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铅-210法研究厦门高集海堤东侧航道的淤积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210)Pb法测定了厦门高集海堤东侧航道不同部位的泥沙沉积速率,并讨论其冲淤变化规律。1956年海堤修建以来,除涵洞口附近航道南侧的局部地段受冲刷外,整个航道处于不同程度的淤积状态,尤以集美水闸排水沟口东側附近淤积最甚,但航道进入东咀港后,沉积速率迅速减弱。  相似文献   

2.
1987~1990年日本实施了一项为期4年的西北太平洋深层海水环流研究计划,其有关情况已在文献[1]中作了介绍。目前该项研究已进入收尾阶段。本文主要介绍迄今所取得的成果。 一、深层海水环流 1.北太平洋主体西侧深层边界流 在综合这次研究所获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得到北太平洋主体西测深层边界环流图(图1)。该图证实了文献[1]中图2所示的假设图,特别是证实了西侧边界流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年代的水深图和物质来源测量资料,研究了青岛港外航道开挖区的海床演变情况。分别利用等深线、区域地形及海底地形剖面来对比水深地形变化,研究开挖区的地形冲淤变化,结果表明拟开挖航道区近70 a来,其海床演变主趋势为轻微侵蚀,而其南北两侧的邻近海域海底地形变化则既有局部侵蚀又有局部淤积;通过外航道开挖区域11个观测点测量的有关水流、底沙粒径等数据计算分析,得到其开挖后淤积厚度在0.453~4.149 cm/a之间。青岛港外航道开挖区年平均回淤速率不大,适合扩建。  相似文献   

4.
粉砂淤泥质海岸开敞航道淤积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粉砂淤泥质海岸开挖的开敞航道,普遍存在淤积问题,而且在风暴浪作用过后,经常出现泥沙大量骤淤现象.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航道淤积除存在悬移质淤积、推移质淤积、层移质淤积外,还有泥沙流滑淤积、航道侧面土体滑坡淤积2种方式,并概念性地分析了粉砂淤泥质海岸航道淤积.在常浪状况下,主要为“悬移质+推移质+层移质”的淤积组合模式;在风暴浪状况下,主要为“悬移质+推移质+层移质+泥沙流滑+航道侧面土体滑坡”的淤积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射阳港拦门沙航道一期整治工程建设后航道回淤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分析研究了二期不同整治方案建设后的水流、含沙量及淤积分布特征,论证了不同方案的整治效果。研究表明:现状条件下由于导堤为潜堤,受越堤水流、口门回流等影响,一期工程建设后航道沿程普遍淤积。在一期导堤的基础上将导堤加高后有利于减小口门段航道淤积;将导堤延长后,淤积最严重的部位年淤强度有所减小,但在新的口门附近航道淤积仍然较严重;将口门宽度缩窄后,口门附近的淤积强度有所减小,但幅度有限;在航道内增加丁坝后,口门段泥沙淤积强度有所减小,但对改善中段航道淤积有限。  相似文献   

6.
在二雏潮流场基础上,采用泥沙扩散方程和欧拉一拉格郎日质点漂移法对抛泥时泥沙的扩散和淤积进行模拟,从水动力条件角度对航道两侧的倾倒区选划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时段和不同倾倒区的淤积率、流失率和容量。以长江口深水航道口门外倾倒区选划为例,对文中提出的倾倒区选划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合适的,可以作为在开阔水域选划倾倒区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外航道回淤特征,采用二维波浪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模拟研究了莱州湾东部航道回淤情况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以期对航道泥沙输运研究提供借鉴。研究表明,正常天气下,水流跨越航道,流速减小、挟沙能力下降导致的悬沙落淤是航道淤积的主要原因,但淤积量有限。大风浪是造成航道淤积的主要动力因素,其淤积泥沙主要来源于海底侵蚀来沙,河流来沙和沿岸输沙对航道淤积的贡献不大。从水深地形、泥沙来源、底质类型、水文动力条件等方面分析,航道发生骤淤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8.
一、哥伦比亚河口近期的治理经验哥伦比亚河口有长期的治理经验,关于口门航道的治理,文献[1]已有介绍,这里主要介绍内航道近期治理的经验。(一)基本情况哥伦比亚河发源于哥伦比亚湖,经1,947公里流入太平洋,总流域面积416,73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9.
刘凤岳 《海岸工程》1994,13(1):20-23
根据1989年11月至1992年5月二次实测水深资料,分析了龙口港航道淤积变化及形成外航道口门拦门沙坝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水文气象,水深地形等实测资料,运用水动力和泥沙输运数学模型,分析了潍坊港3.5万吨级航道工程对周边海域冲淤环境的影响,预测了淤积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建成后研究区流场变化较小,变化主要集中在口门附近。航道骤淤的淤积厚度最大为0.81m。口门内、外平均淤积厚度分别约为0.26m和0.27m。大风淤积量约为290万m3。口门内、外淤积量分别约为41万m3和249m3。  相似文献   

11.
上海洋山港区定床泥沙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定床泥沙模型试验,研究洋山港区总体规划两种方案和一期工程三种方案的工程实施后港池泥沙淤积情况,以及外航道浚深段年平均淤积强度和维护挖泥数量.  相似文献   

12.
陈纯  孙连成  张娜 《海岸工程》2010,29(2):10-16
根据规划永定新河河口拟建一条通海航道,利用了该海域的现场实测资料对水动力条件、地质分布、泥沙特性以及淤积等水动力泥沙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风浪、潮流和泥沙数学模型,对该航道开挖后的年淤积情况进行计算预测。通过与其临近港口的比较,提出了该航道形成可行性依据,为该航道工程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石昕 《海洋测绘》2017,(5):60-63
在我国内河水运现代化快速构建时期和我国内河电子航道图发展初期,采用文献计量学、网络资源搜索、行业调查分析等方法,从研究国际内河电子航道图发展现状的基础出发,从成果现状和技术现状阐述中国内河电子航道图的发展现状。从标准发展、生产发展、应用发展、技术发展等方面分析中国内河电子航道图的发展趋势,得出中国内河电子航道图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机遇,提出发展建议,以推动我国内河水运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东营港内航道淤积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在对该港内航道淤积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基础上 ,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出了一些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唐山港京唐港区附近海岸演变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唐山港京唐港区建港近二十年的现场观测资料,对港区附近的泥沙运动和港口航道泥沙淤积机理进行分析,对2003年10月强风暴潮期间,港口航道发生严重的泥沙骤於进行了研究,为解决港口航道特别是外航道的泥沙淤积问题,提出粉沙质海岸港区航道挡沙和固沙的工程措施,并通过物理模型对挡沙固沙措施的工程效果进行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挡沙和固沙工程方案对航道泥沙减淤效果很明显,其中,挡沙方案目前已应用到唐山港京唐港区二期挡沙堤改造、三期挡沙堤的设计和建设工程中,已发挥其挡沙减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防城港位于防城湾内。在湾口,由于“拦门沙”的横亘,致使航道形成水深仅为三米的浅水段(见图1),妨碍一定吨位船舶的通航,需要进行开挖。但开挖后,航道能否维持所需水深,则是建港工程所关注的问题。在经过一定工作以后,对该段航道进行了一次试挖(我们称为试挖段)。本文仅据部分实测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讨论了汕头港外拦江沙及其航道洄淤的物质来源。认为外拦江沙的形成和消长,与新津溪输出泥沙以及该处的海洋动力因素的作用密切相关。外拦江沙的物质来源主要是新津溪的入海泥沙,而对浚深航道来说,待狎金浅滩的泥沙本身就是它的直接物质来源。外拦江沙在自然状况下处于准动态平衡,淤积缓慢,但一经浚深,便会出现严重的淤积。为维持—5.5m以下的航道,估计洄淤疏浚量最大为50—60×10~4m~3a。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工程区海域水沙特征的时空分布、运动规律,采用不同时期的现场水文泥沙资料,对射阳港拦门沙航道工程建设前后的水流、含沙量、悬沙粒径和底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射阳港一期航道工程建设后航道内潮波发生变形,涨潮流速大、历时短;落潮流速小、历时长,进入到航道内泥沙很难被带出航道,容易导致航道淤积。工程区海域整体含沙量较大,一期工程建设后导堤内涨潮含沙量明显增大,口门净输沙向口内,通过口门进入到航道的高含沙水体是航道淤积的重要沙源之一。导堤间边滩表层存在部分淤泥,且具有一定流动性,在水流及自身重力作用下,边滩淤泥可归入航道内。  相似文献   

19.
王丽华  恽才兴 《海洋学报》2010,32(3):153-161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于1998年开工建设,2002年和2005年一期和二期工程先后竣工,分别达到8.5和10.0 m通航水深。自2006年三期工程实施以来,北槽航道中段连续4a发生严重淤积,年疏浚维护量平均达6×107m3,影响三期工程目标的如期实现。通过自主开发的数字高程模型定量分析平台,建立时间序列的空间分布属性数据库,对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治理过程前后的河床冲淤变化规律和工程效果进行量化分析,分析结果揭示了长江口南港北槽深水航道近期淤积的泥沙来源、淤积过程、主要淤积原因和淤积部位,从而为工程治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南海西缘断裂带右行走滑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长松  唐勇  谭勇华 《海洋学报》2009,31(1):159-167
南海西缘断裂带,北端始于17°30'N附近的海南岛南部,往南延伸止于北西走向的卢帕尔断裂,南北延伸长度约达1 600 km,十分壮观(见图1)。该断裂带除了其名称和延伸长度在不同研究者的文章中各有所不同[1—4]之外,其名称和作用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早已成习惯,如在《亚洲地质》[5]一书和杨树康等[1]、陈国达[4]等许多著名科学家的论著中不断地得到了应用。该断裂带的构造地位和作用得到地学界的普遍重视,到目前为止地学界基本上认为它就是印支亚板块与南海亚板块之间的区域性边界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