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浮游植物粒径组成及其生物粒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生态系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1],它们的群落结构和功能 ,生理、生物过程 ,以及在生态系中的物质、能量流动等在很大程度上都与生物粒径大小有关[2~4]。自20世纪60年代 ,随着生物粒径测量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提出了海洋生物粒径谱假说 ,即海洋生态系是由最小生物 (如细菌 )至最大生物 (如鲸 )组成的一个生物粒径连续分级谱[5~7]。海洋浮游植物是主要的海洋初级生产者 ,是海洋食物网(链 )的初始环节 [8],因此在生物粒径谱假说的指导下 ,人们逐渐开展了海洋浮游植物粒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 ,以及海洋浮游植物生物、化学过程粒径…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新的地球化学指标方法,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重建浮游植物生产力。这个方法假设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含量基本可以反映光合层浮游植物的生产力。但对于这个假设还缺乏现场的证据验证,尤其是西太平洋边缘海地区现场证据。本文对南海表层沉积物中的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含量分布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南海77个站位的调查,发现硅藻、甲藻和颗石藻3种主要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的总含量变化范围为551147ng·g^-1,陆源生物标志物C27+C29+C21正构烷烃总含量变化范围为57—732ng·g^-1。浮游植物生物标志物高值主要分布在近岸区、越南外部及巽他陆架北部的2个上升流区等高生产力区。研究表明,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分布与现代海洋调查和其他古生产力指标对比显示生物标志物法基本可以用来重建生产力。相对于总有机碳含量(Total organic carbon,TOC)和蛋白石,生物标志物指标可以更准确地重建南海生产力。同时我们也发现,由于氧化降解和陆源冲淡效应的影响,在南海北部陆坡区和吕宋西北上升流区表层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的含量与表层生产力的变化出现偏差,因此,在南海利用沉积物中生物标志物含量重建生产力存在区域性限制。  相似文献   

3.
采用210Pb方法对北极C8和B2-9岩心样进行了定年和沉积速率研究,获得分辨率约为10a的100年以来(1880—1999,1889—1999年)连续的海洋沉积环境序列。该岩心样中检出众多的生物标志物(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脂肪酸、甾醇等),利用这些精细分子组合特征∑nC22 /∑nC21-、TABHC、CPI、CPIA、∑C20:0-/nC20:0 、C18:2/C18:0并结合甾醇C27、C28、C29的含量特征变化,认为海域沉积物中有机质主要来自陆源碎屑物质以及海洋自生源(硅质生物)组成。研究还表明,白令海沉积地层(3~0cm)中生物标志物记录对应时间段约为1980—1999年,保存着北极增暖的强烈信号。北极的温室效应被放大,进一步证实了极地海洋生物学过程对气候变化有响应。  相似文献   

4.
于1993年2月-1995年5月,采用生物显微镜鉴定并计数和高温氧化的方法,对崂山湾海洋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其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的季节性变化作了5个季度月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同采浮游植物全年以硅藻为主,甲藻在夏季也可成为优势种之一。浮游植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在夏季较重,冬季和春季较轻,并与海水温度有弱的正相关性。浮游植物δ13C值的变化范围为-259x10-3—-19.2x10-3,全年平均值为(-23.2±2.4)x10-3。该生态系统的另一碳源为底栖藻类,其δ13C平均值为(-18.5±2.4)x10-3,明显区别于浮游植物。对除温度以外的其它影响海洋植物同位素组成的因素,诸如植物种类组成、海水中溶解无机碳δ13C值、CO2供应速率以及CO2固定过程中不同验化酶的同位素分馏作用等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海洋浮游植物在海洋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对大气CO2浓度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从早期的测氧法、放射碳法,到对生物总量研究的流式细胞测量技术和遥感观测,以及对群落结构研究的分子生物技术、色素和脂类化合物等化学方法,都极大地促进了海洋浮游植物的研究。南海地理位置独特,是西太平洋上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同时受亚洲季风的强烈影响。在对浮游植物主要研究方法介绍的基础上,总结了南海现代海洋浮游植物的群落分布和时空变化特征,归纳了气候、环境等各种因素对浮游植物生态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南海古生产力的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海水中铁的来源形态及其与浮游植物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是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铁在浮游植物对氮的吸收、固氮菌对N2的固定、叶绿素的合成、卟啉生物合成、光合作用电子的传输等生物过程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了占全球近40%的碳,因此研究海洋中的铁的来源、形态及其与浮游植物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海水中铁的来源、形态及不同形态铁的相互转化,以及浮游植物需铁的生物过程、吸铁的方式、缺铁的生理生化指示和铁对浮游植物生长及群落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生物标志物是指能够指示或表征暴露于环境化学污染物而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响应变化的标志物或指标。采用生物标志物指示海洋环境的水质变化及其生态预警作用的研究是当今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在海洋污染评价领域中应用广泛。本文介绍了生物标志物的定义及分类,综述了国内外基于不同种类的生物标志物的评价方法在海洋溢油污染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特点和研究现状,以及多种生物标志物综合应用的典型方法及重要意义,例如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biomarker response index,BRI)和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Integrated biomarker responses index,IBR)。最后,本文总结并指出了今后开展相关溢油污染评价的研究方向,包括针对海洋溢油污染特点筛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生物标志物以及建立基于生物标志物的海洋溢油污染预警系统等,从而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技术方法和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8.
南沙群岛海域营养盐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林洪瑛  韩舞鹰 《海洋科学》2001,25(10):12-14
海洋中的营养盐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营养盐、光照和温度是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海水中不同的营养组成和浓度比,不但会影响生物生产力,同时会对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产生调节作用,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因此,作为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生产过程的关键过程,海洋中的营养盐状况和循环研究,越来越得到生态学家的重视。诸多的研究表明,海洋中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一般为N或P ,在中国沿海则主要是P的限制[1]。南沙群岛海域位于南海的南部,作为典型的热带海区,其营养盐状况与我国的温带地区是不同的。作…  相似文献   

9.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构建海洋食物网、生物泵和元素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硅循环等)的基石。因此,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元素循环和能量流动均与浮游植物的生长和代谢息息相关。海洋碳循环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环节,也是全球生态系统中生物地化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浮游植物在海洋碳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直接测定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和碳生物量依旧受到传统技术和方法的限制。本文详细介绍了有关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和碳生物量检测的各种技术和方法,列举了其各自的优缺点。目前,测定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方法有黑白瓶法、遥感估算法、碳同位素测定、快速重复率荧光法;测定海洋浮游植物碳生物量的主要方法有细胞体积转换法、流式细胞术、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分位数回归模型估算法。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碳同位素与快速重复率荧光法相结合可以更高效测定出初级生产力,而最具优势与应用前景的碳生物量检测方法是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估算法。其中,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估算法具有拟合异常值、测定结果准确等优势,能够实现现场浮游植物群落以及各个功能群碳生物量的估算,并能够与卫星遥感技术手段相结合,可以应用于大尺度和长时间序列的海洋浮游植物碳生物量估算。通过本文的综述,一方面为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和碳含量的研究提供一个基本和系统的认识,另一方面为深入研究浮游植物在海洋碳循环以及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洋碳循环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主要进展(1998-2002)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阐述了1998-2002年期间中国海洋碳循环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3个主要进展部分:(1)海-气二氧化碳通量过程;(2)海水中碳及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3)入海河流流域土壤和沉积物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海洋与陆家容纳了近一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另外的50%被释放到大气中,海洋在缓和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的,海洋储有的碳主要以无机碳的碳酸盐(CO3^2-)和碳酸氢盐(HCO3^-)的形式存在。海洋生态系统通过生物泵的作用驱动大气CO2进入海洋,在表面混合层中,由于生物的光合作用,CO2不断被转化成有机碳和生物碳酸盐,并进一步从表层CO2向深层转移,形成了海洋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海洋水体中碳循环过程受到河口与近海碳的形态,转化,分布,迁移和生物生产过程等影响,海洋生物泵明显影响着海洋对空气中CO2的容量,春季和冬季东中国海皆为大气二氧化碳的汇,夏季皆为二氧化碳的源,秋季渤海与北黄海为二氧化碳的汇,南黄海与东海是二氧化碳的源。入海河流流域土壤,非入海河流流域的土壤和海洋沉积物在碳的来源,分布,含量以其迁移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报导海产催乳食疗方"母婴乐"的研究结果。分析表明,选用的海产食物营养丰富,技术上主要解决汤料产品中海产成分的快速复水及粉糊产品的膨化工艺。临床验证表明,"母婴乐"的催乳有效率达86.7%,并可有效地改善产妇的乳汁分泌质量。"母婴乐"具有营养与催乳双重功能,且食用方便,是缺乳、少乳产妇的理想功能食品。  相似文献   

12.
用小白鼠移窝试验,通过于鼠的存活率,母鼠的乳腺、垂体、卵巢指标变化,验证了海产催乳食疗方"母婴乐"的催乳效果。子鼠存活率为92.90%,对照组为0.00%(P<0.01),有显著差异。试验组乳腺重为(163±51.1)mg/10g,对照组为(98±18.4)mg/10g(P<0.01),同样有显著差异。试验组乳腺镜检呈分泌期特征,对照组呈静息期特征。提示"母婴乐"确有显著的催乳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类活动对海洋大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策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活动场所,为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海洋环境不仅包括生态环境,而且包括生存环境。生存环境是人类生活及进行各种经济活动的场所。海洋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可统称为海洋大环境。人们在不断进行海洋开发和向海洋索取的过程中,也自觉不自觉地在破坏海洋大环境。实际上人类对于海洋大环境的破坏,不仅是由于海水污染而引起的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其他,如河流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和植被的变化,以及人类在海岸带的许多活动,对于包括生存环境在内的海洋大环境均能…  相似文献   

14.
《海洋信息》2009,(1):F0004-F0004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是国家海洋局直属的归口管理全国海洋信息资源、提供综合性海洋信息技术和公益性服务的事业单位。 该中心在海洋基础数据信息积累、海洋信息技术支撑和服务等方面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保护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环境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方 《海洋科学》1986,10(1):1-4
开发海洋是当代新技术革命的重要领域。我国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都在沿海,东部沿海地区已成为我国四化建设的前沿地区。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是当前急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探索了一种快速简单易行的海洋防污剂室内评价筛选方法。将待测防污剂均匀分散于凝胶溶液中,然后均匀涂布到一定面积的玻璃板上,固化得到含防污剂凝胶测试板,将其置于接种有三种分离自舟山以东海域的优势海洋菌种(编号为Y-16,W-1和F-6)的人工加富海水中,连续培养24h后显微镜下可发现凝胶板表面上细菌菌落,将凝胶板表面细菌淋洗、定容,测定其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计算平均抑菌率,得到吡啶硫酮锌(ZPT)为38.87%,吡啶硫酮铜(CPT)为41.24%,三甲基氧化锡(TBTO)为65.19%,N,N-二甲基-3,4-二氯苄胺(DCDMA)为30.88%,敌草隆(Diuron)仅为15.29%,抑菌性大小为TBTOCPTZPTDCDMADiuron。实验结果表明5种受试防污剂的抑菌性大小为TBTOCPTZPTDCDMADiuron。采用绘制OD-t生长曲线法,分别得到5种防污剂对3种海洋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TBTO对三种菌的MIC均为0.5×10–3mg/mL;CPT对W-1和F-6的MIC为0.97×10–3mg/mL,对Y-16的MIC为1.93×10–3mg/mL;ZPT对W-1和Y-16的MIC为1.91×10–3mg/mL,对F-6的MIC为0.96×10–3mg/mL;DCDMA对W-1和F-6的MIC为8.46×10–3mg/mL,对Y-16的MIC为×10–342.29mg/mL。其中,Diuron对细菌的生长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其抑菌性与室内短期挂板结果具有一致性,表明经OD-t生长曲线得到的MIC可作为溶剂可溶型防污剂评价的辅助方法。另外,将本文中室内短期挂板方法应用于不同粒径的氧化亚铜的防污评价,也取得了与文献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李乃胜,男,1957年7月出生,山东寿光人。于1981年毕业于青岛海洋大学,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3-1994年,在美国TexasA&M大学客座研修。现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自1995年为所领导成员之一。兼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海洋地质学会理事,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会员。主要从事海洋地球物理学与海底构造学调查研究,研究海域主要是西北太平洋边缘海,如黄海、东海、南海、菲律宾海等等。曾多次主持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科院院长择优基金主持项目,也曾本持中日合作…  相似文献   

19.
海洋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纪明 《海洋科学》1994,18(1):16-19
随着海洋开发的深入和全球变化问题的突出,海洋生态学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初步查明,当今面临的与海洋有关的几个突出问题即食物短缺、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在不同程度上都是与海洋生态学过程相联系的,而且带有全球性。显而易见,海洋生态学的发展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上述严峻问题得到缓解之前,进一步了解海洋生态作用对它们可能作出的贡献究竟多大,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奏效,显得十分迫切。因而定量研究和人为干预效应预测研究,将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海洋生态学家特别感兴趣的领域。与此同时,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将随之…  相似文献   

20.
加强海洋灾害地质学研究,减少海洋工程灾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我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及海洋工程的需要,海洋灾害地质学这一边缘学科正在我国兴起和迅速发展。本文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以及灾害地质因素分类进行了概述,并对海洋灾害地质学的特点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总结,最后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积极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