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集参数选取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野外地震资料质量的高低。作者经过多年海上地震调查实践,总结了一套实用的采集参数选取原则与验证流程。首先结合南海北部某调查区以往的地震和地质资料分析,建立了典型的地震地质结构模型;根据现有调查设备的性能,利用专业软件Nucleus6.2模拟对采集参数选取的理论计算,比较不同采集参数组合的模拟结果,选择有利于调查任务的参数组合。对海上生产前模拟选用的采集参数组合做试验和验证,确定了最适合的参数作业。运用该套原则和流程精心设计,实验获得了高质量野外资料。  相似文献   

2.
东海南部油气勘探已有三十多年。经过多年研究认为,东海南部分布广泛的中生代沉积盆地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以往研究是以浅部新生界为主要目的层,地震采集参数存在电缆短、震源能量小、沉放深度浅等问题,获得的地震数据深部品质低。此文通过对该地区以往采集参数分析,地震剖面对比及主要参数的研究,制定了试验方案,并通过外业试验对比分析,确定了最终的采集参数,取得了良好的地震资料。研究结果表明,电缆拖带长度长(理论上最好9000m).气枪容量大,电缆和震源的沉放深度深更有利于获得深部中生界的有效反射。  相似文献   

3.
根据南黄海区域地质特征、南黄海海相中一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层构造与地球物理特征,在分析了前期的地震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采集参数的研究,设计了适用于前新生代地震勘探目标层的地震采集参数,进行了地震资料采集,取得了品质良好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4.
南海东北部陆坡深水区地质构造、地球物理特性复杂,进行地震资料采集时,如何获得中生界的高品质地震资料至关重要,而选择合适的地震采集参数是关键。7、10和12 m电缆沉放深度试验表明不论从频率分析,还是从子波特征、子波能量各方面均可发现7 m的沉放深度较优。  相似文献   

5.
小道距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对天然气水合物勘查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底以下100~1 100m的沉积层的地质勘探中,小道距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勘探可以获得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选取合适的地震采集参数,小道距高分辨率多道地震采集技术同样适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查,针对水合物勘探选取合适的地震采集和地震处理参数,可以提高浅部地层分辨率和水合物识别精度。海上地震采集参数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高的采样率为后续地震数据处理,提高剖面分辨率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1994-1996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承担了南海西部石油公司在北部湾的部分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调查工程,调查船使用设备为1993年从美国引进的OYO地震仪(型号为DAS-1),施工过程前期进行了参数选择试验。本文介绍了高分辨地震调查参数选择依据、高分辨率二维采集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高分辨率二维采集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采集方法以及一些参数设定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南黄海崂山隆起中-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层是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但因工区水深较浅,新生界陆相地层与中生界海相地层之间存在强波阻抗界面,中-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结构较为均匀、速度和密度梯度较小、厚度较大等原因,造成中-古生界地震有效反射波存在能量弱、信噪比低等问题。针对如何增强中-古生界有效反射波能量、提高其信噪比展开采集参数设计。在大量设计方案的基础上,优选出2组强能量、富低频的容量为6390in3的平面组合和立体组合气枪震源;设计接收缆长度7200m,优选接收缆沉放深度16m和20m。对气枪震源和接收缆沉放深度组成的4组试验方案进行外业采集并分析,确定低频能量更强的6390in3平面震源沉放10m、接收缆沉放16m作为地震采集方案,并在空间采样间隔和工区施工环境分析等基础上提出了适合现阶段南黄海崂山隆起中-古生界地震勘探的单源6缆采集方式和采集参数,形成了高覆盖、富低频、强能量地震采集技术。与以往地震资料进行了对比,本次采集的地震资料中-古生界地层反射能量更强,信噪比更高,整体提高了中-古生界地震资料的品质,为后续南黄海地震勘探积累了经验,为下一步井位论证等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表明,北印度洋阿拉伯海马克兰俯冲带海域水合物资源非常丰富.为调查该海域水合物及与其相关的流体活动,采集了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数据,分析了原始地震数据的特征,并按照常规水合物地震数据处理流程进行处理,获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基于新采集处理的地震数据,识别出了经典的BSR、非经典的BSR及双BSR现象.双BSR的...  相似文献   

9.
地震检波器是实现把机械振动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不同检波器具有不同的相位特性和频率特性。从检波器的振动理论方程着手,分析了地震资料反射品质与检波器特性的关系。结合地质任务和技术指标要求,在相同采集因素条件下,执行特定的试验内容,考核了不同检波器类型及其性能,对资料进行了有益的处理方法尝试,获得实用而有意义的结论。在目的层较浅的探区,试验数据表明采用自然频率较低的检波器和特殊的低截处理方法同样能够实现高分辨率的地震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南黄海区域地质构造特征调查为目标,开展采集、处理技术方法攻关和海上试验等工作,形成了大容量多层震源、长缆深沉放多道地震采集技术和基于长排列、低信噪比的资料成像处理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的成像品质,获得了深部地层的有效反射;得出了前新生代残留盆地分布面积大,中、古生代海相沉积地层发育,千里岩隆起区是扬子块体与华北块体碰触接触带等新认识,对南黄海区域地质与油气资源前景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在海洋地震勘探中,气枪组合震源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气枪组合震源通常是采用模拟技术,得到震源的远场子波后,通过评价远场子波的参数来评价震源的性能.文章对气枪组合震源性能评价标准进行了简单叙述,对采用震源模拟软件模拟一系列震源进行评价后,优选了3 000 CI,并应用于实际地震勘探中,达到勘探地质目的,取得了良好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射线追踪法是以建立的地下地质模型为基础,研究不同的激发点发出的射线经地下地质界面反射后可以被接收到的信息,从而了解不同的观测系统对于特定地质条件地震资料采集的效果,对于海上地震采集相关参数的确定十分关键.在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勘探中,丰富的多波勘探信息对于查清水合物内部速度结构、提高地层的分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外天然气水合物海底地震仪(OBS,ocean bottom seismometer)勘探的应用成果基础上,采用射线追踪法理论计算和海上实验,实现了针对天然气水合物的海底地震观测系统设计,试验获得了转换横波记录,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在研究区海域深水陆坡区地震数据采集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深水区地震数据采集技术,主要包括优化研究区海域深水区观测系统设计技术、提高研究区海域深水区激发效果技术、改进研究区海域深水区地震数据接收技术以及提高研究区海域深水区成像效果的其他技术方法等.通过系统研究和创新,进一步提升了研究区海域深水区地震数据采集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深拖式高分辨多道地震勘探需求,设计并实现了海洋地震拖缆数据的实时传输系统。系统由数传包与地震采集站连接组成,采用推荐标准485(Recommended Standards 485,RS485)串行总线实现了采集站与数传包的物理连接,利用低电压差分信号(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LVDS)、预加重/均衡器、8位/10位(8 bit/10 bit)编码等技术实现了数传包之间的通信链路。设计了无等待反馈重传的差错控制方法,提高系统高效性和可靠性;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内部采用先进先出(First Input First Output,FIFO)构建多优先级任务队列的多级流水线设计,解决了大容量数据并发而产生的数据漏帧问题。在实验室用已知正弦信号对系统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海洋多道地震勘探的数据传输需求,对于海洋多道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可靠获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三维地震与海底地震仪(OBS)联合采集技术在野外地震调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调查方法的研究。其中对海底地震仪(OBS)的研究能够给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提供有力的保障,OBS在海底的布设是联合采集的关键,对OBS观测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OBS采集的野外资料的总体质量和后期解释。因此,通过研究,可以选择设计最佳的观测系统,为联合采集技术提供基础数据,降低采集费用、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6.
拖缆与海底地震仪联合勘探技术在野外地震调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油气资源的地震调查方法的研究。其中对海底地震仪(OBS)的研究能够给深水油气调查提供有力的保障,OBS在海底的布设是联合采集的关键,对OBS观测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关系到OBS采集的野外资料的总体质量和后期解释。因此,通过研究,可以选择设计最佳的观测系统,为联合勘探技术提供基础数据,降低采集费用、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7.
Acoustic echoes obtained during high-resolution shallow marine seismic surveys contain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atistical nature of the sedimentary bottom and its spatial variability. Use of a broad-band seismic source and an appropriately chosen data acquisition window makes the acoustic responses particularly amenable to quantitive analysis. The work reported utilizes experimental frequency-domain spatial coherence functions of along-track acoustic echoes as empirical metrics of bottom character, and by virtue of their correlation with known sediment types, as objective bases for remote sediment classification. Theore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ameters describing sediment surface topographies and echo coherence are derived for the case of dominant water-sediment interface acoustic scattering. The diverse experimental data base was acquired from the Grand Banks of Newfoundland using a 1- to 10-kHz Huntec DTS system. Bottom photographs, cores, and grab samples combined with expert geological synthesis provid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control.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后,针对南黄海海相残留盆地地震调查的难题,开展了反射特征理论模拟、采集与处理技术方法攻关与实践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介绍了南黄海地震勘探的主要进展与成果,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近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