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图是2005年我国近岸海域污染分布示意图。《2005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我国管辖海域环境质量变化的总趋势是,海域总体污染状况仍未好转,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04,(4):4-6
近日,中国国家海洋局公布的《2003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指出:2003年,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2万平方千米,比上年减少了3.2万平方千米,总体污染趋势有所减缓。近岸海域污染依然严重,严重污  相似文献   

3.
甬办 《海洋信息》2002,(3):29-30
据3月份公布的<2001年宁波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去年宁波市近岸和近海海域海洋污染比上年加重.其中,近岸海域杭州湾、甬江口、象山港、三门湾海域为严重污染海域.  相似文献   

4.
我国近岸和近海海域环境质量状况依旧不容乐观,必须保持高度重视。希望各级政府、社会和公众继续关注海洋环境问题,在利用海洋产出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好海洋环境质量及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相似文献   

5.
6月25日,国家海洋局发布《2011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2011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共完成了全海域约8000个站位的监测工作,获得各类海洋环境监测数据240余万个。结果显示,2011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但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公报》显示,2011年,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海洋沉积物质量良好,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基本稳定。海洋赤潮和绿潮灾害有所减轻。  相似文献   

6.
2008年及之前的《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并未设置海洋垃圾监测这项指标,那时更注重的是陆地排放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对于海水的污染。2009年开始,监测中国近海海域的海洋垃圾已成为《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正式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6,(6):14-15
在《公报》中显示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岸海域海水质量监测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辽宁省和上海市近岸海域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其严重污染海域面积比上年分别增加了约1,100平方千米和近1,000平方千米。为什么这两个地方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葫芦岛市近岸海域4个功能区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污染指数评估,结果表明:葫芦岛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整体状况良好,局部小范围内存在营养盐污染.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岸海域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我国近海沉积环境质量总体尚属良好,但局部海域,尤其是一些河口、海湾的沉积物已受到有机物、重金属以及有机氯化合物等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1993年度《中国海洋环境年报》于近日发布。本《年报》内容包括:中国近海环境质量状况;海平面变化;潮汐、风暴潮与海流;海浪;海冰和海水温度、盐度状况;海洋环境管理以及重大的海洋活动等。 现将《年报》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1 中国近海环境质量状况 本年度我国近海大部分海域水质良好,但河口、港湾以及经济活动频繁的近岸海域普遍  相似文献   

11.
《海洋世界》2011,(6):6-6
5月13日,国家海洋局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2010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主要海洋功能区环境质量基本满足海域使用要求,赤潮和绿潮灾害有所减轻,  相似文献   

12.
正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生态环境改善是关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问题。《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加强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实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重点整治海湾和河口污染;《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提出增强对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引导和约束,深化海洋资源科学配置和管理,同时开展严格的海洋环境监管和污染防治,加强海洋生  相似文献   

13.
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影响下的海洋环境污染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近岸海域污染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并可能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再次恶化,氮磷营养盐超标导致的海水富营养化是近岸海域的主要污染问题。讨论了我国现行的污染物减排策略对海洋污染防治的局限性,并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沿海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为依据,综合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环境污染防治面临的压力和主要入海污染源的排污特征,建议应对农业非点源开展源头污染控制、对沿海地区点源加强末端治理,实施流域-河口-海域联动的入海污染物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14.
厦门市近岸海域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岸海域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影响厦门市环境质量的瓶颈。文章在分析近岸海域水质状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厦门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来源及污染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关于提高厦门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惠州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为其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利用2016年春季和夏季惠州市海洋环境综合调查数据,选取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4个环境因子,分析其近岸海域和海洋基本功能区的海水环境质量,并评价海水有机污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春季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优于夏季,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为主要超标因子;港口航运区海水环境质量良好,其他功能区均有环境因子超标现象;近岸海域受到有机污染,旅游休闲娱乐区在2个季节均受到有机污染;海水环境尚未对海洋生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8-2011年渤海湾近岸海域的调查结果,分析了该海域石油类含量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年度变化,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了该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结果表明,从水平分布看渤海湾近岸海域石油类含量中北部高于南部,从垂直分布看,其石油类的含量大体呈现出表层高、底层低的特征,结合前人的调查结果,得出2002-2011年渤海湾近岸海域水体中石油类含量的年际变化虽时有波动,但总体较为平稳.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的评价结果认为,渤海湾近岸海域已经受到石油类的污染,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7.
预防赤潮发生 洗涤剂禁磷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近海污染也在不断的加剧,对海洋经济危害最大的是海洋赤潮。据《200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报道:2001年近岸海域主要受到活性磷酸盐和无机氮影响。中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增多,发生时间提前,主要赤潮生物种类增多,总次数和累计影响均比上年有大幅度增加。全国海域共发生赤潮77次,累计面积达15 000km2余,比上年增加49次,增加面积达5 000km2。赤潮频发海域多为无机氮和磷酸盐污染较严重的海域。大面积赤潮主要集中在东海、渤海和黄海海域。一、洗涤剂中磷酸盐对赤潮产生的影响洗涤剂包括洗衣粉、金属清洗剂、油污清洗剂…  相似文献   

18.
放言 《海洋信息》2000,(1):13-15
1999年我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仍呈继续恶化趋势,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河口、海湾以及大中城市毗邻海域污染更为严重,超过海水水质标准一、二类区域的面积已达16万平方公里,其中超过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区域的面积也有3.7万平方公里。超标水质区距岸最远处已达200公里,外海水域也在受到污染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2011 年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分析和评价了该区域海水、沉积物、陆源入海污染物、海洋 功能区等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整体较好,但是,胶州湾局部海域受到N、P、石 油类污染;养殖区和自然保护区无机氮、磷酸盐含量较高;由于青岛沿岸排污口分布较多、设置不合理、入海污染物排量较 大,对临近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海洋灾害种类较多且频发,危害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污染治理与环 境改善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3—2008年进行的对长江口近岸海域表层水质12个航次的监测统计结果,采用参评因子动态排序法,对近年来长江口近岸海域表层海水中的主要污染因子进行了分类判别,综合评价了长江口近岸海域表层海水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近5年来长江口近岸海域表层海水环境中CODMn为常态因子,DIN、PO4-P、Hg和Pb为关键因子,As和Cd为预警因子;近5年来长江口近岸海域表层海水环境质量总体上处于三类海水水质水平,且海水环境质量有恶化趋势,但幅度不大。此外,参评因子动态排序法的各参评因子的权重值的确定完全建立在监测数据的客观基础上,综合评价结果不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反映海水环境综合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比较客观,具有普适性,值得在海洋环境评价领域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