喜欢贸易。对于一个追求贸易获利的民族,海上的各种危险或对海洋的各种反感都不可能成为阻碍因素"。近代海洋国家起源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海权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中山海权思想研究时平(江苏省暨南京郑和研究会副秘书长)有关孙中山海权问题的研究,我国台湾省起步较早,并有专门的论述;祖国内地研究开展得较晚,始于80年代后期。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对孙中山海权思想范畴进行的探讨,可归结以下几个方面:(一)反对列强侵略,...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发挥图们江特殊地理位置的重要作用,促进国际和国内区域发展,文章分析恢复图们江出海权对东北亚区域经济政治和我国东北地区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恢复图们江出海权具有法理依据和现实需求;恢复图们江出海权对东北亚区域的能源和资源合作开发、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环日本海国家经济合作以及东北亚区域政治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同时有利于我国东北地区维护边境地区安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打造海运通道和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应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借助国际组织力量、对接各国发展需求以及以经济发展取代政治分歧,尽快恢复图们江出海权,为国际和国内区域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世界》2012,(1):38-39
海洋问题是个世界性大问题,几乎涉及方方面面,从海洋权益入手,培养我国国民的现代海洋观,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现实的要求。 海洋权益是现代海洋观的主要内容。海权指的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其权力范围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很多发达国家把对世界的认识建立在对海洋的认识基础上,强调海洋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20.
德国地缘理论中的海权问题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德国并没有忘记建立一个强大而统一的中欧帝国,德国的地缘政治学在战败之后的衰微岁月里发展起来,并成为德国掌权者扩张势力的重要武器。地缘政治学这一术语是由瑞典政治科学家鲁道夫·契伦提出的,他对地缘政治学的定义是: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在他看来,国家的行为类似于一个生物体,它应更多地被看成是一种竞争力量,根据竞争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