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貌素描是地貌调查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直观而又突出地表现典型地貌类型的特征形态和三维空间透视感。与摄影方法相比.地貌素描不受光线和摄影角度的限制,是外业摄影方法的一种补充手段。本文选取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部分典型海岸地貌素描图,较逼真地说明了海岸地质构造和地貌特点,阐述了地貌素描在海岸地貌调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地貌环境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三角洲是由三角洲上部冲积平原一下部冲积海积平原(超潮滩)─周边潮滩三个区带的地貌系列构成.它们之间形成三条地貌环境岸线,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陆上─潮滩堆积地貌体系.该体系研究对三角洲发育.环境及其开发利用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貌素描是地貌调查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直观而又突出地表现典型地貌类型的特征形态和三维空间透视感。与摄影方法相比,地貌素措不受光线和摄影角度的限制,是外业摄影方法的一种补充手段。本文选取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部分典型海岸地貌素描图,较逼真地说明了海岸地质构造和地貌特点,阐述了地貌素描在海岸地貌调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凡 《海洋科学集刊》1981,(18):133-148
近几十年来,许多沿海国家都开展了大规模的海岸带调查工作,并对海岸带的泥沙运动和地貌演变的某些规律进行了深人研究。但是,对于有潮海滩不同地貌部位上的泥沙运动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及不同地貌部位上,反映泥沙群体运动结果的堆积体运动规律等的现场调查,至今报道不多。实际上,有潮海滩并非单调一致,海滩不同地貌部位上的泥沙运动规律和地貌发育规律,都有极大的、甚至本质上的差异。研究这些差异性,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海岸带泥沙运动和地貌演变的规律,是有所裨益的。 白沙口位于山东半岛南岸,五垒岛湾之西(见图1) ,湾口朝南,面对黄海。湾内堆积地貌发育。一条巨大的湾口沙咀,自常家庄南岬角向西延伸,逼近海阳所南部的角滩。沙咀的北面为泻湖,白沙滩河注入其中。所谓白沙口,实指泻湖的出口,也为一潮汐通道。由于陆源物质长期倾泻入海,出口处岸线呈扇形向海突出,形成白沙口潮汐三角洲。退潮后,三角洲上一片白沙,沙咀、沙洲等堆积地貌非常发育。它们在海浪、潮流,和河流径流等各种动力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活动性很强,其位置变化无常,给航运和水工建筑等带来许多困难。1971-1974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山东省水文总站协作,在本区进行了系统调查,曾写了专门调查报告。本文试图根据其中的部分现场观测资料,对本区海岸带泥沙运动和地貌演变的一般特征、差异性,及其与动力因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陈方 《海洋通报》1994,13(6):60-66
海坛岛频临太平洋边缘活动带,晚三叠纪以来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的俯冲奠定了其地貌发育的基础。以差异性断块升降运动为特征的新构造运动和以流水、风以及海洋动力为主的外力的相互作用,塑了海坛岛的现代于貌景观。第四纪以来气候一海面的频繁变动对其地貌的发育也有着深刻的影响。海坛岛的地貌可划分为流水、风成和海成地貌三大类共10种地貌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6.
郑承忠 《台湾海峡》2009,28(1):107-112
吴冠岸段是厦门为数很少的自然海岸之一,保留着该地区少见的有规模的花岗岩海蚀地貌景观.考察发现,该段海岸有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蘑菇等海蚀地貌类型,以及众多形态逼真、造型生动的象形石景观.资料显示,半封闭海湾内成规模的海蚀地貌较少罕见,吴冠海蚀地貌对于研究小风区作用下的基岩海岸动力地貌特征具有重要的地学意义;对于研究全新世构造运动、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等具有重要的科研、科普价值.该海蚀地貌作为区域性的稀缺地学景观资源,还具有很高的景观美学、旅游资源价值.应将其作为自然历史遗迹及时加以保护,并在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地学旅游资源价值.可通过肖形策划与艺术设计、提升科技和文化内涵、修复其南侧受损沙滩、融合区域旅游资源等措施,建成融美学景观旅游、科技和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地学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7.
荷兰瓦登海一潮汐通道的地貌动力学模拟荷兰海岸演化隶属于一个大的研究项目——海岸成因.而潮汐通道的地貌发展,目的是更好地了解潮汐通道的地貌演化机制和物理过程,是研究荷兰海岸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目的,在荷兰海岸的瓦登(Wadden)海对HetFrle...  相似文献   

8.
福建海坛海峡峡道动力地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惠泉  蔡锋  孙全 《台湾海峡》2009,28(3):417-424
从海坛海峡的形成演变规律、水动力条件、海底地形地貌及沉积特征等方面分析了海坛海峡的动力地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海坛海峡峡道效应明显,因受海峡周边地形影响,区域内水动力环境及地形地貌变化复杂,分别在海峡两侧不同区域发育着岩滩、沙滩和泥滩3种地貌,在海底中发育着水下浅滩、潮流脊系和潮流三角洲3种地貌.海峡南北出口位置及海峡海底深槽海域水动力强,两侧岸滩、海滩发育,水下冲刷槽发育明显,处于弱冲刷状态,海底分布粗粒沉积物.海峡港湾内水动力弱,潮滩较发育,处于稳定至弱淤积状态,海底分布细粒沉积物.  相似文献   

9.
渤海东部潮流动力地貌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渤海东部发育了典型的潮流动力地貌体系,它由老铁山水道冲刷槽、辽东浅滩沙脊和渤中浅滩沙席三者组成。前者为潮流侵蚀区,后两者为潮流沉积区。老铁山水道表层最大流速可达5kn,潮流强烈侵蚀海底;辽东浅滩表层最大流速1.3 ̄2.3kn,M2分潮椭率绝对值小于0.4,潮流往复强,形成潮流沙脊;渤中浅滩表层最大流速为1.2 ̄1.6kn,M2分分潮椭率绝对值大于0.4,潮流旋转性强,形成潮流沙席。6号沙脊南端详测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近海地形地貌调查项目获取的水深、侧扫声纳及浅层剖面数据,结合渤海海域历史资料和前人相关工作、研究成果,对渤海地貌类型和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在一些重点区域通过最新调查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对比,描述了地貌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编绘了渤海海底地貌类型图,并从地质构造、海平面变化、河流和海流等水动力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几个方面对影响渤海海底地貌发育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海岸带是内、外和陆、海动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介绍了岩石质、沙砾质、粉砂淤泥质和生物海岸的各种地貌特征、动力机理、演化趋势和主要辨认标志;在总结数十年实际调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历次调查规程提出了海岸带野外地貌调查的主要内容和要领,并解释了地貌成果图的编制过程.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东部陆架海底地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二十多条测线的测深、旁测声纳和浅地层连续测量的调查以及底质等资料,概述了海南岛东部陆架海底堆积平原地貌及其上的地貌类型,其中海底沟,坎、岗阜等地貌类型的线性排列和古海岸线的位置相应。  相似文献   

13.
南海北部海底沙波地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冯文科  黎维峰 《热带海洋》1994,13(3):39-46,T001
南海北部水深80-250m的外大陆架和上大陆坡海底,有大片沙波地貌分布,它们主要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低海面时遗留下来的滨海沙波,沿岸沙后,沙堤和沙垄,属残留沙体地貌。它们明显沿着末次冰期时形成的最低海岸线两侧分布,但在现代海底底流作用下,其两翼及沙波谷部发育有次一级的小型沙波或沙纹,它们的形态细小,排列紧密,与残留沙体地貌组成复式海底沙波。这就是流动沙波,是不稳定的地质因素,对海底工程有一定危害,但  相似文献   

14.
北部湾涠洲岛地貌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涠洲岛由第四纪玄武岩浆喷发时在水下堆积而形成。该岛经受长期的地质作用和演变过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类型。据调查、分析,该岛地貌可分为火山地貌、流水地貌、海蚀地貌、海积地貌、珊瑚岸礁地貌、海积一冲积地貌、重力地貌、人工地貌等八大类型。其中,海蚀地貌、海积地貌、珊瑚礁地貌,火山遗迹地貌等较为明显。岛的南部沿岸海蚀地貌发育,海蚀崖高达30~50m,海蚀平台宽20~70m,有35个大小不等海蚀洞。岛的北部沿岸海成沙堤十分发育,呈条带状、牛轭状分布,长100~2000m,宽40~700m。按其形成的年代,形态,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分为老、中、新沙堤。老沙堤形成于距今6900-4000a前,中沙堤形成于距今3100-2200a前,新沙堤形成于距今2000~1200a前。岛屿北部、东部沿岸珊瑚岸礁相当发育,礁坪宽400~1025m,珊瑚生长带宽200~660m;西南部发育较差,礁坪宽20~475m,珊瑚生长带宽50~215m。南部沿岸没有珊瑚礁存在,其珊瑚礁形成于6900a前。涠洲岛总的地貌特征是南部沿岸以海蚀地貌为主,北部沿岸以海积地貌和珊瑚礁地貌为主,岛上不同程度地保存有火山活动的遗迹。总的地势则为南高北低,自南向北缓缓倾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实地考察并结合有关资料,对夏威夷群岛地貌的一些特点进行探讨。首先,分析了这些岛群的大地地貌特征;其次,介绍了灾害性地质地貌现象的控制和利用;最后,对夏威夷群岛的地貌演变趋势进行了探讨。这对大地地貌的研究以及对我国海岛开发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冰缘地貌属于一种气候作用地貌,全球有60多种冰缘地貌类型。冰缘的研究对我们了解气候变迁有着重要意义,但我国对冰缘地貌与气候的拟合关系方面缺少研究成果,这无疑阻碍了冰缘地貌应用于气候重建领域的研究进展。通过进一步分析冰缘地貌类型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冰缘地貌按照其与气候相关性程度大小划分成4个等级,建立了冰缘地貌与气候拟合关系的金字塔模型。  相似文献   

17.
陈子燊 《海洋与湖沼》1993,24(5):467-476
根据1990年现场调查及前期观察资料,论述了海南岛新海弧形海湾不同岸段由主要动力驱动过程和海滩地貌结构组成的4种海滩地貌状态,为Ⅰ.隐蔽段消散类型,Ⅱ.脊-沟体系与低潮台地类型,Ⅲ.韵律海滩与砂坝类型,Ⅳ.开敞段消散类型。应用泥沙粒级参数概率模型分析近岸泥沙纵向运动趋势,结果表明,常波况下,沿岸泥沙存在双向运动,湾顶海滩为汇集地带,泥沙纵向运动主趋势为西南向;高能条件下,海岸北段可出现北向泥沙运动  相似文献   

18.
黄海海底地貌分区及地貌类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美华 《海洋科学》1989,13(6):7-15
本文通过多年来大量的实际调查资料,将黄海划分成北黄海海湾潮流脊与岛礁、山东半岛沿岸水下堆积岸坡及水下阶地、南黄海西部弱堆积侵蚀平原、旧黄河-古长江三角洲堆积平原、海峡等七个地貌区,它们都各具特有的地貌类型。北黄海和南黄海原为两个大型的山间盆地,尔后由于海侵、被大量沉积物充填,成为今日连成一体的黄海浅海平原。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域辽阔,但公开发表和出版的1:100万及更大比例尺的海底地貌图尚属空白。在综合研究已有的海底地貌分类系统的基础上,以南沙群岛郑和群礁幅为实验区,尝试建立了该海区1:100万海洋地貌分类系统,利用历年来南沙群岛海区等深线图(1:50万)、沉积图(1:200万)、地质地球物理图集(1:100万)及各种文献资料和在专家指导的基础上,绘制了该幅的海底地貌图并对该区域的地貌格局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通过对现有资料的综合进行1:100万海底地貌制图是可行的。实验发现:1)等深线数据如同陆地上的等高线数据,是进行海底地貌制图的基本和主要数据源;2)海底底质和沉积物数据是进行海底地貌成因类型判别的重要依据;3)海底构造格局对海底地貌格局起着根本的控制作用,因此海底地质地球物理数据也是进行海底地貌制图不可或缺的数据之一。  相似文献   

20.
莱州湾地区海水入侵与地貌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韩美 《海洋与湖沼》1996,27(4):414-420
于1993-1995年,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以及应用卫星影像解译,水文地质及第四纪地质钻孔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综合研究莱州湾沿岸地区海水入侵与地貌关系,研究表明,莱州湾南岸与东岸地貌条件不同,海水入侵类型不同,南岸以古海水即咸(卤)水入侵主。东岸以现代海水入侵为主;海岸地貌以及滨海平原区古河道,古湖沼洼地地影响海水入侵的重要地貌因素,古河道带上;海水以层状入侵和越流入侵为主,平原洼地中,海水以垂向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