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第四纪海洋地质研究拾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第四纪海洋地质研究拾零近年来,在我国海岸带晚第四纪地质和生物礁沉积地质学研究中,遇到许多地质记录和现象有别于已问世的书刊和文献的报道,甚至与之相悖,介绍几则,似不无益处.1、渤海湾西岸全新世潮坪沉积序列,素来被认为是连续沉积,然而野外观察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2.
对取自冲绳海槽北段的6个沉积岩心进行了CaCO3含量、粒度和铀系同位素分析,结合氧同位素数据和海槽其他钻孔的相应结果,探讨了冲绳海槽北部晚第四纪以来CaCO3含量的垂向与横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北段沉积总体上表现为全新世CaCO3含量高、晚更新世CaCO3含量低的“大西洋型”碳酸盐演化特征,但冲绳海槽北段和中部的碳酸盐演化特征并不一致,海槽内西坡、槽底和东坡的不同部位其演化特征也存在较大差异。碳酸盐含量的变化与沉积物粒度特征密切相关,晚第四纪冲绳海槽碳酸盐演化的时空差异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IODP 30 3航次建议的 5 72 Full3钻探 (4 1°0 0 6 8′~ 5 8°33 2 2 7′N、2 3°0 5 2 5 2′~ 4 8°31 84 2′W ,13个站位 ) ,拟将北大西洋晚新近纪—第四纪气候指数转换为地磁古强度辅助年代 (PAC) ,该年代学基于地磁古强度、稳定同位素和岩屑层状地层的综合研究。建议的站位位于OrphanKnoll外Eirik冰碛 (东南格陵兰 )、南Gardar冰碛和中大西洋“冰筏岩屑 (IRD)带”之上 ,这些站位的平均沉积速率估计在 5~ 5 0cm/ka。利用钻井技术的活塞取心预计可贯穿海底之下 30 0m的深度 ,以便来恢复晚新近纪—第四纪的气候记录 ,对于高分…  相似文献   

4.
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野外调查,并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鲁中南地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断裂活动具有时空不均匀性,主要表现为第四纪时期断层活动强度变化和断裂活动的群集性以及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段分布的局限性上。对于鲁中南地区而言,活动断层可以分为中更新世中期(500kaBP)至晚更新世初期(90kaBP)活断层和晚更新世中、晚期至全新世早期活断层两类;其中前一类(主要是中更新世断裂)断裂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广泛,而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断裂段的数量较少,分布较局限。它们对地震的控制能力不同,前者可控制5.5级左右的地震,而后一类可控制6-7级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刘敬圃 《海洋科学》1995,19(2):19-20
众所周知,地质历史时期的海侵、海退是全球气候巨变的直接反应。研究第四纪尤其是晚第四纪以来的海面变动,对于了解地球历史上的气候演变,海底扩张速度,沉积环境的变化,地壳运动的性质,侵蚀与堆积过程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四纪洋面曾发生过多次升降变动,自晚更新世以来,在玉木冰期最盛时(18000a左右)海面下降到最低位置。关于晚更新世末期的这次盛冰期中的海面最大的变化幅度随冰川学、第四纪地质学、海洋地貌学以及地球物理学各方面的进展而不断修正[1]。对于世界洋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2-15],环…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层,即以前所谓的“暗绿色硬粘上层”过去被看作是“哑地层”,本文首次发现该层中含有丰富的植物硅酸体,且各种类型的硅酸体在地层中均有出现,并在剖面上有较大的变化。在定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其组合特征,并进一步利用对应分析方法,探讨了本区晚第四纪古地理、古环境变迁历史,认为该层形成子一种弱草甸环境,且在其形成过程中有四次气候冷—暖变化。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层,即以前所谓的“暗绿色硬粘土层”过去被看作是“哑地层”,本文首次发现该层中含有丰富的植物硅酸体,且各种类型的硅酸体在地层中均有出现,并在剖面上有较大的变化。在定量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其组合特征,并进一步利用对应分析方法,探讨了本区晚第四纪古地理、古环境变迁历史,认为该层形成于一种弱草甸环境,且在其形成过程中有四次气候冷-暖变化。  相似文献   

8.
由张明书、陈民本等著的《中国海岸带晚第四纪地质》一书已于2000年7月由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台北)出版。本书为中、英文对照 ;图文并茂。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全海岸带晚第四纪的沉积记录 ,本书可供国内外第四纪地质学、海洋地质学、地理、地貌、环境与灾害地质等专业的科学工作者和专业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也是地学爱好者的科普读物。《中国海岩带晚第四纪地质》一书出版@曲美艳  相似文献   

9.
方格罗氏藻[Roperia tesselata(Roper)Grunow]的壳面外形和壳缘构造多样,笔者在南海晚第四纪的三个柱状样沉积物中都采到,统计1303个壳体。分析结果表明:在冰期的沉积物中,壳面呈圆形,壳缘平滑无齿状隆起线的壳体占绝对多数;在间冰期的沉积物中,壳面呈卵形,少数近圆形,壳缘具齿状隆起线的壳体明显增多。因此,该种壳面的两类不同形状和构造的数量差异,可应用于探讨南海晚第四纪古气侯旋回。  相似文献   

10.
朝鲜南海内陆架晚第四纪沉积演化S.ChulPark等朝鲜南海大陆架为一巨厚的陆源碎屑沉积物堆积的地区.其中心陆架在深海和底部特征的基础上可被分为窄的内陆架和宽的中部陆架,内陆架区(深<5sm)是晚第四纪沉积的沉积中心,沉积物主要来自部分河流.大量来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