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给出缓慢倾斜海底上波浪浅水变形计算的数值模式。该模式取相对水深h/L0=0.1为连结点,根据已知的初始波要素值,使用线性波理论和椭圆余弦波理论,分别计算因水深变浅引起的波高、波速的波长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缓慢倾斜海底上波浪浅水变形计算的数值模式。该模式取相对水深h/L_o=0.1为连结点,根据已知的初始波要素值,使用线性波理论和椭圆余弦波理论,分别计算因水深变浅引起的波高、波速和波长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浅水波方程的TVD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如云 《海洋与湖沼》1991,22(2):115-123
本文将Harten的总变差缩减有限差分格式(TVD),应用于非线性的不可压缩的浅水波方程数值求解。通过对一锥、二维溃坝洪水波的数值模拟,成功地模拟了溃坝问题中的激波和膨胀波现象,保持了解在间断处陡峭,而在其两侧无振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试验探讨波浪进入和通过挖深航道断面时浅水系数变化规律及小振幅波理论浅水系数适用范围。当波浪由浅入深或由深入浅,相对水深分别为d/L>0.10(d/L_0>0.056)或d/L>0.17(d/L_0>0.13)时浅水系数变化规律基本上与小振幅波理论一致,此结论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实验室中椭圆余弦波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波  邱大洪  俞聿修 《海洋学报》1991,13(1):137-144
波浪从深水传入浅水后,波面形状发生了变化,波峰变陡,波谷变平,呈现出非线性波的特征,当波长与水深之比大于8时,这种波形用椭圆余弦波来描述是比较合适的.目前,非线性浅水波对近岸建筑物的作用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如椭圆余弦波对墩柱的作用力.因此,实验研究浅水波对建筑物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这就提出了如何在实验室中产生波高较大、非线性较强的波浪.人们在实验中早就发现,在波浪槽中产生浅水非线性波是十分困难的.按正弦曲线运动的推板产生的波面有明显的次峰,而且作者还注意到,若波高大于0.45倍水深,产生的波浪不稳定或破碎.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推板运动速度与水质点运动速度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港口中系泊船在波浪作用下运动问题的本质是浅水波浪与浮体的相互作用。与深水情况不同,浅水问题应当考虑水底、水域边界的影响及浅水波浪自身的特性,单一模型很难实现该模拟过程。为此,建立了Boussinesq方程计算入射波和Laplace方程计算散射波的全时域组合计算模型。有限元法求解的Boussinesq方程能使入射波充分考虑到水底、水域边界的影响和浅水波浪的特性;散射波被线性化,采用边界元法求解,并以浮体运动时的物面条件为入射波和散射波求解的匹配条件。该方法为完全的时域方法,计算网格不随时间变动,计算过程较为方便。通过与实验及其他数值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模型对非线性波面、浮体的运动都有比较理想的计算结果,显示了本模型对非线性问题具有较好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7.
用计算方法得到浅海波浪谱,对于浅水海域上建筑物的设计计算及动力分析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波浪传播时,由于水深变浅、海底摩擦及反射、内部紊动摩擦、折射与海底渗透等因素的影响,波浪能量要有所变化。但此过程极其复杂。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尚未得到一个较为统一的计算方法。本文将从波能流守恒这一基本原理出发,首先通过计算得到各组成波的浅水变形,然后再利用波浪叠加法得到波浪的浅水谱。文中还对能量损失项的计算采用了几种不同的算法,并把各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一些初步看法与结论,可供计算时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8.
波浪引起的海床不稳定性是海洋工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对现有波致海床滑动稳定性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波致海床滑动稳定性计算的全应力状态法,将其与现有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波致砂土海床和软土海床的滑动失稳特征。结果分析表明,全应力状态法在波致海床滑动稳定性分析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于砂土海床,其滑动稳定性受饱和度的影响较大,且当海床计算厚度约为0.2倍波长时对应的滑动深度最大。波浪作用下坡度不超过2°的均质软土海床,其最危险滑动面的位置仅与波长有关,其滑动深度约为0.21倍波长,滑动面半弦长约为0.33倍波长;海床表面的波压力数值只影响其安全系数的大小,而不影响其滑动深度。  相似文献   

9.
浅水方程被广泛应用于海啸预警报业务及研究,而针对线性浅水方程与非线性浅水方程在不同海区水深地形条件下的适用范围、计算效率问题是海啸研究人员急需了解的。本文应用基于浅水方程的海啸数值预报模型就海啸波在南海、东海传播的线性、非线性特征以及陆架对其传播之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海啸波在深水的传播表征为强线性特征,此时线性系统对海啸波幅的模拟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而弱的非线性特征及弱的色散特征对海啸波幅的预报影响甚微,可以忽略不计。海啸波传播至浅水大陆架后受海底坡度变化、海底粗糙度等因素影响,波动的非线性效应迅速传播、积累,与线性浅水方程计算的海啸波相比表现出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在南海区,水深小于100m时,海啸波首波以后的系列波动非线性特征比较明显,两者波幅差别较大,但首波波幅的区别不大,因此对于该区域在不考虑海啸爬高的情况下,应用线性系统计算得到的海啸波幅也可满足海啸预警报的要求;在东海区由于陆架影响,海啸波非线性特征明显增强,水深小于100m区域,首波及其后系列波波幅均差异较大,故在该区域必须考虑海啸波非线性作用。本文就底摩擦项对海啸波首波波幅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底摩擦作用对海啸波首波波幅影响仅作用于小于100m水深。最后,该文通过敏感性试验,初步分析了陆架宽度及陆架边缘深度对海啸波波幅的影响,得出海啸波经陆架传播共振、变形后,海啸波幅的放大或减小与陆架的宽度及陆架边缘水深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在现有的海浪要素统计分布的理论框架下具体地推导了二维海浪波良与波长的联合统计分布,波长统计分布以及波陡的统计分布,在此基础上对上特征波陡的定义及期 承风要素的变化规律做了较为细致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Common carp (Cyprinus carpio L.) exhibits significant morphological variability in the shape and size of the caudal fin. In this study, we used 190 progeny from two F1 parents to identify and map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that influence caudal fin length (CFL) and the ratio (RCS) between caudal fin length and standard length (SL) based on a microsatellite genetic map of common carp. A total of 15 QTLs were detected in seven different linkage groups. One significant and eight suggestive QTLs affecting CFL were identified on LG8, LG14, LG29, LG32 and LG44, which explained 8.0%–22.1% of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six suggestive QTLs affecting RCS were detected on LG8, LG32, LG46 and LG48, which explained 7.0%–15.4% of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The QTLs for caudal fin length detected in this study may serve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identificat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caudal fin development in common carp.  相似文献   

12.
The new distributions of the statistics of wave groups based on the maximum entropy principle are presented.The maximum entropy distributions appear to be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distributions when applied to a limited amount of information.Its applications to the wave group propertie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aximum entropy distribution.FFT filtering method is employed to obtain the wave envelope fast and efficiently.Comparisons of both the maximum entropy distribu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Longuet-Higgins(1984) with the laboratory wind-wave data show that the former gives a better fit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潮间带九段沙浅滩潮水沟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晓东  高抒 《海洋学报》2012,34(6):126-132
潮水沟演化是潮滩滩面对环境动力和生物过程的适应,分析潮水沟的形态特征有助于反推解读滩面的响应机制。借助于滩面水位高程计算模型和参数统计分析,提出九段沙上沙滩面潮水沟存在集中和分散两种发育模式。与分散模式相比,集中模式的水动力条件更强,潮沟数量更少,等级更高,规模更大。在研究区内,单支潮水沟的汇水形式彼此不同,但两种模式的总体汇水形式相近,潮水沟均以显著线性关系随汇水面积增大而扩展,最后两侧滩面产生同等的沟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15.
为汽车工业的生产急需研制集光、机、电于一体的新型切割设备,采用三套光学传感器动态跟踪做变速运动的铜管运动情况,精确测定各组件运动速度及距离数据,微型计算机据此数据实时控制切割刀架步进电机其瞬时运行,确保切割与送料两者保持一致;从而实现铜管非匀速运动的动态切割长度误差小于±0.5m m 。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合理设计软件,使切割最短铜管长度控制在300m m 之内。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和效益。  相似文献   

16.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length of the cross-bay bridge at the Tieshan Port and the impact ofthe bridge on the hydrological environment,a 2-D numerical model i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variation oftidal level,tidal current field and tidal discharge caused by different lengths of the bridge.  相似文献   

17.
We identified a Kelvin-Helmholtz billow from vertical turbulence velocity and instantaneous heat flux signals obtained from airfoil shear probes and thermistors mounted on a research submarine. The vertical turbulence velocity indicates that the horizontal scale of the billow was about 3.5 m. The spectral slope of the vertical turbulence velocity component is close to −2, revealing the flow is two-dimensional. We show a remarkable agreement between the length scales of the observed billow and those computed from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s based on similar condition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8.
19.
对3颗高度计卫星TOPEX/POSEIDON(TP),Jason-1(J1),Jason-2(J2)自1992—2011年683个重复周期,共18.6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全球海洋潮汐调和常数,并重点分析了采用不同样本大小的卫星高度计数据对潮汐信息提取的准度和精度所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分析的卫星高度计数据观测样本数的增加可以降低其反演潮汐各分潮振幅时的误差。观测时间为18.6年的高度计数据调和分析所得的主要半日分潮与实测比较,其振幅差相比于利用10年数据的计算结果减小约0.5cm;但是由于忽略了卫星更替过程所带来的观测时间差来进行调和分析,将会对计算分析过程中产生的迟角误差造成影响,主要全日分潮的迟角误差增加约2°,而半日潮迟角误差的改变则比较小。本文进一步用理想化实验解释了造成这种迟角计算误差变化的原因,比较了轨道交叉点上,由卫星在升轨和降轨2个轨道上各自的观测数据计算得到的调和常数,发现随着参与分析的高度计观测样本数的增加,调和分析计算潮汐调和常数时的内符精度也会显著提高。利用18.6年数据比利用10年数据进行调和分析时,主要半日潮调和常数的精度提高了约7%。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