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海域分等定级是制定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和开展海域资产价格评估的前提和依据。借鉴《海域定级技术指引(试行)》,遵循资源禀赋差异、收益差异、节约利用和生态用海的原则选取海域自然条件和海域区位条件2个定级因素及海水质量、海洋自然灾害等10个评价因子,构建深圳市浴场用海定级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计算出207个评价单元的得分情况,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和变异系数(CV)来校核级别,最终将浴场用海的海域划分为Ⅰ级(22.22%)、Ⅱ级(33.82%)和Ⅲ级(43.96%)3个级别。研究成果为海洋管理部门制定浴场用海不同级别的基准价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建立填海造地用海定级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加权法对江苏示范区进行海域定级。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全海域填海造地用海共划定了9个级别,面积最大的2级海域占20.35%;海洋功能区划中填海造地海域划分出7个级别;方差分析检验两次级别划分合理。2全海域定级结果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偏南部和偏北部海域级别较高,中部海域级别较低;定级单元尺度大小、定级指标权重和海域级别划分方法对定级结果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3"多因素—限制因子"定级方法凸显了毗邻地价限制因子的重要性,定级结果显示等外级面积比例偏大,相较而言多因素综合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海域定级是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将同一类型用海划分为不同级别,是海域管理最基础性的工作,对于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海岸带资源至关重要。本研究以Visual Studio 2010为开发平台,采用C语言,结合嵌入式ArcEngine组件库,集成设计实现海洋领域具有较高专业性和实用性的海域定级系统。该系统采用海洋公益领域专家制定的指标体系,通过数据的管理、集成和分析,实现了海域定级相关方面的功能。该系统将海域定级原理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相结合,为海域基层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海岸带资源科学有效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加快,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不断提高,海域招拍挂即将成为海域使用权出让的主要方式。对海域基准价格进行研究,可以科学确定海域使用权的价格,为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提供科学支撑。本文建立了海域定级和海域基准价格评估方法,并利用建立的方法评估了厦门市货运港口用海、客运港口用海、游乐场用海和游艇泊位用海的海域基准价格。结果显示,厦门市各级各类海域基准价格差异很大,各地区各类用海的海域基准价格在11.04~89.32万元/公顷之间。从区域看,同一区域不同用海类型的海域基准价格相差很大,厦门岛周边海域基准价格普遍较高,与陆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一致;从用途看,同级别海域游艇泊位用海年均海域基准价格最高,货运港口用海最低。  相似文献   

5.
以Visual Studio 2012为平台,利用ArcGIS Engine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以C#为开发语言结合第三方插件设计开发海域定级决策子系统,实现了不同用海方式海域的自动化定级,对海域定级基础数据、过程数据和结果数据进行综合管理,构建了一个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海域定级信息管理系统原型;此外,利用WebGIS将海域定级决策子系统分析生成的结果数据发布成服务,实现海域定级信息共享子系统。本研究为海域定级提供智能化平台,提高对海域定级及评估效率,有利于海洋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加强海域使用管理,促进海域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建立围填海用海承载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分析江苏13个县级行政区的围填海用海承载指数及其监测预警情况,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围填海用海承载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资源禀赋、开发利用强度、发展潜力和区域约束4个一级指标以及10个二级指标;江苏13个县级行政区的围填海用海承载指数为-0.46~9.63,呈显著的空间差异,其中中部辐射沙洲区的大丰区、东台市和如东县围填海用海承载条件良好,北部连云港市辖区以及南部南通市的通州区和启东市围填海用海承载条件较差;未来应建立围填海用海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严格实行围填海管控制度、合理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以及加强政府和社会的协同监督。  相似文献   

7.
利用1985—2018年6个时间段的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使用面向对象的遥感提取方法,通过选取空间利用结构、开发利用程度、景观指数及质心转移分析了沧州市围填海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3年间研究区内围填海活动剧烈,1985—2018年,沧州近岸海域新增围填海面积137.05 km2,围填用海规模随时间变化不断扩大。1985—2003年,围填海空间利用结构和类型经历了从以围填养殖用海为主到各类型围填用海兼备的演化过程。研究区内围填海强度逐渐上升,2018年围填海开发强度指数达到274.55。港口用海逐渐成为沧州近海海域围填海的主要类型,围海养殖用海次之。1985—2018年,沧州市围填海景观的聚集度指数与蔓延度指数均较高,平均聚集度指数高达99.4004,围填海景观分布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沧州市围填海质心不断向东南方向移动,说明沧州市围填海开发的重点区域逐步迁移至沧州南部海域。在当前围填海现状下,应注重后续围填海开发活动的合理规划和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8.
建设项目用海选址预审是海域使用申请审批的重要环节,同时作为围填海计划指标安排的重要形式,对于贯彻落实适度从紧、集约利用的海域使用管理政策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天津市海域使用申请审批管理现状,比较分析了国家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海预审的管理规定和程序,客观分析评价了天津市海域使用选址预审管理的实施成效和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定天津市建设项目用海选址预审管理办法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填海造陆用海项目的海洋生态补偿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填海工程用海属于永久性改变所使用海域自然属性的一种用海方式,它对海洋生态造成的损害十分严重。文章从海洋生态补偿法制化、海洋生态补偿标准科学化和海洋生态补偿管理规范化3个方面探讨填海造陆用海项目的海洋生态补偿模式,以期为我国海域使用管理中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海域定级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针对海域的特点建立了海域定级因素因子体系;依据海域定级因素因子的内在属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量化;参考土地定级的方法,研究海域定级评估单元的划分方法、因素因子权重的确定方法、定级指数的计算方法和海域级别的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文献资料分析、官方数据汇总、国产高分辨率资源卫星遥感影像信息提取以及发展趋势研判等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全海域范围内围填海造地的历史发展、现状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围填海造地累计已超过4.58万hm~2。21世纪以来围填海造地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尤其是2010年以来,全省围填海造地又掀起了一次新的热潮,其面积和速度都远远超过了历史水平。鉴于围填海造地对环境和生态的巨大影响,文章提出了加强管理、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引入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以及建立分级填海评估制度和年度监测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深圳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1979-2014年间5个时期的多源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了深圳市近35年以来的填海变化数据,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深圳市的填海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979-2014年间,深圳市填海总面积约74.77 km2,其中,西部海域为62.75 km2,占比为83.9%,东部海域12.02 km2,占比为16.1%;从填海规模和发展速度来看,深圳市填海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大致分为起步发展阶段、快速增长阶段、优化扩张阶段和控制增长阶段;影响深圳市填海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社会经济、土地资源、使用价格、政策法规及生态环境等五大因素。最后,文章结合填海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成果,对新时期的深圳市填海活动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域分等定级制度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胥宁 《海洋通报》2003,22(5):44-49
建立海域分等定级制度是完善海域有偿使用制度的重要举措。本文参考其他行业的分等定级制度,对我国海域的分等定级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海域分等定级程序:在海域分等定级技术规范的基础上,研究了海域分等定级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尤其对海域分等定级的因素、因子体系的建立作了详细的探讨;并讨论了海域分等定级制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测量已经是填海海域从海域转为陆地,向国土部门申请换发土地证前的一个规定程序,是落实海域法的重要保证,在国家海域和土地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自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海洋局颁发一系列配套法规文件及多部技术规范文件,建立起较为齐全的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和技术体系,但仍存在管理办法不完善、技术规范缺乏、验收标准模糊等问题,文章就验收测量工作中的施测手段、界线判定方法以及面积量算中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围填海不同规模方案的选择问题,目前已有很多文献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然而利用数学算法进行评价研究的还比较少。文章以现存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专家评分为基础,利用语言层次分析法(LAHP)来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逼近理想点法(TOPSIS)对不同规模的围填海方案进行排序,从而选出最优方案。进一步用实际的例子,说明了利用LAHP-TOPSIS方法进行方案排序的步骤,给出了评价结果。结果显示:文章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够为沿海及港口城市围填海方案提供有效的评价工具,对于围填海规模方案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围填海活动的海洋环境与生物资源影响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拓展城市生存空间,围填海活动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然而,围填海工程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对近岸区域的海洋环境与生物资源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为此,文章分析围填海活动对海洋水文动力条件、水体质量、防灾减灾等海洋环境带来的威胁,探讨其对生物多样性、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产生的损害。最后,在完善围填海国家政策法规管理制度、强化生态修复规划研究、建立围填海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体系3个层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沿海地区健康可持续发展、围填海生态影响研究及相关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东海油气资源区海底稳定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灾害地质因素是影响海洋开发活动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提取东海油气资源区的地球物理和工程地质资料中的灾害地质因素和对东海油气资源区灾害地质环境的充分研究,以灾害地质因素为评价因子,应用GIS技术,采用加权统计模型对研究区的海底稳定性进行分区定量评价。利用评价结果,确定了东海油气资源区基于地貌类型区划的海底稳定性级别。  相似文献   

18.
根据渤海6个海洋站的海冰监测及气温观测数据统计,终冰日及冰期可用来表征当年渤海冰情严重程度,在大多数年份冰情与终冰日早晚和冰期长短呈负相关。根据2006/2016年的辽东湾海冰面积及外缘线资料,分析了11年间辽东湾冰情的年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辽东湾海冰受局地气温影响明显,两者呈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分析结果发现,辽东湾海冰年际变化除受局地气候的影响外,还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极涡、东亚槽和欧亚环流等气候因子的共同调控,其中受太平洋副高北界位置指数、极涡面积指数、东亚槽强度指数、欧亚纬向环流指数影响最为显著,可作为辽东湾海冰预测的重要因子,此外北极海冰密集度也可以为预测当年冬季辽东湾每月冰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海域定级工作的效率和成果的精度与质量,在海域定级原理研究的基础上,基于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了海域定级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因素因子体系的建立;语言型、域值型、数值型、点扩散型和线扩散型影响因子的量化方法;层次分析法计算影响因素因子权重值;海域定级及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