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利用2008年8月在渤海23个站位采集的样品对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生物量、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300种,主要类群包括环节动物多毛类、节肢动物甲壳类、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1 094.7ind/m2,平均生物量为11.78g/m2,其中丰度最高区位于辽东湾,最低区位于渤海湾;生物量最高区位于渤海中部,最低区出现在渤海海峡湾口处。依据丰度和生物量进行了CLUSTER聚类和MDS标序图分析,结果可将研究站位划分为6个站组,均与沉积物底质类型密切相关。所研究海域底质类型包括黏土质粉砂、砂、砂质粉砂、粉砂质砂、砂-粉砂-黏土5种。通过BIOENV分析,发现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水深、黏土粉砂含量、脱镁叶绿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等。与20世纪90年代历史数据的对比发现,本次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目明显减少,平均丰度也减少,特别是优势物种表现出了小型化趋势,传统的大型种类,如心形海胆、双壳类等,被小个体的多毛类和甲壳类所取代。本研究表明渤海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
依据2019年8月份莱州湾表层沉积物及大型底栖生物资料,分析了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对底栖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莱州湾沉积物分为砂质粉砂、粉砂、粉砂质砂和砂4种类型,以砂质粉砂为主,中值粒径平均58.96μm;共采集大型底栖生物7门113种,主要种类为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不同粒度的沉积物中大型底栖生物种类、密度、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明显差异,砂质粉砂沉积物中大型底栖生物种类最多,砂质沉积物中最少。不同粒度沉积物中底栖生物密度依次为粉砂质砂砂质粉砂砂粉砂,生物量依次为粉砂质砂粉砂砂砂质粉砂。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沉积物更适宜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生存,沉积物粒径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大型底栖生物栖息。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更适宜在砂质粉砂中生存,软体动物更适宜在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中生存,棘皮动物更适宜在砂质粉砂和粉砂质砂中生存,纽形动物更适宜在粉砂中生存。  相似文献   

3.
秋季莱州湾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6年11月在莱州湾及邻近海域的25个站位进行大型底栖动物取样调查。运用PRIMER软件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及黄河口邻近海域与渤海中部为2个不同的群落,这2个群落在各类群的丰度、生物量和种类组成上有所不同:渤海中部群落以耳口露齿螺(Ringicula (Ringicula) doliaris)、豆形凯利蛤(Kellia porculus)、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tata)和塞切尔泥钩虾(Eriopisella sechellensis)为优势种类,而湾内群落则以小亮樱蛤(Nitidotellina minuta)、杯尾水虱(Cythura sp.)、中华蜾赢蜚(Corophium sinense)和不倒翁虫为代表。莱州湾西部黄河口外的3个站位构成了不同于湾内其它站位的亚群落,该群落主要以日本强鳞虫(Sthenolepis japonica)、日本倍棘蛇尾(Amphioplus japonicus)、理蛤(Theora lata)和细长涟虫(Iphinoe tenera)为代表。群落结构的这种差异主要与水深、底盐、底温和底氧的变化有关,同时也受到沉积物Chla含量和异质性系数等沉积环境因子的影响。研究海域的水层环境条件主要与水深和离岸的远近有关,而沉积环境条件特别是粒度组成主要受到黄河的影响,自西向东颗粒由细变粗,异质性增加,粉砂-黏土含量下降。沉积环境梯度的变化及其对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莱州湾较渤海中部更加明显。与1980年代和90年代相比,莱州湾及渤海中部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总的来说是朝向更小型的多毛类和甲壳类比例增加,而体型较大的棘皮动物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种类减少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于2009年5月对辽东湾西部海域进行了4条断面12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调查海域共出现大型底栖动物78种,其中多毛类37种、甲壳类24种、软体动物13种、棘皮动物2种和其他类2种(分别是腔肠动物、纽形动物)。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丰度为1675.8ind./m2,总平均生物量为21.366g/m2。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按40%相似性程度可划分为4个。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整体正常,个别站位群落受到轻度扰动。  相似文献   

5.
于2006年12月对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进行了37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调查海域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66种,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 373ind./m~2和10.42g/m~2,丰度呈北部高、南部低的分布规律,生物量呈沿岸高、外围海域低的分布规律;调查海域IRI指数居于前10位的种中,多毛类8种,软体动物2种,显示了多毛类在调查海域的优势地位;多样性指数H’表明,调查海域除个别站位外底栖生态环境整体清洁;在23%相似性水平上,调查海域可划分为4个群落,群落呈明显地域性分布;沉积物类型显著影响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分布。  相似文献   

6.
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莱州湾2009年夏季(8月)、秋季(10月)及2010年春季(5月)、夏季(8月)4个季节大型底栖动物资料为基础,对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历史资料进行对比,探讨了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动态变化。4个航次中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272种,其中包括环节动物多毛类122种,软体动物46种,甲壳动物64种,棘皮动物18种,鱼类9种,其他类13种。调查海域平均丰度为(1102.56 ± 216.32) ind./m2, 多毛类在丰度上占绝对优势;平均生物量为(28.16 ± 8.45) g/m2,软体动物占据优势。丰度和生物量空间分布规律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低值区位于莱州湾西部黄河口邻近海域,高值区位于渤海中部海域。丰度和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最高,秋季其次,春季最低。多毛类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lata)、寡鳃齿吻沙蚕(Nephthys oligobranchia)、紫壳阿文蛤(Alvenius ojianus)等是莱州湾调查海域的优势种。通过与历史资料的对比发现,莱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类出现小型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根据2017年8月和2018年8月在东海北部杭州湾和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的拖网采集资料,对这两个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杭州湾的10个站位和三门湾的6个站位共获得61种大型底栖动物,其中甲壳动物最多(22种),其次是鱼类(20种)、软体动物(14种)、棘皮动物(2种)、刺胞动物(2种),多毛类最少(1种)。杭州湾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出现3种,三门湾出现8种,脊尾白虾Palaemoncarinicauda是两个海域唯一的共同优势种。相比2017年,杭州湾和三门湾在2018年鱼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明显的增长。根据大型底栖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杭州湾不同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差异较大,而三门湾则较为平均。对杭州湾和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聚类分析和nMDS排序分析,结果表明,杭州湾不同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相似度低,Q8、Q9、Q10站位群落结构与三门湾的站位更为接近,三门湾的底栖群落在2017年和2018年存在较大差异。杭州湾和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变化可能与环境因子、人类活动、厄尔尼诺事件等的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胶州湾养殖水域和自然水域的底栖动物生态状况,尤其是水产养殖等人类活动对胶州湾生态系统的影响,在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养殖区内外选取六个典型站位,于2011年4月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因子的采样,分析比较了养殖区内外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生物量、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共采到大型底栖动物77种,其平均丰度为1154.44 ind./m~2,平均生物量为369.33 g.wwt/m~2。研究结果表明的养殖区内外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丰度、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差别较大。根据CLUSTER聚类结果,可以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划分为3个站群。与历史数据相比,本研究6个站位中自然水域的站位丰度、生物量降低,而养殖水域内的站位丰度、生物量较高。菲律宾蛤仔养殖活动压力已造成胶州湾养殖区域及其邻近自然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发生了一定变化。  相似文献   

9.
莱州湾沉积物粒度与重金属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依据2019年8月份莱州湾海洋沉积物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表层沉积物粒径组成、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并评价了其生态风险。结果显示,莱州湾沉积物分为砂质粉砂、粉砂、粉砂质砂和砂4种类型,以砂质粉砂为主,其次为粉砂与粉砂质砂,再次为砂,中值粒径平均58.956μm;表层沉积物中Cr、Zn、Pb、Cu、As、Cd、Hg和TOC平均含量分别为57.6、52.6、18.7、15.3、9.14、0.130、0.0234 mg/kg和0.222%;由于河流排海物质和莱州湾内潮流运动,导致Cu、Pb、Zn、As、Cr和Cd基本呈现中部海域含量较高,西部海域高于东部海域的特征,东南部海域Cd、Hg与矿产资源的开发相关;14.3%的站位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属于中生态风险,Cd对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贡献率最高,为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研究区域中重金属Cu、Zn含量的分布与沉积物粒径和有机碳的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2012年9月对辽东湾西部倾倒区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调查海域共发现底栖动物54种,包括多毛类35种,甲壳类10种,软体动物6种,棘皮动物1种,其他2种。底栖动物丰度平均为1 140.8个/m2,生物量为11.02 g/m2,多样性指数平均为3.39。丰度、生物量比较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中度干扰,调查海域底栖动物群落可分为以对照组为主的群落和倾倒区群落。海洋倾倒导致倾倒区内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数量、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水平下降,群落特征种受倾倒的影响较明显。底栖动物与重金属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掩埋是辽东湾西部倾倒活动主要的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11.
A numerical experiment on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variability in the state of North Atlantic water in 1948–2007 with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0.25° has been performed using the global ocean model developed at Institute of Numerical Mathematics,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INM RAS), and the Shirshov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IO RAS) (the INM–IO model). The data on the state of the atmosphere, radiation fluxes, and bulk formulas of the CORE-II protocol are used as boundary conditions. Five successive 60-year calculation cycles have been performed in order to obtain the quasi-equilibrium state of a model ocean. For the last 20 years, the main elements of large-scale ocean circulation have been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WOA09 atlas data and the results of other models.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global tendency of the sea level rise (SLR) and its long term influence on the sea level upstream drainage cascade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the level’s variation in the Vistula Lagoon of the Baltic Sea compared to the other lagoons and coastal regions of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the Baltic Sea. A steady positive trend in the water level variations was revealed; its magnitude varies significantly depending on the time period. In general, during the 100–150 year period, the rate of the SLR in the lagoons and coastal areas of the Baltic Sea (1.7–1.8 mm per year) is close to the SLR rate in the World Ocea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increased rate of the SLR in the lagoons and marine areas became stronger (up to 3.6 mm per year in the Vistula Lagoon and in 1959–2006 in the sea and exceeded the rate of global ocean SLR). It dramatically increased at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 both in the lagoons and in the sea (up to 10.0–15.0 mm per year). This is the response not only to the global climate warming but it is likely that it is also a response to the changes of the climate driving forces that influence the regimes of the local wind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catchment.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南大洋环流研究最新资料,从资料来源、动力模式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几个方面较详细地阐述南大洋环流动力学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4.
15.
1Introduction Besidestheprecipitationandriverdischarges,the watersinthePacificOceanandtheAtlanticOceanare thesourcesoftheArcticOceanwater.TheAtlantic waterenterstheArcticOceanviatheFramStraitand theBarentsSea.Foritsdenserfeatureduetohigh salinity,mostofitsinkstothenorthofSvaldbardand circulatesinallthedeepbasinsintheArcticOcean, formingthedeepandbottomwatersoftheArcticO- cean(Aagaardetal.,1985;Rudelsetal.,1999).The BeringStraitistheonlychannelforthePacificwater toflowintotheArcticOce…  相似文献   

16.
红树林生态系统小型底栖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均玲  黄勃 《海洋科学》2012,36(10):118-122
  相似文献   

17.
选取长江口外赤潮多发区沉积物柱状样,在高分辨率测年基础上,通过有机碳、有机碳同位素(δ13C)、生物硅、绿素等多项指标的分析获得了调查海区古生产力的变化信息。并结合近几十年来营养盐浓度及组成结构的变化探讨了海洋浮游藻类组成结构的变化在海洋古环境中的记录。柱状样年代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初。δ13C值在柱中的分布为-26.15×10-3~-19.5×10-3,表明有机碳为陆源与海生的混合。生物标志物在柱状样中的分布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以前含量均较低;50年代至80年代含量均增加,表明海洋浮游藻类活动强烈且以硅藻为主,与此阶段长江口营养盐浓度迅速增加相对应;80年代以后,生物硅的含量下降至整个柱中最低水平,绿素有所降低,但高于50年代前的水平,而有机碳含量增加,表明在该时段硅藻生物量降低,其他藻类生物量有所增加,这与长江口营养盐氮盐持续增加而硅酸盐逐年降低、氮与磷的含量比值、磷与硅的含量比值迅速增大有关。沉积记录还表明此阶段陆源有机碳的贡献增强。  相似文献   

18.
近30年来莱州湾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莱州湾滨海湿地特征以及野外实地观测数据,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手段,揭示1990-2018年莱州湾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结合景观指数分析莱州湾滨海湿地异质性。结果表明,1990-2018年间,莱州湾滨海湿地呈现人工滨海湿地面积增加而天然滨海湿地面积减少的趋势。截至2018年莱州湾滨海湿地面积总计1954 km2,其中天然滨海湿地面积约811 km2,人工滨海湿地面积约1143 km2,分别占42%和58%,滨海湿地向建设用地转化的趋势明显。斑块数量(NP)、景观形状指数(LSI)等景观指数值逐年增加,表明莱州湾景观格局变化明显且破碎化程度加重。莱州湾滨海湿地不同岸段之间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不完全一样,造成其破碎化程度加重的自然驱动力有河口冲淤、降水量变化等;人工驱动力主要为城市建设、港口码头、集约用海区建设、养殖业和制盐业的开发利用等。以期对莱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原因、合理利用和优化土地空间布局、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及恢复滨海湿地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深海原生动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旭淼  徐奎栋 《海洋科学》2014,38(10):119-126
<正>1引言原生动物是一大类单细胞真核生物的统称,其中自由生活的主要类群包括异养鞭毛虫、纤毛虫和肉足虫(有孔虫和放射虫为代表);它们是生物圈中数量最为庞大的吞噬营养类群,部分种类具有内共生藻类或功能性叶绿体而进行兼性营养。在水环境中,不论是浮游或是底栖生活的原生动物,其生命过程与水体和底质的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通过各种营养关系与其他生物共同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原生动物的基础研究也为探索真核生  相似文献   

20.
1 古新-下渐新统含油气层系 古新-始新统母岩形成于滨海和湖泊沉积环境中,并在大量冲积源的参与之下,促进了含分散有机质混合类型砂-黏土质陆源岩层的堆积。在中国东北诸盆地中,含工业油气的白垩-早第三纪建造形成于开阔的浅水和深水湖泊环境中。与中国的盆地类似,在下第三系下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