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浅水地震勘探中,由于水层较浅,多次波普遍发育,而且很难压制,如何更好地压制浅水多次波成为了海洋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环节。目前来说,依靠单一的多次波压制技术很难将浅水多次波压制彻底,因此本文探索了一种组合压制浅水多次波的思路,首先基于确定性水层多次波压制方法(DWD)将短周期多次波实现压制,然后采用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技术(SRME)将近偏移距长周期多次波进行压制,最后再采用高精度Radon变换,将残留的中、远偏移距长周期多次波完成压制。通过辽东湾海域浅水实际资料的多次波压制效果可以看出,组合压制技术实现了对于资料中发育的浅水多次波的良好压制,陷波频率得到较好的恢复,资料品质得到有效改善,信噪比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2.
表面多次波压制(SRME)技术是目前应用效果较好的多次波衰减技术。在介绍多次波类型和常见压制方法的基础上,引出SRME方法。基于平面波传播模型讨论SRME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针对实际地震数据的迭代预测和减去方法,结合该技术的特点给出实际地震数据应用流程。澳大利亚Timer Sea地区海洋地震资料应用实例表明SRME这种数据驱动的表面多次波压制方法非常实用,尤其对崎岖海底多次波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浅水环境中,多次波广泛发育且很难压制。与一次有效波相比,多次波具有反射角小、传播路径长、照明范围广等优点,如何较好地处理浅水自由表面多次波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环节。本文改变将多次波当作噪音进行压制的做法,实现对其有效利用。首先基于确定性水层多次波压制(DWD)技术加自由表面多次波压制(SRME)技术联合实现对于浅水自由表面多次波与有效反射波的良好分离;然后利用分离的有效波通过反馈环理论实现不同阶次多次波的预测;最后基于成像精度更高的逆时偏移成像技术,实现不同阶次多次波的分阶成像。模型资料和实际资料的试处理结果表明,组合分离方法实现了对浅水自由表面多次波与反射波的良好分离,而分阶成像既避免了成像过程中串扰噪音的影响,又通过利用不同阶次多次波进行成像,扩大了成像照明范围,提升了浅水发育区域地震资料的成像质量,实现了对浅水自由表面多次波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4.
潮汕坳陷多次波组合压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汕坳陷中生界发育,是我国海上重要的油气勘探后备区。但该区多次波非常发育,多次波识别和压制一直是该区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和难点。合理地选取有效的多次波压制方法是获得高品质地震剖面的关键所在。针对原始资料中多次波异常发育的情况,文章分析了该区多种类型多次波的特点,尝试了零偏移距截距时间-射线参数(τ-p)域预测反褶积、自由界面多次波衰减法(Surface-Related Multiple Elimination,SRME)和双曲线Radon变换,对多次波进行组合压制,克服了仅依靠一种手段难以压制多种类型多次波的局限。从资料处理效果看,τ-p域预测反褶积方法对短周期的鸣震和微曲多次波的压制效果较好,SRME有效地压制自由表面多次波,且在近炮检距范围内压制多次波效果很好,而双曲线Radon变换是衰减长周期的层间多次波和未被充分压制的自由表面多次波很好的选择。组合压制多次波后的剖面质量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在东海陆架地区的地震资料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多次波,使得地震资料难以真实地反映地下地质信息,必须在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加以去除。根据多次波的不同特点,采用了3种技术方法组合去除的策略:采用SWD技术去除东海陆架普遍发育的与海底相关的短周期多次波;SRME技术对强波阻抗界面产生的近道多次波压制效果明显;抛物线Radon变换可以较好地解决中远偏移距的长周期多次波。通过对东海陆架大量多道地震资料的处理,采取3种技术方法的优化组合基本上都可以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拖缆采集的海上多道地震数据受海水间传播的多次波影响,往往在共炮点道集上发育周期性的强振幅干扰波,这些噪音会掩盖海底以下及强反射层以下地层的面貌,严重影响多道地震数据的成像效果。为了消除海上多道地震数据中存在的海水间传播的多次波对地震数据的干扰,首先分析浅水多次波在海水间多次震荡的产生机制,采用了τ-P域静校正延迟技术对其进行压制,处理的核心是在τ-P域对周期性多次波模型进行预测,再通过自适应相减以去除地震数据中的多次波。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方法对海水间震荡的浅水多次波具有很好的压制效果,经过浅水多次波去除后的叠加剖面信噪比得到有效提高,剖面的品质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7.
利用GeoEast系统所具有的软件和地球物理功能优势,使其在海洋二维拖缆资料处理中,能够快速地将单炮数据进行解编和观测系统加载.消除低频涌浪噪音及压制多次波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的难点.异常振幅衰减技术对于消除涌浪噪音效果较好.然而,针对本区多次波发育的特征,选取了SRME、Radon变换组合方法压制多次波,实际证明压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南海南部礼乐海区以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储备成为我国油气勘探的后备区,目前勘探程度低,地震资料较少,仅有少量的二维地震资料。由于该区地形复杂、水深变化范围大,因此在地震数据中发育着多种类型的干扰波,加之该批数据道数少、信噪比低,上述因素都成为高分辨率处理的难点。针对该区地震数据的特征,采用多种手段的真振幅恢复技术以及异常振幅压制等预处理方法;采用串联反褶积提高了资料的分辨率;根据多次波的类型分别采用τ-p域预测反褶积、速度滤波、内切除等组合方法压制多次波。从资料处理的效果来看,使得浅、中、深层能量得到平衡,多次波等各类干扰波得到了较好的压制,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都得到了提高,最后得到了高分辨率的地震剖面。  相似文献   

9.
海洋单道地震是海洋地球物理调查的常用手段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单道地震单一的覆盖次数及非等间距采集模式导致剖面信噪比低、多次波发育、垂向振幅能量差异大等特点。从单道地震的采集原理出发,阐述了单道地震资料处理中的3个难点:海底同相轴抖动、强振幅海底多次、严重背景随机噪音。针对涌浪引起的海底同相轴抖动问题,借用陆地资料静校正原理,将海底抖动分为高频和低频两个分量;采用互相关技术逐步消除高低频静校正分量。针对单道资料强振幅海底多次波,根据一维SRME算法原理,对单道数据运用一维SRME算法公式,预测的多次波模型与实际的多次波模型较为接近;针对单道资料低信噪比问题,将RNA去噪技术与LIFT去噪思想相结合,达到增强有效信号的同时压制空间随机干扰的目的。实际资料处理后的剖面信噪比与分辨率均显著提升,波组特征更加突出,成果资料满足用户解释需求。  相似文献   

10.
深水地震资料多次波具有能量强、周期长的特点,降低了资料的信噪比,是处理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多次波衰减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成像效果及后期储层反演结果的真实性。分析深水多次波的类型、成因和特征,并研究各种多次波衰减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最终合理组合多方法、分步衰减多次波是关键。以南海A区深水地震资料为例,通过组合优选基于模型的SRME技术和高分辨率Radon技术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就出现的剩余多次波给予分析和改进,提出了“三步法”衰减深水多次波,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多次波衰减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海平缆三维地震资料的宽频高精度处理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尚缺少专门分析论述。以东海西湖凹陷西斜坡深层精细岩性勘探为目标,通过发展波动方程延拓迭代减法去除鬼波、叠前综合多域去噪、浅水区组合去多次波,以及基于目标体的精细速度建模和偏移成像等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及效果分析,建立了海上平缆三维地震资料的宽频高精度处理技术流程,并将其应用于西湖凹陷西斜坡实际资料处理中,实现高分辨率宽频保幅高精度地震处理。利用宽频资料开展深层岩性油气藏的精细描述,有效实现了油气田增储扩边和深层优质岩性气田新发现,以助力海上深层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海洋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和勘探目标的日趋复杂化,如何有效的解决多次波的压制问题是目前海洋地震资料处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常规的多次波压制技术是基于输出信号能量最小准则进行匹配压制的,这一准则是基于二阶统计量实现的,不能很好的处理有效波和多次波非正交情况下的多次波压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基于波动方程的反馈迭代方法与基于高阶统计量的独立分量分析法(ICA)结合起来实现自由表面多次波的压制。首先基于反馈迭代技术实现自由表面多次波的预测,然后基于高阶统计量的快速固定点寻优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实现多次波和有效波的有效匹配,最终实现多次波的有效压制。资料试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处理非正交情况下多次波压制时,既能有效的保持有效波的能量,还能实现对于多次波,特别是中、深层多次波的良好压制。  相似文献   

13.
南黄海崂山隆起的中、新生代碎屑岩与下伏的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分界面是一个强反射界面,对地震波向下传播具有强烈的屏蔽作用,加之海上多次波比较发育,使得深部地震反射能量弱、成像困难。在浅水区,由于缺少近偏移距的海底反射信号,利用常规SRME(Surface related multiple elimination)方法不能有效地衰减海底相关多次波,Taup域预测反褶积压制多次波会破坏与海底多次波周期相近的一次有效反射信号,特别在硬海底多次波的振幅能量比海底反射还更强,这种情况下预测反褶积不能完全压制多次波。采用DWD+SRME组合法来衰减海底相关多次波,其中DWD(deterministic water-layer demultiple)方法用来衰减与海底相关的短周期多次波,SRME方法压制自由表面相关的长周期多次波,另外运用高精度Radon变换去除层间多次波,使多次波得到了良好的压制,深部有效反射信号逐步得以体现。通过以上处理效果揭示了崂山隆起为一个平缓的背斜构造,背斜上发育多个逆冲断裂,崂山隆起是在加里东期形成雏形,印支期隆起形成,燕山期为主要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莺歌海盆地发育一系列泥-流体底辟构造与断裂,地震资料受浅层气和底辟构造的影响,其下覆地层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模糊区,内部反射杂乱且能量较弱,而鸣震、自由表面和由浅层气产生的多次波类型复杂,能量又太强,常规的多次波剔除方法极易造成多次波残留或损伤一次波。复小波域的联合多次模型自适应相减方法是一种在连续小波框架下使用非固定维纳匹配滤波器进行多道处理的多次波剔除技术,适合于弱信号地区的多次波剔除处理,本文在详细阐述复小波域的联合多次模型自适应相减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将该方法引入到莺歌海盆地的多次波剔除处理中,有效压制了该区域地震数据的多次波,显著提高了该弱信号区域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南黄海前新生代地震勘探地质条件,认为该区地下地震反射界面速度反差可高达1.5~3.0倍。在建立了南黄海前新生代地震勘探1D和2D地震波传播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模拟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该区前新生代地震成像的主要问题。通过对模拟采集数据进行成像处理发现,通常的叠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压制多次波,但前新生代地层反射波不能成像;在不考虑速度模型建立的情况下,在压制鬼波、SRME+高精度拉动变换压制自由表面多次波后,Kirchhoff积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能够使前新生代复杂地质构造基本成像,而叠前逆时深度偏移方法能够使前新生代复杂地质构造精确成像。  相似文献   

16.
东海陆架属于典型的浅水区,受海面、海底以及新近系底界面等强反射界面的影响,普遍发育多种类型多次波干扰,使得中深部地震反射信号被掩盖,影响了深部的成像品质。常规SRME或者DWD的方法无法有效地对多次波进行压制。笔者采用组合压制方法对东海陆架二维地震数据进行处理。首先针对海底相关短周期多次波使用DWD方法衰减;然后运用三维GSMP二维化方法去除跟地层相关的长周期多次波;最后残留的近远偏移距多次波分别用PRIMAL和高精度RADON变换进行压制。结果表明,这种组合思路能较好地解决东海多次波问题,使中深部有效反射信号得以呈现,有助于提升中生界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7.
深水已是目前油气勘探的主战场之一,但其复杂的地震多次波严重地影响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中深层成像。近来基于地震波动理论的多次波压制技术已经显现出明显的优势,并通过匹配相减的方法衰减多次波,具有更好的保幅性。但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仍面临诸多多次波压制难题,深水崎岖海底的地震多次波压制依靠单一的方法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从地震多次波特征分析入手,研究了深水区主要的多次波类型,进行了多次波压制技术的优化和组合,使其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和多次波压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残余多次波的识别与压制问题,提出了1种应用于成像道集域的变周期预测反褶积方法.与传统的预测反褶积方法不同,该方法首先根据所建立的强波阻抗界面的深度-速度模型,在地震偏移剖面上追踪识别出残余多次波,并根据其传播时间确定出相应变化的多次波周期或预测步长,然后在成像道集上对含有残余多次波的成像道进行变周期预测反褶积压制处理,最后再将剔除残余多次波后的成像道集合成为新的地震偏移剖面.实验处理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对微屈多次波有效.而且对残余的长周期鸣震多次波也可达到令人满意的压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多次波压制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的重要环节。在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区,印支期以来强烈的改造作用使得中生界遭受大面积整体剥蚀,部分区域新生界直接叠覆在古生界之上形成不整合屏蔽层。海面、海底及不整合屏蔽层这3个强反射系数界面的存在使得该区多次波异常发育,中—古生界有效反射湮没在多次波干扰中无法识别,有效地压制多次波已成为本区中—古生界成像的基础和关键。通过理论模拟及实际资料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多次波特征,认为自由表面多次波、长周期多次波、折射多次波及绕射多次波是主要的多次波类型。对各类型多次波采用了针对性方法进行压制,介绍了压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其适用性进行了评价。针对横跨本区的南北向测线的多次波压制及偏移成像结果表明,使用的组合压制策略能够较好地压制各类型多次波,最终提升该区中—古生界的地震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20.
四分量海底地震仪(OBS)是一种新的接收仪器,其获得的地震数据信息量大,整体信噪比较高,频率成分丰富,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OBS用于研究深部地壳结构已取得较好进展,但较少应用到油气勘探和盆地研究中。在南海西北部采用大容量气枪阵列(0.083m3)作为震源、利用OBS记录气枪震源的反射和折射信息,在油气勘探中是一种新的尝试。为正确使用OBS地震资料,必须采用不同于常规地震资料处理的方法,文中开拓性地使用了镜像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方法。镜像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方法是利用海面多次波进行成像的技术,包括OBS资料矢量保真处理、P分量(压力分量)和Z分量(垂直分量)的叠前处理和镜像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等;其中矢量保真处理主要进行检波点位置二次重定位和检波点方向重定位及倾角校正,P、Z分量的叠前处理包括零相位化处理与地震道修改,P、Z矢量合并(P and Z summation)、剩余静校正、镜像叠加和多次波衰减等。采用镜像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方法获得的剖面获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